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華《活著》:人一生要明白的三個道理,越早知道越受益

2020-12-06 歷史研習室

有人說:「如果你已經體會過命運的無常,就一定要讀一讀餘華的《活著》。」因為這本書裡,藏著三個深刻的人生哲理。越早知道越受益

活著,要學會珍惜

小說中的主人公福貴,出生在富裕的地主家庭,從小衣食無憂,就連上學都要人背著去。

小時候,品性就很頑劣,有一次老師叫他背東西,他張嘴就來:「好好聽著,爹給你念一段」,

如此的囂張跋扈,長大後,福貴一點也沒有收斂,反而是更加的放縱自己,剛開始的時候,只是跑到城裡的青樓去玩兒,或戲弄戲弄他的嶽父大人,慢慢的福貴膽兒越來越大,開始迷上了賭博,不聽任何人的勸,

賭博是條不歸路,它會掠走一切,福貴又是一個沒腦子的賭徒,一點點走進了別人設計的圈套裡。

那會的福貴是很混蛋的,他沉迷在賭場上失去了做人基本的理智,甚至有些喪失人性

當他懷孕的老婆挺著大肚子跪在賭桌前勸他回家時,他竟然對著懷孕的老婆拳打腳踢。

誤入歧途的福貴,在被人陷害的圈套裡越陷越深,僅用了半年的時間,就把家產全部輸光了。

就這樣,福貴親手將自己家的財產拱手讓人,他的人生也徹底由富轉貧。

活著,本身就是希望

福貴敗光家產後沒幾日,他的父親就被氣的走了,不久之後,嶽父也將女兒給接走了,面對著這一切的變故,福貴開始反思,慢慢的讓他找到了一點人性,決定要掙錢養家。

低頭下氣的求龍二租了幾畝田地給自己,從此之後,福貴就變成了一名農民,心想著要重新振興家業。

不管福貴以後是否能振興家業,起碼他沒有在絕望中繼續沉淪,做了一個男子漢該做的事兒,開始嘗試接受這種苦難的生活,也在努力將生活往好的方向過。

福貴的老婆是個好人,半年之後,老婆抱著兒子回來了,福貴的娘常說:「只要人活得高興,就不怕窮,」他們的日子雖苦,可總歸是一家人可以相守在一起,窮卻很幸福。

有一天,福貴跑到城裡給他娘請大夫,半路卻被抓去當兵,在戰場上,隨時都會死去,幸運的是,福貴從死人堆裡撿回來一條命。

一路艱辛,最終還是回到了家,在福貴最難的時候,只要想到家人,就會重新獲取希望,支撐著他活了下來。

活著,要扛起命運的無常

當福貴回到家時,母親已經去世了,女兒因為小時候發燒再也不會說話,但好在一家人終於團聚了,可是,歲月又會饒過誰呢?

辛苦一輩子的家珍得了一種罕見的「軟骨病」,家珍是個剛強的女人,為了掙工分,咬著牙去田地裡幹活。

這個時候,福貴就希望兒子有慶能快點小學畢業,回家可以幫忙種地,悲劇又再次降臨,縣長的夫人難產需要輸血,有慶去獻血,沒想到那些醫生硬生生地抽乾了有慶的血,一個好好的孩子,就這麼死了。

在這幾年,所有的親人接連這離開了福貴

有慶死了,家珍也病故了,女兒鳳霞好不容易嫁給了一個好人,卻死於大出血,福貴的姑爺是一個善良的人,卻死於一次工地事故,最後的最後,連最小的外孫也因為吃豆子撐死了

面臨著一次一次的打擊,福貴都挺了過來,到最後他學會了和命運和解,選擇了堅忍。

故事的而最後,經歷了無數苦難的福貴,悟出了一點人生道理,他說:

做人還是平常點好,爭這個爭那個,爭來爭去賠了自己的性命。像我這樣,說起來越混越沒出息,可壽命長,我認識的人一個挨著一個死去,我還活著。」

正如餘華所說:

「活著,在我們中國的語言裡充滿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來自於叫喊,也不是來自於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

「少年去遊蕩,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三句話,詮釋了福貴的一生。

哪怕歷經生死,哪怕遇到再多常人難以想像的苦難,福貴都沒有放棄自己的生命。

而是選擇了好好活著,用坦然的心態,踏踏實實過好餘生每一天。

正如餘華所說:「人是為了活著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

也許,人生最好的狀態就是:

「風來了,就吹風,雨來了,就淋雨。受不住了,就倒下,直到能再站起來,再走。」

想要對這本《活著》有個更深層次的了解,就靜下心來閱讀一下這本書吧,會給你帶來不一樣的精神境界。

這本經典作品,只要28元,一頓飯的錢就能讓你感受到人生。

點擊下方商品卡,進行購買吧。

相關焦點

  • 餘華《活著》:講述3個人生道理,告訴你活著的意義是什麼?
    3個人生道理,越早明白越好一、活著就要學會珍惜福貴出身於富裕的地主家庭,福貴從小就是含金子長大的。但是,等到福貴成年後,卻喜歡上了賭博。每天都沉迷於賭場,不知不覺的就把老祖宗留下來的這些家底輸了底朝天。
  • 餘華的《活著》告訴了我們什麼?人生的3個層次,越早明白越好
    《活著》是作家餘華的代表作之一,講述了在大時代背景下,主人公徐福貴的人生和家庭不斷經受著苦難,到了最後所有親人都先後離他而去,僅剩下年老的他和一頭老牛相依為命。於是,「我」們並腿並肩地坐在大樹下,富貴開始給「我」講述他坎坷的一生。
  • 餘華《活著》10句經典語錄:人生的道理,越早明白才越好
    隨後,老人向餘華講述了自己這坎坷而又悲慘的一生,通過餘華的改編,於是有了這部《活著》。小說用極端的筆觸,講述了福貴悲慘的一生,從一個高高在上的富家少爺到傾家蕩產的窮小子,福貴親手葬送了自己祖上打下來的家業。物質上的千金散盡還不足以用悲慘來形容,親人的一個個離去才是悲慘的開始。
  • 我們為什麼要活著?餘華的《活著》帶給我們的三條人生啟示!
    文|發現讀書之美我們都曾不止一次地思考過同樣一個問題,我們為什麼要活著?是為了成家立業,傳宗接代?還是為了功成名就,留存青史?許多作家、哲學家都對生存的意義、存在的價值有許多不同的見解,但是餘華《活著》這本書告訴我們:只要活著,就已經是一件讓人幸福、讓人滿足的事情了!
  • 《駱駝祥子》:三個殘忍的生活真相,越早知道越受益
    祥子的人生道出三個殘忍的生活真相,我們越早知道越受益。聰明人用的都是笨方法,這個說法不絕對。祥子一生專注於一件事,不偷懶、不耍滑,剛跟虎妞成親那會兒,幾天不拉車就渾身不自在。虎妞不想讓祥子做一輩子的「駱駝」,想帶著他回去跟父親認個錯,讓父親在車場給祥子安排個體面的差事,但祥子就是想買自己的車,就是要成為一名專業的車夫。祥子一條道走到黑,未料想社會發展,後來自行車、摩託車陸續出現,他遲早是要下崗的。我們常說,鐵飯碗不是一輩子有飯吃,而是走到哪裡都有飯吃。
  • 餘華的那些能改變我們一生的人生道理
    ——餘華2、人類無法忍受太多的真實。——餘華3、沒有什麼比活著更快樂,也沒有什麼比活著更艱辛。——餘華8、如果你的世界沒有痛苦的害怕、沒有尊嚴的擔憂、沒有富貴和貧賤、沒有暖寒的交替、沒有外貌的困擾、沒有男女的區別、沒有你我之分、沒有生死顧慮、你才會離真正的活著越來越近。——餘華9、一個人命再大,要是自己想死,那就怎麼也活不了。
  • 餘華《活著》:人為什麼活著?是為了活著本身
    《活著》是餘華的中篇小說,並且本書獲得義大利格林扎納·卡佛文學獎等多種獎項,本書主要講述了福貴這個人的一生,"我"去民間收集民謠時,偶遇了一個垂危的老人——福貴,由福貴講述了他的一生,這是一個歷盡世間滄桑和磨難老人的人生感言。
  • 餘華《活著》中的一句話,短短二十幾個字,卻是成年人的指路明燈
    這句話說的真好,毫無疑問,餘華的代表作《活著》就是這樣的一部偉大的作品,雖然小說只有12萬字,卻將其歷史性和文學性表達的淋漓盡致!《活著》是講述一個人一生的故事。小說中的「我」,以一個旁觀者的角度,展現了一個老人歷經滄桑、受盡磨難的坎坷人生。
  • 我們為什麼而活著?餘華的《活著》告訴我們:只要活著就贏了
    我們為什麼而活著?這是一道人生哲理題,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每個人也都有不同的活法,所以每個人的答案都是不一樣的。今天,我帶大家一起走進餘華的《活著》這本書,看看文中的主人公為什麼而活著?我想,大多數人的回答都是:天吶!那何止是痛苦,簡直是太痛苦了!那麼,我們一起來看看《活著》中主人公富貴的一生。富貴出生在地主家庭。兒時的他是騎在長工脖子上長大的,成年後的他不但依舊騎著長工的脖子,同時還過著揮金如土的生活。他穿梭於花街柳巷揮金如土,最終在別人的算計下輸光家產。
  • 餘華棄醫從文寫《活著》:銷量突破2000萬,改編成電影卻遭禁播
    這是小說《活著》裡的一段文字。簡短幾句,不言悲苦,卻讓人久久地哽在心頭,悵然若失。年邁的福貴,牽著他的老牛,隨著嫋嫋升起的炊煙,一步步走下地平線,直到霞光乍破。小說劇終,一生落幕。而合上書頁後,留下的是讀者們久久不能平靜的內心。美國《西雅圖時報》曾經這樣評價餘華:能塑造一個既能反映一代人、又代表一個民族的靈魂的人物,堪稱是一個罕見的文學成就。
  • 《活著》這麼悲慘,為什麼人們還喜歡它?餘華告訴你活著的意義
    很多讀者之所以對小說的主人公福貴感同身受,也正是因為作家餘華將中國當代的歷史事件,都融合到了主人公福貴身上。這也就是為什麼《活著》故事這麼悲慘,但卻很受人們的喜歡。餘華告訴你活著的意義我們每天都在「活著」,但是你真正想過你活著的意義了嗎?
  • 生活很難,惟願活著:細數餘華《活著》中直擊人心的經典語句
    「生活是屬於每個人自己的感受,不屬於任何別人的看法。」「人的幸福要等到最後,在他生前和葬禮前,無人有權說他幸福。 」福貴家道中落之後,並沒有被家人責罵,反而得到了家人的寬慰,那個時候想的也只是活著就好,甚至是福貴被抓去當兵,他心裡想的也只是好好活著,回到家人的身邊。
  • 餘華的《活著》為什麼讀完讓人熱淚盈眶?網友:寫的太真實了
    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餘華創作《活著》的靈感來源於美國的一首民歌《老黑奴》,歌中那位老黑奴經歷了一生的苦難,家人都先他而去,而他依然友好地對待這個世界,沒有一句抱怨的話。這首歌深深地打動了餘華,是就有了1992年的《活著》。
  • 餘華《活著》:人生一世,活著的意義是什麼?為何有人說,白活了
    關於國內小說家,曾有人戲言只有兩類人,一類是餘華個人,一類是其他小說家。餘華這個門派,永遠都是自己獨自扛大旗,用手中的筆剝離社會的浮塵,就像剝洋蔥一般,一層一層為世人撥開雲霧,說透關於活著這件事。上世紀,張藝謀、鞏俐、葛優等人,憑藉電影《活著》,連續獲得坎城國際電影節評委會大獎、最佳男演員獎等七個大獎。
  • 餘華《活著》:有時候現實會被虛構,有時候虛構突然成成了現實
    美國民歌《老黑歌》,歌中那位老黑奴經歷了一生的苦難,家人都先他而去,而他依然友好地對待這個世界,沒有一句抱怨的話。這是在《活著》中文版自序中提到的這本書創作背景。他寫人對苦難的承受能力,對世界樂觀的態度,同時寫作過程也讓他明白,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
  • 《活著》:在全書十二萬餘字中,餘華反覆強調的只有兩個字
    ,還有他的女婿他的外孫,還有那頭也叫福貴的老牛,還有曾經一起生活過的朋友們,還有生活的點點滴滴……」我讀了三遍《活著》,在全書不過十二萬餘字中,讀的時候,總能不經意在某個段落間,看到餘華先生反覆強調的只有兩個字:活著。
  • 餘華《活著》裡最經典的22句話,句句扎心!
    《活著》講述一個人一生的故事。小說的敘述者「我」在年輕時獲得了一個遊手好閒的職業——去鄉間收集民間歌謠,遇到那位名叫福貴的老人,聽他講述了自己坎坷的人生經歷:福貴本是個闊少爺,可他嗜賭如命,終於賭光了家業。他的父親被活活氣死,母親則在窮困中患了重病。
  • 餘華《活著》:裂縫裡的一寸陽光,是生活最後的支撐
    「可是我再也沒遇到一個像福貴這樣令我難忘的人了,對自己的經歷如此清楚,又能如此精彩地講述自己是如何衰老的。這樣的老人在鄉間實在是難以遇上,也許是困苦的生活損壞了他們的記憶,面對往事他們通常顯得木訥,常常以不知所措的微笑搪塞過去。」——餘華《活著》佛家有八大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
  • 餘華《活著》:千千萬萬人讀到了絕望,我寫的卻是真正的希望
    餘華《活著》:千千萬萬人讀到了絕望,我寫的卻是真正的希望作為一個冷酷的作者,餘華不動聲色地讓我們跟隨他的冰冷筆調,目睹少爺福貴的荒誕、破產和艱難;繼而又假惺惺地給我們一點點美好的希望,讓有慶得到長跑第一名,讓鳳霞嫁了人懷了孩子,讓某些時刻有了溫情脈脈,有了簡陋的歡樂。
  • 活著的意義,餘華說,生活給你痛苦,卻要微笑著面對
    #人為什麼活著?為他人而活,為我們所愛的人而活?大多數人活著的理由大概是為許多與我們命運攸關的人而活。餘華的小說《活著》以其簡潔的語言、優美的文字、透徹的推理和反覆的警句在文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它已被翻譯成多種語言並出版。餘華一直根據自己的日常生活來講述這本書。餘華認為,他的思想將影響幾代人,永遠在歷史上佔有一席之地。活著比什麼都強 富貴沉迷於賭博,不懂世事。當他痴迷賭博的時候,誰也無法把他拉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