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給不給】澳洲小費文化~~和澳洲人一樣的隨意可親呢.

2021-02-07 新石器留學移民

好言好語

微信號:newstonegroup(←長按複製)

在一個聰明人滿街亂竄年代,稀缺的恰恰不是聰明,而是一心一意,孤注一擲,一條心,一根筋。


在一些國家裡,小費猶如禮節的雷區,稍有不慎便會粉身碎骨。舉例而言,去美國的遊客想必知道,對於任何在你眼前飄過的服務人員來說,你似乎永遠都有義務掏出1美元的紙幣作為小費。幸運的是,從某種程度上說,在澳洲給小費要簡單得多。
不過對於遊客而言,不似美國索性到哪裡都要給小費的規矩也容易讓人產生困擾。

在澳大利亞,給小費不是硬性規定,有些人收小費,有些人則不收。在澳大利亞,你永遠不是必須給小費。但是,如果你想給的話,也沒人攔著。Anna Musson是「goodmanners.com.au」網站的禮儀專家,也是《禮儀秘密》一書的作者。她表示,上述準則和澳大利亞的最低工資法律有關。在美國,服務行業人員的工資少得可憐,必須依靠小費來提高收入水平;而澳洲則從法律上規定了相對較高的基本工資。員工拿多少薪水應該是一個單純介於他們和僱主之間的問題,而不應該被放到顧客面前。「如果你付不起小費,你就不應該在這裡用餐。」或者,「小費並不是愛給不給的」。不過,服務業的從業者當被問及顧客該給多少小費才合適時,也喜歡假裝澳洲的小費文化是既普遍又慷慨的。同樣需要牢記的是,和英國及其他歐洲國家一樣,法律規定澳大利亞的服務業收費價目必須包含消費稅和服務費。

如果菜單上寫著20澳元,那它就是20澳元,不多不少。沒有必要掏出計算器,累加某個百分比的消費稅或服務費。


關於計程車的黃金法則是,司機不指望收到小費,但卻樂於收到小費。禮儀大師Musson女士表示:「對乘客來說,如果車輛整潔,服務滿意,你可以給出2元或相當於車資2%的小費。法律允許司機額外加上回程所需支付的過路費。因此,乘客在支付這些額外收費外再給小費也算是十分慷慨了。特別是你知道他們多半會在回程路上拉到其他乘客。」當然,也有不少澳大利亞人會把車資向上湊滿5元或10元-這麼做不是出於慷慨,而是為了免去等候找錢的麻煩。基本上類同。當然,代客泊車本身在澳洲就不如美國那麼普遍。Musson女士建議,如果你想給的話,2元或5元的小費是適當的;但給不給完全隨你。旅費裡面應該已經包含了服務費。不過,如果導遊很好很棒很優秀,你可以象徵性地給點兒小費-比如10元。不過,這更像是一種「謝謝你」的意味。依據經驗法則,你不需要為酒店裡的標準服務給出小費。Musson女士說,只有在少數情況下你可以選擇給出小費:比如給在雨中幫你召喚計程車的門衛2元,或者給幫你把大包小包扛到房間裡的服務生5元。對於房間清掃人員,Musson女士建議:「如果你在那裡住了一個星期或更久,在離開的時候給幾塊錢並附上一張感謝字條顯示了一個美好的姿態。」在酒吧給小費是非常罕見的。但當一大幫子人去酒吧時,也有人出於遵循「你也來一杯」的英國老傳統而向吧檯服務生給出幾塊錢小費。
對於餐館和咖啡館來說,一種小費文化已經在逐漸成風-澳大利亞人看似比以往給出更多的小費。但同樣的,你不應該覺得這是強制性的。一路以來的小費概念在這裡同樣適用。如果獲得非常好的食物推薦,你可以給出小費,但不必為了普通服務而給。Musson女士認為,如果服務相當好,可以外加餐費的10%作為小費。

如果用卡支付,請先詢問服務生他們是否會拿得到小費,還是會進了餐廳老闆的口袋。如果是後者,那麼請用現金方式給出小費。

一些餐館和咖啡館會在周末或節假日把價錢上調10%。這種看似可疑的做法實際上是為了支付上述日子裡較高的法定最低工資。另一項令人瞠目結舌的收費是用卡支付的2-3%附加費。如果餐館採用這種做法,(通常在菜單上)必須做出明確說明。但是,值得權衡的是,在諸多額外收費的上面再疊加小費是否是對這些附加費的一種變向鼓勵呢。
在美髮師等其他服務人員身上,同樣的規則普遍適用。如果你想給小費,隨時歡迎;但不要覺得那是必須的。



採編於網絡


相關焦點

  • 在澳洲,關於該不該給小費的問題!
    如果你剛出國不熟悉或者出國旅遊,稍有不慎,便會讓你尷尬不堪,甚至會給你帶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那麼,在澳洲,小費的問題是怎樣存在的?什麼時候該給?給多少呢?接下來,我們將會把澳洲和被大家熟知的給小費的美國做一個對比,相信大家一看,便會明白。
  • 澳洲旅遊小費常識:不要給錯了你的小費
    在一些國家裡,小費猶如禮節的雷區,稍有不慎便會粉身碎骨。  舉例而言,去美國的遊客想必都知道,對於任何在你眼前飄過的服務人員來說,你似乎永遠有義務掏出1美元的紙幣當作小費。  幸運的是,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在澳洲給小費要簡單得多。  不過對於遊客而言,不似美國索性到哪裡都要給小費的規矩也容易讓人產生困擾。
  • 【科普】在澳洲,你需要給小費嗎?
    先說在美國,去美國的遊客或者在美國生活的人想必都知道,對於任何在你眼前飄過的服務人員來說,你似乎永遠有義務掏出1美元的紙幣當作小費。不過,這種情況對於遊客而言,到哪裡都要給小費的規矩也容易讓人產生困擾,不排除一些時候會把這個「規矩」給忘了,畢竟不是習慣,從而會給自己或者服務者帶來尷尬或麻煩。你甚至會聽到這樣的話「如果你付不起小費,你就不應該在這裡用餐」或者「小費並不是愛給不給的」。
  • 身處澳洲,到底該不該給小費?給多少?
    其實,不像在美國和英國,小費這件事在澳洲變得十分簡單,因為絕大多數時候,你都不需要給小費!先來看網上的這組澳洲人投票數據: 61%的人只有在服務極好的時候給小費,32%的人,從來不給小費,還有6%的人經常給小費。可見,在澳洲並沒有給小費的習慣。用一句話來總結就是:你不給沒人怪你,你給了對方會很感激。
  • 澳洲太「土」,移民選美國還是澳洲
    移民和公民有很大的區別,人們常聽到的一個詞彙「綠卡」,最初就是從美國來的,那對於移民的人士,到底是選擇美國還是選擇澳洲呢?當然作為第一強國的美國,不論教育,福利可能都是世界頂尖的,但真實情況呢,需要客觀的去分析。
  • 乾貨 土澳的小費文化
    小費文化對於初到國外的朋友猶如防不勝防的雷區,稍有不慎便會招來一身麻煩。舉個慄子,去過米國的盆友想必都知道,對於任何在你眼前飄過的服務人員,似乎永遠有義務掏出1美元作為小費。辣麼在澳村,關於小費的「潛規則」又有哪些呢?
  • 澳洲的文化,你了解多少呢?
    準備去澳洲讀書或移民的小夥伴,一定非常忐忑,在異國他鄉該如何適應當地的人文環境呢?澳洲人的思維模式是怎樣的呢?他們之間是怎樣的交流的?有些怎樣特色的習慣和風俗?balabalabala.....心裡一定有很多問題想知道答案,今天小師妹就帶大家普及一下,澳洲的文化!
  • 澳洲文化:你真的知道澳洲人在想什麼?
    剛來到澳洲的人可能非常不適應與澳洲本地人進行交流。原因是澳洲人非常熱衷於將單詞縮短,其實你原本明明是知道這個單詞的,但是單詞被縮短發音就聽不懂了,很多人就會覺得很困擾。這個問題通常不會在課堂中發生,因為老師們所使用的都是英文原詞而未經縮短。
  • 澳洲那些你不知道的生活小貼士
    童鞋們,計劃去澳大利亞求學的同學們一定很想了解了解當地的小技巧,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看一看澳洲貨幣、稅收、文化習俗,以及殘疾人士旅遊需要了解的一些知識。澳大利亞的官方語言是英語,但是澳大利亞是一個具有大量移民人口的多文化國家, 所以在澳大利亞的城市和城鎮裡, 人們普遍會聽到各種語言。澳大利亞的國家貨幣為澳元(AUD), 面額為5澳元、10澳元、20澳元、50澳元和100澳元塑料紙幣。硬幣有5分, 10分, 20分 和50分和以及1澳元,2澳元鑄幣。
  • 移民澳洲,沒有優越感,只是收穫了不一樣的快樂
    ,一開始會特別不適應新環境,尤其是在澳洲還沒有大量華人時,老一輩的移民初次到澳洲開疆擴土,需要面臨的阻力和環境更惡劣。現在,只要隨便在澳大利亞一些熱門城市的街道行走,就能看到中國移民和唐人街。  不過,很多新移民還是表示,移民澳洲後,他們在中澳習俗、日常交往禮儀、生活習慣和文化差異上還是遇到不小的衝擊,這讓他們非常懊惱,到底移民澳洲後,這日子要怎麼過才能更舒坦些呢?  下面就由老一代移民和大家說說,在他眼中,到底在澳洲應該如何生活才能舒心?
  • 全球各國小費文化大比拼:英國小費花銷不便宜
    編者按:世界上很多國家有小費文化,特別是歐美,但也有某些國家,給小費反而是一種很失禮的行為,例如日本。那麼英國的小費文化是怎樣的呢?讓我們來了解下。在歐美,給小費應該是再平凡不過的平常事,不過對於中國留學生來說,如何給小費還是一個非常頭疼的問題,下面,就讓我們來了解下全球各國的小費文化吧。
  • 澳洲不講武德?是刻意抹黑還是文化差異?
    起因是ABC在兒童節目中播放了一檔名為《糟糕歷史》的節目,這個節目本意是以幽默風趣的方式向廣大的兒童介紹歷史知識的,但是由於播放的短片沒有歷史的依據,而是西方媒體根據自身的猜測和隨意的剪輯把一些本身錯誤的內容肆意傳播,引起了華人的憤怒和反感,該節目讓一位白人女性穿著怪異地扮演著節目中提到的女皇武則天,擠眉弄眼地吃著節目組提供的黃蜂幼蟲
  • 澳洲旅遊的各種注意事項和必備小常識!!!
    澳洲四面環海,是世界上唯一國土覆蓋一整個大陸的國家,人口2380萬(2015年),主要集中在東部沿海,擁有很多獨特的動植物和自然景觀的澳大利亞,是一個奉行多元文化的移民國家。澳洲一直是旅遊熱門國家,很多沒來過的小夥伴對於這裡總是充滿了好奇!下面就先和小編一起看一看澳洲的一些超美的景點吧!
  • 澳洲軼事|這些有趣奇特的澳洲文化你知道嗎?
    到了節假日,很多人在湖邊和公園BBQ,又是烤肉又是烤香腸,香氣四溢,一派人間煙火的熱鬧景象。要說澳洲最著名的食物是什麼,那就是「國民香腸」了。這個烤香腸,配上洋蔥,摸上點兒番茄醬,麵包一夾,那簡直就是澳洲人的最愛。而且,每次連國家選舉,各地的投票站內都設有售賣烤香腸的攤位。吃烤香腸,都是重頭戲,各黨領袖都會爭著吃香腸,來博眼球。
  • 【和明星去旅行】招募澳洲玩家,用不一樣的方式體驗澳洲!機會難得,小夥伴們抓緊報名!
    那就是——和明星一起去旅行,感受最真切的澳洲,體驗不一樣的路線,路途中品味人生!《和明星去旅行》是一檔明星與時尚旅遊文化相結合的節目,體現了旅遊娛樂化、公益時尚化和真人秀的元素,在內容上以輕鬆、時尚、互動為基調,以行走、發現、體驗為主題。通過《和明星去旅行》節目不僅可以了解風景之外的旅行故事,還可以為愛生活、愛時尚、愛旅遊的人們提供更多個性化、時尚化的旅行方式。
  • 澳洲網:澳洲人愛讀啥書?情色飲食最受歡迎
    澳洲網:澳洲人愛讀啥書?情色飲食最受歡迎   中新網6月26日電 澳洲網26日刊載《澳洲人愛讀啥書?情色、飲食最受歡迎》一文,文章指出,有最新調查顯示,澳洲不同地區民眾對閱讀的熱愛程度各有不同,且口味相異。
  • 一步到位拿PR,澳洲紐西蘭隨意去,澳洲132A天才企業家不可錯過!
    一步到位拿PR,澳洲紐西蘭隨意去,澳洲132A天才企業家不可錯過!作為澳洲投資移民188A的升級版,澳洲132被稱之為天才企業家移民項目。能稱之為天才企業家,可見它對申請人的要求及門檻,勢必只會更高。2、你們夫妻名下的家庭淨資產不少於150萬澳幣和188A一樣,你可以用你們夫妻的房產、理財、存款等來論證。
  • 我的澳洲旅遊攻略,跟我一起去澳洲看袋鼠,除了貴哪都好
    在沒去澳洲之前,就在網絡上搜索了一大堆景點攻略,個個都看的人十分眼饞,尤其是澳大利亞那特色的美食,更是讓我心心念念,去澳大利亞可以領略到不同的異域文化,還能夠感受到不同的美景和風光,我早已躍躍欲試。澳大利亞最出名的景點莫過於烏魯魯了,這也是我最想打卡的一個景點,擁有著獨一無二的美麗風光,到達澳大利亞的目的自然是為了看袋鼠和考拉這樣可愛的動物,這也是我的心願清單之一。
  • 為什麼澳洲中產階級就算有餘錢,也不愛買奢侈品?
    在澳洲,你隨時可以看到許多著裝樸素的人,每天擠火車上班,卻坐擁房產無數,身家百萬,卻不炫富,你絕對分不清哪些人是真正的有錢人!   相比之下,澳洲人對於奢侈品的熱情,似乎表現得異常平淡,有人笑稱:   "土澳土澳,人土,也不追求奢侈華麗"這是一個很滑稽的表述。
  • 澳洲人的日常,比搶廁紙好玩多了
    △衛生紙,保障了足不出戶也總有的尷尬時刻澳洲人的生活要求,沒有我們想像那樣高,但有一樣信條特別重要——舒適。這種錯愕感,就跟我們真正去到澳洲的反差感一樣。由於天然坐擁地廣人稀的寶地,造就了澳洲人獨有的隨意和悠閒,甚至可以說是有些過於懶散了。△澳大利亞氛圍不適合工作/unsplash澳洲是世界上第一個實行每天八小時工作制的地方:工作八小時、休息八小時、娛樂八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