噩耗!邊境暴雪覆蓋,關鍵時刻印軍騾馬運輸隊罷工:拖欠4月薪水

2020-12-23 森林狼

目前高原邊境已進入一年中最冷的時期,儘管當地印軍於前不久撤走了一部分,但剩餘士兵的後勤保障仍然十分艱難。由於地形複雜險峻,很多地方都需要用騾馬運送物資,而就在這關鍵時刻,印軍的騾馬運輸隊卻因為欠薪開始罷工了。據外媒報導,近期高原邊境的印軍騾馬運輸隊罷工了,要求印軍立即支付拖欠了4個多月的工資,否則將不再向前線運輸糧食、燃料和飲用水。

據介紹,印軍在高原地區交通條件最好的基地是列城,擁有機場和公路,大部分印軍其實都駐紮在這裡,和前線的部隊輪流更替。但是從列城越往前線,道路條件就變得越來越差,很多地方都是單行線,甚至有一些偏僻據點不通公路,運輸車輛根本無法進入。而印軍的直升機也無法兼顧這麼多偏僻據點的後勤保障任務,所以騾馬運輸就成了唯一可行的選項。從今年6月份起,印軍後勤部門就開始在當地招募大量平民,成立了一個專門運送後勤物資的運輸隊,負責將食物、燃料用肩扛手提的方式送往山頂,往返一次需要至少12個小時。後來印軍又為這支運輸隊採購了大量騾馬,算是解放了不少人力,不過遇到騾馬也無法通過的地形時,還是得靠人力。然而自8月份以來,印軍就開始拖欠這支運輸隊的工資,直到現在已經欠薪4個月。所以當地騾馬運輸隊發起了罷工,拒絕繼續進行這一無償勞動。

其實印軍以往每年都會招募至少12000名勞工,為北部邊境附近海拔4000米以上的軍事據點提供後勤運輸服務。此外,印軍還招募勞工修路,比如印軍道路建設局(BRO)目前正在邊境地區推進的73條全天候戰略公路項目,主要就是由當地勞工負責建造,但由於人力不足,項目進度一直很緩慢。邊境地區已經形成了一個圍繞印軍後勤供應的產業,印度陸軍每年會採購140萬人份的補給物資,但其總員額只有115萬,剩餘的25萬則是為民間勞工和一些治安警察準備的,可見印軍勞工群體的規模之龐大。

這對於印度來說也是無可奈何的一件事,因為高原南方一側屬於迎風面,地勢極為陡峭,冬季有大風,夏季有暴雨山洪泥石流。道路如果修在地勢低的位置,很容易被洪澇災害摧毀,但修在地勢高的位置,不僅成本更高,還可能超過了印度工程人員的技術能力。據了解,一個山地師在作戰期間平均每天的物資消耗量是200噸,這還不算汽油的消耗。如果用騾馬完成這些物資的運輸,需要3500頭,用人力運輸的話則需要13000人。而人在海拔4500米以上高度時,心肺功能只相當於平原的6成,負重能力約7成,海拔越高,體能下滑越明顯。此外人在高原還要面臨缺氧、缺水、寒冷、紫外線輻射的威脅,再加上過度疲勞,人體受到的損傷是很嚴重的。然而印度勞工已經如此辛苦了,印軍竟然還欠薪長達4個月,難怪勞工們會憤而罷工了。

相關焦點

  • 噩耗,暴雪覆蓋高原邊境後,一輛印度軍車墜入峽谷,3名士兵身亡
    據印度媒體12月21日報導,印軍再次曝出噩耗,在暴雪覆蓋高原邊境後,一輛印度軍車墜入峽谷,車上3名士兵遇難身亡。據透露,20日一輛載有印軍士兵和平民的軍車,在邊境附近行使時,因積雪太滑墜入峽谷,印度3名軍人和1名軍人的兒子當場死亡,還有1名軍人受傷。目前受傷士兵已經被空運至加爾各答接受治療,車輛殘骸和死者屍體也已經被找到,目前已經被送往屍檢地點。
  • 騾馬換駱駝!中印邊境地區,印軍要重用「雙峰駱駝」?
    據環球網援引《今日印度》9月22日消息,印度官方目前正在大量飼養雙峰駱駝,並計劃將其部署在中印邊境地區,用來為印軍運送食物,彈藥等物資軍備。據《今日印度》報導,印軍將在所謂的拉達克地區使用雙峰駱駝,由於該地區地形崎嶇,山勢高峻,雙峰駱駝將被迫服役於印軍,為印軍向前沿基地運輸物資。報導指出,在所謂的拉達克地區使用駱駝運輸物資的戰略構想早在三年前就已經提出,只是在中印邊境對峙期間最終被決定實施。
  • 中印邊境突然傳出一聲巨響,印度收到一個噩耗:3名印軍當場死亡
    據環球網援引印度媒體「DefenceXP」網站12月22日報導稱,一輛載有印度軍人和平民的印度軍車12月21日在中印邊境附近地區墜入峽谷,車輛摔成鐵餅,車上3名印度軍人當場死亡。印度警官做出回應據一名印度警官向媒體披露信息可以得知,此次印度墜車事故的發生地點距離乃堆拉山口約17英裡(約合27.4公裡),失事車輛從積雪覆蓋的路面上滑出並墜入山谷。車上的3名印軍士兵和1名軍人的兒子當場死亡,此外還有1名士兵在事故中受傷。
  • 拉達克印軍很尷尬,印度邊民打開手機:接收的都是「中國歡迎你」
    近期拉達克印度一側,印軍和拉達克「議員」表示,印度這一側什麼都沒有,村莊都不通電,也沒有手機基站信號。更加沒有工作機會,房子還都是老舊的土石房屋。印度邊境地區的村莊不僅需要從河裡打水,一旦大雪阻斷道路,村莊與城市之間的聯繫就會被中斷,中斷聯繫的時間一般會持續幾個月之久。
  • 中印邊境,印軍面臨一大危機,關鍵時刻曝出一個罕見動作
    最大的困難在於,邊境高原的氣候正變得越來越寒冷。這才是印軍面臨的重大危機,關鍵時刻印軍爆出一個罕見動作,看來,印軍是實打實準備在邊境過冬了。對此,解放軍需要小心防範,避免印軍有不切實際的幻想。印軍在邊境建地道來自《印度斯坦時報》的消息稱,近日,印軍在邊境地區開始修建地下隧道,使用的是鋼筋混凝土管道。印軍希望通過這種方式,來阻止中國解放軍的"越界"行為,在地下,印軍可以更加隱秘地進行部隊的調動,並且還可以避開地面的嚴寒天氣。值得一提的是,印軍為此是專門研究了中國的作戰手冊。
  • 的黎波裡清潔工罷工抗議拖欠薪水
    11月27日,近200名的黎波裡城市清潔公司(GCCT)員工在國民議會前舉行罷工,要求支付拖欠的薪水,改善工作條件。GCCT辦公室經理Abdulhadi Mohamed Ali稱,即使是節假日,清潔工人都要工作,但是當局已經連續3個月沒有支付員工工資。
  • 印軍不顧警告向前推進,距邊境10米時突然哀嚎,急忙致電莫迪馳援
    圖為邊境印軍最近,印度軍隊不顧警告沿著邊境向前推進,不過,他們在距離敵國邊境10米處時突然發出哀嚎,並且急忙致電莫迪,要求總統派出援兵給予支持,因為這批印軍把哨所推進到距離兩國邊境10米的距離處,並不是為了想玩蠶食,而是因為他們的對手過得實在太好了
  • 暴雪籠罩中印邊境,美衛星拍到印軍慘烈一幕,莫迪:不惜代價救援
    然而對於中印邊境戰士來說,情況則恰恰相反,暴雪籠罩中印邊境後,帶來的不再是美觀享受,而是身體遭受寒冷侵襲。大雪封山自11月開始,中印邊境拉達克地區大雪不斷,按照往年數據分析,氣溫不僅會降到零下三、四十度,而且降雪量最高也會達到12米左右,這給印軍駐紮在拉達克地區的戰士們極大考驗,大雪不但會阻礙軍隊日常巡邏,還會讓士兵感受到異常寒冷。
  • 邊境印軍再遭重創,億萬個冰塊衝下山坡,連人帶貨一起捲走
    隨著冬季的到來,印度邊境地區氣溫不斷下降,對後勤補給能力不足的印度來說無疑是一個重大考驗,近日,印度邊境又傳來一個噩耗,據環球網報導稱,駐紮邊境的印軍再度遭到重創,克什米爾地區發生了一場大規模雪崩,導致當地巡邏士兵因此傷亡。
  • 拉達克暴雪凸顯中印差距:印軍「放棄抵抗」,我軍3天清通運輸線
    位於高海拔地區的印度內政部所屬邊境警察部隊已經達到心理耐受極限,多次向內政部打報告,要求儘快撤離或輪換。但是,印度警察部門高層只給他們送來的糖果和口頭表揚。按照印度方面的計劃,他們還要至少招募1萬人的警察部隊,以增強中印邊境地區的軍事對峙力量。所以,拉達克前線地區的印度軍警只能期待近期雙方第九次軍長級會談能夠達成撤離協議。
  • 拉達克20萬印軍遭暴雪侵襲,莫迪下令:不惜代價救援
    此前有報導稱,11月14日邊境就下了大雪,達拉克地區基本上被大雪封鎖了,印度氣象局也表示日後的氣候會更加惡劣。這對在中印邊境對峙的印度士兵來說是一個極大的考驗,原因在於印度軍方物資匱乏,在這樣的情況下打仗無疑是難上加難。
  • 尷尬了,印軍被自家人曝出「短板」,關鍵時刻,積極信號出現
    據悉,《印度快報》當地時間7月5日發文稱,後勤保障能力的不足是目前印軍最大的問題,文章指出,目前印度陸軍在所謂的「拉達克地區」部署了近3個師的兵力,其中2個師是從其他戰區調來,在後勤保障方面受到更大限制。
  • 印軍打破中印邊境45年來的紀錄
    8日凌晨,解放軍公布印軍於7日再次非法越線,並在行動中悍然對前出交涉的中國邊防部隊巡邏人員鳴槍威脅的事實。清華大學國家戰略研究院研究部主任錢峰8日對《環球時報》表示,最新事態說明印度「以壓促談」的思路不僅沒有變化,而且出現了「以武逼談」的趨勢,若印方繼續推高緊張局勢,屆時局勢也將會從量變發展到質變,不排除進一步增大未來兩國邊境爆發更大衝突的可能性。
  • 拉達克突降暴雪!印軍NH1戰略公路中斷,數萬士兵補給開始緊張
    11月18日,根據印度Excrlsior新聞電視臺報導,印度西北部連續多天突降暴雪,導致部分地區交通中斷。其中值得注意的是,連接高原拉達克地區的道路也在中斷的交通之列。
  • 印軍在中印邊境用上「地道戰」?當心,至少對印軍有點實用
    而隨著11月即將接近尾聲,中印邊境的氣溫很快就會降至零下30至40攝氏度,封山的大雪最深可以達到將近12米,本以為接下來就看誰的後勤保障更完善了,但印軍這時候偏偏又在邊境有了新動作。 環球網11月23日報導稱,有印度媒體指出,印度軍隊已經深入學習了中國軍隊的戰鬥經驗,拿出了一個切實可行的新戰法,聲稱能夠有效地遏制解放軍的「越界行為」。
  • 印軍襲擊聯合國車輛!巴鐵派兵援救爆發激戰,關鍵時刻大國出手了
    眾所周知,近年來莫迪政府為了轉移國內的危機焦點,同時也為了實現其領土擴張野心,頻繁對周邊國家發動邊境挑釁,尤其是其死對頭-巴基斯坦,把印度自己置身於四面樹敵的困境中。而就在近期,印巴邊境再度引發外界關注。
  • 12月23日,印軍司令親臨邊境,莫迪或左右為難
    對於印度而言,2020確實是一個"多事之秋"。1個多月前,甚至還發生過士兵被凍亡的情況。因此,如何保障這20萬印軍渡過嚴冬,莫迪如今也苦惱不已。  也正是在印度面臨"內憂外患",拉達克印軍處境堪憂之際,印軍司令突然來到了邊境。
  • 印軍車輛在中印邊境墜下山崖,摔得面目全非導致4死1傷
    不久前,趨於平靜的中印邊境局勢再次被印度打破。據了解,印度打算將130萬大軍重新部署,以對抗中巴帶來的「兩線作戰」。 與此同時,印軍還計劃花5000億盧比購買武器彈藥,把原本能夠打10天戰爭的彈藥庫存提高至15天。然而,剛在邊境示強的印軍,最近又在中印邊境翻車了。
  • 中印邊境機場對比,印軍50座機場優勢明顯
    據統計中印邊境區域印軍建有50多座機場,優勢明顯。蘇30在高原機場近些年來印軍不斷在擴大建設邊境地區的基礎設施,新建了數百公裡公路,擴建機場規模,在邊境前沿地區的快速反應能力得到加強。但是缺點也擺在這裡,那就是印軍的機場密度太大離邊境太近,如果走到最後一步,那麼這些機場必然是第一波攻擊對象。
  • 印度數千農民癱瘓鐵路網,邊境印軍後勤堪憂,印軍怒罵:這是賣國
    為了滿足邊境士兵的需求,印度軍方想盡辦法向北方地區運送武器彈藥和各種物資,但是由於印度的基礎設施相當落後,所以即使印軍已經忙碌了好幾個月,前線的補給還是非常不足,加上美軍援助的上萬套軍裝也還有大批士兵連越冬的禦寒服裝都沒有配齊,情況很不樂觀。屋漏偏逢連陰雨,印度國內又傳來了一則令人沮喪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