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餘華的10部短篇小說

2020-12-14 中國新聞網

  餘華,浙江海鹽人,是中國先鋒派小說的代表人物。

  在《溫暖的旅程》一書中,餘華以一流小說家的洞察力和領悟力,選出了對自己影響最大的10部小說,並一一進行了點評。他說:「我對那些偉大作品的每次閱讀,都會被它們帶走。……它們將我帶走,然後又讓我獨自一人歸去。當我回來之後,才知道它們已經永遠和我在一路了。 」

  《伊豆的舞女》作者:[日本]川端康成

  餘華說,他曾迷戀於川端康成的描寫,川端康成敘述的目光無微不至,幾乎抵達了事物的每一條紋路,同時又像是沒有抵達。川端康成喜歡用目光和內心的波動去撫摸事物,同時也在不斷地隱藏著什麼,被隱藏的總是更加使人著迷。

  《禮拜二午睡時刻》作者:[哥倫比亞]加西亞·馬爾克斯

  餘華說,馬爾克斯在敘述裡隱藏著不寒而慄的克制,正是這二者間激烈的對抗,造就了偉大的馬爾克斯。《禮拜二午睡時刻》所展示的就是作家克制的才華。

  《在流放地》作者:[奧地利]卡夫卡

  餘華認為,《在流放地》清晰地展示了卡夫卡敘述中伸展出去的枝葉,在對那架滅口機器入微的描寫裡,這位作家表達出了和巴爾扎克同樣準確的實際感。

  《鳥》作者:[波蘭]布魯諾·舒爾茨

  餘華認為,布魯諾·舒爾茨的《鳥》、《蟑螂》和《爸爸的最後一次逃脫》3篇小說塑造了一個完整的爸爸形象,舒爾茨賦予的這個「爸爸」,差不離是文學中最為矯捷的形象。這個「爸爸」好像幽靈似的飄蕩著,只要他依附其上,任何東西都會散發出生命的欲望。

  《河的第三條岸》作者:[巴西]吉馬朗埃斯·羅薩

  餘華認為,這部小說中也塑造了一個爸爸的形象,這個永不上岸的爸爸,使羅薩的故事成為了一個永不結束的故事,它給予讀者的震撼是因為它將讀者引向了深不可測的心魄的夜空,或者說將讀者引向了河的第三條岸。

  《傻瓜吉姆佩爾》作者:[美國]辛格

  餘華認為,《傻瓜吉姆佩爾》是一部震撼魂靈的傑作,吉姆佩爾的一生在短短的幾千字的篇幅裡得到了幾乎是全部的展現,就像寫下了浪尖就是寫下整個大海一樣,辛格的敘述雖然只是讓吉姆佩爾人生的幾個片段閃閃發亮,然而他全部的人生也是以被照亮了,這是一個比白紙還要潔白的魂靈。

  《孔乙己》作者:[中國]魯迅《南方》作者:[阿根廷]博爾赫斯

  在餘華看來,魯迅和博爾赫斯是文學裡思維清晰和思維火速的意味,前者猶如山系隆出地表,後者則像是河流陷入了進去,這兩人都指出了思維的一目了然,同時也展示了思維存在的兩個不同方式。一個是文學裡使人戰慄的白晝,另一個是文學裡使人不安的夜晚,前者是戰士,後者是夢想家。

  餘華認為,《孔乙己》和《南方》都是敘述上惜墨如金的典範,都是文學中精瘦的形象。

  《青魚》作者:[冰島]拉克司奈斯《海上扁舟》作者:[美國]史蒂芬·克萊恩

  這兩篇小說是餘華最初閱讀的記載,它們記載了餘華最初來到文學身邊時的七上八下,也記載了他當時的激動和失眠,讓他知道了什麼是文學、知道了文學的持久和浩瀚。他說,直到現在,他仍然熱愛著它們。

  □陳一範

相關焦點

  • 影響餘華的10部短篇小說
    餘華,浙江海鹽人,是中國先鋒派小說的代表人物。  在《溫暖的旅程》一書中,餘華以一流小說家的洞察力和領悟力,選出了對自己影響最大的10部小說,並一一進行了點評。他說:「我對那些偉大作品的每次閱讀,都會被它們帶走。……它們將我帶走,然後又讓我獨自一人歸去。當我回來之後,才知道它們已經永遠和我在一路了。
  • 餘華「壓箱底」的10部短篇小說
    最近的兩周,道長開講的是當代著名作家餘華的著名小說《活著》。今天的文章由這張照片開始說起,餘華盤腿坐在幾個老式的舊皮箱子上,這感覺像極了《活著》裡的老福貴。一個年輕人向他「討教」文字的秘密,他打開屁股下面墊著的那一箱箱「故事」。
  • 餘華簡介
    其中《活著》和《許三觀賣血記》同時入選20世紀90年代最有影響的十部作品;《許三觀賣血記》入選韓國《中央日報》評選的100部必讀書。曾榮獲義大利文學基金會頒發的1998年度格林扎納·卡佛文學獎,以及澳大利亞詹姆斯·喬伊斯基金會頒發的2002年度懸念句子文學獎。
  • 餘華:對我影響最深的9部小說
    提起餘華,你想必不會陌生,他可以說是中國當代文學不可忽視的存在。從《活著》到《許三觀賣血記》到《在細雨中吶喊》,他的作品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人。◎餘華認為,魯迅和博爾赫斯是我們文學裡思維清晰和思維敏捷的象徵,而《孔乙己》和《南方》都是敘述上惜墨如金的典範,都是文學中精瘦如骨的形象。
  • 這10部短篇小說經典,莫言、餘華一看再看,甚至抄下來
    為了更好的閱讀,索性去把最經典的幾部短篇小說集都搜羅到手,卻發現原來很多作家,像莫言、餘華、蘇童、格非等都推薦過許多相關好書。今天給大家分享的便是大作家們精挑細選推薦出來的十部短篇小說經典。其中有些是他們一讀再讀極為鍾愛的故事,有些對他們的創作也產生過啟發和影響。現在,就來看看這些世界短篇經典都有哪些。
  • 這10部短篇小說經典,值得一看再看
    為了更好的閱讀,索性去把最經典的幾部短篇小說集都搜羅到手,卻發現原來很多作家,像莫言、餘華、蘇童、格非等都推薦過許多相關好書。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便是大作家們精挑細選推薦出來的十部短篇小說經典。其中有些是他們一讀再讀極為鍾愛的故事,有些對他們的創作也產生過啟發和影響。現在,就來看看這些世界短篇經典都有哪些。
  • 餘華:「我在醫院太平間睡過午覺」
    彼時,餘華還不知道這份拔牙的人生經歷,對他以後的寫作影響有多大。當時他只是想離開。說回開篇的這個電話,那是《北京文學》的編輯周雁如打給餘華的。告知他之前投過去的三篇小說,都會刊發,但其中一篇需要修改,希望他去北京修改。
  • 有生之年,一定要看的10部短篇小說
    為了更好的閱讀,索性去把最經典的幾部短篇小說集都搜羅到手,卻發現原來很多作家,像莫言、餘華、蘇童、格非等都推薦過許多相關好書。今天慢師傅要給大家分享的便是大作家們精挑細選推薦出來的十部短篇小說經典。其中有些是他們一讀再讀極為鍾愛的故事,有些對他們的創作也產生過啟發和影響。現在,就來看看這些世界短篇經典都有哪些。
  • 全球短篇小說達人聚首上海 餘華、蘇童等將參加
    原標題:全球短篇小說達人將聚首上海 第14屆世界英語短篇小說大會將在盛夏的上海舉行,包括餘華、蘇童、畢飛宇、格非、羅伯特·奧倫·巴特勒在內的200餘位中外短篇小說界首屈一指的能者達人將悉數參加此次盛會。屆時,小說家們將現場朗讀作品片段。
  • 餘華小傳(附圖)
    餘華,浙江海鹽人,1960年出生於浙江杭州,後來隨父母遷居海鹽縣。中學畢業後,因父母為醫生關係,餘華曾當過牙醫,五年後棄醫從文,進入縣文化館和嘉興文聯,從此與創作結下不解之緣。餘華曾在北京魯迅文學院與北師大中文系合辦的研究生班深造。餘華在1984年開始發表小說,是中國大陸先鋒派小說的代表人物,並與葉兆言和蘇童等人齊名。著有短篇小說集《十八歲出門遠行》、《世事如煙》,和長篇小說《活著》、《在細雨中呼喊》及《戰慄》。
  • 莫言短篇小說精品系列出版,在短篇小說裡發現珍珠
    今年5月,浙江文藝出版社推出了「莫言短篇小說精品」系列。這套短篇小說集收入了中國首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自創作起步至201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期間的全部短篇小說近80篇,包括《三匹馬》《秋水》《兒子的敵人》《神嫖》《長安大道上的騎驢美人》《小說九段》共六冊。這套書以小開本、精裝的形式呈現,也是莫言短篇小說迄今以來最完整的彙編。
  • 餘華迄今為止最全短篇小說集 《我沒有自己的名字》出版
    【深圳商報訊】(記者 劉悠揚)作家餘華自十年磨一劍創作《第七天》後,鮮少有作品問世。最近,由余華親自編選的短篇小說集《我沒有自己的名字》由上海九久讀書人、人民文學出版社聯合出版。創作時間跨度30年,精選21個短篇,堪稱餘華迄今為止最全的短篇小說珍藏版。
  • 作家簡介 | 餘華
    1983年1月,在《西湖》雜誌第1期發表短篇小說《第一宿舍》;12月,在當時影響較大的《青春》雜誌發表短篇小說《鴿子,鴿子》,隨後借調到海鹽縣文化館工作。此外,還在《鐘山》《北京文學》《人民文學》等雜誌分別發表了《此文獻給少女楊柳》《往事與刑罰》《鮮血梅花》等一批具有先鋒意味的中短篇小說;年底,調入嘉興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為雜誌《煙雨樓》做編輯。1990年通過作家出版社出版了第一部小說集《十八歲出門遠行》。除讀書之外,還開始了第一部長篇小說《在細雨中呼喊》的寫作。年底,研究生班畢業,獲得文學碩士學位後回到嘉興繼續創作。
  • 餘華:太平間長大,高考落榜,從牙醫到作家,他8部小說寫死29人
    餘華可以說是上世紀80年代掀起"先鋒文學"潮流的當代小說家。但餘華背後的那些故事卻很少有人知道。有人說餘華的小說都是半自傳的小說,書中很多故事都是餘華自己的親身經歷,然而餘華在8部小說中寫死了29個書中的人物之後,餘華最終「涅槃重生」,找到了生命的意義,寫出了《活著》。
  • 10部容易被忽略的優質短篇小說
    作者:聽潮天外「經典不等同於精彩」,有些書對於文學史也許意義深遠,但是
  • 餘華簡介
    其中《活著》和《許三觀賣血記》同時入選20世紀90年代最有影響的十部作品;《許三觀賣血記》入選韓國《中央日報》評選的100部必讀書。曾榮獲義大利文學基金會頒發的1998年度格林扎納·卡佛文學獎,以及澳大利亞詹姆斯·喬伊斯基金會頒發的2002年度懸念句子文學獎。
  • 世界英語短篇小說大會首登亞洲 中外作家推文化碰撞
    >2016-07-13 10:43:57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他們將在為期4天的第十四屆世界英語短篇小說大會上,圍繞「短篇小說中的影響與匯合:西方與東方(Influence and Confluence in the Short Story: West and East)」進行面對面交流和研討。
  • 影響著名作家的10部短篇小說
    一九九九年四月——選自《鎖孔裡的房間——影響我的10部短篇小說》《青魚》(杜克司奈斯)《在流放地》(卡夫卡)《伊豆的歌女》(川端康成)《南方》(博爾赫斯)《傻瓜吉姆佩爾》(辛格)《孔乙己》(魯迅)《禮拜二午睡時刻》(馬爾克斯)《河的第三條岸》(羅薩)《海上扁舟》
  • 餘華小說推薦:餘華作品雖然不多,但每部都是經典
    我喜歡的作家有很多,但能真正靜下心來去讀他的每一部作品的,除了魯迅,就只有餘華了。餘華是我最喜歡的一位作家,第一次拜讀他的小說是在一本短篇小說集上,那本書第一篇文章就是餘華的《十八歲出門遠行》,從此開始就迷上了餘華。
  • 餘華:我寫《兄弟》是為了從理想的困惑來審視現實的無奈!
    餘華把中國40年社會轉型紀事史,寫進了《兄弟》,讓讀者在這本書中感受中國從文化大革命到經濟蓬勃發展對中國百姓的大影響,沉湎醉心於文化大革命和市場經濟的百姓的精神狀態。這是一部國內和國際都享有盛譽的小說,因此,為了積累鄉村文學寫作的素材,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