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上去美,賠起來難!「酒店取消險」是給消費者的承諾,還是陷阱?

2020-10-09 人民名品


超級黃金周的來臨,讓旅遊逐漸進入旺季,市場也呈現回暖跡象。在各大OTA平臺上,各類旅遊出行保險也悄然迎來銷售旺季,並逐漸成為各大OTA平臺購買頁面的標配。


然而,不少消費者在近日紛紛抱怨,「航空延誤險」「酒店取消險」等旅遊出行保險雖然「看上去很美」,但卻是「買時容易獲賠難」。



索賠難:限制條款苛刻、理賠周期長


近日,不少消費者反映,一些OTA平臺的「酒店取消險」的宣傳和產品設置並不規範,比如宣稱「無需證明」「快速到帳」,但實際上各類理賠問題卻十分普遍,其中反映最多的就是理賠條件苛刻、理賠周期長,拒賠等。


對此,有媒體查詢了多家OTA平臺和網際網路酒店預訂平臺發現,平臺經常會在用戶預訂酒店房間時,推薦購買「取消險」,買的時候非常方便,只需要勾選,就能輕鬆和酒店款項一起支付。


有媒體嘗試通過某OTA平臺預訂酒店,提交訂單時,頁面出現一個「酒店無理由取消險」的選項,宣稱「購買取消險,未入住可獲賠房費損失的100%,15個工作日內理賠到帳」,而且可以在線理賠,「無需證明」「快速到帳」。根據酒店的不同,保險的價格從幾元到上百元不等。



但是,當理賠真正出現時,消費者卻會遇到重重阻礙。


如廣東的胡小姐此前在某平臺預訂了三間房,但因事要臨時取消。起初,胡小姐還慶幸自己購買了旅行取消險,但申請理賠時才被告知,這「取消」二字背後「大有門道」。想要獲得賠付,條件很嚴苛。甚至,理賠條件還提出「身患突發性重病,必須要住院治療或身故」的情況才可以申請理賠。



對此,胡小姐也承認,購買前沒有仔細看保險合同,但後來卻發現保險詳情頁面的查看也「頗為艱難」——需要點擊保險名稱旁邊的「感嘆號」,看完圖文詳情再點擊保險條款,在幾頁的合同中再找到加黑的理賠條款……相信並不是所有的消費者都有這樣的耐心!


理賠條款我覺得很荒謬,當然也怪自己買之前沒看清楚。但這樣的理賠條款,對消費者完全沒有保障,更何況保險費還不便宜。


另外,在某OTA平臺的相關頁面的並不明顯的圖標上,打開保險條款,發現只有遇到17種情況時,才可以申請賠償金額損失的90%。如「指定入住的客人身故、遭遇意外傷害事故致嚴重受傷或罹患突發性疾病,經當地醫院醫生診斷不宜繼續原定行程」「酒店入住前15天內因下列事故之一而致使被保險人取消酒店預定……」等。經媒體了解,多家OTA平臺搭售的「酒店取消險」的理賠條款雖各不相同,但都較為嚴格。業內人士也表示,市面上的「酒店取消險」都會有限制條款,幾乎沒有可以「隨意取消」的。



對此消費者表示:


看完這17條,感覺自己在看『意外險』的保險條款,而非『酒店取消險』。對於取消險來說,這些條款未免太過嚴苛。


此外,與胡小姐有過同樣情況的消費者還反映,當真的出現上述原因而需要理賠時,還需要提供額外一系列材料,如醫生診斷證明、醫藥費單據等,非常麻煩。有些消費者的理賠訴求,還被OTA平臺和保險公司「踢皮球」,理賠時間長達數十天。因此,消費者直言,理賠如此之難的「酒店取消險」簡直就是「坑」。而說好的「快速到帳」,實際上也不存在。有消費者提出質疑:


買的是酒店無理由取消險,為啥理賠時還要那麼多理由?




平臺改變頁面呈現規則

提高「出鏡率」


此外,為了提高「酒店取消險」的「出鏡率」,很多OTA平臺還會故意彈出窗口或通過頁面設計「小技巧」,誘導消費者在無意間選擇某保險的附加選項的情況。購買「酒店取消險」「航空意外險」「航班延誤險」等選項,已經成為很多OTA平臺頁面的「標配」。


有網際網路公司人士表示:


某些平臺會在互動設計上,用高亮顏色突出某個按鍵,抓住用戶眼球,引導用戶點擊。


另一位人士也表示:


在大多數人的認知中,左邊選項代表『是』,右邊選項代表『否』,但有些APP卻把這個選項顛倒,這就很容易讓沒有購買保險需求的人誤點『是』,從而購買此類保險。



設置限制條款合理,

但執行方式仍需規範


對於「酒店取消險」如此艱難的理賠問題,專家也給出了相關表示:「酒店取消險」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給消費者提供了保障,本是好事。但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有關規定,經營者在經營活動中使用格式條款的,應當以顯著方式提醒消費者注意與其有重大利害關係的內容,以保障消費者知情權和選擇權。


目前一些OTA平臺對於「酒店取消險」的設置並不規範。在預訂網頁自動勾選「因故取消險」,剝奪了消費者選擇權;在網頁中顯示「未入住即賠90%」等宣傳字樣,但購買頁面並無具體理賠情況介紹,具體的理賠情況連結用極小的字體標註在網頁不顯眼的地方,必須要點擊連結才會顯示,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有些平臺模糊使用了「酒店取消險」「無理由取消險」等不同名稱,故意「打擦邊球」,企圖甩鍋給消費者,同時侵犯了消費者的選擇權和知情權……


各平臺出現的各種類似的短視和違規行為,應該引起監管部門的重視和警覺。該如何對此類給消費者挖坑的行為進行查處,為消費者創造一個良好、輕鬆的旅遊環境,應該是監管部門必須要面對的問題。


另一方面,專家也表示,「酒店取消險」主要保障客戶因「非主觀」原因而取消行程,「自己不想住了」這種原因很難成為保險公司理賠的根據。


對於網絡銷售和電話銷售,有音頻、視頻或文字提示的,均視為已告知,法律上是沒有很大爭議的。因此,消費者在購買取消險時,也應該仔細閱讀相關條款,不要以為「無理由取消險」就可以無條件取消。


【完】

往期精彩推薦

HOT ON THE TOP

好消息!中國新冠肺炎疫苗最快今年底上市,國藥集團已進入疫苗產前準備工作

中小型房企日均破產1.3家!百天內10家內地中小型房企赴港上市尋求生路!

大疆反腐案觸目驚心:兩採購經理收受回扣300餘萬元,造成10億元損失!

違規收集公民個人信息, 公安網安部門一季度停運51個APP

電商三巨頭搶佔農村電商市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支持電商進農村

綠地集團回應高管貪腐風波,房地產行業反腐迫在眉睫!

版權聲明:人民名品致力於智慧財產權保護,並尊重版權人的權利和義務。文章中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不能及時獲取版權人的聯繫方式和授權。如涉及版權問題,請您第一時間與我們溝通聯繫,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謝謝理解與合作!

聯繫郵箱:horizon_peace@sina.com

來源:人民名品(ID:rmrbmp)引用

人民日報客戶端、羊城晚報

編輯:唐曉彤、魏良煒

責任編輯:梁雅婷

執行副總編輯/媒體資源部主任:馬海濤

未經授權,謝絕轉載。識別二維碼關注我們

人民名品公眾號

微信號 : rmrbmp

相關焦點

  • 酒店取消險看上去美賠起來難
    酒店取消險看上去美賠起來難  國慶出遊高峰在即,旅遊市場回暖態勢明顯,酒店取消險等旅遊保險產品也進入銷售旺季。但一些購買過取消險的消費者抱怨,酒店取消險看上去很美,理賠卻很難。  9月11日,記者通過某旅遊平臺預訂酒店,提交訂單時,頁面出現一個「酒店無理由取消險」的選項,宣稱「購買取消險,未入住可獲賠房費損失的100%,15個工作日內理賠到帳」,而且可以在線理賠,「無需證明」「快速到帳」。根據酒店的不同,保險的價格從幾元到上百元不等。  但根據消費者反映,說好的「快速到帳」,實際上很難兌現。
  • 酒店取消險看上去美賠起來難
    酒店取消險看上去美賠起來難  本報訊 (記者楊召奎)國慶出遊高峰在即,旅遊市場回暖態勢明顯,酒店取消險等旅遊保險產品也進入銷售旺季。但一些購買過取消險的消費者抱怨,酒店取消險看上去很美,理賠卻很難。  9月11日,記者通過某旅遊平臺預訂酒店,提交訂單時,頁面出現一個「酒店無理由取消險」的選項,宣稱「購買取消險,未入住可獲賠房費損失的100%,15個工作日內理賠到帳」,而且可以在線理賠,「無需證明」「快速到帳」。根據酒店的不同,保險的價格從幾元到上百元不等。  但根據消費者反映,說好的「快速到帳」,實際上很難兌現。
  • 酒店取消險看上去美賠起來難
    酒店取消險看上去美賠起來難國慶出遊高峰在即,旅遊市場回暖態勢明顯,酒店取消險等旅遊保險產品也進入銷售旺季。但一些購買過取消險的消費者抱怨,酒店取消險看上去很美,理賠卻很難。9月11日,記者通過某旅遊平臺預訂酒店,提交訂單時,頁面出現一個「酒店無理由取消險」的選項,宣稱「購買取消險,未入住可獲賠房費損失的100%,15個工作日內理賠到帳」,而且可以在線理賠,「無需證明」「快速到帳」。根據酒店的不同,保險的價格從幾元到上百元不等。但根據消費者反映,說好的「快速到帳」,實際上很難兌現。有的消費者遭遇平臺和保險公司「踢皮球」,理賠歷時近1個月。
  • 酒店取消險看上去美賠起來難
    國慶出遊高峰在即,旅遊市場回暖態勢明顯,酒店取消險等旅遊保險產品也進入銷售旺季。但一些購買過取消險的消費者抱怨,酒店取消險看上去很美,理賠卻很難。《工人日報》記者近日採訪發現,不少消費者反映,一些在線旅遊平臺取消險的宣傳和產品設置並不規範,比如宣稱「無需證明」「快速到帳」,但實際上理賠條件非常苛刻,理賠周期漫長,拒賠的情況十分普遍。
  • 酒店取消險看上去美賠起來難
    國慶出遊高峰在即,旅遊市場回暖態勢明顯,酒店取消險等旅遊保險產品也進入銷售旺季。但一些購買過取消險的消費者抱怨,酒店取消險看上去很美,理賠卻很難。  9月11日,記者通過某旅遊平臺預訂酒店,提交訂單時,頁面出現一個「酒店無理由取消險」的選項,宣稱「購買取消險,未入住可獲賠房費損失的100%,15個工作日內理賠到帳」,而且可以在線理賠,「無需證明」「快速到帳」。根據酒店的不同,保險的價格從幾元到上百元不等。  但根據消費者反映,說好的「快速到帳」,實際上很難兌現。
  • 酒店取消險看上去美,賠起來難
    國慶出遊高峰在即,旅遊市場回暖態勢明顯,酒店取消險等旅遊保險產品也進入銷售旺季。但一些購買過取消險的消費者抱怨,酒店取消險看上去很美,理賠卻很難。記者近日採訪發現,不少消費者反映,一些在線旅遊平臺取消險的宣傳和產品設置並不規範,比如宣稱「無需證明」「快速到帳」,但實際上理賠條件非常苛刻,理賠周期漫長,拒賠的情況十分普遍。
  • 宣稱「無需證明」 「快速到帳」, 實際上理賠周期漫長、 拒賠十分普遍酒店取消險 看上去美賠起來難
    來源:工人日報 國慶出遊高峰在即,旅遊市場回暖態勢明顯,酒店取消險等旅遊保險產品也進入銷售旺季。但一些購買過取消險的消費者抱怨,酒店取消險看上去很美,理賠卻很難。  記者近日採訪發現,不少消費者反映,一些在線旅遊平臺取消險的宣傳和產品設置並不規範,比如宣稱「無需證明」「快速到帳」,但實際上理賠條件非常苛刻,理賠周期漫長,拒賠的情況十分普遍。
  • 酒店取消險理賠難,是「真保」還是「假保」?
    但記者近日採訪發現,不少消費者反映,一些在線旅遊平臺取消險的宣傳和產品設置並不規範,比如宣稱「無需證明」「快速到帳」,但實際上理賠條件非常苛刻,理賠周期漫長,拒賠的情況十分普遍。 購買航空延誤險和酒店取消險,如今是不少人出門旅遊前的選擇。過去,消費者一旦行程有變,預付酒店的錢就不能退款。
  • 買的是酒店無理由取消險,為啥理賠還要那麼多理由
    在各大出行服務平臺預定機票酒店的時候,你有沒有注意到旅遊出行保險悄然成為了其購買頁面的標配?然而,有不少消費者抱怨,航空延誤險、酒店取消險這些旅遊出行保險很多時候都是「看上去很美」「買時容易獲賠難」。買時容易「誤操作」「一不小心手滑買了」「看訂單金額才知道買了」「買完之後後悔了」,在使用出行軟體時,你有沒有這樣「手滑」的經歷?
  • 買的是酒店無理由取消險 為啥理賠還要那麼多理由
    在各大出行服務平臺預定機票酒店的時候,你有沒有注意到旅遊出行保險悄然成為了其購買頁面的標配?然而,有不少消費者抱怨,航空延誤險、酒店取消險這些旅遊出行保險很多時候都是「看上去很美」「買時容易獲賠難」。來源:某出行平臺APP截圖另一家出行平臺酒店取消險的購買提示看起來更「誘人」,不僅「在線理賠」「無需證明」「快速到帳」,而且賠付金額也比前述APP更高,「購買取消險,未入住可獲賠房費損失的100%,15個工作日內理賠到帳」,讓人很難不心動。
  • 「買的是酒店無理由取消險,為啥理賠時還要那麼多理由?」旅遊出行...
    在各大出行服務平臺預定機票酒店的時候,你有沒有注意到旅遊出行保險悄然成為了其購買頁面的標配?然而,有不少消費者抱怨,航空延誤險、酒店取消險這些旅遊出行保險很多時候都是「看上去很美」「買時容易獲賠難」。來源:某出行平臺APP截圖另一家出行平臺酒店取消險的購買提示看起來更「誘人」,不僅「在線理賠」「無需證明」「快速到帳」,而且賠付金額也比前述APP更高,「購買取消險,未入住可獲賠房費損失的100%,15個工作日內理賠到帳」,讓人很難不心動。
  • 旅遊出行保險:買的是酒店無理由取消險 為啥理賠時要那麼多理由?
    然而,有不少消費者抱怨,航空延誤險、酒店取消險這些旅遊出行保險很多時候都是「看上去很美」「買時容易獲賠難」。買時容易「誤操作」「一不小心手滑買了」「看訂單金額才知道買了」「買完之後後悔了」,在使用出行軟體時,你有沒有這樣「手滑」的經歷?
  • 「酒店取消險」別成「權益取消險」
    國慶出遊高峰在即,旅遊市場回暖態勢明顯,「酒店取消險」等旅遊保險產品也進入銷售旺季。但一些消費者抱怨,一些在線旅遊平臺取消險的宣傳和產品設置並不規範,比如宣稱「無需證明」「快速到帳」,但實際上理賠條件非常苛刻,理賠周期漫長,拒賠的情況十分普遍。
  • 店取消險 買時容易理賠難
    財經早餐會關注酒店取消險。國慶出遊高峰在即,很多熱門酒店想要拿到好價格,一般都要求預付全款,還不能退。於是大量「酒店取消險」應運而生,即便無法出行,購買此類保險後,也能獲得全部或者部分房費的理賠。但是有不少購買過「酒店取消險」的消費者抱怨,「酒店取消險」看上去很美,理賠卻很難。
  • 「酒店無理由取消險」不能言而無信
    東方網 2020-09-15 江德斌  國慶出遊高峰在即,旅遊市場回暖態勢明顯,酒店取消險等旅遊保險產品也進入銷售旺季。但一些購買過取消險的消費者抱怨,酒店取消險看上去很美,理賠卻很難。顯然,「酒店無理由取消險」所宣傳的賠償模式,就是快速賠償、無理由,從而解決酒店住宿的消費痛點,降低消費者因意外無法正常入住衍生的房費損失。可是,「酒店無理由取消險」並未如宣傳上的那般美好,實際上設置了各種限制條件,導致賠償困難重重,淪為鏡花水月可望不可即。  酒店最怕客房空置,造成資源浪費,而消費者怕無房可住,因此酒店業普遍採取預約制。
  • 「買的是酒店無理由取消險,為啥理賠時還要那麼多理由?」旅遊出行保險的坑你踩過嗎?
    在各大出行服務平臺預定機票酒店的時候,你有沒有注意到旅遊出行保險悄然成為了其購買頁面的標配?然而,有不少消費者抱怨,航空延誤險、酒店取消險這些旅遊出行保險很多時候都是「看上去很美」「買時容易獲賠難」。中證君試著在出行平臺預定了一間6天後入住的酒店,預定頁面顯示,「您將在5天後入住,行程變更未入住在理賠範圍內最高可賠90%房費」。
  • 酒店取消險,買時容易理賠難
    央廣網北京9月14日消息(總臺央廣記者任夢巖)國慶出遊高峰在即,很多熱門酒店想要拿到好價格,一般都要求預付全款,還不能退。於是大量「酒店取消險」應運而生,即便無法出行,購買此類保險後,也能獲得全部或者部分房費的理賠。
  • 酒店取消險,有理由也不賠?
    不敢提前訂酒店,總擔心行程有變,不能如期入住;但是現在不定,又擔心旺季滿房訂不到……馬上迎來的十一黃金周也是出遊的高峰期,旅遊市場回暖態勢明顯,購買航空延誤險和酒店取消險,如今是不少人出門旅遊前的選擇。
  • 東方快評丨「酒店無理由取消險」不能言而無信
    但一些購買過取消險的消費者抱怨,酒店取消險看上去很美,理賠卻很難。(9月14日《工人日報》)「購買取消險,未入住可獲賠房費損失的100%,15個工作日內理賠到帳」,而且可以在線理賠,「無需證明」「快速到帳」。
  • 訂單取消險研究
    所謂的「旅程取消險」通常附加在旅遊保險中。如果遊客出遊前購買了相關險種,在保險期間內,投保該保險的消費者因故取消旅行行程時,其預訂機票、酒店時已經支付的費用將由保險公司依約定承擔賠付責任。二、我國訂單取消險面臨的現實困境及《保險法》的相關規定訂單取消險一般在旅遊業中廣泛應用。在網際網路普及的今天,大多數消費者選擇通過網絡旅行平臺預訂酒店房間。然而許多旅行網絡平臺對於取消險的設置並不規範,比如在預定網頁自動勾選「因故取消險」,剝奪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或者在網頁中顯示「未入住即賠90%」等宣傳字樣,但購買頁面並無具體理賠情況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