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師「貨郎」走基層 化解矛盾惠民生 ——湖北十堰市建立律師「246...

2021-01-11 中國律師網

律師「貨郎」走基層 化解矛盾惠民生 ——湖北十堰市建立律師「246」工作體系 探索開展基層社會治理新模式

發表時間:2020-07-14 11:15:14 作者:湖北律協 來源:湖北省律師協會 分享到:微信新浪微博QQ空間

十堰市自2019年5月起,在全市大力推進律師「246」工作體系建設,採取政府購買法律服務的方式,以律師為主體,將優質的法律服務資源輸入基層,探索開展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基層社會治理新模式,其經驗做法被《人民日報》等權威媒體進行了專題報導。

十堰市律師「246」工作體系的由來

十堰市律師「246」工作體系源自鄖西縣,為貫徹落實中辦國辦《關於推行法律顧問制度、公職律師和公司律師制度的意見》(中辦發〔2016〕30號)、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關於推行律師進村(社區)、進信訪大廳、進信訪疑難案件工作的意見》(鄂辦文〔2017〕47號),該縣開展了「百名律師進鄉村」活動,鄖西縣屬於國家級貧困縣,因信訪矛盾突出,對當地經濟社會和諧穩定發展帶來較大壓力。鄖西縣委縣政府為了有效化解信訪矛盾,維護社會穩定,從2018年下半年開始,通過採取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引入城區優質律師資源走進鄉村,開展法治宣傳教育、提供法律諮詢、化解矛盾糾紛、提供法律援助,取得了良好的成效:2018年度,鄖西縣信訪總量同比下降40%。2019年度,鄖西縣赴省赴京信訪總量同比分別下降41%、46%。

在鄖西縣「律師三進」(「律師進村居、進信訪大廳、進信訪疑難案件」)取得成功經驗的基礎上,為進一步提升基層社會治理法治化水平,報經市委市政府領導批准同意在全市推廣。十堰市於2019年5月14日組織召開了全市律師「四進」工作現場會,市委副書記、市委政法委書記、市委依法治市委員會副主任、辦公室主任王濟民總結提煉了律師「246」工作體系,即:「二個全覆蓋」:黨政機關、村(社區)聘請法律顧問全覆蓋,律師參與重大決策、疑難案件調解全覆蓋;「四進」:律師進鄉村(社區)、進綜治中心、進信訪大廳、進信訪疑難案件化解;「六項工作職責」:律師參與化解矛盾糾紛、履行信訪值守、開展法治宣傳、提供法律諮詢、開展法律援助、協助村(社區)開展依法治理等六項工作職責。

十堰市律師「246」工作體系的典型做法

一是建立健全了組織領導機制。成立了由市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任組長,市政府分管副市長為副組長,相關市直單位負責人為成員的領導小組,各縣(市、區)和鄉鎮(街道)也成立了相應機構,統一領導工作的開展。

二是做好了律師開展工作的各項保障。全市統一規定按照每人每天600元的標準列入縣級政府財政預算,2019年度全市累計投入財政資金達2000餘萬元,381名律師參與進村(社區),村(社區)法律顧問覆蓋率達到100%,各村平均服務經費約為390元/天/人次。其中,鄖西縣2020年投入財政資金490萬元,律師進村服務費為600元/天/人次。

三是創新了工作方式方法。全面開展了律師信息公示。對每名律師的基本信息和服務方式進行了公示;律師職責清單公開。制定了律師開展工作的「六項職責」清單,即:律師每月駐村工作不少於2天、開展法治宣傳不少於1次、入戶走訪不少於5戶、法律諮詢不少於1場、信訪值班不少於半天;落實了檔案臺帳管理。建立了律師工作檯帳記錄,法律援助、矛盾糾紛化解實行「一案一卷」;加強了對律師的行業管理。依照律師職業道德和執業紀律規範,制定了相應的工作紀律。建立了保障機制。在每個鄉鎮公共法律服務站(點)建立了律師「四進」工作考勤、食宿保障、服務管理等工作制度。

四是制定了律師考核評價機制。制定了《考評評分細則》,建立月小結、季考核和年度考評制度,採取百分制,分為優秀、先進、合格、不合格四個考核等次。考評結果作為兌付服務費、律師事務所和律師年度考核獎勵加分及評先彰優的重要依據。

十堰市律師「246」工作體系所取得的實際效果

一是有效促進了基層社會治理法治、自治、德治「三治」深度融合。律師通過充分發揮其專業優勢,直接參與鄉鎮黨委政府重大行政決策,推進基層法治建設。引導村「兩委」以依法治村的方式,倡導辦事靠法、遇事找法的治理新模式。引導村民依法合理表達利益訴求,增強了基層幹部群眾的法治觀念。2019年度,全市律師進村入戶累計開展法治宣傳6000場(次),承辦法律援助案件1000餘件,出具法律意見書800餘份,化解信訪疑難案件2000餘件,一批信訪積案、「骨頭案」得到有效化解。

二是有效維護了社會大局和諧穩定。在2019年下半年全省市州群眾安全感調查測評中,十堰市群眾安全感、解決矛盾糾紛成效指標在17個市州中分別位列第四位和第三位。2019年度,全市赴省上訪批次同比下降27.2%,人次同比下降34.6%。進京上訪批次同比下降22.5%,人次同比下降31.9%。

三是有效提升了公共法律服務的質量和水準。全市現已建成公共法律服務中心9個,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118個,公共法律服務點(室)1712個,基本實現市縣區、鄉鎮(街道)、村(社區)四級公共法律服務中心(站、點)全覆蓋,把公共法律服務延伸至「千家萬戶」。各縣(市、區)黨政機關、鄉鎮(街辦)、村(社區)法律顧問覆蓋率均達到100%。2019年度,央視首屆法治春晚《普法歡樂頌》在該市張灣區錄製播出,市司法局共榮獲中央部委級榮譽表彰10餘次。

【責任編輯 劉耀堂】

相關焦點

  • ...候選案例:打造基層社會治理體系的十堰樣板——十堰市律師「246...
    十堰市自2019年5月起,在全市大力推進律師「246」工作體系建設,採取政府購買法律服務的方式,將優質的法律服務資源輸入基層,打造了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其經驗做法被《人民日報》《朝聞天下》《法制日報》《湖北日報》等權威媒體進行了專題報導。
  • 湖北省十堰市鄖西縣:紮實開展「百名律師進鄉村」活動
    2018年11月在十堰市率先探索推行「四進」公共法律服務模式(以下簡稱律師「四進」),採取政府購買服務方式,推動律師下沉基層提供服務,打造了全民自覺守法、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鄉村建設新格局,為鄖西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法治環境,2019年度鄖西「全面依法治國」工作位居全市第二位。
  • 黨員律師成十堰律師行業標杆
    「我找黨員律師。」一進湖北鄖和律師事務所的大門,一位抱著孩子的年輕媽媽就點名找黨員律師。自從成立黨支部、實行黨員律師掛牌上崗以來,湖北鄖和律師事務所時常接待類似客戶。十堰市是我國首位共產黨員律師施洋的故裡。如今,黨員律師已然成為行業一面旗。「群眾心中有桿秤,能準確測出黨員的分量。」
  • 十堰律師 湖北無為律師事務所正式復工 開展業務
    經過政務部門批准,地處湖北省十堰市的湖北無為律師事務所也正式復工,開展業務。湖北無為律師事務所一九九七年二月成立,最初是由原來十堰最早執業的國辦法律顧問處幾名資深律師響應國家政策聯合創辦的。本所位於湖北省十堰市人民北路68號大都會1號樓704室,辦公場所約200平方米左右。目前應該是十堰市成立時間最早、名聞遐邇、久負盛名的老牌資深律師事務所之一。
  • 疫情不散,我們不退 | 為疫情防控貢獻湖北律師力量
    ,切實加強疫情防控工作,積極引導律師化解可能出現的平安穩定風險。十堰十堰市律師行業黨委、十堰市律師協會勇於擔當、主動作為,積極投身疫情防控戰役中,貢獻行業力量。提高思想認識,強化組織領導。按照1月24日市司法局系統疫情防控工作會議安排部署,十堰市律師行業成立了律師行業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積極開展疫情防控工作。
  • 加裝電梯有矛盾,「吳承澤」律師工作室來化解!
    由於賠償金額無法協商,高層住戶與一樓的居民之間也產生了矛盾了。為了社區的和諧穩定,竹絲崗社區邀請了駐點律師金沙和相關當事人來到社區議事廳進行調節、協商。「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希望大家多多能夠站在對方的角度去考慮……」金沙拉師一邊勸說加裝電梯小組成員與其他高層住戶,一邊做好低層住戶的思想工作。
  • 「五室合一」助力陽西縣基層矛盾糾紛化解再上新臺階
    為健全完善矛盾糾紛多元化化解機制,及時有效防範、化解、管控各類矛盾糾紛,助力社會和諧穩定,陽西縣堅持創新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以陣地建設、隊伍建設、業務建設和工作創新為載體,構建「五室合一」基層社會矛盾糾紛聯調機制,主動防範風險,全力化解矛盾,推進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
  • 雙塔街道外聯內聚打響矛盾糾紛化解「三大戰役」
    為進一步依法及時解決糾紛、服務民生化解矛盾,不斷增強轄區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近期,雙塔街道司法所聯合轄區雙塔派出所、葑門派出所及社區網格,成立了「人民調解定分止爭共治聯盟」,進一步建立健全「三位一體」分工協作及「三調聯動」排查調處機制,並確立「社會矛盾排查化解攻堅月」,向群眾身邊的矛盾糾紛宣戰,攻關攻堅積壓矛盾、集中化解疑難糾紛,盡心盡力為群眾辦實事
  • 通遼市奈曼旗創新推行「四心合一」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
    首創「四心合一」基層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努力將各類矛盾糾紛吸附在基層、化解在基層,成為創新社會治理、化解社會矛盾、推進平安建設的一把金鑰匙,打造了「解決群眾訴求及時、化解矛盾糾紛有效、人民群眾滿意度高」的「奈曼模式」。目前全旗4個嘎查村被授予「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榮譽稱號;14個嘎查村評為「全市社會治理紅旗嘎查村」。
  • 南湖夯實社會矛盾化解體系建設
    年初以來,區矛調中心創新構建「黨建+矛調」工作模式,充分發揮新時代「網格連心、組團服務」優勢,推進社會矛盾糾紛多元化解體系建設,以黨建引領提振精氣神,加速推進市域治理現代化進程,密切黨群幹群關係,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新格局。年初至今已經辦理各類群眾訴求40046件,一站式化解矛盾糾紛4298件,成功創建全省「無信訪積案縣(市、區)」,為打造「重要窗口」中最精彩板塊之「首善之區」護航添彩。
  • 河北秦皇島市司法局及律師協會召開律師行業雙服百日公益行動員會
    劉建明指出秦皇島市律師行業「雙服」百日公益行動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實際行動踐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的重大舉措,服務企業、服務基層,是貫徹黨中央優化法制化營商環境、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建設、引導律師參與公益法律服務和全市律師行業服務「三深化三提升」的重要活動。
  • 河北峰峰礦區:化解矛盾糾紛 提升社會治理水平
    近年來,河北省邯鄲市峰峰礦區積極堅定不移地全面推進「一站式多元解紛機制」和「一站式訴訟服務中心」建設,形成了預防和化解並重,政府治理與社區自治並舉,訴訟與非訴訟方式並行,多元主體共同參與的矛盾糾紛化解體系,提升了市域社會治理水平。
  • 常州鐘樓區:律師進網格 在線織密法律服務網
    中國常州網訊 推動社會治理重心向基層下移,還須精準發力,常州在「最後一米」進行改革和創新。近日,常州鐘樓區南大街綜治辦創新思路,以「普法+服務」為基本定位,以「律師進網格」為推進手段,充分發揮律師在「網格化管理、組團式服務」中的作用,把法律服務送到市民家門口,讓為民惠民的理念貫穿基層社會治理的「最後一米」。
  • 探索城市人口密集區矛盾糾紛化解新模式
    2019年,龍華街道全年處理各類信訪事件達3840宗,調處各類矛盾糾紛達1111宗,矛盾糾紛化解仍處於高位運行狀態。如何在超大城市人口密集區探索出一條矛盾糾紛化解的新路子,龍華街道從體制機制上進行了有益探索。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基層是社會和諧穩定的基礎。
  • 福建律協發布《2016年度福建律師社會責任報告》
    (二)參與調解,化解紛爭在建立律師接訪值班室或實行律師接訪制度的基礎上,全省各設區市律協組織律師事務所深入鄉鎮建立「律師調解室」,參與民間調解工作。面對醫患糾紛、徵地拆遷等一系列「老大難」的社會問題,福建律師協助政府探索糾紛調解新模式,充分發揮律師作為法律工作者在糾紛調解中的重大作用。
  • 律師擔任村居法律顧問調查
    「朝陽區律師資源豐富,我們優中選優,不僅注重其業務能力,也重視公益心和耐心、精力,確保顧問律師全身心投入這項工作。」從加強遴選把好入口關到建立獎懲機制末位淘汰,從明確經費保障標準到探索更加靈活的服務方式……4地司法行政機關推出一系列舉措提升村居法律顧問服務質效。
  • 湖北忠三律師事務所抗疫先鋒先進表彰會隆重召開
    正值春暖花開、武漢重啟之際,湖北忠三律師事務所4月5日組織專項體檢,所有人的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曾患病的同事均完全康復並產生抗體,表明復工安全有了保障。正是有了安全保障,忠三所於4月7日下午隆重召開了抗疫先鋒先進表彰會,市律協秘書長田長喜、市律師行業黨委委員、黨辦主任宋東輝出席會議,忠三所黨政聯席會、黨總支和支部全體成員參加會議。
  • 自貢發布消費糾紛在線化解機制 納入市委政法系統矛盾糾紛多元化解...
    楊明 封面新聞記者 劉恪生5月21日,自貢市舉行消費糾紛在線化解動員部署會。會上,發布了消費糾紛在線化解機制,該平臺建設已納入自貢市2020年市域社會治理重點項目清單。當天,市消費維權律師志願團也正式成立。
  • 廣西律師行業:表彰先進樹標杆 牢記使命譜新章
    一村一社區法律顧問 送法到村民家門口「農村基層幹部和農民的法律知識真的非常欠缺,農村依法治理任重道遠」廣西眾望(富川)律師事務所何天紅律師感慨地說到。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促進社會公平正義近年來,廣西律師充分發揮專業優勢,積極參與掃黑除惡、化解和代理涉法涉訴信訪案件工作,參與矛盾糾紛調解,參與公共、突發事件處置,為維護社會大局穩定作出貢獻。
  • 老河口創新矛盾糾紛化解機制 助推基層社會治理
    老河口創新矛盾糾紛化解機制 助推基層社會治理髮布時間:2020年12月09日 15:27 來源:中新網湖北 >  中新網湖北新聞12月9日電 (李蔚然 程洪佳 任攀園) 為了繼承父親留下的遺產,兄弟姐妹不顧親情鬧得不可開交,近日,在湖北老河口社區民警的耐心調解下,幾方最終握手言和,重續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