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大師!最動聽的一版D大調卡農!

2020-12-20 彈琴說愛好

網際網路真好,隨時給人們帶來驚喜體驗,更有世界各地的吉他大師作品令人耳目一新!

今天聽到一曲D調卡農,簡直無法用語形容音樂之美!

這位大師叫Per-Olov Kindgren,我查了一下他的資料是:

瑞典音樂家,作曲家和古典吉他大師,與於1976年考入瑞典皇家音樂學院,自創過不少吉他曲,演奏風格如行雲流水,音色迷人。

今天聽的就是他演奏的我們所熟悉的D大調卡農,每一個音符都像會說話的孩子一樣,在你面前跳躍嬉戲。

廢話少說還是趕緊來聽聽吧: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怎麼樣?

聽後有什麼感想?是不是想循環很多遍來聽,沒錯,我也是這樣,可以講聽過很多版本的卡農,包括民謠吉他版,古典吉他版,目前來說,就感覺這一版是最美的一版,無論從節奏,還是音色,包括每一節的處理,真的是令人如痴如醉,每每看到大師演奏,心裡就無比羨慕,何日我也能用吉他演奏出如此動聽的樂曲。

還是先學習一下什麼是卡農!

卡農其實不是樂曲名,這一點沒學吉他前還真不知道,作為業餘選手,對自己的無知感惶惶慚愧。

卡農,其實是音樂譜曲技法,也就是說,作曲家們寫譜的一種方法,它是復調音樂,所有的旋律都是模仿一個聲部,進行循環(最簡單的理解),就是相當於把一段曲子,用不同的聲部依次以一定的間隔表現出來,(聲部,就是指低音,中音,高音、倍高音)這樣就造成了一種此起彼伏連綿不斷的效果,這就是最基本的卡農。

那麼,咱們最熟悉的剛才聽到D大調卡農,它是約翰帕海貝爾所作的《卡農》,分四個聲部,來回一共八個音符,卻變化莫測,受人們喜愛。現在也是廣為人知的是Canon in C和Canon in D。

如果還想了解更多的卡農,可以聽聽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包括巴赫的《五首卡農變奏曲》都是很美的卡農。

結束語:老話說活到老學到老,真是不聽這版大師的卡農,還真不知道卡農原來不是曲名,更不知道什麼叫聲部,真是漲知識了!

相關焦點

  • D大調卡農」-約翰·帕赫貝爾-原版經典之作
    鋼琴小提琴合奏《卡農》 D大調卡農 D大調卡農 - 琴譜同步版 音頻 鋼琴版
  • 這首《D大調卡農》分享給懷孕早期的媽媽們!
    這首《D大調卡農》中的「卡農」並非曲名,而是一種曲式,因為它是最著名的卡農樂曲,有時也常以「卡農」代指這首曲子,卡農在字面上是「輪唱」的意思。這首《D大調卡農》曾被一部提名為奧斯卡最佳影片獎的電影《凡夫俗子》採用它作為電影配樂,也因此,這首樂曲便被流傳至今,且在《我的野蠻女友》中,同樣也在場景中運用了這首作品。而這首被運用過多次的音樂作品就是由著名德國音樂家、德國巴洛克時期後期作曲家兼教堂管風琴師-約翰·帕赫貝爾(Johann Pachelbel)所創。
  • 一夜聽盡兩版「卡農」
    MFC樂團將演奏《D大調卡農》《土耳其進行曲》等作品。主辦方供圖提起卡農,大家最熟知的就屬德國作曲家約翰·帕赫貝爾的《D大調卡農》了。據悉,本場音樂會除了演奏帕赫貝爾的作品《D大調卡農》的獨奏版和樂隊版,樂團還將為樂迷帶來重新編配的經典曲目,包括莫扎特的《土耳其進行曲》、勃拉姆斯的《匈牙利舞曲第五號》、經典動漫作品《天空之城》的主題曲《伴隨著你》,英國民謠《綠袖子》以及奧芬巴赫的《康康舞曲》等。
  • 被載上美國航天飛船的D大調卡農,背後那段生死之戀,你知道嗎?
    最出名的卡農是《Canon and Gigue in D》簡稱《D大調卡農》。因為有一部被提名為奧斯卡最佳影片獎的電影《凡夫俗子》採用它作為電影配樂,這首曲子便廣為人知,《我的野蠻女友》同樣也在場景中運用了這首作品。
  • 挑款音箱 感受D大調卡農的永恆愛情
    Pachelbel在他10多歲的時候流浪到英國被一個琴師收養,鎮上最漂亮的女孩Barbara Gabler有次在教堂聽到Pachelbel彈的曲子,就愛上了他,但由於家世相差懸殊,鎮上所有人都反對他們。
  • 2021杭州卡農Canon In D新年音樂會,遇見藏在古典旋律中鮮活靈魂
    一曲卡農,穿越了300餘年時光,2000多種版本都深受全世界人們喜愛,曲調中循環往復的不僅是時間,一個聲部在追逐著另一聲部,悠揚得像一劑良藥,將愁緒緩緩疏解,當夜幕來臨,漫步在城市中,一場不期而遇的演奏會,遇見了藏在古典旋律中的鮮活靈魂。
  • 不朽神曲,卡農傳奇|一場古典音樂的專場盛宴
    ▲Brooklyn Duo組合版 這首作品可能是全世界改編版本和次數最多的古典音樂作品,也是帕赫貝爾最著名的曲子。D大調卡農作於1680年前後,是一首室內樂,原供三個小提琴演奏。
  • 被遺忘的世界禁曲,神秘的卡農D小調!
    因為這幾首歌太有名了,網上關於這些曲子的事情一大把這裡我就不贅述了,反而有一首被魔鬼撒旦詛咒的世界名曲被大家忽略了,它就是知名的「D大調卡農」要特別注意的是「卡農」,並非曲名,而是一種曲式,許多人誤以為曲子的名字就叫「卡農」,「卡農」字面上是「輪唱」的意思,數個聲部的旋律依次出現,交叉進行,互相模仿,互相追隨
  • 打卡暑假「萬花筒」⑥ | 走進經典音樂,聆賞充滿魔力的卡農
    親愛的同學們,今天就讓我們從德國作曲家約翰·帕赫貝爾的不朽之作《D大調卡農》(Canon in D Major)開啟我們的古典音樂之旅吧。當年,年輕的帕赫貝爾忍受著妻、子死於鼠疫的巨大痛苦,創作出一組不朽的音樂以紀念逝者。其中的一首變奏曲,就是後人所稱呼的《D大調卡農》(Canon in D Major)。整曲旋律簡單樸實,可是具備精密完美的音樂結構,十足表現出對位法的嚴謹與平衡。原版的《D大調卡農》以一把大提琴和三把小提琴共同完成。它的低音部只有八個音符組成同一組旋律,從頭到尾重複了28次。
  • 什麼是卡農?
    大調卡農》。——如果他們指的是《D 大調卡農》,那就有些一葉障目不見泰山了——卡農是一種譜曲方式,而不是某篇具體的音樂。比如婦孺皆知的《兩隻老虎》就是一首標準的「卡農」,它可以幫助我們理解卡農這種譜曲法。
  • 《最好的帕海貝爾-卡農》全球最受歡迎之古典曲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有位全世界著名的音樂大師,他叫帕海貝爾;有首最受全世界樂迷喜愛的古典音樂曲目,它叫《卡農》。 而說起《卡農》,全世界的音樂愛好者首先想到的是帕海貝爾《卡農》,這是巴洛克音樂中一首經典曲目,至今已有數百年。
  • 古典鋼琴曲《卡農》意為「規律」,和你知道的不太一樣!
    像莫扎特的《G大調弦樂小夜曲》帕赫貝爾( Pachelbel)的《卡農》,埃爾加(Elgar)的《愛的贊禮》已經不知被使用了多少次。只要稍加注意,便可尋的古典樂的「切人點」。帕赫貝爾的《卡農》作為古典音樂界數一數二的人氣作品,是從何時開始如此受歡迎的呢?
  • 卡農【吉他譜-高級指彈】
    卡農本是一種音樂技法。是復調音樂的一種,原意是規律的意思。 卡農的作曲方式是一個聲部的曲調始終追逐著另一個,直到最後一個小結。 由於過去作曲家作曲的時候都會標註這首歌是用卡農技法寫作的,比如說我們最常聽的D大調卡農,結果流傳久了,大家就把前面的名字給去掉了,只留下後面的卡農,而卡農也成為了這首D大調卡農的一個代名詞。
  • 卡農和月光有什麼不一樣?|鋼琴音樂風格大揭秘
    2 帕海貝爾《D大調卡農》 Johann Pachelbel Canon in D 《卡農》中最廣為人所知的,是約翰·帕海貝爾1678至1690年創作的《為三把小提琴和通奏低音創作的D大調卡農》,歷經300年至今魅力依舊。
  • 你聆聽《卡農》的樣子,像極了愛情!
    卡農:愛,是矢志不渝的追隨,也是一生的陪伴喜歡古典音樂的觀眾都深知,卡農並不是曲名,而是曲式。《土耳其進行曲》:就像魚香肉絲沒有魚,「土耳其進行曲」和土耳其關係不大《土耳其進行曲》是莫扎特《A大調鋼琴奏鳴曲》(K.331)中的第三樂章。據說這首曲子是莫扎特為讓病危的母親的快樂而創作的。
  • 常聽的《卡農》還真不是一首樂曲的名字!
    《D大調卡農》是德國作曲家帕赫貝爾Pachelbel 的一首作品,最初完成時是一首《D大調卡農和吉格舞曲》(Canon and Gigue in D),原版是三把提琴與通奏低音,但只有《D大調卡農》廣為流傳。
  • 武警軍樂團帥哥哥演奏世界名曲《卡農》
    中國武警部隊衛士軍樂團「樂旗組合」的5名樂手,利用日常專業訓練演奏的這首《D大調卡農》,是以大號啟奏,小號、單簧管、圓號與長號間隔八拍先後加入,四種樂器全部演奏近似相同的旋律。通篇共有三段不同的旋律,均由特定模式演變而來,每段僅兩小節的旋律供重複拉奏,大號從頭到尾也僅有兩小節,重複達十九次之多。這段演奏雖然不斷迴旋往復,但其旋律之美不讓人覺得單調,反而感覺動聽悅耳。
  • 致敬大師!最美的泛音版《斯卡布羅集市》
    畫面上這位吉他大師是叫george sakellariou(喬治·薩凱拉裡歐),粗短的手指,一頭白髮,修長的指甲,就是這樣一位老人,卻令很多愛吉他的朋友向他致敬!當我每一眼看到這個視頻時,心裡頓時一驚,一頭白髮的老人還在彈琴,水平那得多高啊,懷著仰慕的心情聽完這首《斯卡布羅集市》,心完全沉醉其中,老人用人工泛音把中間的一段旋律表現的淋漓盡致,真是聽醉了耳朵。說實話聽過很多版本的《斯卡布羅集市》,但可以講唯有此版真的把靈魂彈了出來,先是悅耳,再是入心,真的很美很美!
  • 致敬大師!目前聽過最好聽的指彈版我心永恆 My Heart Will Go On
    有一種聲音悅耳動聽!有一種樂曲深入人心!有一種愛情百年不變心!可惜天妒英才,2015年他在乘坐自己的私人飛機時,墜毀而去,享年61歲,在此也向這位為我們帶來如此美妙愛情歌曲的他致敬!《我心永恆》這首動人的愛情歌曲,有很多版本演繹,但用吉他指彈把這首歌的靈魂給表達出來的,在我聽到的版本裡,只有這個最令人感動,他把每一個音符都彈到人的心裏面了,就像在給你講一段悽美的愛情故事。
  • 那首浪漫的卡農D大調和最後的I believe
    音樂的配合畫龍點睛,尤其是那首浪漫的卡農D大調和最後的I believe。 不管是123分鐘的,還是137分鐘的版本,兩個整體都是大差不差的,但是相比而言137分鐘不僅僅加入了一些瑣事,同時加入了我覺得本不應該刪減的幾個片段,例如全MM去相親時以去洗手間為由出去,牽牛隨機跟上和她之間的對白,以及最後全MM把前男友送的項鍊埋葬在前男友生前最後的湖泊中這兩個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