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鎮協商議事會在我們村建立了協商亭、協商議事長廊,隔兩天兒就有協商議事會的人來和老百姓商討事關民生的大事小情,很多不知道咋辦的事,在他們的幫助下,很快就辦下來了……」提起協商議事亭裡的民生故事,河南省魯山縣堯山鎮大莊村村民王玉軍豎起了大拇指。
今年以來,魯山縣把推進基層協商民主建設作為重大任務抓緊抓好,從發揮政協優勢、搭建協商平臺、豐富協商形式、推動協商成果轉化等方面著力,積極推動各鄉鎮和有條件的村莊、企業,建立政協委員之家和「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室,促成政協協商與基層協商的有效銜接,實現了由搭建「議事平臺」向打造「履職舞臺」的轉變,探索形成了「黨委領導、政府支持、政協搭臺、各方參與、服務群眾」的工作機制,解決了一大批群眾關心、關注的民生熱點問題。
堯山鎮作為先行先試的試點單位,在守正創新上狠下功夫,不但在墨子文化旅遊區設置政協委員之家,還在大莊、馬公店等村建設了協商亭和協商議事長廊,讓政協委員和協商議事會成員走出辦公室,到鄉村、社區、企業,收集社情民意、了解群眾訴求、徵集協商課題,把交心的協商送到了群眾家門口,真正讓群眾感受到政協就在身邊,委員就在身邊。
今年10月,有群眾反映堯山中學門前道路沒有鋪設水泥,雨天泥濘,師生出行不便,在協商議事會和鎮政府的多方努力下,克服了徵地、資金難題,11月中旬就將水泥路鋪好了。
該鎮今年共徵集到5個議題,通過民主協商,解決了堯山中學門前道路和在旅遊公路沿線增加文旅融合微景觀等最為迫切的民生問題,獲得群眾的交口稱讚。
談起如何深入推進協商民主,堯山鎮政協聯絡組組長李忠本成竹在胸:「我們將依託『有事好商量』議事平臺,圍繞黨政工作的要事、民生改善的實事、社會治理的難事,選擇和群眾關聯度廣的議題開展協商,跟進推動協商成果轉化,維護好廣大群眾的切身利益。通過大量協商為民的生動案例,以『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方式傳遞政協的協商理念,讓群眾了解、認同、參與協商民主,讓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慢慢成為一種習慣、成為一種時尚。」(記者 李向東 通訊員 雷小軍 喬金磊)
【來源:中國縣域經濟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