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華,浙江海鹽人,是中國先鋒派小說的代表人物。
在《溫暖的旅程》一書中,餘華以一流小說家的洞察力和領悟力,選出了對自己影響最大的10部小說,並一一進行了點評。他說:「我對那些偉大作品的每次閱讀,都會被它們帶走。……它們將我帶走,然後又讓我獨自一人歸去。當我回來之後,才知道它們已經永遠和我在一路了。 」
《伊豆的舞女》作者:[日本]川端康成
餘華說,他曾迷戀於川端康成的描寫,川端康成敘述的目光無微不至,幾乎抵達了事物的每一條紋路,同時又像是沒有抵達。川端康成喜歡用目光和內心的波動去撫摸事物,同時也在不斷地隱藏著什麼,被隱藏的總是更加使人著迷。
《禮拜二午睡時刻》作者:[哥倫比亞]加西亞·馬爾克斯
餘華說,馬爾克斯在敘述裡隱藏著不寒而慄的克制,正是這二者間激烈的對抗,造就了偉大的馬爾克斯。《禮拜二午睡時刻》所展示的就是作家克制的才華。
《在流放地》作者:[奧地利]卡夫卡
餘華認為,《在流放地》清晰地展示了卡夫卡敘述中伸展出去的枝葉,在對那架滅口機器入微的描寫裡,這位作家表達出了和巴爾扎克同樣準確的實際感。
《鳥》作者:[波蘭]布魯諾·舒爾茨
餘華認為,布魯諾·舒爾茨的《鳥》、《蟑螂》和《爸爸的最後一次逃脫》3篇小說塑造了一個完整的爸爸形象,舒爾茨賦予的這個「爸爸」,差不離是文學中最為矯捷的形象。這個「爸爸」好像幽靈似的飄蕩著,只要他依附其上,任何東西都會散發出生命的欲望。
《河的第三條岸》作者:[巴西]吉馬朗埃斯·羅薩
餘華認為,這部小說中也塑造了一個爸爸的形象,這個永不上岸的爸爸,使羅薩的故事成為了一個永不結束的故事,它給予讀者的震撼是因為它將讀者引向了深不可測的心魄的夜空,或者說將讀者引向了河的第三條岸。
《傻瓜吉姆佩爾》作者:[美國]辛格
餘華認為,《傻瓜吉姆佩爾》是一部震撼魂靈的傑作,吉姆佩爾的一生在短短的幾千字的篇幅裡得到了幾乎是全部的展現,就像寫下了浪尖就是寫下整個大海一樣,辛格的敘述雖然只是讓吉姆佩爾人生的幾個片段閃閃發亮,然而他全部的人生也是以被照亮了,這是一個比白紙還要潔白的魂靈。
《孔乙己》作者:[中國]魯迅《南方》作者:[阿根廷]博爾赫斯
在餘華看來,魯迅和博爾赫斯是文學裡思維清晰和思維火速的意味,前者猶如山系隆出地表,後者則像是河流陷入了進去,這兩人都指出了思維的一目了然,同時也展示了思維存在的兩個不同方式。一個是文學裡使人戰慄的白晝,另一個是文學裡使人不安的夜晚,前者是戰士,後者是夢想家。
餘華認為,《孔乙己》和《南方》都是敘述上惜墨如金的典範,都是文學中精瘦的形象。
《青魚》作者:[冰島]拉克司奈斯《海上扁舟》作者:[美國]史蒂芬·克萊恩
這兩篇小說是餘華最初閱讀的記載,它們記載了餘華最初來到文學身邊時的七上八下,也記載了他當時的激動和失眠,讓他知道了什麼是文學、知道了文學的持久和浩瀚。他說,直到現在,他仍然熱愛著它們。
□陳一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