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卡農?

2021-01-21 音樂之友


在古典音樂中,很少有一個術語能像「卡農」這樣在世界範圍內流行起來,這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約翰·帕赫貝爾的《D 大調卡農》。



但也正是這首精緻的卡農遮住了大多數的眼睛,讓許多人沒有想到,它背後還有目不暇接的風景。





(以下為視頻文本)


提起卡農,很多人都會脫口而出「我聽過!」——如果他們指的是《D 大調卡農》,那就有些一葉障目不見泰山了——卡農是一種譜曲方式,而不是某篇具體的音樂。


比如婦孺皆知的《兩隻老虎》就是一首標準的「卡農」,它可以幫助我們理解卡農這種譜曲法。




這段畫面截取自 1964 年的實驗動畫《卡農》,作者諾曼·麥克勞倫是動畫史上首屈一指的先鋒藝術家。


鏡頭中先是出現了一塊字母 A 的積木,它一邊在方格盤上旋轉運動,一邊奏出《兩隻老虎》的旋律,然後消失了;接著出現了字母 B、C、D 的積木,它們順次開始完全沿著 A 積木的路徑在盤上運動,各自奏出自己的《兩隻老虎》,只是音高略不相同——這竟產生了奇妙的效果:四段《兩隻老虎》交錯疊加起來產生了全新的聽覺效果,而四塊積木雖然沿著完全相同的路徑運動,卻能互相交纏繞轉,產生複雜的場面。



這就是卡農,幾段相同的旋律在時間上逐次展開,又在具體的時刻上互相配合,產生新的聽覺效果,由於多個聲部地位均衡,這種新的效果往往顯得奢華優雅,是巴洛克音樂中相當常見的體裁。




就以《D 大調卡農》來說,它先以大提琴啟奏兩小節為單位的和聲不斷循環,之後三把小提琴間隔八拍依次加入,奏響完全相同的旋律,但這一點兒都不顯得單調,反而有一種盤旋迴轉的愉悅感。



不難想見,卡農這種譜曲方式幾乎是一種時空中的構造遊戲,幾個聲部的配合實際上是一個聲部與自己的配合,相當於邏輯上的自我指涉,這在一些偉大的頭腦中誕生出了一些精妙的花樣。



巴洛克音樂最偉大的代表巴赫譜寫了相當多的卡農,其中有一首螃蟹卡農(Crab Canon)可以寫在莫比烏斯環上,也就是說,它的兩個聲部雖然完全相同,但是其中一個聲部要倒著演奏,兩個聲部如果結束後再倒回去,就能無窮無盡 。




到這裡,我們已經知道了音樂上的卡農,但是我們還會發現,藝術之間的橫向交流是如此普遍,如果將一段旋律換成一次敘事,我們就能得到一些打破因果的詭異故事,這給 20 世紀以來的幻想藝術提供了諸多的靈感。


一個成功案例是 2009 年的恐怖電影《三角洲》(Triangle),通常會糟糕地譯作《恐怖遊輪》——影片中的女主角經歷了三個階段的心理狀態,從起初面對屠殺時的恐懼,到逐漸發現隱情後的困惑,到自以為找到答案後孤注一擲的殘暴,全都因為錯位的時空糾纏在一起:現在的自己為了拯救過去自己而殺了未來的自己,最終重蹈了未來的自己的覆轍——這奇妙的矛盾就是影片最獨特的魅力。



相關焦點

  • 卡農【吉他譜-高級指彈】
    卡農本是一種音樂技法。是復調音樂的一種,原意是規律的意思。 卡農的作曲方式是一個聲部的曲調始終追逐著另一個,直到最後一個小結。 由於過去作曲家作曲的時候都會標註這首歌是用卡農技法寫作的,比如說我們最常聽的D大調卡農,結果流傳久了,大家就把前面的名字給去掉了,只留下後面的卡農,而卡農也成為了這首D大調卡農的一個代名詞。
  • 2014年的夏天——《卡農》
    事業單位的工作比較清閒,即使忙起來也只是事情比較多,說壓力大什麼的倒談不上。和在北上廣大城市打拼的年輕人相比輕鬆多了,也許這就是鐵飯碗的好處吧。我單獨一個辦公室,我的辦公室在414,單位是新建的辦公大樓,房間多且大,但工作人員不多,特別是我們那一層,特別清靜。
  • 最動聽的一版D大調卡農!
    今天聽的就是他演奏的我們所熟悉的D大調卡農,每一個音符都像會說話的孩子一樣,在你面前跳躍嬉戲。聽後有什麼感想?是不是想循環很多遍來聽,沒錯,我也是這樣,可以講聽過很多版本的卡農,包括民謠吉他版,古典吉他版,目前來說,就感覺這一版是最美的一版,無論從節奏,還是音色,包括每一節的處理,真的是令人如痴如醉,每每看到大師演奏,心裡就無比羨慕,何日我也能用吉他演奏出如此動聽的樂曲。還是先學習一下什麼是卡農!
  • 一夜聽盡兩版「卡農」
    MFC樂團將演奏《D大調卡農》《土耳其進行曲》等作品。主辦方供圖提起卡農,大家最熟知的就屬德國作曲家約翰·帕赫貝爾的《D大調卡農》了。 卡農不是曲名,是種曲式《D大調卡農》原名是《D大調卡農與吉格》,是帕赫貝爾最著名的作品。卡農(Canon)並非曲名,而是一種曲式,字面上的意思是「輪唱」,吉格(Gigue)則是舞曲的意思。
  • 聚投訴網友投訴卡農社區、百樂購:在卡農論壇APP申請的百樂購Id...
    2019年12月26日 10:48,賈先生發起對卡農社區、百樂購的投訴。截止發稿前,卡農社區有效投訴72次;百樂購有效投訴4次。
  • 電容麥專用開博爾卡農平衡線優勢全程剖析
    目前越來越多的人投入了直播事業,主播生意紅紅火火,那你了解主播必備的電容麥專用卡農線嗎?要知道,卡農線對唱歌博主或者專業錄音人員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卡農線可以將麥、幻象電源、音效卡連接起來,達到最好的錄音效果,任何一環拖了後腿,就會限制所有性能的發揮。
  • 常聽的《卡農》還真不是一首樂曲的名字!
    《D大調卡農》是德國作曲家帕赫貝爾Pachelbel 的一首作品,最初完成時是一首《D大調卡農和吉格舞曲》(Canon and Gigue in D),原版是三把提琴與通奏低音,但只有《D大調卡農》廣為流傳。
  • 《最好的帕海貝爾-卡農》全球最受歡迎之古典曲
    卡農是什麼?卡農 最受全世界樂迷喜愛的古典曲目「卡農(Canon)」這個詞原意是指教規、宗教法規、規則或者經典之意,在音樂上是指復調音樂的一種寫作技法:各個聲部有規則地互相模仿,也就是後面的聲部按一定的時間距離依次模仿前一聲部的旋律。用卡農手法寫成的樂曲叫做「卡農曲」。
  • 好的卡農線具備的特性,卡農線自身抗幹擾能力的重要性
    對於許多追求音質極致的演奏家來說,用開博爾演奏家版卡農線意味著一種信仰,也是專業度的體現,這款專為音樂製作發燒友打的高保真音質傳輸線纜一經上線便吸引了業內和發燒友們的關注。 目前市場上各式各樣的卡儂線質量參差不齊,抗幹擾性能有時因為粗製濫造音質效果都會大大降低。
  • 被遺忘的世界禁曲,神秘的卡農D小調!
    因為這幾首歌太有名了,網上關於這些曲子的事情一大把這裡我就不贅述了,反而有一首被魔鬼撒旦詛咒的世界名曲被大家忽略了,它就是知名的「D大調卡農」要特別注意的是「卡農」,並非曲名,而是一種曲式,許多人誤以為曲子的名字就叫「卡農」,「卡農」字面上是「輪唱」的意思,數個聲部的旋律依次出現,交叉進行,互相模仿,互相追隨
  • 《卡農》回歸 打造古典背後的"最"流行
    《卡農》是現今為止最受全世界人們喜愛的古典音樂作品之一,被改編成現代樂曲後,曾稱霸美國公告牌流行音樂排行榜長達百周以上。據金氏世界紀錄統計,到目前為止世界上重新演繹並出版的《卡農》版本不下2000個版本,實際上,《卡農》僅僅是一首全長僅5分鐘左右的音樂小品,但它卻帶來了328年的奇蹟,而且還會經久彌新。「卡農曲式」從它出現至今得到了無數音樂創造者的青睞,現代音樂多元化的音樂元素融入古典音樂「卡農」,令它們賦予了新的活力以及魅力。     首先讓我們先來認識一下「卡農」。
  • 經常聽到卡農吧,可是你知道卡農背後的含義麼?
    點擊圖片上【愛奇旅】一鍵關注愛奇旅-最有愛的情感孵化器!網站:www.iqilv.com  愛上奇遇之旅Pachelbel在Barbara Gabler離開後才發現原來自己已經不知不覺的愛Barbara Gabler,只是因為她學琴不努力所以就埋沒了對她的喜歡。當時他準備寫一首歌,做為向Barbara Gabler求婚的禮物,當他完成了卡農的1/3的時候。
  • 大提琴美女演奏卡農 值得被懷念的時光
    作者是約翰 · 帕赫貝爾 ,因為聆聽卡農;當年年輕的帕卡貝爾,忍受著愛妻孩子死於鼠疫的巨大痛苦,創作出一組不朽的音樂,以紀念往逝的死者,其中的一首變奏曲,就是後人所稱呼的D大調卡農(Canon in D Major)。
  • D大調卡農」-約翰·帕赫貝爾-原版經典之作
    鋼琴小提琴合奏《卡農》 D大調卡農 D大調卡農 - 琴譜同步版 音頻 鋼琴版
  • 卡農嘉芙麗:德國名門的聖埃美隆名莊
    在他們所擁有的眾多名莊中,就包括了我們今天的主角——卡農嘉芙麗酒莊(Chateau Canon La Gaffeliere)。1971年,家族購入了包括卡農嘉芙麗酒莊在內的多座酒莊。1983年,史蒂芬·馮·尼龐爾格(Stephan von Neipperg)與妻子定居波爾多並接管了這些酒莊,夫婦兩人和他們的子女一起,帶著延續家族傳統的宏願以及對於風土的深深敬重,全心全意地投入到酒莊的管理之中。
  • 一首非常適合在婚禮上放的音樂——《卡農》
    喜歡《卡農》的人很多,它給人的感覺就是悠揚婉轉,這首歌在婚禮中用到的最多,它表達的意思有浪漫,勵志,放鬆……被世人所熟悉的卡農是十七世紀德國作曲家Johann Pachelbel (帕卡貝爾, 1653-1706)的《Canon and Gigue in D》(D大調卡農)。
  • 不朽神曲,卡農傳奇|一場古典音樂的專場盛宴
    卡農可以說是流傳最為廣泛的鋼琴曲之一,很多人認為卡農是一首曲子,然而事實上,卡農只是一種音樂體裁,卡農的最早歷史,可以追溯至13世紀的民間音樂形式,如狩獵曲、輪唱曲等。 輪唱曲是一種小型聲樂曲,其形式為各聲部以相同間距進入的同度無終卡農,13世紀以後流行於英國。 15世紀出現了完整的卡農曲,並為佛蘭德樂派的作曲家所喜用。此後,卡農經常作為一種獨立的小型樂曲或大型樂曲中的一個段落而被運用。
  • 開博爾鍍銀卡農線拆解測評,識線要識其芯
    本文主要是想給對模擬線材不太熟悉的朋友觀看,內容為一家之言,僅僅是自己對開博爾鍍銀卡農線這款產品的使用心得體會,以下內容還有與其他品牌卡農線的對比,感興趣的同學可以繼續往下看。屏蔽層做的好,聲音傳輸更加純淨和純粹是毋庸置疑的,接下來我們就來拆解看看開博爾鍍銀卡農線的內部屏蔽層以及連接器內部結構到底是怎樣的吧,另外補充一點,我另外還有一條普通卡農線,就是賣的比較火的一款二三十塊一條的那種卡農線,可以跟開博爾鍍銀卡農線對比著看,區別更加明顯。
  • 高顏值實力派顛覆傳統 開博爾首款鍍銀XLR卡農線評測
    一、拆箱我們可以看到開博爾鍍銀卡農線採用的是純白禮盒包裝,透明袋內便是卡農線了。打開把透明包裝袋,就能看到開博爾鍍銀卡農線啦。線身是祖母綠PVC材質,顏色好看且透亮,據我所知,在目前市面上是還沒有這種線身顏色的,所以這款開博爾鍍銀卡農線給人一種鶴立雞群的感覺,顏值就很出挑、大氣。
  • 古典鋼琴曲《卡農》意為「規律」,和你知道的不太一樣!
    有太多的曲子,不知道該從什麼開始聽起。在古典樂的世界裡,曲目之多數不勝數。在西洋樂的歷史長河中,作曲家們流傳下來且至今都在演奏的曲目,都被稱為「古典樂」,而這些曲目之多是窮盡一生也聽不完的。在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時,《卡農》潮流逐漸擴散開來,從一開始不為人知,到如今不知不覺成為了家喻戶曉的名曲。它是一首過了三個世紀以上才得以成名的最強古典樂。關於《卡農》有各種各樣的認知。「畢業典禮的BGM是《卡農》」「婚禮上放了《卡農》」「山下達郎的《聖誕節前夜》中使用過」大家的答案都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