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春暖、萬裡無雲,又到了一年春耕時節。然而今年,受疫情影響,一些地方的春耕遲遲未至。
影響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部分農資企業復工不及時,導致種子、化肥、農機、農藥等供應不足;二是農村本身的問題,由於交通阻斷,連上一茬的農貨還沒賣出,土地還未騰空,又如何開展春耕。
比如在中國臍橙之鄉湖北秭歸縣,每年三四月,本該是春梢萌芽、修枝、施肥的時節,但前兩天才在拼多多上大規模銷售滯銷臍橙,農時受到不小的耽擱。
都說「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不僅種地人著急,社會各界也都十分關心。關鍵時刻,拼多多又出手了,上線「春耕節」,大規模推動農資下鄉。
據媒體報導,此次「春耕節」,拼多多將攜手國家農業信息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中國農業大學等,線上課堂和線下免費一對一輔導結合,教授種地人現代化的生產和經營方式。
更可喜的是,拼多多還掏出3億元,補貼超過15000款農資產品,預計將覆蓋超過1000萬畝耕地。要知道,一臺微耕機,補貼後售價僅一百多元,它可是能幫助農戶在春耕期間省下不少力氣。
有網友表示,花2000多在拼多多上買了臺耕地機,幫大伯「光速」耕地後,老人家拉著他連喝好幾瓶白酒。
在這背後體現出了一種深層次意義,以前農民沒見過或者捨不得買的農機設備,現在通過拼多多下了鄉,對普及機械化農業起了絕對良性的作用,從此犁放屋、牛歸圈,這是大山深處從未有過的畫面。
當然,用更貼切的說法就是自然反應,之前幫助農民把農貨賣出去,現在又把各種農資運進村,拼多多更像是「農民的專職服務生」。
前段時間到處交通封鎖,農民貨賣不出去,拼多多先後拿出15億元,用來打通農貨上行「綠色通道」;還成立「抗疫農貨」專區,聯合數十家媒體向全社會徵集農產品滯銷信息,力求第一時間解決農戶農貨滯銷問題。迄今為止,拼多多「抗疫助農」專區已經幫助農民賣出去1.82億斤的農貨。
拼多多相關負責人表示,拼多多起家於農業、立命於農業,平臺發展離不開千萬農業生產者的支持和付出,不論是農產品上行還是農資下行,我們都希望能幫助農戶多一點收入、少一點支出。
總的來說,在社會各界的緊急賦能之下,疫情對春耕的影響並不會太大。農業是立身之本,離不開這些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種地人。也只有他們在土地上種出了希望,我們才能做到「手裡有糧、心中不慌」。今年秋天,必將又是一次大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