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上了年紀以後,以為養生是最重要的 ,但養生並不是指一兩個方面,想要一一做到,確實不太現實。有人說泡腳能養生,有人說鍛鍊能養生,也有人為了養生,每天堅持走一萬步,但歸根結底,人體健康是由飲食和鍛鍊兩個部分共同決定的,光靠哪一個都不行。
50歲是一個知天命的年紀,但也是保養身體的最佳時機,在這個時候若能把身體調理好,增強機體免疫力,相信疾病不會輕易「登門」。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如何通過飲食來為健康助力。
50歲後,吃飯時注意這4點,身體會越來越硬朗
給腸胃留點空間
吃飯是人生大事,很多人都特別重視吃飯,但美食當前,我們也要適當控制一下食慾,因為身體並不需要那麼多能量。人之所以能活動自如,是因為身體在源源不斷地提供著能量,而這些能量大部分是由食物帶來的。但人每天所消耗的能量是有限的,如果總是飲食無度,攝入過量的話,剩餘的熱量就會變成脂肪。
如果你以為老人需要更多的脂肪那就大錯特錯了,確實,很多老人上了年紀以後身材會比較瘦削,但過多的脂肪卻會給身體造成負擔,成為血管堵塞的源頭。而且攝入過量也會增加腸胃的負擔,對於胃腸功能下降的老年人來說,更是一種折磨。所以,學會給腸胃留點空間,也是對健康負責的表現。
每頓都做到葷素搭配
其實老年人挑食起來,也很讓人頭疼,很多老年人都覺得自己年紀越來越大,更應該吃一些自己喜歡的食物,但健康飲食的原則要求我們做到葷素搭配、營養均衡。可能有些朋友更愛吃肉,有些朋友離不開蔬菜,但為了健康,不論你愛不愛吃,都要接受對健康有益處的食物。
單一的營養攝入是很難維持機體正常運行的,只有保證每一頓都包含優質脂肪、蛋白質、維生素、膳食纖維、糖類等營養素,才能保證身體往好的方向發展。
適當吃些粗糧
可能大家已經習慣了吃精米白面等精加工食物,但粗糧也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材,因為我們精加工食物中的纖維素含量低,容易被吸收和消化,所以對腸胃功能起不到鍛鍊效果,還容易造成便秘。但粗糧正因為沒有經過加工,其膳食纖維還未被破壞,能提高胃腸功能,促進腸道蠕動。
平時多吃些粗糧,還能讓身體吸收更加全面的營養素。但是,粗糧不易消化,對於腸胃不好的老年人來說,也是一種挑戰,大家要量力而行,不能每頓都吃粗糧,要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調整。
養成良好的就餐習慣
其實很多人在就餐的時候,都有一些不好的習慣,比如有的人會看電視,有的人會玩手機,也有人習慣了狼吞虎咽。這些不良習慣都會或多或少影響我們的健康,吃飯不專心,不僅會影響食物的消化和吸收,還容易不知不覺攝入過量,增加腸胃的負擔。
所以,在進食過程中,我們要培養細嚼慢咽、專心吃飯的習慣,用餐時不大量喝水,先吃菜後吃飯,時間長了,你會慢慢發現這樣做是值得的,腸胃也會越來越輕鬆。
總結:很多朋友都覺得自己不幸運,羨慕別人不用努力就能得到健康強壯的身體,實際上,沒有人能不勞而獲,那些身體健壯的人,往往背後都暗自努力著。不要去羨慕別人,想要獲得什麼,就應該積極行動。養成良好的進食習慣,身體會「獎勵」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