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逆行」讓胡同水暢路通、為平房「大體檢」排隱患安民心、連夜緊急聯繫車主防止大樹砸車……面對汛期大風強降雨的惡劣天氣,南苑街道誠苑社區「快腿應急小分隊」聞「汛」而動,不畏困難、奮勇爭先,與暴雨搶時間拼毅力,危急時刻顯擔當,他們奔跑著、奉獻著、擔當著,為擰緊社區防汛「發條」、築牢「防汛牆」貢獻著自己的一份力量,讓黨旗飄揚在社區防汛一線。
「24小時」是「快腿應急小分隊」的防汛時間、「隨叫隨到」是「快腿應急小分隊」的防汛承諾、「特快,馬上就辦!」是社區居民對「快腿應急小分隊」的評價。南苑街道誠苑社區 「快腿應急小分隊」,17名隊員除了2名社區幹部外,其他都是社區居民和轄區單位負責人,有熱心、有技能、有感召、講奉獻是他們的標籤。
一心守護居民的防汛「戰鬥員」
面對大雨、冰雹傾盆而下,南苑街道誠苑社區副主任、「快腿應急小分隊」副隊長孫勝光, 「連軸轉」參與社區疫情防控後,剛到家沒等坐穩,就騎上自行車頂風冒雨直奔自己的「責任區」——誠苑新興村。短短五六分鐘的騎行路程卻異常艱難,眼前的一幕,容不得他半點猶豫,大風颳散的防控崗帳篷、胡同口近1米深的積水、水面漂浮聚集著大量樹枝雜物,而且由於疫情防控封閉小區,這條胡同是42戶居民出行的必經之路,儘快疏通排水是當務之急。
孫勝光穿梭在積水中, 一米七五身高的他,積水高度早已超過他的膝蓋,他俯下身子把胳膊伸進黃泥湯樣的水中摸索著雨水篦子,想辦法儘快打開排水。胡同口處的雨水篦子最先找到,但試圖幾次未打開成功。經過一番努力,最終成功打開了胡同裡的一處雨水篦子,他搬起自行車擋在井口處,隨手抓起附近一個漂浮過來的塑膠袋,一次次俯身把堵住井口的各種雜物裝到塑膠袋中,沒了雜物的阻擋,雨水「歡快」地奔向排水口,20多分鐘後,積水全部清排完成。
站在冰冷的雨水中,早已腿腳泛凉的孫勝光,後背和臉頰的汗水和雨水也早已交織在了一起。「我是一名黨員,也是一名退伍軍人,雨情就是命令,守護居民生命安全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面對社區居民連連點讚和感謝,孫勝光堅定地說道。
風雨中居民身邊的「防汛哨兵」
「您好,您趕快把車挪走,大樹隨時會倒下把車砸到,一定要快!」風雨雹交加的夜晚,許多人都在往家趕遮風避雨之時,在南苑街道誠苑中裡小區裡卻出現了「快腿應急小分隊」隊員張桂明忙碌的身影。
年齡奔六的張桂明既是社區居民也是南苑街道「快腿應急小分隊」中的「主力軍」,疫情防控、搶修現場、便民服務……他向來是「隨叫隨到」,面對惡劣天氣及時化解險情他也從未「缺席」。前些天晚上一陣狂風暴雨中,南苑街道誠苑中裡小區33號樓北側的一棵大樹嚴重傾斜,樹根旁的路面也已明顯凸起,隨時都有可能倒伏,部分樹枝還與電線交織纏繞,樹下還停放著一排機動車,張桂明看到後心急如焚,冒雨逐個聯繫車主,抓緊時間提醒車主儘快把車挪到安全位置,電話一遍打不通就打兩遍、兩遍打不通就打三遍,直到打通為止。有的車主正巧在家很快把車挪走了,有的車主在外面正往回趕,有的車主本人趕上在外地於是就聯繫到其家人幫助挪走,很快傾斜大樹附近的9輛車被成功挪走,避免了居民損失。不僅如此,在誠苑中裡小區18號樓北側,有一根六七米長的樹枝橫在了小區路上,不僅擋住了小區居民出行路,也埋下了安全隱患。張桂明發現後,主動從家中拿來電鋸蹲在地上,用了半個多鐘頭把樹枝鋸成了小段,方便保潔人員清運,由此暢通了道路。
「風雨中『快腿應急小分隊』隊員,主動為小區排除險情、清理樹枝、清排積水,特別暖心,非常感謝他們。」南苑街道誠苑社區居民紛紛稱讚道。
來源 豐臺區融媒體中心《豐臺報》
作者 史莉
編輯製作 霍秋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