猞猁到底有多厲害?在一片森林裡,歐亞猞猁大殺四方!

2020-12-18 小莉幫忙

問:怎樣才能收到有價值有趣味的資訊!

答:只需要關注小莉幫忙即可!

您的每一次關注和點讚,都是小編全力以赴的動力!

猞猁是一隻可愛的野生貓科動物,耳朵上有自己的"天線"。它看起來像一隻家養的貓,但它的尾巴很短,體型是貓的兩倍多。世界上有三種貓科動物叫猞猁,分別是歐亞猞猁、加拿大猞猁和伊比利亞猞猁。雖然短尾貓屬於猞猁,但它們通常不被稱為山貓。

在這四種山貓中,歐亞山貓是最大和最強大的,所以如果有一種山貓能與狼競爭,最有可能的就是歐亞山貓。

長期以來,山貓一直是一個被低估的角色。大多數人認為,在同一地區分布的情況下,狼會抑制山貓的發展,而山貓也會通過爬樹、假裝死亡等方式避免災難。真的是這樣嗎?很明顯,人們不理解猞猁的真正戰鬥力。

猞猁的大小是一隻中小型的貓,也是中小型貓科動物中最強大的一隻。白俄羅斯科學院的專家觀察了納利波基森林和帕齊爾森林中的動物很長一段時間,發現靈長類是"野獸之王"的縮窄版。

雖然大多數靈長類動物在懷孕後期會與狼或雌性狼打交道,但它能殺死成年雄性狼嗎?事實上,它有這種能力。

2017年4月,山貓和一隻成年狼在納利博基森林裡搏鬥。雖然狼當時沒有死,但它受了重傷,很快就死了,這表明它有力量在單獨戰鬥時打敗狼。此外,山貓不僅可以殺死狼,在這個森林裡,可以說是"大殺四方。

每年夏天和秋天,山貓都會更頻繁地獵殺紅狐狸、狼、浣熊狗和其他動物,因為在這段時間裡,山貓是餵食幼崽的季節,它們盡力將競爭對手趕出領地,防止它們威脅幼崽。

當然,我們也需要客觀地看待這個問題。無論是雄性山貓還是普通山貓,它永遠不會是狼和浣熊狗的對手。如果我們遇到一隻大型孤獨的狼,山貓就不太可能與它發生衝突。它們與其他食肉動物打交道時,它們更有可能使用偷襲。

(圖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狼見了都要叫大哥的「猞猁」,在森林裡究竟有多恐怖?
    然而猞猁則不同,雖然它們的主要食物是兔子,但研究表明它們會主動殺狼,自1997年以來,被人們觀測到的猞猁殺狼事件就有16起,除了有11隻幼崽之外,還有4隻成年母狼,1隻雄性成年個體
  • 如何區分歐亞猞猁、西班牙猞猁、加拿大猞猁和短尾貓?
    論平均體重,歐亞猞猁最大,另外3種體重的差別並不顯著。歐亞猞猁中最大的亞種是西伯利亞猞猁(猞猁西伯利亞亞種)。短尾貓多達12個亞種,各個亞種的體型差別較大。西班牙猞猁的數量十分稀少,分布區域十分狹窄,比起猞猁屬的另外3個物種劣勢十分明顯。雖然歐亞猞猁的分布區域看起來更廣,但短尾貓對環境的適應能力更強,它們在森林、草原、灌木叢、沼澤、半沙漠地區等均有分布,但不適宜在特別寒冷地地方生活。
  • 森林中的「小猛獸」——歐亞猞猁
    如果說動物園裡虎豹是貓科家族的「扛把子」,那歐亞猞猁可以坐到貓科家族的前三把交椅。
  • 戰勝灰狼的歐亞猞猁,能打得過花豹嗎?
    在這裡我給出的答案是否定的,即使玩田忌賽馬,猞猁也難以和花豹較量。歐亞猞猁花豹比猞猁大得多我們平常所說的猞猁,特指歐亞猞猁。歐亞猞猁是猞猁屬中最大的一種,也是唯一一種見於我國的。儘管歐亞猞猁通常重15-25千克,是僅次於美洲獅和獵豹的第三大貓亞科動物,也是最大的中型貓科動物,但它的體型與花豹相比還是有不小差距的。猞猁主要生活在北方和高山的林海雪原,花豹則更喜歡居住在溫帶和熱帶的茂密森林裡,二者只有在我國東北及俄羅斯濱海邊疆區,高加索地區和伊朗北部,以及喜馬拉雅山南麓等少數地區存在重合分布。
  • 猞猁到底多兇殘?三年間,狼群繁衍因其陷入停滯
    曾經有短片記錄了五隻藏獒圍攻一隻郊狼,結果是郊狼反殺一隻藏獒,漫不經心地吃了起來,其餘的藏獒鳥獸散。所以狼的戰鬥力不容小覷,但是卻有一種貓科動物,體型比狼小,但還經常在野外中反殺狼。它就是號稱最神秘的動物,歐亞猞猁。猞猁其實為一種貓科動物的統稱,分為四個種類,分別為伊比利亞猞猁,加難大猞猁,短尾貓,還有體型最大的歐亞猞猁。
  • 狼和歐亞猞猁,誰是歐洲真正的獸中之王?
    動物學家在別洛韋日森林使用無線電項圈追蹤了猞猁和狼群,發現它們經常離得非常近,有隻成年雄猞猁和一個有6隻狼的狼群並行走了好幾天(相距0.8千米以內),在幾乎同一個位置休息了一個多小時狼搶劫猞猁食物狼不僅大量捕食狍子迫使猞猁多吃野兔,它還明著搶劫猞猁辛苦捕到的獵物,這真是沒王法了!白俄羅斯的西多羅維奇教授深入森林一線研究狼和猞猁已經有三十多年了,他共發現了四起狼群對猞猁的搶劫案。
  • 山中無老虎,猞猁能成霸王嗎?猞猁為什麼能抑制狼群的發展?
    儘管如此,狼的主要天敵之一就是猞猁,當一片森林的猞猁數量較多時,狼群數量就會受到抑制,導致狼群數量難以增長,那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狼很長一段時間,我們都認為狼屬於群居生物,但是研究發現在食物豐富的季節,狼會以獨居的方式生存。
  • 北美特有「大貓殺手」,捕食豪豬、襲殺猞猁,對獵物大小不設限!
    在美國東北部廣闊的森林裡,生活著一種大約只有家貓的大小的兇猛掠食動物—漁貂。曾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的一篇研究對它如此形容:「實際上對攻擊的獵物的大小沒有任何限制。」這句話顧名思義就是它對獵物大小不設上限呀。這漁貂真的有那麼厲害嗎?根據研究資料顯示,漁貂體型不大,卻異常兇猛,擁有許多不同的適應方法來幫助它們狩獵和生存。
  • 闢謠:猞猁真的是狼的天敵?能捕殺並不意味著能成為天敵
    猞猁對棲息地沒有挑剔,因此,無論是高原、平原、森林還是半荒漠地帶都有它們的身影,但是從猞猁總的分布來看,猞猁還是比較喜歡寒帶、亞寒帶地區的。猞猁是猞猁屬下所有動物的總稱,而猞猁屬下一共有四種猞猁,它們分別是:歐亞猞猁、西班牙猞猁、加拿大猞猁以及短尾貓。
  • 狼搶走猞猁的獵物,猞猁常咬死幼狼
    大興安嶺的北部,有一片我國面積最大的原始林區,這裡向來是野生動物的天堂,生活著棕熊、灰狼、猞猁、黃鼬、貂熊、麋鹿、猞猁、野豬與狍子等各種珍禽異獸近500種,其中,以鹿科動物最為出名。當然裡面少不了美麗的黑嘴松雞,自由自在奔跑的紫貂,可愛的松鼠,狡詐的赤狐,還有長著大大的眼睛的傻狍子。
  • 「猞猁天團」短尾貓,樹上捉鼠、海捕鯊魚,常獵食大自己數倍的鹿
    在北美印第安人的神話傳說中,有兩種動物象徵著大自然的強大力量風、霧,平等又相互對立,它們就是短尾貓和郊狼。在印第安部落莫哈維人(Mohave)的文化裡,夢到短尾貓有著特殊的意義,能賦予人力量、狩獵技巧和財富。因此短尾貓相比其他動物更有敬畏感。
  • 猞猁能打過豹子嗎?為什麼?
    那麼,貓亞科下體型比較大的猞猁,能不能打過豹亞科下體型較小的豹子呢?我們簡單的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在同科動物之間的較量中,往往體型就決定了勝負,尤其是體型如果有明顯的優勢,那麼在對戰中,體型更大的顯然就是最終的勝者,因此,我們先來比較一下猞猁與豹子的體型。
  • 如何區分廣義上的四種猞猁?它們各自有什麼特徵與不同?
    ,現在有了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和喜歡它們。野生貓科動物中還有一個很有名的家族,它們身披帶有斑點的外衣,相貌就像家貓和花豹的合體,體型中等偏大,耳朵尖尖有一撮長毛,還有一條短短的小尾巴。大家應該猜出來了,它們的名字叫做猞猁。除了猞猁之外,還有一種貓科動物跟上述特徵基本吻合,那就是獰貓Caracal caracal。
  • 農民家裡闖進「大野貓」,求助民警後發現竟是二級保護動物猞猁
    民警到後發現這並不是野貓,而是我國二級保護動物猞猁。猞猁在很多地方被稱為山貓,樣子長得很像貓,但是比貓大很多。這次跑到村民家中的猞猁,確實像一隻個頭比較大的貓,當地村民基本沒有見過猞猁,所以誤以為是一隻比較厲害的野貓。「野貓」逗留在家中不走,村民實在沒有辦法,如果被咬傷就麻煩了,所以趕緊打電話報警求助。
  • 澳大利亞兔子泛濫成災,為何不引入貓科中最愛吃兔子的猞猁?
    歐亞猞猁和西班牙猞猁喜歡追捕歐兔和穴兔,加拿大猞猁更是以雪靴兔為唯一主食,其飲食中雪靴兔佔比可高達97%。然而,即使是猞猁,也難以起到抑制兔子種群的作用。加拿大猞猁和雪靴兔種群的周期性變化,可以說是生態學家研究捕食關係的一個經典模型了,上了各種生態學教材。
  • 藏獒和猞猁,誰更厲害?
    「猞猁吃狗」是東北的一句老話,我們生活中也經常會發生猞猁把狗咬死的事件。在呼倫貝爾林區,就曾有野生猞猁闖入過居民區,咬死居民的狗。同樣,這也引發了人們的好奇心。如果猞猁和公認為猛犬的藏獒進行殊死搏鬥,最後誰又是贏家,「猞猁吃狗」在藏獒身上也是否同樣適用?
  • 黑豹猞猁山魈入住瀋陽森林動物園
    瀋陽森林動物園「動物家族」又來了新成員,兩隻黑豹、一隻猞猁、一隻山魈。 9月14日,動物園管理部部長王佩清告訴記者,這些動物的到來,將為「十一」遊人欣賞動物增添新景觀。 王佩清說:「運這些動物來瀋陽可是費了不少周折,兩隻黑豹是從杭州動物園『交換』來的。
  • 北美地區的猞猁有沒有天敵?是什麼?
    猞猁是一種中型的貓科動物,它最大的特點就是兩個耳朵上有「天線」,雖然這個特點與同是貓科動物的獰貓有點「撞衫」,但是,猞猁身上有斑點而獰貓身上則是純色的沒有斑點,因此,兩種動物雖然都有「天線」,其實也挺好分辨的。
  • 闢謠:別把獰貓當成猞猁,雖然都自帶「天線」,卻是兩個物種
    獰貓與猞猁雖然在外形上有很多相像的地方,但是如果仔細分辨的話,還是有很多各自的特點的,比如猞猁的毛髮比較「花」,而獰貓則更接近於純色,這是它們最為顯眼的標誌。關於猞猁猞猁與獰貓一樣,同屬於貓亞科裡面的成員,但是卻屬於猞猁屬,廣義上猞猁包含伊比利亞猞猁、加拿大猞猁、歐亞猞猁及短尾貓,狹義上指三大猞猁亞種,更小的範圍則單指歐亞猞猁這一指名亞種。
  • 物種日曆丨被寫進生態學教材的猞猁:兔兔吃不夠,戀愛談不動
    這片亞寒帶針葉林從太平洋沿岸的阿拉斯加一直延伸到大西洋邊上的紐芬蘭島,雖然看似一片荒涼,卻有無數野性的造物在其中頑強生存,書寫著有關生命的偉大故事。 在寒冷的冬季,猞猁幾乎只靠每天一隻美洲兔來果腹;其它季節中,美洲兔也是猞猁優先捕獵的對象。這種專性捕食的特點,使得加拿大猞猁基本只能分布在有美洲兔存在的地方,包括前面所說的亞寒帶針葉林地區,以及向南延伸出的落基山脈亞高山森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