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消息(駐廣州記者 韓希、通訊員 穗協宣):「有事好商量——廣州市政協民生實事協商平臺」第三期日前在廣州廣播電視臺播出,專題聚焦「提高老樓房的供水質量」。
廣州市中心城區目前約有老舊居民小區9590個,抄表到戶約168萬戶,約有2/3的用戶使用二次供水,其中的部分存在二次供水設施缺水缺壓、運行不到位等問題。廣州市政協近期推出的「有事好商量——廣州市政協民生實事協商平臺」第三期就專門對該問題進行了討論協商,提出解決的辦法。
如何解決這些居民迫在眉睫的二次供水「用水難」問題,廣州市政協委員近年來對此提出了不少相關提案,得到市政府領導高度重視,將提案所提的建議納入2018年廣州市重點民生實事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
對於市政協委員的建議,出席活動的廣州市水務局負責人表示:水務部門一直關心老城區舊樓房的二次供水問題,根據相關規定,二次供水設施的產權歸住戶所有,需要住戶共同自治。政府部門將發揮主導作用,加大投入改造現有共用用水設施,以「政府推動,市、區聯手、居民自願」為基本原則,對廣州市現有共用用水設施進行改造。
目前也有一些社區在改造中取得成績,如越秀區的珠光街仰忠社區不少樓房的樓齡均超過了20年,大樓的供水設施比較老舊,曾經發生過七天都停水的情況。2016年廣州市政府開始實施的老舊小區微改造行動,仰忠社區是首批試點之一,市、區兩級財政共投入近3000萬元支持,由城市更新局牽頭,各部門配合改造,仰忠社區的二次供水設施由此得到改造升級。
但政協委員指出,目前納入城市更新微改造的項目大概有700多個,涉及二次供水問題的小區卻不止這麼多,因此對於二次供水的問題,不能僅僅依賴微改造的項目,要協調各方面的力量,協調各方面的利益,出臺更有利的方案。
出席本次活動的人士表示,要進行二次供水設施的改造,包括設備的維護都牽涉到資金的問題,資金來源除了財政、企業、物業等,還可以向社會借力。包括用圖片、故事等講述老樓房的故事、居民用水的煩惱,讓愛心企業、愛心人士認領、捐助,在多渠道籌集資金方面多做一些嘗試和探索。
參加這次「有事好商量——廣州市政協民生實事協商平臺」的各界人士形成共識。廣州市的二次供水的改造由水務部門統建統管,政府與使用者共同出資。另外,為做好二次供水設施日後的維護管養,水務部門也正在制定《廣州市供水用水條例》對此加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