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只有 9 個座位的小店,為什麼每天只賣 150 碗拉麵?

2021-02-16 造洋飯書

早上 7 點半,我被 Alec 同學從酒店床上拽起來,倒了兩趟地鐵趕到一條名字都叫不出的小巷。

Alec 本人是狂熱的拉麵愛好者,東京當然是拉麵黨的聖地,其中有一碗是他的至愛,所以無論如何一定要拖我來嘗嘗看。

「 地圖顯示應該就是這裡啊。」

「 啊,看到了!」

Japanese Soba Noodles 

2016 & 2017 東京米其林一星

這間隱藏在居民區裡,只有九個座位的小面檔,就是傳說中世界上第一家米其林拉麵館—— 

拉開門進去,店裡師傅還在做清晨的打掃和準備,我們這麼早趕過來,也不是為了吃早餐。

蔦每天只做 150 碗拉麵,賣完為止,原來客人們趕早排隊,現在為了不打擾到街坊,改為派發「整理券」,跟迪士尼的 Fast Pass 一樣,想吃拉麵先來取號:

一共有 6 種

時間從上午 11 點到晚間 8 點,先到先選

每張整理券需要支付1000日元訂金(會退還)

順利拿到 3 張綠色整理券,用餐時間是晚上 7 點,我們決定先去別的區逛逛,到晚上再回來吃麵。

…… 10 小時後 ……


晚上坐 JR 線回到巢鴨站,剛好趕上一場夏日祭。

早晨來時還很冷清的街道,這時候像園遊會一樣熱鬧。

夏日祭有很多好吃的路邊攤,但還有一碗拉麵在等我,只好看看小朋友撈金魚。


出示整理券,進入店內,此時前面的客人正吃著火熱。

白天看起來和我一樣都沒睡醒的三位師傅,這時候已經火力全開,專注沉穩地端出一碗又一碗拉麵。

跟東京大部分拉麵店一樣,蔦也使用自動售票機點菜,兩款招牌拉麵 1700 日元,價格在拉麵界來說略貴,但折合人民幣才 100 塊,應該是全日本最便宜的米其林餐廳了!

坐在吧檯上,看著師傅煮麵、瀝水、調湯、切肉、裝碗, 5 分鐘內,一碗拉麵端到面前。

「 では ごゆっくり(請慢用!)」

「 いただきます(我要開動了!)」 說得最溜的一句日語

黑松露醬油拉麵

好華麗的一碗麵!不過這種B級美食賣相不是關鍵,90%的成敗在於湯。

蔦的招牌湯底使用和歌山縣和長野縣的手工釀造熟成醬油,加上白醬油跟牛肉高湯調配而成,小嘬一口能清晰感受到不同醬油的細緻層次感,義大利黑松露給整碗面加了一個後調,餘味不盡。

白松露鹽味拉麵

Alec 這次選的鹽味拉麵。

使用真鯛鮮貝等大量海產製作湯汁,用衝繩海鹽及內蒙古巖鹽混合製作,再加上義大利產白松露及幹蕃茄帶出海鮮的旨味。

湯頭非常清澈,層次感不如醬油湯底來得明晰,但入喉之後海鮮的味道慢慢滲出,清新純粹。


蔦的蕎麥細用四種國產小麥製成,沒有軟硬度可選,吃起來屬於適中,無論是面香還是嚼勁都不錯。

除了麵條,還有作為彩蛋出現在碗中的幾隻餛飩,餛飩皮輕薄透亮,夾起來好像一個晴天娃娃。

叉燒方面用的是豬肩肉,以巖鹽及胡椒香草醃製,刷上松露油和熟成醬油慢烤,上桌前薄切,比一般拉麵店的叉燒脂肪更少,軟嫩中能吃到鮮香的豬肉味。

味玉也只是簡單的鹽味醃漬,漂亮的凝乳狀流心,可以看到和嘗得出,所有食材都最大限度保持本味,以配合整碗拉麵的清淡細緻風格。

每人加點的一碗雞油飯和一顆味玉(也就是滷蛋)

拉麵+米飯是東京上班族的標配,這個吃法我也是從《孤獨的美食家》裡看來的。

把湯喝光,會看到碗底創始人的名字

我吃過的拉麵不算多,就說說我的個人感受吧。

很明顯的一點是,我以前吃完拉麵就想找水喝,但吃完這碗卻沒有口渴的感覺,松露的盈餘香氣久久不散。

這幾年九州豚骨系漸成為主流,各家比拼的是濃厚湯底與強烈脂香帶來的味覺衝擊,比如一蘭一風堂敵家博多一幸舍都是箇中高手。

相反轉向早期關東的醬油風味在傳統中融入新意,圍繞「清新淡雅」這個主題,湯 面 蛋 肉 筍 蔥…每個元素互相配合,走的是層次遞進、細緻內斂的路子。

心滿意足說聲「謝謝招待」

趕緊起身離開

門口還有不少人排著隊

拿著愛的號碼牌

  Japanese Soba Noodles 蔦  

  東京都豊島區 JR線巣鴨站 步行2分鐘

  Tips:1. 只接受現金付款

             2. 麵館每周三休店

             3. 整理券派發時間:平日早 7:00,周末早 6:30

▼ ▼ ▼

這部短片很值得看,講述蔦的創始人大西祐貴本來是一個時裝買手,回國後跟父親學習拉麵技藝,如何在一碗麵中融入自己的想法和個性。

目前蔦在新加坡和香港開設了兩間海外分店:

蔦 香港:灣仔登龍街18號

蔦 新加坡:太平洋廣場內

彩蛋 :我的東京私藏拉麵地圖

THE BEST RAMEN IN TOKYO

發現一個有趣的事情,在日本 Tabelog 點評網上,常有4.8分的法餐、4.9分的日料,但4分以上的拉麵少之又少。不是水平不夠高,而是作為最日常的街頭美食,沒有一碗拉麵可以討好所有人,所以才演化出那麼多的口味流派。下面這 8 家都是人氣高分選手,任意一碗保證高潮。

1. 面屋一燈 Itto招牌蘸面(¥1000日元)

東京最強!連續三年 Tabelog 最高分拉麵!

柴魚風味的濃湯,嚼勁順口的麵條,附上真空烹調叉燒,湯麵肉三位一體,平衡度極高。

2. 阿夫利 Afuri 柚子鹽味拉麵(¥980日元)

東京清爽系拉麵的代表,以阿夫利山泉水加上昆布、野菜及魚介等食材熬煮湯頭,最後佐以柚子露,能嘗到淡雅的柚子香,非常受女生歡迎。

3. 篝 Kagari

雞白湯蕎麥麵(¥950)

奶白色濃湯搭配滑嫩雞胸和爽脆蔬菜,篝的這碗雞湯拉麵在銀座人氣No.1!

小店裡只有八個位子,每天都大排長龍,趕在上午11點去比較好。

4. 鈴蘭 Suzuran

中華角煮麵(¥1350日元)

位於惠比壽的「鈴蘭」,是一家走豪華路線的中華拉麵店。有 5 種不同質感的自製麵條,最厲害是龍鬚麵,搭配清亮的透明湯底和華麗澆頭,海鮮餛飩麵和每月的限定料理也是驚喜。

5. 鳴龍 NAKIRYU

麻辣擔擔麵(¥900日元)

在今年的《東京米其林指南》中,除了蔦之外,還出現了第二家米其林一星拉麵館——鳴龍。

而他們的招牌,就是這碗根正苗紅的麻辣擔擔麵!

6. 凪 Nagi Golden Gai

濃厚魚湯拉麵(¥1100日元)

以超多料製作的濃鮮魚湯,配合出色的麵條配料,可以定製想要多濃度辣度和麵條軟硬。

而且24h不打烊,365全年無休,堪稱新宿歌舞伎町首席深夜食堂。

7. 六釐舍 Rokurinsha 

蘸面(¥930日元)

東京車站是全日本拉麵的決勝地盤,從大崎來的六釐舍憑這碗蘸面在東京站穩腳跟。採用特製的超粗面,麵條Q彈度前所未見,蘸料的部分也是誠意滿滿。


8. 屯京 Tonchin

東京豚骨拉麵(¥960日元)

1992年創立於拉麵激戰區池袋,不僅湯底可選濃淡,叉燒也有肥瘦選項。在吃過的各種豚骨流派拉麵中,屯京依然是我的心中最佳。他們家在上海也有分店。

你吃過最好的拉麵是哪一碗?

▼ ▼ ▼

✨ 今日福利 

本期送大家我最喜歡的食物雜誌《Lucky Peach》

這個名字來自創始人 David Chang 的餐廳 momofuku(日語:幸運的桃子)。

《Lucky Peach》呈現的不是美食編輯眼中的精緻餐點,而是廚師每天面對的日常,當食物去除那些濾鏡和擺拍,在廚房裡的真實形態。每期一個大膽有趣的話題,完全可以當作一本潮流文化雜誌來看。

印象最深的一期封面《性別專刊》

現在《Lucky Peach》終於有中文版了,就叫《福桃》

第一期《福桃:拉麵特輯》

第二期《福桃:食物最好吃的時刻》

兩本一起作為本期禮物打包送你吧!

🍜 我的微博:韋嗯Wayne

相關焦點

  • 河南開封藏在樓洞裡的拉麵老店,只有兩種口味,每天只賣3小時
    但是,其中有一種面,是大家最常見,也最經常吃的,那就是拉麵。小編在這裡說的拉麵,不一定指的就是蘭州拉麵。拉麵的做法也是有很多的,而且每個地方的拉麵都有自己的特色。今天,小編要介紹的一家寶藏小店,就是一家專門做拉麵的。這家店開業十幾年以來,沒有門面,每天的食客依舊絡繹不絕,去晚了還吃不到。
  • 開封老拉麵店只有兩種口味,每天只賣3小時
    不過,有一種麵條,是最常見、最常吃的,那就是拉麵。小編在這裡說拉麵,不一定是指蘭州拉麵。拉麵的製作方法很多,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小編將介紹一家寶藏店,專營拉麵。這家店開業十多年了,一直沒有露面,顧客絡繹不絕。店名叫婁東拉麵,地址在西門大街北段中山路北段北20米。
  • 只賣4款面,5小時賣200碗!等足7年,這碗神級拉麵終於來到廣州!
    7年前,有位香港小夥在中環蘭桂坊的一條無名小巷裡,開了一家創造了神話級現象的拉麵店:店裡只有12個位置、只賣4款面、每天限量200碗...7年來日日爆場。即便如此,很多人還是願意等上幾小時去品嘗這碗「真心入魂」的拉麵!
  • 每天限量只賣100碗蝦味噌拉麵,老闆真是有點囂張!
    麵館面積很小,簡潔的日式門帘後面是一眼望穿的小店,明亮的暖黃色燈光像拉麵一樣溫暖。桌椅緊湊整齊。即使是一個人去吃拉麵也不會覺得尷尬(太體貼單身汪啦)。而且為了保證出品質量,這碗拉麵每天只限量賣一百碗!!
  • 他們的雙12,小店8天賣出牛肉拉麵2400份,米粉800碗,琵琶鴨560隻
    雙12期間,打開消費券商家頁面,就會發現一碗平時賣18元的拉麵只要7.9元,帶上涼菜和飲料也只要15.5元,而搭配豐富的各種單人套餐,更是讓一些客人免於糾結「吃什麼」的問題。對於一家小吃店來說,「雙12」帶來的實惠更加顯而易見,消費券給顧客帶來更多優惠,周邊顧客更願意來小店吃飯。滿10減2的消費券,用起來方便、實惠、門檻低。滿50減8的消費券,正好能讓兩碗爆肚打個八五折。實實在在的優惠,讓顧客更愛光臨了。
  • 只賣4款面的豚王,為什麼能締造香港拉麵神話?
    「豚王」二字代表了香港拉麵界的神話。7年前,豚王在香港中環一條寂寂無名的小巷開業,是一家只有十多個座位的小店,並只以4款口味+每月1款順應時節特製的「限定王」拉麵闖天下。開業不久,這碗博德豚骨拉麵就馬上變成當時的美食「爆款」,一度在香港掀起狂熱的「日本拉麵風潮」。
  • 這些館子只有幾個座位,等得讓人望穿秋水丨專虐吃貨
    你見過三百平米的火鍋店排隊的人如長龍翹首;也見過米其林大廚坐鎮的逼格餐廳預約座位都要提前三天...但是身在吃貨繁衍的大成都,最最常見的,還是巴掌大的蒼蠅小館門口,挎著LV、繫著H牌皮帶,心甘情願坐在小板凳上排隊的各階層吃貨。
  • 這家12平方米的小吃店只有9個座位!最貴的二蝦麵...
    也有吃貨向我們報料了一些實惠的小店,今天中午,我們就去其中一家看了一下——這家位於屏風街的小店名叫「錢塘傳統小吃」,在這裡可以吃到10元一碗的蝦籽面,杭州最近有家很紅的小吃店要賣14元一碗。熟悉屏風街的人都知道,這一帶做燒賣、餛飩、麵條的店不少,有的還是開了十幾年的老店,這家小店的開業讓吃貨們多多少少有些驚訝。在杭州吃貨採訪過的小店裡,這家面積最小,包括廚房也只有12平方米,座位只有9個。等位的客人經常要站到店外。
  • 一碗拉麵1年賣75億,排隊7天7夜只為一個座位,創吉尼斯紀錄靠什麼?
    這就是大名鼎鼎的一蘭拉麵,50多年來只賣一種拉麵,還是日本第一家會員制拉麵店。不是它家會員,你進去也吃不到面。1960年有對夫妻,在日本福岡開了一家街頭小店,它只賣一種食物——福岡系豚骨拉麵。因為湯頭講究,面夠勁道,深受大家的喜歡,一度被稱為「福岡第一」。
  • 4小時賣出200碗拉麵,他在9平米小店做面46年,被稱為拉麵之神.
    一開始,只是賣普通的拉麵。這句話開創了一個拉麵的新時代。一種新的拉麵品種——沾面誕生了。每天營業4小時,賣兩百碗。十一點開始營業,但如果你那時候去,會發現隊伍已經排到了隔壁巷子。很多人一大早就趕來排隊。
  • 每天限量只賣10碗拉麵,老闆還真是有點囂張!
    相撲貓制麵館的主打拉麵就是他們家的原始人拉麵和橫濱鬼爪拉麵,每天中午和晚上各限量5份,來晚了可就吃不到了哦~連碗都快要裝不下了!這個鬼爪可是用了3種秘制醬料醃製,表面焦香,但裡面的肉卻十分細嫩。白天的相撲貓制麵館是一家拉麵館,可到了夜幕降臨,它搖身一變就成了一家居酒屋。
  • 西安這家暗黑料理店專賣一種小吃,一天只賣150碗,想吃得早去!
    西安有一家被人稱為暗黑料理小店,堅持只賣一種小吃,並且一天只賣150碗,多一碗都不準備,這麼做的目的是為了保持食材的新鮮,以及維持它的高品質,為每一個前來就餐的食客提供一份卓越的美食,如此的高品質為什麼還被人稱為暗黑料理呢?
  • 就算排長隊,這家店每天也只限量賣100碗蝦味噌拉麵
    「施味屋」:日式拉麵館一般面積很小,簡潔的日式門帘後面是一眼望穿的小店,明亮的暖黃色燈光像拉麵一樣溫暖。桌椅緊湊整齊。即使是一個人去吃拉麵也不會覺得尷尬(太體貼單身汪啦)。除了菜單,還有很多手寫暖心的手寫卡,在等待無聊時候也可以翻著看一看不惜來回4000多公裡,非得把這碗地道的日式味噌拉麵帶回廣州老闆seavio,是廣州人,
  • 這個只有9個位子的小麵館,憑什麼徵服了挑剔的米其林?
    門外排隊的食客早在這兒等了一上午,長長的隊伍盡頭是一家看似不起眼的小店。為了這一碗拉麵,有人甘願排上4、5個小時。被店員邀請進店后里邊是個L型吧檯,店鋪很小只有9個座位。自助點餐,入座安靜的等待,大約過了5分鐘,熱騰騰的拉麵就端了上來。
  • 9.9元就能吃到標準日式定食,緯二路這家僅有十個座位的個性小店,哪怕一碗例湯,也用蟲草乾貝精心熬製
    ◘創意很重要,賣相很重要,但也別忘記食材本來的味道。一天結束,回家的路上,難免會有想要繞路的時候。在鄭州這條綠樹成蔭的安靜老街上,就有一家讓你想要繞路而來的小店。15年的夏天,一對愛旅行愛美食的年輕夫妻在日本旅行回來後,開了這家小店。為什麼會選擇這樣一個街角?
  • 為什麼蘭州拉麵賣10塊錢,老闆不虧錢反而賺錢,離職員工道出貓膩
    牛肉這麼貴,為什麼蘭州拉麵10元一碗,老闆不虧錢反而年賺20萬?蘭州拉麵被稱為是和沙縣小吃餅齊的餐飲店,在大街小巷裡到處都是,甚至在我老家小縣城裡,都有一家蘭州拉麵館,生意還挺火爆的。大家可能都會好奇,為什麼蘭州拉麵店的一碗牛肉拉麵10元錢,老闆不虧錢,反而賺錢,有個開蘭州拉麵館的老闆還親自說,一年可以賺20萬元的利潤,那麼蘭州拉麵到底是怎麼賺錢的呢?離職員工道出了其中貓膩。首先,蘭州拉麵店裡面賣的最好的就是10元錢的牛肉拉麵,10元錢的拉麵能夠賺多少錢呢?
  • 一天就賣25碗店內只有5個座位,臺灣門前隱味牛肉麵
    它的座位要提前3個月在網上預訂,食材都是不超過2小時超級新鮮.每天就準備25份,你想吃就慢慢排隊吧。對我來說這麼好吃的牛肉麵豈能放過。最近剛好要去臺北出差,就託朋友給提前預訂了餐位。沒有過幾天朋友打來電話,說有一個空位要不,我當即就說要,這麼好的機會不能錯過。第二天早上匆忙準備了行程一早從杭州飛向了臺北。來到臺北辦完事後,動身去了新北市目的就是這碗牛肉麵。
  • 華貿9號街「拉麵之神」,日賣700+碗!
    華貿9號街「拉麵之神」,日賣700+碗! 藏在華貿9號街的它 每天都有絡繹不絕的人在這裡尋求一碗治癒拉麵 曾經創下日銷700+碗的超高記錄
  • 未來食堂丨12個座位,每天只提供1道菜
    ,只有12個座今年33歲的小林,畢業於東京工業大學理學部,是一位標準的理科女,從高中時代開始,她就有這樣一個目標,將來要開一家屬於自己的小店,為了積累經驗,她在大學時期就開始各種打工。店裡只有一個人,肯定忙不過來,於是她決定,取消菜單,每天只提供一種定食,但每天都會更新定食的內容,從不重樣。
  • 隱蔽在河南開封胡同的拉麵店,每天只賣倆小時,沒熟人找不到!
    甚至在一些不起眼的小店裡面,做出來的美食可能更加的好吃,重點是價格還便宜。前段時間小吳就在河南開封吃到一家拉麵店的拉麵,非常的美味。這家拉麵店想吃到還真不容易,因為隱藏在胡同裡面,想找到都難。所以一般都是熟人帶路去吃的,這家店的熟客比較多。到了店裡,可以看到店面不大,裝修還很簡陋,但是客人卻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