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地區的猞猁有沒有天敵?是什麼?

2020-12-15 科學獵奇

猞猁是一種中型的貓科動物,它最大的特點就是兩個耳朵上有「天線」,雖然這個特點與同是貓科動物的獰貓有點「撞衫」,但是,猞猁身上有斑點而獰貓身上則是純色的沒有斑點,因此,兩種動物雖然都有「天線」,其實也挺好分辨的。

猞猁是猞猁屬下大部分動物的總稱,在猞猁屬下一共有3個種22個亞種的不同猞猁,它們主要分布於歐洲、亞洲以及北美洲。下面我們重點來看一下北美地區的猞猁。

猞猁家族

上面我們說過,猞猁並不是單指某一區域的某一種動物,而是整個猞猁屬下大部分獅王動物。在猞猁屬下一共分為4種:西班牙猞猁、猞猁、加拿大猞猁以及短尾貓。其中短尾貓並不是我們常說的猞猁,也就是說猞猁僅包括3個不同的種,在這三個不同種下,又分為11種不同的亞種。

其中西班牙猞猁僅有一種,西班牙猞猁又稱伊比利亞猞猁,它們主要分布於西班牙和葡萄牙兩個國家境內,其中以西班牙境內的數量最多。從外觀上看,西班牙猞猁比其他的猞猁亞種要小一些,它們的平均身長不足1米,毛髮偏深色,而且身上的斑點也格外的黑一些。

猞猁則是大多數歐亞地區猞猁的總稱,在猞猁種下一共有7個不同的亞種,它們分別是:猞猁指名亞種、猞猁高加索亞種、猞猁貝加爾湖亞種、猞猁東部亞種、猞猁撒丁島亞種、猞猁阿穆爾亞種、猞猁西伯利亞亞種。在以上的七個亞種中,除了猞猁的指名亞種外,其他的亞種從名字就能看出它們的分布,而猞猁指名亞種主要分布於歐洲北部、西伯利亞西部以及西亞等地區。

從外觀上看,猞猁下的所有亞種毛髮都以淺色(淺黃、淺灰、淺褐)為主,而且身上的斑點顏色也較淡。

加拿大猞猁是分布在北美洲的猞猁,在加拿大猞猁下一共有三個亞種:加拿大猞猁指名亞種、加拿大紐芬蘭亞種以及加拿大北極亞種。其中,加拿大北極亞種主要分布在美國阿拉斯加、溫賴特入口和巴羅角,而加拿大紐芬蘭亞種則僅分布於紐芬蘭島上,最後是加拿大猞猁的指名亞種,它們主要分布於加拿大以及美國北部地區。

以上3個種11個亞種共同構成了猞猁家族。總的來看,猞猁是一種喜寒動物,它們的尾巴較短,四肢較長,身上都有深淺不同的毛髮和斑點。作為一種中型的貓科動物,猞猁的任何一個亞種都是純正的食肉動物,由於它們體型的局限以及獨居的習性,在獵物選擇上它們偏向於小型的動物,比如嚙齒類動物、野兔等等。而且,由於許多猞猁亞種與虎豹等大型食肉動物在生存空間上有重合,因此,猞猁生性非常的小心謹慎,爬樹和裝死是它們慣用的逃生技能。

(西班牙猞猁與野兔)

北美地區猞猁的天敵?

從上面的介紹我們知道,北美地區的猞猁就是加拿大猞猁,而加拿大猞猁種下又有3個不同的亞種,它們的分布各有不同,但是由於加拿大和美國都沒有獅虎豹的分布,因此,其他猞猁的天敵並不是加拿大猞猁的天敵。

從分布上看,美洲獅、美洲黑熊、北美灰熊、北美灰狼等食肉動物與加拿大猞猁有著高度的重合。由於黑熊和棕熊的體型較大,而且行動較為遲緩,所以對加拿大猞猁的威脅不是很大,但是美洲獅和北美灰狼,它們的機動性和靈活性都不亞於猞猁。

因此,北美地區猞猁最大的自然天敵是北美灰狼和美洲獅。

當然,如果說哪種動物對北美地區猞猁的數量影響最大,當然是人類了。人類對自然環境的破壞,使得它們的棲息地越來越小,而且為了漂亮的皮毛,人類也在不斷的獵殺猞猁,以上這幾個原因還不是最主要的,因為加拿大猞猁的主要食物為雪地野兔,而在北美,每年超過一千萬隻野兔倒在了人類的陷阱和槍口下,這讓加拿大猞猁的生存環境雪上加霜。

總結

嚴格意義上說,加拿大猞猁的自然天敵還是比較的少的,畢竟美洲獅以及北美灰狼都有相對固定的食譜,它們只會在相遇時,對猞猁有威脅。因此,人類才是加拿大猞猁最大的天敵。雖然從目前來看,加拿大猞猁還屬於無危物種,但是照這個破壞速度下去,加拿大猞猁很快就會成為低危,進而瀕危的。

相關焦點

  • 闢謠:猞猁真的是狼的天敵?能捕殺並不意味著能成為天敵
    猞猁是狼的天敵?這個說法顯然是個謠言。因為天敵的定義為動物A主要危害或者捕食動物B,那麼我們說A是B的天敵。而在自然界中,猞猁和狼都是兇猛的食肉動物,它們各自都有相對固定的獵物,且獵物中都不包含對方,因此,說猞猁是狼的天敵是錯誤的。
  • 北美特有「大貓殺手」,捕食豪豬、襲殺猞猁,對獵物大小不設限!
    曾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的一篇研究對它如此形容:「實際上對攻擊的獵物的大小沒有任何限制。」這句話顧名思義就是它對獵物大小不設上限呀。這漁貂真的有那麼厲害嗎?根據研究資料顯示,漁貂體型不大,卻異常兇猛,擁有許多不同的適應方法來幫助它們狩獵和生存。雖然研究人員從未親眼目睹過一次襲擊,但有證據表明它可以幹掉比自己體型大2-3倍的加拿大猞猁。是不是有點難以置信?
  • 猞猁真的是狼的天敵嗎?教你正確使用天敵的概念
    這是有位讀者邀請動物志回答的問題,相信這也是很多讀者的疑問,現在整理成文章分享給大家。猞猁是狼的天敵,現在不少網友這麼說。先明確一點,我在學術文獻上從未見過有專家這麼說,所以這只是網友個人的說法,可能代表了一些網友的一種感性認識。
  • 有人說「猞猁是狼的天敵」,老農打趣:你是否沒看過山貓?
    有人說「猞猁是狼的天敵」,老農打趣:你是否沒看過山貓?壓根不知道猞猁是什麼就胡說。首先,山貓和猞猁其實是同一種生物,猞猁和貓咪以及獅子老虎一樣,都屬於貓科動物,其實大多數貓科動物的戰鬥力都是很強的,速度都很快,行動都很敏捷,可以悄無聲息的靠近自己的獵物,貓咪之所以看起來較為柔弱,主要是因為身體太小了而已,山貓看起來和貓咪有點兒類似,不過個頭要比貓咪大很多,由於猞猁主要生活在野外,所以就有了"山貓"這個外號。
  • 平頭哥表親遠在北美,愛幹猞猁愛吃豪豬,最大敵人是短尾貓
    從面部來看,漁貂與其他鼬科動物相似,吻部向尖端尖削,耳朵很圓且位置較低,腳上有五個腳趾,爪子能夠伸縮;身上的毛髮呈淺棕色、中棕色,當然也有個體是深棕色。 漁貂的棲息地為溫帶地區,它們是北美地區的特有物種,僅分布在美國和加拿大。
  • 很多人都說猞猁是狼的天敵,老農反駁:難道你沒有見過山貓嗎?
    很多人都說猞猁是狼的天敵,老農反駁:難道你沒有見過山貓嗎?現在,社會上各種各樣的傳言越來越多,有時候我們都不知道該不該選擇相信。今天就再給大家分析一個古老的傳言。有很多有「經驗」的人都會告訴大家,雖然狼比較厲害,但是猞猁卻是狼的天敵,有位老農卻反駁道:你沒有見過山貓嗎?那麼,猞猁是什麼樣的動物呢?首先,狼這種生物很少是會有天敵的,狼自身是一個攻擊性、靈活性很強的動物,而且狼一般都是群居的,很少能碰見能與狼群相匹敵的動物,甚至連老虎和獅子這類型的生物都不敢也不太會與狼群相匹敵。
  • 為什麼猞猁會被稱為狼的天敵呢?老農:你可能不知道它另一個名字
    猞猁這種動物,一聽名字大家可能會覺得這是一種兇狠的動物,我們有時候還會看到猞猁追擊狼的畫面,有人就說猞猁是狼的天敵。這句話要是被生活經驗豐富的老農聽到,可能就會被笑話了:你可能不知道它的另一個名字!這個名字就是山貓,聽到這個名字也很難會把山貓和狼的天敵聯想到一起,那為什麼猞猁會被稱為狼的天敵呢?剛才也提到了,猞猁實際上就是貓的一種,因為它的體型比普通的貓要大,所以被稱為是山貓。猞猁是獨居動物,個頭不算特別大但是卻十分兇猛,而且猞猁屬於食肉動物,因此它的食物種類很多,也可以說是許多動物的天敵。不過說它是狼的天敵可就大錯特錯了。
  • 有人說猞猁是狼的天敵,這句話對嗎?老農透露:其實那就是山貓
    有人說猞猁是狼的天敵,這句話對嗎?老農透露:其實那就是山貓猞猁這種生物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了解過,這兩個字看起來有點複雜,大部分人首先會被這兩個陌生的字眼先給難住,但是事實上,它屬於貓科,長相上可以說是與貓是十分的相似了,就是體型上會比貓大得多,而尾巴卻比較短。
  • 「猞猁天團」短尾貓,樹上捉鼠、海捕鯊魚,常獵食大自己數倍的鹿
    短尾貓(學名:Lynx rufus,英文名:bobcat),又叫北美山貓、赤猞猁、美國山貓,屬於貓亞科猞猁屬動物,是北美大陸上分布最廣的、數量最多的貓科動物。它們主要分布在加拿大南部到墨西哥北部,以及整個美國本土(夏威夷和阿拉斯加除外)地區,能生存在從加拿大針葉林到佛羅裡達沼澤地及墨西哥荒漠在內的各種生態環境。
  • 猞猁是狼的天敵?單挑的話能秒殺狼!說出來你別不信
    猞猁是狼的天敵?單挑的話能秒殺狼!說出來你別不信猞猁是狼的天敵嗎?身為貓科動物的猞猁,主要分布在叢林當中,藉助的體型帶來的優勢,它們在叢林中上山爬樹,無所不能,猞猁能輕鬆捕捉各種叢林中的獵物,而它們的食譜也非常廣泛。
  • 狼和歐亞猞猁,誰是歐洲真正的獸中之王?
    而在有狼的地區,猞猁幾乎從不離開森林,在沒有樹的地方被狼群包圍是件很危險的事。而狼也會做出相應調整,在有猞猁的地區更多取食馬鹿(從20%增加到33%)。然而,猞猁對狼食性的影響遠比反過來要小得多,這意味著狼對食物資源的利用更加高效。
  • 狼見了都要叫大哥的「猞猁」,在森林裡究竟有多恐怖?
    然而猞猁則不同,雖然它們的主要食物是兔子,但研究表明它們會主動殺狼,自1997年以來,被人們觀測到的猞猁殺狼事件就有16起,除了有11隻幼崽之外,還有4隻成年母狼,1隻雄性成年個體
  • 澳大利亞兔子泛濫成災,引進貓科中最愛吃兔子的猞猁就能解決?
    有網友突發奇想:引進貓科中最愛吃兔子的猞猁,是不是就能控制住兔災?這裡動物志要向讀者澄清三個事實:第一,天敵永遠不可能消滅優勢獵物;第二,澳洲的兔子從來不缺天敵;第三,引進外來捕食者只會使澳洲本土物種處境雪上加霜。
  • 當狼和猞猁相遇,會是誰更勝一籌呢?看完你就知道了
    有人曾經提到,在寒冷地區,狼和猞猁是天敵。 事實上,這兩種動物並不是天敵。就算是遇到成年狼,猞猁也不一定會輸。
  • 明明澳大利亞野兔已經泛濫成災,為何還不引入猞猁來消滅野兔?
    澳大利亞生物鏈比較脆弱,具體來說就是沒有大型食肉動物,我們知道,一個完整的食物鏈包含著:分解者,生產者,消費者。其中,袋鼠和野兔屬於一級消費者,它們以植物為食;但他們所生活的環境沒有天敵,除了人類之外,它們在澳洲的生活可謂是「食物充足,沒有天敵」,因此它們的數量很容易失控。
  • 物種日曆丨被寫進生態學教材的猞猁:兔兔吃不夠,戀愛談不動
    往前幾年,美洲兔的數量是如今的十分之一,食物的匱乏使得很多猞猁面臨生存威脅:有的不得不拖著體重減半的病軀捕獵,而有的則在零下三四十攝氏度的嚴酷天氣中離開了自己的領地,踏上了長距離的遷徙之路。 在東西都能看見大洋的針葉林地區,加拿大猞猁遷徙個幾百公裡稀鬆平常,跨越上千公裡的旅程也時有記錄。
  • 猞猁現身懸崖捕食捻角山羊,母羊逃跑了,剩下小羊成了猞猁的獵物
    但是,它就是不長記心,從來不警惕四處的天敵。02猞猁現身懸崖,開始捕食捻角山羊興都庫什山儘管很荒涼,但是這裡到處是巖羊、盤羊,就連其他地方稀少的捻角山羊,在這裡也成群結隊。所以,生活在興都庫什山的雪豹、猞猁等猛獸都不愁吃的。
  • 山中無老虎,猞猁能成霸王嗎?猞猁為什麼能抑制狼群的發展?
    儘管如此,狼的主要天敵之一就是猞猁,當一片森林的猞猁數量較多時,狼群數量就會受到抑制,導致狼群數量難以增長,那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狼很長一段時間,我們都認為狼屬於群居生物,但是研究發現在食物豐富的季節,狼會以獨居的方式生存。
  • 猞猁能打過豹子嗎?為什麼?
    從上面猞猁與花豹的對比看,即使最小的雌性花豹體型都要比雄性的猞猁要大超過20%。在同是貓科的前提下,體型更大就意味著有更強的爆發力、更長的爪子、更長的犬齒以及更大的咬合力。所以,猞猁是打不過花豹的。猞猁與花豹在現實中有沒有交手的機會?
  • 澳大利亞兔子泛濫成災,為何不引入貓科中最愛吃兔子的猞猁?
    雪靴兔密度高的時候,成年雌猞猁每胎產5仔,一歲多的小雌猞猁也參與繁殖,每胎能產4仔;而當兔子密度低的時候,年輕猞猁就不再繁殖了,成年雌猞猁也主要生單胞胎;兔子密度極低的時候,猞猁繁殖完全停止。隨著兔子減少,雌猞猁受孕率從73%下降到33%。在兔子低谷期,雌猞猁即使產下小猞猁也養不大,可能連續三五年沒有一隻小猞猁成活,成年猞猁也會大量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