稻香村稻香春桂香村桂香春……老北京人教你過年買哪家點心匣子

2020-12-13 北晚新視覺網

北京人喜歡吃糕點。逢年過節走親訪友,一定要裝個點心匣子才算體面。

點心匣子

那時孩子們都喜歡跟著大人去買點心匣子,看著店員麻利地稱點心、用防油紙鋪襯在盒子裡,往盒子裡碼,最後蓋上紙盒,附上一張大紅紙……回家路上,哪個孩子的心不在點心匣子上?

至於好吃的店鋪就更多了,比如這幾家光聽名字就能讓很多人「暈菜」、同樣賣點心的老字號:稻香村、桂香村、稻香春、桂香春(請快速念三遍)……稻香村大家都知道,咱們說說另外幾個。

桂香村

從護國寺小吃街出來,遠遠望過去,「中華老字號」桂香村那紅底黃字的門匾很是顯眼!桂香村1916年建店,至今已有百年歷史。雖然糕點品種沒有稻香村多,但幾種「招牌」糕點果醬盒、玫瑰餅等等,滋味口感比起稻香村有過之無不及!還有薩其瑪、牛舌餅、山楂鍋盔、桃酥……不少名人如梅葆玖、陳書亮、王遐舉等都曾光顧過這兒。

買點啥

鮮花玫瑰餅

桂香村的招牌糕點之一,有傳統、精品、黃油、糖醇幾種……整體不是很甜,餡料中帶著玫瑰花醃製後味道的香,且不膩,即使不太喜歡吃甜食的人也能接受。

果醬盒

再有(小編的最愛)桂香村的招牌糕點之一果醬盒。口感酥軟,果醬甜中微酸,相比下很多老字號的果醬盒滋味不差,但如果您吃過桂香村的果醬盒,肯定會用「口感邦硬」來形容其他的了……

蛋黃酥

又叫「鴨蛋酥」,酥軟的外皮下包著一整顆鹹蛋黃!一口咬下去,口感「剛剛好」。

稻香春

和平裡北街與西街十字路口西南,百年歷史的稻香春也是很多人的記憶了。它最早誕生於1916年。解放後位於東安市場的稻香春不僅受國人喜愛,那些年更是外國人了解中國飲食的「窗口」。

買點啥

椒鹽大餅

椒鹽大餅是稻香春的招牌之一。直徑15釐米左右,厚1釐米左右,發酵的麵包粉兩面棕黃,包裹著薄薄一層椒鹽餡,滋味鹹香。

眉毛肉餃

有百年歷史的眉毛肉餃也是稻香春的招牌產品。它製作時沒有任何添加劑,而且是限量銷售的,需要預定。24元一斤(10元訂金),需要周三至周五預定,周五取。

桂香春

1984年才成立的桂香春是最晚的,以清真糕點聞名,愛吃清真糕點的可以去逛逛。糕點大多用黃油或者香油做成,這兒的牛舌餅、江米條、棗泥餅、山楂糕、咯吱盒……都是招牌品種。

買點啥

玫瑰餅(醬)

老主顧最愛這裡的玫瑰醬,每到新玫瑰醬上市的時候,桂香春門口總排起長隊,就為嘗一口新鮮的玫瑰餅。

一品燒餅/椒鹽燒餅

一品燒餅是棗泥餡兒,外皮酥脆芝麻也不少;另外有點像牛舌餅的椒鹽燒餅也是暢銷品種。

大順齋

通州有三寶:燒鯰魚、醬豆腐、糖火燒……其中糖火燒就是大順齋的。作為京城有名的老字號,大順齋創辦於明代崇禎末年,以風味獨特的糖火燒而譽滿京城,除了糖火燒也經營清真糕點。

買點啥

糖火燒

老北京人提到大順齋,必提糖火燒!大順齋的糖火燒,麻醬、紅糖、桂花、香油等輔料佔75%,麵粉只佔25%,所以味道濃鬱,外「酥」裡「香」是最大的特色。在京城老字號糕點裡也是獨一份!

麻醬條

如果不喜歡甜食可以買大順齋的麻醬條,滋味濃厚卻不甜膩,而且香酥可口。

百年義利

北冰洋汽水?袋淋?雙棒?提起義利如果誰要只能想到這幾樣冷飲,那他可真改「補補課」了!要知道作為同樣百年老字號的義利,麵包糕點都是北京人打小的記憶!還有外皮酥脆的拿破崙、酥脆的江米條、鬆軟的義利麵包、和風乳酪、海苔蛋糕……

買點啥

威化餅乾(麻醬/巧克力)

糕點很多老字號都有,不過威化餅乾就不一定了,義利的威化是「粗獷」的塑膠袋散裝,但獨一份的麻醬威化絕對吃一口就忘不掉!麻醬威化香、微甜又不膩,不知不覺半袋就下肚了……巧克力威化有麻醬味和榛子味兩種,有塑膠袋散裝和單條裝紅色包裝的,尤其紅色包裝這種,80後北京孩子們小時候人手一塊!

桂順齋

在西花市大街和北羊市口街交匯處馬路南側,有一家鵝黃色門臉的老字號點心鋪,名叫桂順齋。起源於京城,但在天津發展了90餘年。如今的桂順齋結合了京味、津味和清真三大特色,在津門是家喻戶曉的糕點品牌。

買點啥

津白皮

白皮系列點心最獨特之處是使用香油和面。咬一口立刻有濃鬱撲鼻的香油香氣,外面的酥皮簌簌落下,像雪片兒一般,裡面的棗泥、百果、豆沙、山楂等餡料綿軟適口,不甜不膩。

玫瑰糕

愛吃甜食的注意:桂順齋的玫瑰糕不要錯過!它的塊兒四四方方,上層類似雲片糕,有一股淡淡的花香,下面類似五仁兒的夾層,吃起來沙沙的。

除此外,還有咱沒細說的老字號宮頤府(它家招牌的京八件、牛舌餅、老婆餅、大富豪麵包、拿破崙等);還有祥聚公(有招牌的槽子糕、薑汁排叉、蜜三刀和京八件等);聚慶齋(招牌是芙蓉糕、薩其馬、金錢餅、江米條等)……

除了稻香村,

北京還有得是好吃的老字號點心!

今年,您打算去哪家買?

來源:北京晚報官網—北晚新視覺網

文/編:郭雅

圖片:北晚新視覺網;部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京城點心圈兒的那些「村」和「春」
    80年代,節前買點心匣子是件大事,得專程去趟王府井,排大隊。那時候東安市場稻香春的匣子最受歡迎,一盒8種點心,2.5元一盒,一天賣出1000多盒,眼看著售貨員手指頭上都是紙繩勒出的又深又硬的紅印子。扯遠了,咱還是回到如今話題——如今,北京的點心圈兒,那真是「村」、「春」當道。稻香春、稻香村、桂香春、桂香村,讓很多不明就裡的人云裡霧裡。那麼,究竟哪家最正宗?
  • 這幾家店鋪名字和稻香村很像,絕不是山寨!深受老北京人的喜愛
    逢年過節走親訪友,一定要裝個點心匣子才算體面。那時孩子們都喜歡跟著大人去買點心匣子,看著店員麻利地稱點心、用防油紙鋪襯在盒子裡,往盒子裡碼,最後蓋上紙盒,附上一張大紅紙……回家路上,哪個孩子的心不在點心匣子上?
  • 桂香村、桂香春,都是山寨的稻香村嗎?
    桂香村?桂香春?我想大部分人聽到這倆名的第一感覺是山寨稻香村的點心鋪子吧?
  • 舌尖上的年貨四:過年回家買點心匣子,倆稻香村咋選?
    二十六,要割肉……割肉就算了但帝都的點心匣子,還是要提前買幾盒帶回老家的(註:左為蘇州稻香村的點心匣子,右為老北京稻香村的點心匣子)可是,有小夥伴問了王府井大街上的稻香村和新東安市場裡的稻香村有點不一樣到底啥情況?
  • 過年禮送北京老字號稻香村 線上也能遠程購得點心匣子
    老北京耿女士告訴我,稻香村的點心匣子,是兒時走親訪友串門手裡必須拎的東西,過年放假不少人也起得晚了,從點心匣子取塊糕點吃了,權當早點,美味方便。「那會兒售貨員會按顧客的選擇挑好若干點心,整齊在匣子裡裝好,最後拿繩子一橫二豎的捆好,還給你留個拎手結兒。黑麻椒鹽餅、豆沙酥、綠茶酥等等,口味豐富。
  • 北京孩子最愛的春節禮盒,稻香村的點心匣子,來京必買的糕點!
    北京孩子最愛的春節禮盒,稻香村的點心匣子,來京必買的糕點!春節的腳步越來越近,很多人現在就已經「無心工作」,一顆悸動的心已經「穿越」到春節假期。尤其是過年回老家的人,此刻的心情已經是「興奮+發愁」,興奮不用解釋,發愁則是每年帶回家的禮物都差不多,比如北京的點心匣子。北京人過節吃什麼呢?必不可少的就是傳統糕點了。北京人逢年過節都講究裝個點心匣子,以前都是按照福祿壽喜裝個大八件或者小八件,現在基本沒那麼多講究了,都是選喜歡的糕點裝盒,老北京人過年去親朋好友家都少不了拎一盒。
  • 【逛吃京津冀】除了稻香村,北京還有這些好吃的老字號糕點鋪!
    袁世海老先生曾風趣的說:「我從三歲就吃桂香村的餑餑(糕點),桂香村的糕點就是好。」 桂香村的糕點品種沒稻香村的多,但扛把子的幾樣真好!用料精細、做工考究、綿軟酥脆,甩稻香村好幾條街!  說起來,桂香春當年也和稻香村齊名,成立於1984年。
  • 北京稻香村點心匣子熱賣 排隊送「過年糖」
    1月23日臘月二十九,春節越來越近了,各類年貨產品迎來了售賣的高峰期,人頭攢動的北京稻香村燈市口門店裡,琳琅滿目的各類食品、紅紅火火的糕點匣子無不透著濃濃的年味兒。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今年北京稻香村成品禮盒供應將近120萬盒。
  • 老北京「稻香村」諸字號考辨
    【4】(p712)實際上,老北京「稻香村」字號的創始人名字就叫郭雨生。中華民國三年(1914年),吳錫齡自願將其在廊房頭條所開稻香村茶食鋪讓歸郭雨生,作為稻香村支店。1916年汪榮清又和其他一些股東共同投資,在稻香村附近開設了一家新店,因是在桂花盛開的中秋節開業,因此取名為桂香村,此後桂香村又在西單開設了一家分號。」【5】(p266)王永斌《北京的商業街和老字號》也如此說。筆者據北京市檔案館藏檔案核實,汪榮清本名為汪榮卿,生於清光緒八年(1882年),安徽歙縣人【6】,光緒末年來京。
  • 風味圖書館丨老北京過年的點心匣子裡都有什麼呀?
    這時候的北京,有一樣年貨要悄然登場了——點心匣子。 復古油紙包裝的點心匣子 老北京自然要備上幾盒,拜年串門兒的時候需得提著它;回家的北漂們大包小包,通常行李裡也少不了點心。
  • 100種北京稻香村糕點,我們都吃了!你們過年的點心匣子有譜了
    馬上過年了,串門走親戚,都不能空著手,拎個點心匣子有裡有面。再者說,北京大年初二女兒回娘家,更是講究帶上點心匣子。 而在北京打拼了一年的北漂兒,回家看爸媽也想捎點北京特產,北京稻香村的糕點,會被很多北京土著高推。
  • 稻香村大年初二「回門兒」點心匣子賣斷貨
    「回門兒」點心匣子賣斷貨  春節期間天天「空櫃」供不應求 只能滿足市場需求量的七成左右   本報訊(記者 李佳)今天是農曆大年初二,女兒帶著女婿「回門兒」是北京的傳統習俗,而「回門兒」的點心匣子已經提前售罄。
  • 只認識稻香村?那你就out了,這裡還藏著更多好吃的點心
    北京人喜歡吃點心每到過年走親訪友一定要得去稻香村店裝個點心匣子才算體面其實北京知名的點心鋪除了稻香村還有幾家留存的老字號店味道一點兒也不比稻香村的差跟著我去瞧瞧吧桂 香 村始建於1916年,與稻香村本是同根同源,直至1925年後,桂香村獨立經營。
  • 波瀾不驚的酥皮外表 甜鹹恰好的芝麻椒鹽餡 老北京牛舌餅是個傳奇
    作為老北京的傳統小吃,牛舌餅已經被我寵愛了很多年了。作為北京三禾稻香村的忠實粉絲,每次去店裡尋找好吃的,不管是棗泥餅,芝麻瓦片,還是松仁小肚,素什錦,我總會捎帶手兒買點牛舌餅回家。多來年,稻香村的點心一直堅持用環保的油紙包裝。
  • 【好味道】只認識稻香村?那你就out了,這裡還藏著更多好吃的點心
    北京人喜歡吃點心每到過年走親訪友一定要得去稻香村店裝個點心匣子才算體面其實北京知名的點心鋪除了稻香村還有幾家留存的老字號店味道一點兒也不比稻香村的差跟著我去瞧瞧吧始建於1916年,與稻香村本是同根同源,直至1925年後,桂香村獨立經營。
  • 說說老北京的稻香村,送出的是點心,收到的是情誼
    鮮花玫瑰餅每年大年初一到初五,稻香村專賣店買裝盒點心(老北京人叫:點心匣子)的人絡繹不絕。經常排起長隊,沒有一兩個小時,別想買上。但人們依然是樂此不疲,因為,買稻香村,送稻香村點心,是傳統。有年味兒。稻香村糕點北京老百姓,過年、過節、婚喪嫁娶,都離不開稻香村,大紅的禮盒,透著喜慶歡快。
  • 好吃│春節禮物不止有稻香村,還有這些老牌「寶藏」點心
    尤其是過年回老家的人,此刻的心情已經是「興奮+發愁」,興奮不用解釋,發愁則是每年帶回家的禮物都差不多,比如北京的點心匣子。其實除了稻香村,北京還有很多「寶藏」傳統老牌點心,都是歷史悠久、各有特點,春節帶回家,絕對是牌面兒十足。
  • 京城點心:口碑,從點心的質量中來,是人們用自己的口嘗過之後的發言
    儘管這兩家不是京城最老的點心鋪,但從歷史來看,這兩家老字號的年頭都要比稻香村久。稻香村是民國之後開業的,是南方點心鋪開始大量入侵老北京後的新生事物。在老北京,管點心叫餑餑,這是清兵入關之後滿族人的稱謂。「點心」一詞,是從南方傳入北京的,慢慢地,才取代了「餑餑」一詞。
  • 初二「回門」稻香村金豬餅討喜
    本報訊(記者  李佳)正月初二,按照老北京的習俗,女兒、女婿要帶著點心回嶽母家過年。為了不耽誤「回門」,很多顧客昨天早上6點多鐘就來等北京稻香村開門,今年的金豬餅也因為造型賣萌應景最受歡迎。    昨天早上6點多,已經有兩三位顧客等候在北京稻香村東直門總店門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