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中國的2020丨真實記錄武漢的日本人 爆紅半年後這樣說 →

2021-01-11 環球網

一頭隨性的天然捲髮,說著相當流利的中文,竹內亮被粉絲們親切地稱為「亮叔」。當被問及為什麼喜歡竹內亮的作品,「真實」是粉絲們口中的高頻詞。

拍攝《南京抗疫故事》和 《好久不見,武漢》之前,竹內亮沒有想過會受到如此巨大的關注。「視頻播出後,很多中國人感謝我。有的日本人對我說,你肯定收了中國政府的錢,你是間諜。他們說的不對,我們只是自己想拍,所以去拍而已。」

《好久不見,武漢》

2020年,來自日本、居住在南京的紀錄片導演竹內亮,因為拍攝「解封」後的武漢而聲名鵲起。

6月26日,《好久不見,武漢》上架視頻網站,竹內亮當時預估點擊量最多1萬。沒想到的是,不到兩天,這部長達一個小時的紀錄片迅速獲得數千萬點擊量和數十萬轉發,在海外媒體也得到熱烈反響。

△《好久不見,武漢》

「爆紅」這半年來,42歲的竹內亮第一次拍時尚雜誌、接受了數十家媒體的採訪、辦公室搬到租金更貴的園區……他笑說自己「沒有膨脹,只是最近坐高鐵一等座的次數多了」。

《好久不見,武漢》中,竹內亮在武漢度過了10天,對10位受訪者進行深度採訪,記錄了10個普通家庭在疫情中的經歷。這些受訪者中,有受疫情影響被迫停業,卻依然懷抱希望的店主;有在抗疫一線工作,承受巨大壓力卻依然樂觀開朗的護士;有參與雷神山建設的工人……

△《好久不見,武漢》工作照

鏡頭中,竹內亮與受訪者一起品嘗熱乾麵、小龍蝦,逛黃鶴樓、長江大橋。就像一位去武漢的遊客,讓當地老朋友帶著逛街。一座城市的煙火氣樸實無華地在鏡頭中逐漸呈現。觀眾可以看到武漢經受的疫情創傷,又能從中感受到武漢人民的堅韌與豁達。

「記錄是我的本能,真實是我的追求」

接受採訪時,竹內亮聊到自己的創作思路。以《好久不見,武漢》為例,在聽說武漢新冠肺炎感染病例數清零後,他決定前往武漢拍攝。

「我只是作為紀錄片導演,想親自去看現在的武漢,想把真實的武漢介紹給大家,就這麼一個單純的理由。這是我作為紀錄片導演的本能,去拍想拍的東西,僅此而已。」竹內亮說。

其中一位主人公,是疫情期間在前線工作的護士龔勝男。在龔勝男的家中,竹內亮一邊吃零食一邊與她閒聊。竹內亮忽然問:「你面對過嗎?因為新冠肺炎而死去的人。」

竹內亮透露,在拍攝之前,其實他就在心裡準備好了這個問題,一直等待合適的機會提問。但他沒有想到,龔勝男在聽到問題後突然哭起來。

面對哭泣的主人公時,竹內亮正吃著薯片,一臉不知所措的樣子。在剪輯中,他特意把這段視頻完整保留下來,因為覺得這是真實的反應。

其實除此之外,竹內亮在中國還拍攝了很多紀錄片,比如介紹南京防疫措施的《南京抗疫現場》、探尋外國人留居某地理由的《我住在這裡的理由》等等。

△11月 竹內亮在江蘇省蘇州市拍攝紀錄片,採訪在中國生活的日本人

竹內亮將自己製作的紀錄片戲謔地稱為「三無產品」,即無臺本、無套路、無資金。在這些紀錄片中,他自掏腰包、自己出鏡,陪著一個個採訪對象品嘗美食、逛景點、聊天,不刻意煽情,只客觀記錄。

竹內亮經常與採訪對象一起吃飯,他也因此被粉絲們調侃總是「蹭吃蹭喝」。他對此的解釋,飯桌上被採訪者更容易放下防備,展示出真實的一面,所以「吃飯」幾乎是他紀錄片中必備的一環。有時候沒有付飯錢,是因為採訪對象堅持要請客。不過妻子趙萍認為竹內亮就是一個「不客氣」的人,這也是他真實、坦誠的體現。

明年,將要繼續記錄

竹內亮此前在日本NHK電視臺工作,2010年拍攝《長江 天地大紀行》時從日本來到中國,走過青海、雲南、四川、重慶、湖南、湖北等地,看到長江沿岸壯美的風景,遇到一些完全不了解日本的老百姓。

「在知道我是日本人後,有的人問我『山口百惠現在怎麼樣了?』『高倉健怎麼樣了?』但當時這些明星已經息影很久了。而他們所知道的日語,就是『米西米西』或者『喲西喲西』,當時我驚訝了,他們完全不知道現在的日本是什麼樣。」竹內亮說。

他因此下定決心,要到中國開公司,拍攝關於日本文化的紀錄片,向中國觀眾展示日本的發展。後來他與趙萍結婚,定居南京。而他的作品,除了展示日本的風土人情,也講述現在的中國。

△7月 竹內亮在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拍攝紀錄片

明年,他的紀錄片《後疫情時代》就要上映,因為「想把中國的新事物分享給海外觀眾,比如直播帶貨,讓他們知道有這樣的生意模式可以做」。

十年過去,竹內亮認為自己依然在為實現當年的理想努力著。他還想拍攝紀錄片電影,重走十年前的長江之旅。變化的是風景,不變的是他作為紀錄片導演的創作之心。

相關焦點

  • 日本紀錄片導演:拍攝真實有趣的中國是我的初心
    定居南京的日本紀錄片導演竹內亮十幾年前因為拍攝紀錄片認識了他現在的妻子,也開啟了他的中國情緣。從那時起,他開始以外國人的視角拍攝中國,帶著「你住在這裡的理由是什麼」這樣的好奇心,記錄下一個個真實的故事和動人的瞬間。今年,他因為拍攝《好久不見,武漢》等疫情紀錄片走紅。「想把真實的中國拍給全世界看」是他的初衷,也是他最想做的事情。
  • 蜘蛛猴麵包:用影像記錄武漢人的力量 | 2020青年力量
    蜘蛛猴麵包一邊在武漢做志願司機,一邊用影像記錄這座城市:他想讓大家看到這座城市的力量,消除恐懼,共同度過2020年的春天如果累計全網播放量,林文華的Vlog《武漢日記2020》有幾千萬次的播放,無論是抖音還是人民日報,都曾多次轉發。他的網名更為人所熟知:蜘蛛猴麵包。
  • 乘風破浪的2020——日本紀錄片導演竹內亮的中國又一年
    交匯點訊 「提到武漢,腦子裡都是灰色的畫面;看過紀錄片,才知道武漢這麼美、這麼大。」今年年初,一部《好久不見,武漢》在網絡爆紅,讓眾多日本網友感嘆「我想去武漢看看。」
  • 口罩缺貨的日本是怎樣對待武漢人的?我在大阪的真實經歷
    我一開始就覺得疫情沒有那麼簡單,後來的事實不僅證明了日本媒體的報導,甚至疫情的發展超過了我的想像和國外媒體的預測。今天,日本發現了一起沒有去過武漢但是得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案例,是奈良一位大巴司機,1月份接待過兩撥武漢遊客,這說明病毒在日本已經開始人傳人了。我發現很多日本人有些緊張了,有人說:真正日本的考驗來了。
  • 被華春瑩點讚的日本導演竹內亮:用心講述真實的中國故事
    2010年從日本來到中國拍攝《長江天地大紀行》,2013年來到南京拍攝《我住在這裡的理由》,2020年拍攝《南京抗疫現場》《好久不見,武漢》,2021年發布《後疫情時代》,在國內外各類媒體平臺上獲得極高的關注。
  • 日本導演記錄中國「後疫情時代」,日本網友這反應……
    「眼下中國能夠同時做到疫情防控和經濟復甦,是對14億人共同努力的回報,絕不只是依靠政府的力量,我知道你不會戴著有色眼鏡看中國。」在紀錄片《後疫情時代》中,日本導演竹內亮通過自己的視角,將「一邊把病毒控制好,一邊推動經濟發展」狀態的中國真實地展示在世界面前。該片於1月1日上線後,1月3日登上日本影響力最大的雅虎網站首頁,引發了日本網友的熱議。
  • 日本導演拍攝中國「後疫情時代」,日本人沸騰了,中方點讚
    據環球網1月6日報導,近日,日本導演竹內亮的新作再次爆紅,這部名為《後疫情時代》的紀錄片將中國「一邊控制疫情,一邊發展經濟」的真實狀態呈現在世人面前。許多日本網友看過紀錄片後,紛紛為中國點讚。6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也對這部作品表示「讚賞」。
  • 把武漢拍給全世界看的日本導演又來了:發現武漢人有了些變化
    想把武漢拍給全世界看的  日本導演竹內亮  在武漢拍攝了  「十個家庭十個故事一座城」  即:紀錄片《好久不見,武漢》  在今年6月26日播出後  「好久不見,武漢。我是竹內亮,我回來了。」6月,紀錄片《好久不見,武漢》刷屏,日本導演竹內亮曾承諾「要來武漢開觀眾見面會」。12月5日,他重回武漢,與來自北京、上海、新疆以及武漢各處的200餘人共同見證這裡的全新生活。  一周之內,這是竹內亮第3次來武漢了。因為《南京抗疫現場》《好久不見,武漢》爆紅後, 他的行程表也爆了。
  • 一個武漢人用自己的方式,記錄並記住的一切
    Plan J 從武漢封城之日(2020年1月23日)起,獨立影像創作人小林(@蜘蛛猴麵包)開始用視頻vlog記錄疫情中武漢人的生活,彙編成系列作品《武漢日記2020》。
  • 這位42歲日本大叔,把疫後最真實的武漢拍給了外國人看
    我想把真實的武漢告訴外國人他沒有想到的是,最終他娶了在日本留學的南京姑娘趙萍為妻,並於7年前搬到了南京居住,把中國當成了自己紀錄片事業的根據地。「我想把真實的解封後的武漢告訴外國人,也包括日本人。」武漢因為疫情1月23日封城後,很快成為了世界關注的焦點,「在很多日本人的心中,現在的武漢依然還是那個街道上空無一人,充滿了落寞色彩的灰色城市。」竹內亮覺得,在武漢4月8日宣布解封後,讓世界了解武漢的唯一辦法就是親自去武漢一趟,零距離拍攝這裡老百姓的真實生活。
  • 你去過CJ或者類似的遊戲展嗎,關於遊戲展你最想說什麼?丨問爆觸樂
    中,獲得點讚數最多的評論是:b09年,高一班主任體育老師以身試毒投身某國產氪金端遊一發後不可收拾,多次晚自習值班時間在講臺上偷玩被年級主任抓獲後通報批評…於是我們成了他以班主任身份帶過的唯一一屆學生…請這位尊貴的讀者b看到後給觸樂公眾號發消息「問爆觸樂領獎」找我們領獎吧(工作日上班後我們就會聯繫您)~也謝謝各位尊貴的讀者們踴躍的發言。
  • 日本導演拍武漢的故事又火了
    5年來,他幾乎走遍中國,堅持每周一更,拍攝住在中國的日本人以及住在日本的中國人,記錄千姿百態的中國以及百種不設限的人生。2020年11月,日本導演竹內亮再次來到武漢,在街頭隨機採訪50多位武漢人,讓大家聊一聊在2020年的得到與失去。不久前,這部短片在海外播出,觀眾感慨「深刻感到中國人的堅強」,驚嘆「這個城市其實已經恢復正常了,真讓人吃驚」。
  • 美政客忙著搞污衊,日本拍攝的中國紀錄片卻在海外爆火,網友沸騰
    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副助理波廷傑日前妄稱,有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新冠病毒是從中國武漢的實驗室洩漏的。在美國國內一些政客忙著借疫情議題污衊中國之際,環球網1月6日報導稱,近日,日本導演竹內亮拍攝的中國紀錄片《後疫情時代》再度爆紅網絡,在海外社交媒體平臺上引發熱議。
  • 日本人怎麼看旅行小青蛙在中國爆紅
    反而在中國其知名度遠遠高於日本,筆者曾向數十名日本友人詢問,無一人知道此款遊戲。遊戲是2017年11月下旬在谷歌APP平臺和APPLE APP平臺同時發布,2018年初,突然在中國爆火,很多人的朋友圈都會上傳「旅行的小青蛙」的圖片。反而在中國其知名度遠遠高於日本,筆者曾向數十名日本友人詢問,無一人知道此款遊戲。
  • 外國人在中國的抗疫故事丨孟加拉國小夥:我要讓世界看見真實的中國
    在江西,有一位孟加拉國小夥,他熱愛旅遊,兩年間已經去過中國40多個城市。他熱愛寫作,更愛中國,喜歡把中國故事記錄下來。疫情期間,他留在江西,把真實的中國報導給世界。「我是外國人,但是我不是外人」吳迪,28歲,江西財經大學的留學生。
  • 穀雨丨73歲日本人住在武漢,十年開兩家店,月薪只領3300元
    很多人無法忍受他的性格。2010年他剛來武漢時,合伙人是一個中國女孩,曾在日本留學,對方覺得咖喱的製作流程沒有必要這麼麻煩,時間成本太高,但島田堅持必須要這樣做咖喱,雙方理念不合,最終一拍兩散。店長來來去去換了幾任,也有很多服務員受不了他的嚴厲離開了,最後還是剩下他一個人。「他是一個很固執的人,跟他在一起的人其實挺辛苦的。」
  • 通訊:「共同挖掘、記錄真實的歷史」——日本歷史學者希望與中國...
    新華社東京9月3日電 通訊:「共同挖掘、記錄真實的歷史」——日本歷史學者希望與中國學者共同對日本侵華戰爭開展實證性調研新華社記者郭丹「第二次世界大戰已經過去75周年。時不我待,希望能與中國歷史學者共同開展實證性歷史調研與合作,共同去挖掘、記錄真實的歷史,一起打下『中日友好、中日不再戰』的基礎。」日本明治學院大學國際和平研究所研究員松野誠也日前說。與中國專家一起進行與二戰歷史相關的實地調研是松野的夙願。松野常年致力於侵華日軍毒氣戰領域的相關研究。
  • 《後疫情時代》的導演竹內亮大有來頭,登上央視的日本人
    作者丨張育 這段時間被華大姐點名讚賞的網絡紀錄片《後疫情時代》刷屏了,製作人兼主持人竹內亮引起中日網友的熱議。其實,竹內亮早在2010年便與中國結緣,此後還娶了中國媳婦,一直生活在中國。竹內亮雖只是一個小小的網絡自媒體主持人,但他的過往經歷卻不簡單。
  • 黎巴嫩楊航:疫情之後,我是武漢人!
    2020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他選擇留在武漢。4月8日,武漢「解封」後,他用文字記錄封城期間的所見所聞所感,出版了阿拉伯語版《堅定——一個外國人的武漢日記》。該書一經發行,便暢銷於阿拉伯國家。2020年11月,該書的中文版正式在中國發行。日前,楊航接受了我們的專訪。在訪談中,他細緻全面地講述了武漢封城期間以及本書創作背後的故事。
  • 我在武漢,蠻好!①丨酒吧老闆「光哥」騎「電驢子」逛完11橋:馬路上...
    王帆說,那夜關門之後他一個人在家裡,「一人吃飽,全家不餓。」「一個人窩在家裡,很難受啊。」王帆說,通過網絡報名,他當起了志願者,還買到了一輛電動摩託車,開始幫滯留武漢的人募集衣物、口罩等物資。「這樣我就可以出家門了,可以在城裡到處溜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