猞猁是一種中型的貓科動物,它最大的特點就是兩個耳朵上有「天線」,雖然這個特點與同是貓科動物的獰貓有點「撞衫」,但是,猞猁身上有斑點而獰貓身上則是純色的沒有斑點,因此,兩種動物雖然都有「天線」,其實也挺好分辨的。
猞猁是猞猁屬下大部分動物的總稱,在猞猁屬下一共有3個種22個亞種的不同猞猁,它們主要分布於歐洲、亞洲以及北美洲。下面我們重點來看一下北美地區的猞猁。
猞猁家族
上面我們說過,猞猁並不是單指某一區域的某一種動物,而是整個猞猁屬下大部分獅王動物。在猞猁屬下一共分為4種:西班牙猞猁、猞猁、加拿大猞猁以及短尾貓。其中短尾貓並不是我們常說的猞猁,也就是說猞猁僅包括3個不同的種,在這三個不同種下,又分為11種不同的亞種。
其中西班牙猞猁僅有一種,西班牙猞猁又稱伊比利亞猞猁,它們主要分布於西班牙和葡萄牙兩個國家境內,其中以西班牙境內的數量最多。從外觀上看,西班牙猞猁比其他的猞猁亞種要小一些,它們的平均身長不足1米,毛髮偏深色,而且身上的斑點也格外的黑一些。
猞猁則是大多數歐亞地區猞猁的總稱,在猞猁種下一共有7個不同的亞種,它們分別是:猞猁指名亞種、猞猁高加索亞種、猞猁貝加爾湖亞種、猞猁東部亞種、猞猁撒丁島亞種、猞猁阿穆爾亞種、猞猁西伯利亞亞種。在以上的七個亞種中,除了猞猁的指名亞種外,其他的亞種從名字就能看出它們的分布,而猞猁指名亞種主要分布於歐洲北部、西伯利亞西部以及西亞等地區。
從外觀上看,猞猁下的所有亞種毛髮都以淺色(淺黃、淺灰、淺褐)為主,而且身上的斑點顏色也較淡。
加拿大猞猁是分布在北美洲的猞猁,在加拿大猞猁下一共有三個亞種:加拿大猞猁指名亞種、加拿大紐芬蘭亞種以及加拿大北極亞種。其中,加拿大北極亞種主要分布在美國阿拉斯加、溫賴特入口和巴羅角,而加拿大紐芬蘭亞種則僅分布於紐芬蘭島上,最後是加拿大猞猁的指名亞種,它們主要分布於加拿大以及美國北部地區。
以上3個種11個亞種共同構成了猞猁家族。總的來看,猞猁是一種喜寒動物,它們的尾巴較短,四肢較長,身上都有深淺不同的毛髮和斑點。作為一種中型的貓科動物,猞猁的任何一個亞種都是純正的食肉動物,由於它們體型的局限以及獨居的習性,在獵物選擇上它們偏向於小型的動物,比如嚙齒類動物、野兔等等。而且,由於許多猞猁亞種與虎豹等大型食肉動物在生存空間上有重合,因此,猞猁生性非常的小心謹慎,爬樹和裝死是它們慣用的逃生技能。
北美地區猞猁的天敵?
從上面的介紹我們知道,北美地區的猞猁就是加拿大猞猁,而加拿大猞猁種下又有3個不同的亞種,它們的分布各有不同,但是由於加拿大和美國都沒有獅虎豹的分布,因此,其他猞猁的天敵並不是加拿大猞猁的天敵。
從分布上看,美洲獅、美洲黑熊、北美灰熊、北美灰狼等食肉動物與加拿大猞猁有著高度的重合。由於黑熊和棕熊的體型較大,而且行動較為遲緩,所以對加拿大猞猁的威脅不是很大,但是美洲獅和北美灰狼,它們的機動性和靈活性都不亞於猞猁。
因此,北美地區猞猁最大的自然天敵是北美灰狼和美洲獅。
當然,如果說哪種動物對北美地區猞猁的數量影響最大,當然是人類了。人類對自然環境的破壞,使得它們的棲息地越來越小,而且為了漂亮的皮毛,人類也在不斷的獵殺猞猁,以上這幾個原因還不是最主要的,因為加拿大猞猁的主要食物為雪地野兔,而在北美,每年超過一千萬隻野兔倒在了人類的陷阱和槍口下,這讓加拿大猞猁的生存環境雪上加霜。
總結
嚴格意義上說,加拿大猞猁的自然天敵還是比較的少的,畢竟美洲獅以及北美灰狼都有相對固定的食譜,它們只會在相遇時,對猞猁有威脅。因此,人類才是加拿大猞猁最大的天敵。雖然從目前來看,加拿大猞猁還屬於無危物種,但是照這個破壞速度下去,加拿大猞猁很快就會成為低危,進而瀕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