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中的「小猛獸」——歐亞猞猁

2021-02-18 石家莊市動物園訂閱號

如果說動物園裡虎豹是貓科家族的「扛把子」,那歐亞猞猁可以坐到貓科家族的前三把交椅。你可能要問:動物園裡有東北虎、孟加拉虎、美洲虎、金錢豹、黑豹、非洲獅、美洲獅等一眾貓科大佬,身形不大,保護等級為二級的歐亞猞猁怎麼可以上位到頭三把交椅?

先賣個關子,你慢慢看下去!

中文名:猞猁

拉丁學名:Lynx lynx

綱:哺乳綱

目:食肉目

科:貓  科

屬:猞猁屬‍

猞猁屬包括4個獨立的物種,分別是歐亞猞猁(簡稱猞猁)、短尾貓、加拿大猞猁和西班牙猞猁。

其中歐亞猞猁的體形最大,達90-130釐米,顏值最高。歐亞猞猁又分7個亞種,曾經在歐亞大陸廣泛分布,隨著歷史變遷,歐亞猞猁的分布範圍和數量愈來愈少,尤其是在動物園更成了珍稀物種,成功飼養繁育歐亞猞猁的單位屈指可數,這也成為歐亞猞猁能在貓科家族的「威虎堂」能做頭幾把交椅的重要原因!

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就是顏值高,可謂是中型貓科動物中的顏值擔當!被視為模特級的存在,超有個性的耳毛,超長的四肢,苗條的身材,走起路來那是真正的「貓步」,那氣質可以說無以倫比!尤其是歐亞猞猁那深邃的、充滿魅惑的眼神,看你一眼,攝人心魄!

雖體型小於虎豹,沒有漂亮的虎斑紋,但猞猁自擁有得天獨厚的條件,比如模特般大長腿,超有個性的尖耳和簇毛,臉頰邊帶有長長類似絡腮鬍的領毛等。同樣具有虎豹矯健的身姿,總之一句話——重在具有虎豹的氣質!

猞猁遠看其實就是一隻「大貓」。但是千萬不要被它的外表迷惑了,是貨真價實的食肉猛獸,具有很強的攻擊性,戰鬥力十足!可以說是「貓的外表,虎的內心」。

歐亞猞猁最有辨識度的就是它們的耳朵,兩隻直立的耳朵上都生長著聳立的黑色簇毛,長達4-5釐米,有幫助收集聲波的作用。猞猁的耳基很寬,耳殼和簇毛能夠隨時迎向聲源方向運動,有強大的收集聲波能力,聽覺十分敏銳。

歐亞猞猁是現存猞猁屬中唯一分布於中國的猞猁。石家莊市動物園飼養的猞猁即為歐亞猞猁,分別來源於國內動物園和從捷克引進而來,目前在中型猛獸區展出,已經繁衍後代,逐漸形成了一個幸福的猞猁家族。

▲展出區域:中型猛獸區



文、圖/王志永

編輯/徐昭

校對/張立佩

服務熱線

0311—83932000

0311—83932005

地址:石家莊市鹿泉區向陽南大街

網址:www.sjzszoo.com

相關焦點

  • 猞猁到底有多厲害?在一片森林裡,歐亞猞猁大殺四方!
    您的每一次關注和點讚,都是小編全力以赴的動力!猞猁是一隻可愛的野生貓科動物,耳朵上有自己的"天線"。它看起來像一隻家養的貓,但它的尾巴很短,體型是貓的兩倍多。世界上有三種貓科動物叫猞猁,分別是歐亞猞猁、加拿大猞猁和伊比利亞猞猁。雖然短尾貓屬於猞猁,但它們通常不被稱為山貓。
  • 如何區分歐亞猞猁、西班牙猞猁、加拿大猞猁和短尾貓?
    表中的體重、體長和身高的數據範圍表示主要範圍,實際情況中也有一些數據在這些範圍之外。在這4種動物中,雄性的體重都要大於雌性。論平均體重,歐亞猞猁最大,另外3種體重的差別並不顯著。歐亞猞猁中最大的亞種是西伯利亞猞猁(猞猁西伯利亞亞種)。
  • 狼見了都要叫大哥的「猞猁」,在森林裡究竟有多恐怖?
    在猞猁家族中,歐亞猞猁的體型最大,體重在15-30千克左右,屬於中型猛獸。猞猁長相和貓相似,但是它們兩個直立的耳朵尖端生長著長長的叢毛,像是舞臺戲劇上的翎子。
  • 狼和歐亞猞猁,誰是歐洲真正的獸中之王?
    傳統觀點認為無疑是狼,然而近年來人們漸漸意識到,歐洲最大的貓科動物——歐亞猞猁,也有資格挑戰這一稱號。本文將參考最新的科考研究,從多角度進行分析、比較,探討狼和猞猁誰才是歐洲真正的獸中之王。狼和猞猁會搶地盤嗎?狼和猞猁在廣闊的範圍內同域棲息,歷史上有猞猁的地區都有狼,但後來人類活動導致它們的分布嚴重退縮。
  • 戰勝灰狼的歐亞猞猁,能打得過花豹嗎?
    在這裡我給出的答案是否定的,即使玩田忌賽馬,猞猁也難以和花豹較量。歐亞猞猁花豹比猞猁大得多我們平常所說的猞猁,特指歐亞猞猁。歐亞猞猁是猞猁屬中最大的一種,也是唯一一種見於我國的。儘管歐亞猞猁通常重15-25千克,是僅次於美洲獅和獵豹的第三大貓亞科動物,也是最大的中型貓科動物,但它的體型與花豹相比還是有不小差距的。猞猁主要生活在北方和高山的林海雪原,花豹則更喜歡居住在溫帶和熱帶的茂密森林裡,二者只有在我國東北及俄羅斯濱海邊疆區,高加索地區和伊朗北部,以及喜馬拉雅山南麓等少數地區存在重合分布。
  • 虎豹普遍缺失之後,什麼動物接棒成了森林之王?
    虎為百獸尊,是公認的「森林之王」。老虎被稱作是森林生態系統下的旗艦物種,站在食物鏈的頂端,以各種中大體型的食草動物及部分食肉動物為食,成年之後在其生境中沒有天敵。正所謂「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當大型食肉動物消失之後,一些中型的猛獸自然而然地就會成為當地最強悍的捕食者。在我國境內,中型的捕食者種類並不多,而至今仍有分布的,範圍就更小了,幾乎可以鎖定是貓科動物。
  • 「猞猁天團」短尾貓,樹上捉鼠、海捕鯊魚,常獵食大自己數倍的鹿
    當然,這個短尾貓不是日本短尾貓,而是一種優雅而隱秘,穩居北美大陸食物鏈第二梯隊的兇猛中型食肉猛獸。至於該如何形容它在貓科動物中的地位呢,總的來說就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不叫「猞猁」的短尾貓,短尾貓:我尾巴是最長的!
  • 從皮毛農場救下兩隻大猞猁,和哈士奇養在一起,拴上皮帶就能遛
    幾個月過去了,小猞猁很快長成了大猞猁。因為被女孩購買的緣故,它成了受全農場寵愛的寶寶,而不是一件皮大衣。有了第一隻猞猁的飼養經驗,女孩決定再養一隻猞猁給它作伴,這次她帶回來的是一隻雌性猞猁,取名為bulochka,是小麵包的意思。
  • 常被黃鼬咬斷脖子,豹叼它餵幼崽,猞猁靠它過日子
    從猛獸到猛禽,都有它的愛好者,它就是野兔。野兔耳朵長,全身幾乎沒有脂肪,不愛社交。但是野兔的求偶特有趣,母野兔會讓公野兔追她跑上三四公裡,藉此來檢查公野兔的耐心。 儘管隨著季節的不同,野兔所佔猞猁食物結構中的比例有所變化,但不管怎麼樣,它們都始終愛吃野兔肉。據統計,一隻成年猞猁一年大約要吃掉200-300隻兔子。
  • 猞猁到底多兇殘?三年間,狼群繁衍因其陷入停滯
    這也從側面體現了狼在人們的認知中是非常兇猛的野生動物。被人們冠以「東方神犬」的藏獒,它們的體型雖然巨大,但是戰鬥力也不及狼的二分之一。曾經有短片記錄了五隻藏獒圍攻一隻郊狼,結果是郊狼反殺一隻藏獒,漫不經心地吃了起來,其餘的藏獒鳥獸散。所以狼的戰鬥力不容小覷,但是卻有一種貓科動物,體型比狼小,但還經常在野外中反殺狼。它就是號稱最神秘的動物,歐亞猞猁。
  • 小白虎小猞猁太軟了
    濟南動物園裡頻傳喜訊繼河馬生二胎寶寶後猛獸家族也添新丁啦一次來了6個新成員3隻可愛的孟加拉虎寶寶3隻呆萌的猞猁寶寶萌化了新生的孟加拉虎↓據了解,動物園此次有 3隻幼虎出生開心午餐的幼獸,隨著月齡的增加,小猛獸的「兇猛」面孔開始展現。孟加拉虎情況:孟加拉虎爸比:2006年4月出生,名叫虎虎。孟加拉虎媽咪:2011年9月出生,是11年我國出生的四胞胎中的一隻,喚名聰聰。三隻幼虎:1隻黃虎2隻白虎,其中黃色的是公虎,2隻白色的都是母虎,三隻寶寶出生於2017年5月25日。
  • 猞猁能打過豹子嗎?為什麼?
    猞猁是一種體型偏大的貓科貓亞科動物,而豹子則是一種偏小的貓科豹亞科動物,在整個的貓亞科下,猞猁的體型僅次於美洲獅和獵豹,排在第三位,而豹子在整個的豹亞科下體型比獅、虎、美洲豹都要小,堪堪排在第四位(雪豹與豹子的體型部分伯仲)。
  • 闢謠:猞猁真的是狼的天敵?能捕殺並不意味著能成為天敵
    猞猁對棲息地沒有挑剔,因此,無論是高原、平原、森林還是半荒漠地帶都有它們的身影,但是從猞猁總的分布來看,猞猁還是比較喜歡寒帶、亞寒帶地區的。猞猁是猞猁屬下所有動物的總稱,而猞猁屬下一共有四種猞猁,它們分別是:歐亞猞猁、西班牙猞猁、加拿大猞猁以及短尾貓。
  • 闢謠:別把獰貓當成猞猁,雖然都自帶「天線」,卻是兩個物種
    關於猞猁猞猁與獰貓一樣,同屬於貓亞科裡面的成員,但是卻屬於猞猁屬,廣義上猞猁包含伊比利亞猞猁、加拿大猞猁、歐亞猞猁及短尾貓,狹義上指三大猞猁亞種,更小的範圍則單指歐亞猞猁這一指名亞種。猞猁的棲息地主要是一些寒溫帶森林、草原等等,種群數量趨於穩定,目前生存狀態也不需要太過擔心,從太平洋西岸到烏拉爾山脈,大約有22510隻歐亞猞猁在這生活著;伊比利亞猞猁雖然在早些年瀕臨滅絕,後來經過數十年發展,截止到2012年的時候,個體數量已經達到了326隻了;加拿大猞猁雖然目前受到多方面威脅,數量呈現下降趨勢,但是相較於歷史分布淶藍,其棲息地僅減少了5%左右
  • 澳大利亞兔子泛濫成災,為何不引入貓科中最愛吃兔子的猞猁?
    歐亞猞猁和西班牙猞猁喜歡追捕歐兔和穴兔,加拿大猞猁更是以雪靴兔為唯一主食,其飲食中雪靴兔佔比可高達97%。然而,即使是猞猁,也難以起到抑制兔子種群的作用。加拿大猞猁和雪靴兔種群的周期性變化,可以說是生態學家研究捕食關係的一個經典模型了,上了各種生態學教材。
  • 祁連山為什麼被稱為大型猛獸的天國呢?
    確實祁連山的物種多樣性水平肯定沒有秦嶺豐富,但是將其稱為「大型猛獸的天國」是否名副其實呢?其實這就看大家是怎麼理解這個短語—「大型猛獸的天國」。有的人可能認為祁連山要有非常豐富的猛獸群才能被稱之為「猛獸的天國」,這是從物種多樣性的角度出發的;但是我認為只要祁連山對於大型猛獸來說是非常良好的生存環境和棲息地,有充足的食物和活動空間,那麼我們就可以認為祁連山是它們的天國。
  • 如何區分廣義上的四種猞猁?它們各自有什麼特徵與不同?
    野生貓科動物中還有一個很有名的家族,它們身披帶有斑點的外衣,相貌就像家貓和花豹的合體,體型中等偏大,耳朵尖尖有一撮長毛,還有一條短短的小尾巴。大家應該猜出來了,它們的名字叫做猞猁。除了猞猁之外,還有一種貓科動物跟上述特徵基本吻合,那就是獰貓Caracal caracal。
  • 羌塘藏狐為救幼崽,想用鼠兔引開猞猁,猞猁卻把頭伸進洞去抓小狐
    只見猞猁在距離藏狐不遠的地方蹲坐著,一雙銳利的眼睛,緊盯著藏狐夫婦。藏狐不是猞猁的對手,如果遭到突然襲擊,它們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逃入洞穴。 然而,藏狐夫婦最怕的不是猞猁突然襲擊,而是猞猁趁其不備,去偷獵洞中的幼崽,所以時刻不敢放鬆警惕。
  • 年輕貉不講武德,偷襲沉睡中的狗獾
    自從白俄羅斯科學院的專家們進入納利波基森林進行生態研究之後,關於這片森林裡面動物的有趣故事,就在民間流傳,人們發現這裡的動物們似乎有著自己的「江湖」,既有歐亞猞猁與歐洲森林狼的「霸主之爭」,也有赤狐、狗獾、貉等之間的「小門派爭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