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成「較美好生活」代名詞 臺灣轉機在2025年

2020-12-15 中國搜索

【觀察者網綜合報導】「這幾年,大陸經濟快速崛起,已變成『較美好生活』的代名詞」,臺灣創投老總黃齊元27日在《商業周刊》上撰文如是說。

而相比之下,臺灣長期來則陷入經濟低潮,實質薪資已倒退回15年前的水平。在談及臺灣經濟要到何時才能翻身時,黃齊元預測說,要等到2025年,因為到了那時兩岸差距已大到令人難以忽視,「任何的落後都存在機會,在大陸打拼過的臺灣年輕人都會回臺創業」。

臺灣年輕人(圖片來自:臺媒)

大陸成「較美好生活」的代名詞

27日,臺灣藍濤亞洲有限公司總裁、臺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創會理事長黃齊元在《商業周刊》上撰文指出,臺灣陷在低薪泥淖中找不到出路,大陸卻高速向智慧化的美好生活前進。

黃齊元在文章中說到,他小時候對美國有憧憬,因為美國象徵著「較美好的生活」。但這種日子已過去很久了。

這幾年黃齊元都告訴年輕人,若要去美國進修,「除非進最好的學校,否則機會成本並不值得。」

而在這幾年裡,黃齊元表示,隨著大陸經濟快速崛起,大陸已變成「較美好生活」的代名詞。特別是上海、北京這些大城市。

「不僅臺灣年輕人積極去大陸求學,各種有專門技能的人才,從25到50歲,也紛紛到大陸淘金。」

黃齊元感嘆,大陸的變化快速到難以想像,「我二十多年前的『大陸經驗』早已不再適用」。

黃齊元

2025年臺灣經濟才能翻身

文章中提到,根據最新《遠見雜誌》的民調顯示,支持「臺獨」的比例從去年的23.4%下跌至21.1 %,創下10年新低。而「贊成與大陸統一」的比例則從9.3 %大幅攀升至14.8 %,創10年新高。

黃齊元表示,這說明了自臺領導人蔡英文上臺後,積極推動「去中國化」,以「轉型正義」為名,修改歷史課綱,並對各種機構進行清算鬥爭,使得臺灣進入黑暗的深淵。

為此黃齊元預測,2025年是臺灣經濟轉變的關鍵,「一切要到2025年以後才會有所改變。」

至於為什麼是到2025年?黃齊元分析說,在2000年前後出生的臺灣人,到2025年才會有力量來推動臺灣的改革。

而這一代年輕人在2018年起,就會受到父母的影響,選擇到大陸讀大學,2022年畢業後留在大陸工作。

「這些人起先機會不錯,拿著比臺灣高數倍的薪水,但不久就會碰到天花板」,黃齊元還用臺灣年輕人當年在美國遭遇的經歷來進行比喻。

此外到了2025年,大陸和臺灣的差距已大到令人難以忽視,大陸方面領先少則10年、多則20年。

黃齊元表示,任何的落後都存在機會,在大陸打拼過的臺灣年輕人,自然不會滿足繼續在大陸企業當「二等公民」,會尋求回臺創業的機會。

另外還有一個因素是,等到2025年以後,臺灣的第一代才會真正凋零,放手給下一代。

「因為現在機會和資源仍掌握在第一代手裡,他們已經老了,但還不肯放手」,黃齊元強調,到了2025年,臺灣將掀起一波「陸歸」潮,那些在大陸學習到一身本領的臺灣年輕人,會帶頭返鄉創業。

黃齊元還解釋說,臺灣年輕人無需等到2030年才回臺創業,「因為我們處在一個飛速的時代,不像過去需有5~10年的社會資歷,很多人從大學時代起就能創業」。(稿件來源:觀察者網)

相關焦點

  • 臺企老總:大陸成「較美好生活」的代名詞 臺灣的轉機在2025年
    【觀察者網綜合報導】「這幾年,大陸經濟快速崛起,已變成『較美好生活』的代名詞」,臺灣創投老總黃齊元27日在《商業周刊》上撰文如是說。 而相比之下,臺灣長期來則陷入經濟低潮,實質薪資已倒退回15年前的水平。
  • 大陸成「較美好生活」的代名詞 臺灣2025年掀起「陸歸」潮
    【觀察者網綜合報導】「這幾年,大陸經濟快速崛起,已變成『較美好生活』的代名詞」,臺灣創投老總黃齊元27日在《商業周刊》上撰文如是說。而相比之下,臺灣長期來則陷入經濟低潮,實質薪資已倒退回15年前的水平。
  • 2025年臺灣行動支付率達90%?網友:大陸都刷臉支付了
    臺灣包袱鋪,行動支付都說酷!我是出門只帶手機不帶現金的大侃子~要說現在啊,我國最讓世界各地友人們羨慕的就是行動支付的生活方式了,買啥都只需掏出手機「嗶」一下就搞定了。嗯,大概臺當局也終於意識到自己的落後以及「行動支付」將是未來的大勢所趨了,所以也定下了個「小目標」:2025年,除了有「非核家園」還有「行動支付時代」喲~臺灣「行政院長」賴清德11月24日在出席「經濟部」召開的「行動支付(以下將換成大陸習慣的「行動支付」)購物節暨行動支付聯盟成立大會啟動儀式」時表示,臺灣有「智慧」潛能,盼在當局、民間與業界的共同努力下,行動支付普及率能在
  • 臺灣2025年電價估漲3成 企業憂成本壓力越來越大
    中新網3月6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經濟部門預估2025年每度電價可能漲至3.39元(新臺幣,下同),較現行電價漲幅約3成。面臨電價上漲趨勢,臺灣工商團體表示企業憂心成真,成本壓力將越來越大,呼籲臺當局重新審視核電重啟的可能性,以利電價成本平穩。
  • 大陸東航與臺灣華航合作 臺北飛上海可經琉球轉機
    華夏經緯網9月2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民眾前往大陸上海將有更多轉機地點,臺灣「中華航空」公司日前和大陸東方航空公司達成協議,將自臺北經日本琉球群島那霸機場轉機到上海浦東,這將是臺灣民眾前往上海最快的航線,
  • 2025年都普及不了? 臺灣行動支付為何步履維艱
    2025年都普及不了?臺灣行動支付為何步履維艱閔 喆臺當局行政機構負責人賴清德近日出席活動時稱,期望臺灣行動支付普及率能在2025年達到90%的目標。在大陸菜市場買菜都已可以刷手機的當下,臺灣居然還要花8年才能普及行動支付?
  • 2025年都普及不了?臺灣行動支付為何步履維艱
    臺當局行政機構負責人賴清德近日出席活動時稱,期望臺灣行動支付普及率能在2025年達到90%的目標。在大陸菜市場買菜都已可以刷手機的當下,臺灣居然還要花8年才能普及行動支付?島內網友對此表示:「我真等到花兒也謝了!」
  • 元旦赴臺大陸遊客較去年大減 業者對2017年仍不樂觀
    據旅遊社提報給「觀光局」的人數,一天還不到1,800人,較去年同期減少42%。個人遊部分,去年上半年平均每天都有4,000多人,去年元旦期間甚至還衝高到5,000多人,顯示赴臺灣跨年、追曙光的個人遊大陸遊客相當多,但去年11月平均每日赴臺個人遊的大陸遊客,銳減到上半年的五成,剩下不到2,200人。12月的狀況也差不多,今年元旦假期赴臺個人遊的旅客一天估計約2,200人上下。
  • 2025年中國將誕生八個大超級城市(圖)
    華夏經緯網訊:據臺灣媒體報導,麥肯錫臺北公司總經理暨董事黃偉權近日表示,中國2030年城市人口將突破10億人,八至個超級城市將在2025年誕生,這些超級城市的產生將為臺灣企業和臺商帶來機會。    據臺灣《經濟日報》報導,麥肯錫臺北公司總經理暨董事黃偉權近日表示,中國2030年城市人口將突破10億人,八至個超級城市將在2025年誕生,這些超級城市個別將擁有千萬人口,人均GDP2萬至2.5萬美元,等於說,至少八個相當於臺灣地區和南韓規模的經濟體「聚落」在大陸。
  • 開放大陸居民經臺灣機場中轉對臺灣有何意義?
    華夏經緯網1月6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大陸宣布開放大陸居民經臺灣桃園機場的中轉業務,臺「交通部」昨日表示,兩岸空運發展向前邁進一大步,除有利臺灣發展亞太轉運中心,提升桃園機場客運量,也有助增加「華航」、長榮航兩大航空公司載客量,對機場免稅店業績也有拉抬作用
  • 臺灣桃園機場今日起開放國際轉機 不涵蓋大陸旅客
    民航資源網2020年6月25日消息:臺灣「流行疫情指揮中心」24日公布,考慮到新冠肺炎國際疫情趨勢,因應商務經貿交流及人道因素等需求,自下周一,即6月29日起,放寬外籍、香港及澳門人士入境。  同時,臺灣「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也同意桃園國際機場開放國際轉機,從今天(25日)凌晨零時起實施。
  • 臺灣最大機場開放3家航空載客轉機 排除轉往中國大陸
    航空圈訊 臺灣地區防疫部門6月24日宣布,6月25日凌晨起,開放3家航空公司在臺灣最大機場——桃園國際機場轉機,但不能轉往中國大陸。航空圈資料圖:長榮航空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將開放中華航空、長榮航空、國泰航空等3家航空公司於桃園機場載客轉機,若停留時間在
  • 臺灣最大機場開放3家航空載客轉機 排除前往中國大陸
    航空圈訊臺灣地區防疫部門6月24日宣布,6月25日凌晨起,開放3家航空公司在臺灣最大機場——桃園國際機場轉機,但不能轉往中國大陸。
  • 臺灣版麥卡錫主義悄悄上演?蔡嚴格控制官員大陸轉機
    蔡英文上任後兩岸關係急凍,當局現在又打起了公務員的主意,對官員在大陸轉機的規定更加嚴格。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16日報導,依照原來的規定,臺「直轄市長」、縣市長和「國防」「外交」、情治、大陸事務或其他經核定涉及從事機密業務之人員,進入大陸地區應申請,並經「內政部」會同「國安局」「法務部」及陸委會組成的「審查會」審查許可;公務員、「國安局」「國防部」「法務部調查局」及其所屬各級機關未具公務員身份的人員,應向「內政部」申請許可,才能進入大陸地區,但一定職等以下、未涉及安全機密的公務員及警察人員赴大陸地區
  • 臺灣出團大陸禁令延到4月,途經連轉機都不可以了
    近日,我國大陸爆發了新型冠狀病毒,對此,臺灣地區的「觀光局」宣布,對於所有旅行社前往大陸地區旅遊,實行禁令,該時間至少到4月30日,另外,針對組團到香港、澳門地區的旅行也將暫停到3月31日。在此期間,臺灣地區民眾不得轉機經過大陸及其香港、澳門地區。
  • 臺灣:暫停出團大陸至4月底,連轉機都不行
    圖源:臺灣觀光局官網截圖   民航資源網2020年2月11日消息:因應新冠肺炎疫情,臺「交通部觀光局」表示,為配合防疫措施並衡酌疫情發展、航空減班等因素,持續暫停旅行業組團前往大陸地區旅遊至
  • 臺對大陸出口茶葉關稅降一成 臺灣茶農受益(2011.08.22)
    近日,本臺記者跟隨臺灣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帶領的海基會參訪團到臺灣南投縣採訪時了解到,由於臺灣茶葉列入了ECFA早收清單,關稅大幅度降低,這半年來,臺灣茶葉出口大陸的銷量大幅增加,茶商、茶農齊受益。   這裡是南投縣鹿谷鄉凍頂烏龍茶茶園。"凍頂烏龍"與福建大有淵源。
  • 我和一位在大陸生活了18年的臺灣老闆,聊了聊他眼中的大陸和臺灣
    不過通過訂票軟體我們發現,廣州飛臺北的航班平均時長都是2小時左右,相較於對應的二城航空舉例而言,屬於速度稍顯有些偏慢的。但是票價上,卻明顯比大陸城市之間的價格要高上一截。目前春運已過,屬於航空相對淡季,而廣州飛臺北1000元左右的票價,差不多是飛福州平均票價的一倍左右。
  • 相較於大陸,臺灣電商都有哪些不同?
    原本臺灣網商除了淘寶臺灣館開館初時,東京著衣等臺灣商家的快速成長還吸引了一些眼球的關注外,隨著大陸電商的迅勐發展,就比較少有臺灣電商的聲影了,直至2012年11月一篇關於臺灣Lativ的一篇報導彷佛一石激起千層浪,引來了諸多人的分析探討—規模與獲利是可以同時存在的,尤其是在歷經價格戰
  • 怕大陸軍力?臺軍:加速沱江艦量產 2025年完成3艘
    臺灣沱江艦。(來源:臺媒)海外網5月14日電 在臺灣島內輿論眼裡,大陸航母研發能力,已躋身世界先進。日前,臺當局聲稱大陸軍力擴張,藉機大力宣揚「軍艦自造」。臺防務部門今天(14日)聲稱,沱江艦量產建軍案將加速進行,首批3艘艦「今年一定可以決標」,明年開始建造,定於2025年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