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市白雲區麥架河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項目(防洪排澇、河道整治及...

2020-12-17 人民網貴州頻道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及環境保護部令(2015)第35號《環境保護公眾參與辦法》的相關規定,現將貴陽市白雲區麥架河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項目(防洪排澇、河道整治及汙泥深度處理中心部分)環境影響評價的有關內容及結果公告如下:

一、建設項目名稱及概要

1、建設項目名稱:貴陽市白雲區麥架河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項目(防洪排澇、河道整治及汙泥深度處理中心部分)

2、項目概要:本項目建設內容為貴陽市白雲區麥架河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項目中的防洪排澇、河道整治及汙泥深度處理中心部分。具體包括:①新建雙側複式生態河堤10.8km;②單側防汛道路5.4km;③下河梯步,54座;④邊溝接入管涵長200m;⑤橋梁拆建4座,保護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座——沈官橋;⑥新建處理規模為96噸/天(80%含水率)汙泥深度處理中心,採用熱幹化處理工藝。

二、建設項目對環境可能造成的影響

1、施工期產生的揚塵、噪聲、生產廢水、生活汙水、棄土石方、建築垃圾、生活垃圾等對環境產生一定影響;

2、運營期汙泥深度處理中心產生的臭氣、廢水、噪聲及固廢對環境產生一定影響。

三、預防或減輕不良影響的對策和措施的要點

1、施工期環境保護措施

施工期環境汙染控制:施工機械選用低聲級設備,並嚴格按(GB 12523-2011)《建築施工場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的規定進行施工,同時儘量避免夜間施工。施工場地實施灑水抑塵措施,減少物料露天堆放,減小對環境空氣的汙染。施工廢水沉澱處理後回用。施工建築垃圾、棄土石方及時清運至市政部門指定的建築固廢渣場堆存;生活垃圾送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場衛生填埋。施工期生態環境保護措施:工程施工時儘可能做到挖填方平衡,在施工結束後及時清理施工過程產生的固體廢物,防止產生新的渣場;進行區域綠化建設,多種植花草,以改善自然環境,避免土地裸露,減少水土流失。歷史文物橋保護措施:禁止施工車輛及運輸車輛從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沈官橋上通過,防止對沈官橋造成破壞,禁止施工廢棄渣土暫放於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沈官橋,在沈官橋文物保護範圍內進行防洪堤修建施工時,嚴格控制工程範圍和工程強度,不得進行爆破、鑽探、挖掘等作業。因特殊情況需要進行的,必須依法報貴陽市人民政府批准,並在批准前依法徵得貴州省文物行政主管部門的同意。

2、營運期環境影響

臭氣經臭氣收集系統收集後送至麥架河汙水處理廠生物濾池除臭設施處理達到《惡臭汙染物排放標準》(GB14554–93)二級(表1)標準要求;經管道收集後輸送至麥架河汙水處理廠提升泵站,經麥架河汙水處理處理達標排放;泵、電機等設備進行基礎減振和隔聲處理。幹化車間採用封閉式建築,車間內設吸音吊頂、吸音牆板。車間內的管道採取消音包紮處理;汙泥運輸機的電機根據型號結構不同,考慮設散熱消聲間或隔聲罩,場界處噪聲預測值滿足《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 2類標準;固廢經桶裝收集後存放於麥架河汙水處理廠危險廢物暫存間,交由具有相關資質的單位進行處置,不外排。

四、環境影響評價結論要點

貴陽市白雲區麥架河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項目(防洪排澇、河道整治及汙泥深度處理中心部分)建設項目的建設符合《貴陽市城市總體規劃》(2011-2020)、《貴州省「十三五」規劃綱要》及《貴陽市生態文明城市總體規劃》(2007-2020年)要求。項目的建設有利於貫徹國家環境保護的基本國策、改善麥架河及其下遊的水環境質量、保護貴陽市水資源、創建生態文明城市,具有良好的社會、經濟及環境效益。為實現經濟與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本項目必須落實本報告書提出的各項環境保護和汙染防治措施,實現「三同時」,加強環境管理,防止水汙染事故的發生,則建設項目對環境的影響是可以接受的,在現場址的建設是可行的。

五、徵求公眾意見的範圍和主要事項

1、徵求公眾意見的範圍

項目建設影響區及對項目建設關注的所有居民和單位團體。

2、主要事項

⑴項目施工期產生的主要環境影響(造成交通堵塞,施工運輸車輛造成不安全,施工噪聲影響工作和生活、施工揚塵汙染大氣環境等);

⑵項目施工期對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措施的可行性;

⑶項目施工期和營運期環境影響減緩措施的可行性;

⑷項目建設對促進貴陽市白雲區經濟發展的作用;

⑸對項目的建設所持的態度;

⑹其他意見和建議。

六、公眾提出意見的主要方式

1、通過電話反映:

貴陽市白雲區住房和城鄉規劃建設局,聯繫人:申慶紅

聯繫電話:13628519708;

寧夏智誠安環技術諮詢有限公司,聯繫人:何坤,

聯繫電話:18164880183。

2、寫信向建設單位或環評單位反映:

貴陽市白雲區住房和城鄉規劃建設局,郵編:550014,

貴州省貴陽市白雲區健康路15號;

寧夏智誠安環技術諮詢有限公司,郵編:750004,

寧夏銀川市興慶區長城東路315號。

3、電子信箱

環評單位郵箱:1092211345@qq.com

七、保留時間:10天。

貴陽市白雲區住房和城鄉規劃建設局

2017年8月20日

來源:白雲區人民政府網

(責編:鄧慶雨(實習)、陳康清)

相關焦點

  • 廣州增城:啟動南部片區防洪排澇綜合整治工程
    為徹底解決該片區防洪排澇存在問題,按照「流域治理、系統治理、源頭治理」的思路,立足溫湧、永和河流域存在的問題,以流域為體系,排澇分區為單元,蓄排結合,多舉措系統治理,增城區在溫湧流域啟動了鳳凰城-翡翠綠洲片區防洪排澇綜合整治,在永和河流域啟動了福耀玻璃廠及周邊區域防洪排澇整治、永和河調蓄區建設。
  • 合肥城東二十埠河河道整治即將完工 區域水環境將得到明顯改善
    5月14日,記者從瑤海區園林綠管中心市政處獲悉,二十埠河(郎溪路-長江東路)河道整治即將完工,該工程將破解這道困擾沿線居民多年的難題,不僅有效解決內河排澇不暢,區域水環境也會得到明顯改善。近年來,瑤海區著眼薄弱環節和重點區域,針對不同流域特點,規劃建設了一批水環境治理工程。據了解,本次實施的二十埠河(郎溪路-長江東路)河道整治工程總長度為1023米,該項目以國風橋為界分為兩段實施。
  • 象河河道綜合整治工程加速推進,將於10月底前完工
    為實現「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目標,連日來,東寶區象河河道綜合整治工程進度加快推進。4月29日,記者在象河河道綜合整治工程一標段現場看到,挖掘機連續作業清淤疏浚河道,施工人員則忙於砌築格賓石籠,整治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
  • 宿豫:七鬥溝整治工程暢河道惠民生
    宿遷網訊 實施農村河道疏浚整治,是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宜居新農村的一項重要工作。眼下正是農村水利建設的黃金期,我市各地搶抓時機,實施農村河道疏浚整治,為河道「舒筋活血」。4月15日,在宿豫區陸集鎮的七鬥溝旁,機器聲、吆喝聲……一幅如火如荼的建設場景在筆者眼前展開。
  • 松江區兩大河道整治工程完成招投標
    今後,隨著兩大河道整治工程的完成將大大提升地區的防汛排澇能力,改善周邊環境和河網水環境,提升居民的生活質量和城市品位。  工程概況  洞涇港(S32申嘉湖高速-洞涇泵閘)段,總長1813米,位於松江郊野公園一期;洞涇港西側是三聯圩,東側是三長圩,整治工程涉及洞涇港、官漕涇和3條支河,支河分別是官紹涇、庵江河(三聯圩)和庵江河(三長圩)。
  • 「甘肅生態環保媒體行」涇川縣涇河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項目即將...
    涇川縣涇河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項目現場每日甘肅網平涼6月3日訊(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 楊紅麗)今日上午,「美麗中國 生態甘肅——黃河流域生態環境汙染現狀調查工作全媒體主題採訪活動」採訪團,走進平涼市涇川縣涇河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項目現場
  • ...全力做好雄安新區防洪排澇和白洋澱生態環境治理工作
    省委、省政府始終把雄安新區防洪排澇工程建設和白洋澱生態環境治理作為關係新區規劃建設發展全局的大事來抓,出臺了一系列創新務實政策,採取了一系列有力有效措施,推動白洋澱及其流域水質得到明顯改善,水生態得到有效保護,流域面源汙染治理取得新的突破,新區防洪排澇工程經受了今年強降雨和汛情的嚴峻考驗,取得了階段性成效,白洋澱「華北之腎」生態功能不斷恢復,拱衛雄安新區安全的「200年一遇」防洪堤壩正在建設形成。
  • 芒市大河流域河道清淤整治見成效
    芒市大河是芒市的母親河,肩負著城市防洪和農業灌溉等基本功能,是芒市建設生態田園城市的重要軸線和載體,也是城市的重要景觀廊道。為全面推進河長制工作,芒市先後多次開展專項治理進行集中清理行動,努力改善河道水環境,提升水質量。
  • 中交一航局聯合中標8.92億惠州市陳塘河水環境綜合整治工程PPP項目
    近日,中交一航局與惠州市水電建築工程有限公司組成聯合體,成功中標惠州市陳塘河水環境綜合整治工程PPP項目。該項目靜態總投資約8.92億元,其中建安費約6.33億元,合作期限20年,建設期2年,運營期18年。項目主要建設內容包括防洪排澇工程、水質改善工程、景觀美化工程、道路交通工程和配套服務設施等。
  • 水利水電知識:河道整治規劃設計河道恆定流計算規定
    1、河道恆定流的計算方法應符合本規範規定。2、整治河段的水面線,應根據控制站的水位和相應的河道流量,考慮區間入流、出流等因素計算確定。3、現狀河道的洩洪、排澇能力,應根據現狀工況,河道內各控制點的設計洪水位和設計排澇水位,按本規範附錄A的規定計算。
  • 每日獲批項目推薦:2020年5月西南地區最新獲批河道整治項目公示
    項目名稱如下:雲南:1、雲南省曲靖市霑益區西河水庫—西河溼地河道水環境治理工程項目2、雲南省隆陽區東河丙麻段河道治理工程項目3、元謀縣江邊鄉沙溝箐鹽水井村段河道清淤疏浚工程項目4、元謀縣江邊鄉蜻蛉河段河道清淤疏浚工程項目
  • 中山市加強中心組團水環境綜合整治 147條內河湧今年動工
    三個項目標段擬整治河道302公裡,其中項目一涉及港口鎮40條河湧;項目二涉及東區、石岐區、西區43條河湧;項目三涉及南區、沙溪鎮、大湧鎮、五桂山64條河湧。按照我市內河湧水環境整治工程計劃,我市將按照全流域治理、全系統治理、全市域監測、全過程監督和全民參與等「五個全」的治理理念,推進全市十五個流域內1041條/段河湧水環境綜合整治,其中中心組團範圍五區三鎮共158條/段內河湧需要治理,由市住建局統籌整治。
  • 國外著名城市河道水環境綜合整治的幾個案例
    水環境綜合整治使許多城市面臨的重大問題,國外在這方面有許多具有參考價值的案例可供借鑑。
  • 讓流入洱海的水更加清澈 大理陽溪河道綜合整治顯成效
    環境宜人的陽溪  在大理有一條水質清澈並且延邊環境宜人的溪流叫做陽溪,多年以來周圍居住的村民都是到這條溪流取水生活。而如今,城鄉統籌供水及陽溪河道綜合整治工程的建設不僅保護了溪流環境,同時也讓附近村民享受到了更多的便利。
  • 一隻水鴨子的自述:「我愛白雲區,我愛七彩湖,這裡是我們生生不息的...
    我的家,坐落在白雲區豔山紅鎮白雲村的七彩湖,屬麥架河支流高山河上遊,途徑大山洞片區、鋁廠片區、大川白金片區三個區域交匯地段,流域面積約5.14平方公裡。    白雲區政府成立了七彩湖綜合整治工作專班,制定七彩湖水環境綜合治理實施方案,以「控源截汙、內源治理;活水循環、清水補給;水質淨化、景觀打造」為宗旨,啟動七彩湖水環境綜合治理工程,並採用PPP模式,通過引進中國水環境集團貴州雲信水務環境產業有限公司作為社會投資人,投資3.7億開建七彩湖溼地公園,徹底整治七彩湖黑臭水體。
  • 綿竹切實開展河道治理,實現「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碧水繞...
    據了解,該修復堤防總長73米,分為岸線護坡整治和排汙口出口段擋牆整治兩部分,排汙口上下遊將鋪設鋼筋砼框格草皮護坡。5月底工程完工後,此處將形成集安全、生態、自然、效益等綜合功能為一體的河道景觀,築牢防汛安全屏障,進一步治理水汙染、改善水生態、提升水環境。   河道治理是一項系統工程。
  • 聚焦南北河兩岸生態修復工程|四平積極推進南北河生態綜合整治項目...
    今年以來,我市積極推進遼河流域條子河城區段南北河生態綜合整治項目工作,圍繞兩河開展生態修復治理,改善城市生態環境,打造獨具特色的濱河公共綠地空間,增強百姓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凝聚強大合力 打造民生工程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遼河流域條子河城區段南北河生態綜合整治項目的建設,成立「四平市遼河流域條子河生態綜合治理項目領導小組」,將該項目作為我市的「民生一號工程」,及時批覆了《四平市遼河流域條子河城區段南北河生態綜合整治專項規劃》,全力推進南北河兩岸各項生態修復項目,形成整體合力
  • 螺洲四支河下月啟動綜合整治 沿線打造5個公園
    昨日上午,螺洲四支河綜合整治項目部揭牌。記者從市城鄉建總獲悉,作為省重點工程,螺洲四支河整治在打通斷點的同時,將把河道拓寬到24米,沿線打造5大景觀節點。昨日,記者來到位於螺洲鎮店前村的螺洲四支河附近看到,窄窄的河道內植物肆意生長,因河道不通,水體散發著一些臭味。「螺洲四支河主要經過螺洲鎮的店前村和吳厝村,其中上遊河段多為斷頭河。」施工方中鐵十一局該項目負責人告訴記者,由於現有截汙不到位,螺洲四支河成為周邊納汙場所,沿線住戶、廠房的汙水均排入河道。
  • 生態河道增色美麗揚州 城區88條河道60座泵站將補「短板」
    88條河道60座泵站實施綜合整治根據《揚州市城市水系專項規劃(2018-2035年)》,揚州市中心城區水系分為主城區、北洲北區、生態科技新城區、江都區、槐泗片區等5個相對獨立區域水系,經多年治理,已基本形成由流域、區域、市級、鎮級、鄉級及水庫塘壩組成的河網體系,在防洪排澇、引水、灌溉、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起到很大作用。
  • 綿陽市小流域綜合整治項目有序推進
    &nbsp&nbsp&nbsp&nbsp2016年,在省國土資源廳大力支持下,綿陽市啟動了北川都壩鄉都壩河小流域綜合整治項目及平武南壩鎮石坎河小流域綜合整治項目。在市、縣各級部門的共同努力下,兩處小流域綜合整治項目正有序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