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華的那些能改變我們一生的人生道理

2020-12-14 人間情報站

餘華1960年4月3日出生於浙江杭州,當代作家,中國作家協會第九屆全國委員會委員。代表作《活著》、《許三觀賣血記》,他的作品往往能夠深刻地揭露社會的本質,那讓我們來欣賞一下其中的經典。

1、假如你不想被狗咬,那就要跑在狗的後面。——餘華

2、人類無法忍受太多的真實。——餘華

3、沒有什麼比活著更快樂,也沒有什麼比活著更艱辛。——餘華

4、我不再裝模作樣地擁有很多朋友,而是回到了孤單之中,以真正的我開始了獨自的生活,有時我也會因為寂寞而難以忍受空虛的折磨,但我寧願以這樣的方式來維護自己的自尊,也不願以恥辱為代價去換取那種表面的朋友。——餘華

5、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隨下活著。——餘華

6、沒有什麼比時間更具有說服力了,因為時間無需通知我們就可以改變一切。——餘華

7、最終我們來到這個世界,是因為不得不來;最終我們離開這個世界,是因為不得不走。——餘華

8、如果你的世界沒有痛苦的害怕、沒有尊嚴的擔憂、沒有富貴和貧賤、沒有暖寒的交替、沒有外貌的困擾、沒有男女的區別、沒有你我之分、沒有生死顧慮、你才會離真正的活著越來越近。——餘華

9、一個人命再大,要是自己想死,那就怎麼也活不了。——餘華

10、人要是累的整天沒力氣,就不會去胡思亂想了。——餘華

11、少年去遊蕩,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餘華

12、作為一個詞語,「活著」在我們中國的語言裡充滿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來自於喊叫。也不是來自於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餘華

13、做人不能忘記四條,話不要說錯、床不要睡錯、門檻不要踏錯、口袋不要摸錯。——餘華

14、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生活是屬於每個人自己的感受,不屬於任何別人的想法。——餘華

15、我知道黃昏正在轉瞬即逝,黑夜從頭而降了,我看到廣闊的土地,坦露著結實的胸膛,那是召喚的姿態,就像女人召喚著她們的兒女,土地召喚者黑夜來臨。——餘華

希望我們能夠在這短短幾句話中能學到改變自己人生的道理,文字的力量是無窮的,我們要在儘可能的時間裡多閱讀,多學習文學知識。

相關焦點

  • 餘華《活著》:人一生要明白的三個道理,越早知道越受益
    有人說:「如果你已經體會過命運的無常,就一定要讀一讀餘華的《活著》。」因為這本書裡,藏著三個深刻的人生哲理。越早知道越受益活著,要學會珍惜小說中的主人公福貴,出生在富裕的地主家庭,從小衣食無憂,就連上學都要人背著去。
  • 餘華《活著》10句經典語錄:人生的道理,越早明白才越好
    隨後,老人向餘華講述了自己這坎坷而又悲慘的一生,通過餘華的改編,於是有了這部《活著》。小說用極端的筆觸,講述了福貴悲慘的一生,從一個高高在上的富家少爺到傾家蕩產的窮小子,福貴親手葬送了自己祖上打下來的家業。物質上的千金散盡還不足以用悲慘來形容,親人的一個個離去才是悲慘的開始。
  • 王小波的名言警句——改變我們人生命運的道理
    王小波,中國當代學者、作家,代表作《黃金時代》《青銅時代》《白銀時代》《黑鐵時代》等,讓我們來欣賞一下他帶給我們的人生道理吧。1、我選擇沉默的主要原因之一:從話語中,你很少能學到人性,從沉默中卻能。假如還想學到更多,那就要繼續一聲不吭。
  • 餘華《活著》:就算身處人生低谷,也不要忘了幾個生活的真相
    儘管我們看到的福貴一生經歷了很多苦難和挫折,可還是依舊堅強著活著,這也就給我們了一個啟示:不管人生經歷了什麼,都要堅強的活下去。活著,這也許就是生命存在的意義。就算是處在人生低谷,也不要忘記生活的3個真相。
  • 我們為什麼要活著?餘華的《活著》帶給我們的三條人生啟示!
    文|發現讀書之美我們都曾不止一次地思考過同樣一個問題,我們為什麼要活著?是為了成家立業,傳宗接代?還是為了功成名就,留存青史?許多作家、哲學家都對生存的意義、存在的價值有許多不同的見解,但是餘華《活著》這本書告訴我們:只要活著,就已經是一件讓人幸福、讓人滿足的事情了!
  • 真正改變人生的不是道理,而是習慣!
    聽再多道理,也過不好自己這一生。 畢竟道理聽再多,那也是別人的。 只有把道理化為行動,行動養成習慣,人生才能真正改變。
  • 餘華《活著》:講述3個人生道理,告訴你活著的意義是什麼?
    《活著》是作家餘華的代表作之一,講述了在大時代背景下,隨著內戰、三反五反,大躍進,文化大革命等社會變革,徐福貴的人生和家庭不斷經受著苦難,到了最後所有親人都先後離他而去,僅剩下年老的他和一頭老牛相依為命。福貴究竟是為了什麼而活著?他曾擁有良田百頃、深宅大院,然後在賭博中喪失殆盡。
  • 餘華的《活著》告訴了我們什麼?人生的3個層次,越早明白越好
    《活著》是作家餘華的代表作之一,講述了在大時代背景下,主人公徐福貴的人生和家庭不斷經受著苦難,到了最後所有親人都先後離他而去,僅剩下年老的他和一頭老牛相依為命。於是,「我」們並腿並肩地坐在大樹下,富貴開始給「我」講述他坎坷的一生。
  • 餘華:「我在醫院太平間睡過午覺」
    1983年的一天,牙醫餘華接到了一個來自北京的長途電話。很多年後,已經是作家的餘華回憶起這個電話,認為這是一個改變了他命運的電話,是他人生的轉折點。1985年,餘華又開始苦悶了。他之前發表的那些小說,有些是模仿川端康成,有些是模仿汪曾祺,被人指為「太小氣」「不深沉」。
  • 餘華棄醫從文寫《活著》:銷量突破2000萬,改編成電影卻遭禁播
    小說劇終,一生落幕。而合上書頁後,留下的是讀者們久久不能平靜的內心。美國《西雅圖時報》曾經這樣評價餘華:能塑造一個既能反映一代人、又代表一個民族的靈魂的人物,堪稱是一個罕見的文學成就。從早到晚的拔牙,一拔就是五年,拔了一萬多顆牙齒,他愈加感到人生的無聊。為了能進文化館工作,一個簡單而又純粹的願望,讓他買來一本《人民文學》,讀了兩頁,便拾起筆棄醫從文,踏上了寫作之路。根據餘華同名小說改編一部影片《活著》,由張藝謀執導,葛優、鞏俐等主演。該片由於過度描述當時的社會現象一度遭到禁播。
  • 餘華的經典名言,僅31個字,卻讓大家都找到了可以改變一切的東西
    但是這樣的說法還不是最具有說服力的,最具有說服力又能改變一切的,還是餘華這句經典名言,僅31個字,卻讓大家都找到了可以改變一切的東西!文字如下:沒有什麼比時間更具有說服力了,因為時間無需通知我們就可以改變一切。——餘華《活著》是啊,光有夢想,沒有時間去實現,夢想也成了空想。光有金錢,可沒有時間去花,不也是等於沒有了。
  • 餘華的《活著》為什麼讀完讓人熱淚盈眶?網友:寫的太真實了
    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餘華創作《活著》的靈感來源於美國的一首民歌《老黑奴》,歌中那位老黑奴經歷了一生的苦難,家人都先他而去,而他依然友好地對待這個世界,沒有一句抱怨的話。這首歌深深地打動了餘華,是就有了1992年的《活著》。
  • 餘華:童年在太平間睡午覺,8部作品寫死29人,連做夢都在殺人!
    餘華的童年其實並不幸福。他出生於浙江的一個小家庭裡,他的父親是一名牙醫,按道理來講,他應該過著平淡的生活,但是,他的父親為了自己的工作,舉家搬到了一個叫做海鹽縣的小地方。而餘華的人生也就因此改變。書中沒有大起大落的情感,但是生動的描寫了人物悲劇的一生。主人公福貴本來是個有錢的少爺,但是偏偏好賭,這使得他傾家蕩產。原本平靜的生活被打破,父親被氣死,母親得了重病,而他也在外出途中被抓走當了苦力。
  • 改變人生的從來不是道理,而是行動
    人只有通過學習,才能明白道理,人不學習,什麼都不懂,想做什麼,都不會的,幹啥都白幹。不要笑話他人年紀大,自己也有年紀大的一天,如果看到別人年紀大,一事無成,受人欺負,自己就要早早努力,早做準備,避免自己老了的時候,也一事無成,後悔莫及。
  • 影響餘華的10部短篇小說
    餘華,浙江海鹽人,是中國先鋒派小說的代表人物。  在《溫暖的旅程》一書中,餘華以一流小說家的洞察力和領悟力,選出了對自己影響最大的10部小說,並一一進行了點評。他說:「我對那些偉大作品的每次閱讀,都會被它們帶走。……它們將我帶走,然後又讓我獨自一人歸去。當我回來之後,才知道它們已經永遠和我在一路了。
  • 《活著》:在全書十二萬餘字中,餘華反覆強調的只有兩個字
    餘華在麥田新版自序中寫道:「如果從旁觀者的角度,福貴的一生除了苦難還是苦難,其他什麼都沒有;可是當福貴從自己的角度出發,來講述自己的一生時,他苦難的經歷裡立刻充滿了幸福和歡樂;他相信自己的妻子是世上最好的妻子,他相信自己的子女也是世上最好的子女
  • 旅行——改變人生
    人的一生其實很短,不過是春夏秋冬的交替,不過就是一年又一年的落灰,人的一生到底要記下多少個瞬間,才足以醒悟人生,才不至於離開人世間的舜間留下無限的遺憾。,只是道理我們都懂,真正實踐的寥寥無幾,有人說旅行是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想拍一些美美的相片,多少人把這句話視為夢想,而偏偏理想很豐滿,而現實卻很骨感,時間有了,錢包卻是空的,等有錢了,卻又發現沒有了時間。
  • 餘華:我們生活在巨大的差距裡
    我們都是病人,因為我們一直生活在兩種極端裡,與其說我是在講故事,不如說我是在尋求治療,因為我是一個病人。餘華,是出身於牙醫的作家。我們很慶幸,餘華會在給人拔了一萬多顆牙後果斷改行,他的寫作之路對他自己而言是機遇,對於讀者而言就是幸運了。《我們生活在巨大的差距裡》是餘華凝聚10年精力寫就的首部雜文集,從中國到世界,從文學到社會,他以犀利的眼光、戲謔的文筆,展現給我們一方不同的天地。
  • TFBOYS帶著甜甜圈,坐上諾亞方舟載著餘華的活著找尋人生的意義
    當然不在意,我們只是塵埃罷了,但是這並不代表我們應該放棄一切,首先你要明白一些最基本的道理——人生是最艱難的有時候你會開心,有時候你會難過今天媽媽還陪伴在我們身邊,明天她可能就會離開我們總有一天我也會離開,人生就是這樣甜甜圈不會永遠存在
  • 餘華寄語白血病女孩:美好的生活就在前面等著你
    《活著》的主人公福貴身上有悲慘,也有樂觀,餘華就曾如此評價筆下的這個人物:「他的苦難其實是從一個旁觀者的角度去看的。他對他自己的人生是非常滿足的,福貴從來沒有抱怨過自己的生活,他真的覺得自己一生過得很好。」餘華也曾說:「我想為什麼這本書到現在還那麼受歡迎,可能是現在的人從這裡邊看到了那種樂觀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