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如此脆弱,普通人轉變殺人犯只需72小時,真實恐怖的社會實驗

2020-12-14 趣巴士

當課堂上整個班級都回答1+1等於3的時候,你是不是不敢站起來回答,其實答案是2。實際上,我們的意志力和判斷力很容易被操縱,或者說隨著周圍的壓力或環境而改變。接下要說的就是一個真實的真人秀實驗,72小時候內,一個普通的你即將走上殺人犯罪的道路。

大家好,歡迎來到東哥奇妙物語,我是東哥。

這個真人秀節目是由一個叫達倫·布朗發起的,他是英國著名的心理魔術師,但由於他策劃的大多數展覽都頗具爭議,因此他的負面評論也很多。其中就有一個旨在探索社會屈從性真人秀實驗節目。 該節目在召集實驗人員的階段設計的一個小型測試間接反映了盲目的集體從眾性。

面試者被帶到一個房間來填寫表格。這時候座位上有三個人,他們都是演員。當然,面試者是不知道的。事先告知演員,他一次聽到鈴聲便站起來,聽到第二個鈴聲便坐下。 受訪者看到其他人的這種奇怪行為,或會繼續填寫表格,或許會順勢跟著別人做一樣的行為。

順應相符的人會被入選,其中有個入選者叫克裡斯。

不久之後,該計劃的負責人找到了他,並說他將開發一款捐贈應用程式,並在會議結束時邀請他參加慈善晚宴。該節目開始於慈善拍賣晚宴。當然,一切都是假的。除了克裡斯,其他所有人都是演員。還邀請了70位演員扮演名人。

布朗還專門尋找特殊效果大師和動作導演,豪華的環境以及穿著考究的名人使整個晚餐看起來非常高端。

當然克裡斯本人是不知道的這麼龐大的布置盡然是一場騙局。首先,故意不告訴他需要穿正規的衣服。克裡斯走進閃亮的宴會廳時,很尷尬地發現自己沒有穿著正式的衣服,而其他所有人都穿著漂亮的西裝。這讓克裡斯在心理上稍感覺自卑。其次,將手機拿走,他毫不猶豫地同意了。這裡的關鍵是拿走電話,這就意味著克裡斯處於信息封閉狀態,他會更加專注於晚會現場。

演戲開始了!

第一步,匆忙中,晚餐時沒有提供素食。為了不被發現,克裡斯要求幫助在香腸卷上插入素食標籤。克裡斯沒有考慮就做到了。他當然知道香腸卷不是素食,但他選擇服從,雖然不合理但卻順應幫助了他人。

第二步,直接進入重頭戲,作為導演,布朗感到時機已到,克裡斯幾乎處於他所預料的「順從」狀態,讓一個老闆對自己的拍品起拍價過低而表示不滿,當場心臟病發作死了!

原本簡單的報警或救護便能解決的事情,但是他從未遇到過這樣的事情,他很緊張,在極端恐慌中他選擇了服從,這在以往是不可想像的。他把老闆的屍體搬進了房間,並放入了禮品盒。

第三步,假裝自己是老闆,很快,拍賣會開始了。拍賣師走上舞臺,指著克裡斯並將其介紹給客人,說他就是那個心臟病發作的老闆,並要他上臺演講。克裡斯已經完全沒法思考了,在布朗的慫恿下,盡然要克裡斯假裝老闆上臺演講。後面又進行了神秘寶貝箱子拍賣,克裡斯以為是剛才藏人的那個箱子,最後又在布朗的安排下拍下箱子,搶到了拍賣物。

活動結束,克裡斯趕忙將屍體抬出,準備將他搬離這裡, 然後他們遇到了老闆的妻子。妻子說,老闆有昏睡病。雖然看起來已經死了,但實際上只是在睡覺。我想說,這也太假了吧。

第四步,也是最後的高潮。克裡斯知道老闆沒有死,他鬆了一口氣。但是此時,從上面聽到了老闆的聲音。原來,老闆隨身帶著錄音筆。他碰巧記錄了剛才克裡斯他們的對話。老闆說要取消捐款還要報警,這劇情轉彎太快,克裡斯腦袋又炸了,短短一個晚上發生了這麼多事。

然而此刻,周圍的人都在試圖說一個大膽的想法,他們決定讓克裡斯將老闆推到樓下,造成意外事故。然而克裡斯最終戰勝了理智,他沒有這樣做。

在同一實驗中,有三個參與者,最後都將老闆推到了樓下,至此整個節目結束了。

人類是社會動物,順從的群體符合人類進化的歷史。同時,服從將允許我們遵守社會規則,以便人類社會能夠良好地運轉。但是集體的盲目服從也很令人恐懼,就像催眠一樣,它是一種無意識的行為,使您失去思考和判斷的能力。

東哥認為,這樣的實驗就像你不要去考驗自己的另一半一樣,沒有任何意義。還有我發現,中西方文化也有很大差異,以上節目4人便有3人做了犯罪的行為,比例很高,如果放到中國的話,我敢肯定,絕對不會這樣。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故事內容,那我們下期再見,拜拜。

相關焦點

  • 從「人性實驗」到「恐怖實驗」:永遠也不要考驗一個人的人性
    「永遠也不要考驗一個人的人性」,這句話你一定聽過。這不光是類似雞湯的一句忠告,更是一個科學結論。在歷史上著名的所謂「人性實驗」中,「人性」幾乎全都沒有經受住考驗。「潘多拉魔盒」一旦打開,人性中的惡一旦得以釋放,「人性實驗」就變成了一個個「恐怖實驗」,人性掩蓋下鮮血淋漓的現實,你準備好面對了麼?在所有「人性實驗」中,「斯坦福監獄實驗」無疑是最為著名的。史丹福大學一位名叫津巴多的心理學教授挑選了24個健康狀況良好、心智水平正常的人參與這項實驗。
  • 揭露人性的實驗,僅72分鐘,就讓一個正常人淪為殺人犯
    一名名叫達倫·布朗的英國心理學家最擅長用利用人的心理達到操縱他人的行為,而這一次,他設計了一個讓一名普通人在短短的72分鐘之內,快速的淪為一個殺人犯的實驗。
  • 《孟買酒店》真實事件改編,比恐怖片還恐怖的真實
    近期在新影片之中一部名為《孟買酒店》的影片脫穎而出,這部影片是根據2008年發生在印度著名的泰姬陵酒店發生的一起恐怖襲擊事件的真實事件改編。而近期這部電影被搬上了螢屏,小編我看過這部電影之後,第一個感覺就是這可比恐怖片嚇人多了,它恐怖就恐怖在於它是真實發生過的,片中的恐怖與窒息絕望,由不得你不相信,也根本無法想像在可怕的氛圍下是怎樣一種心情。
  • NHK《紀實 72 小時》來到中國,展現一個「溫暖、真實、複雜」的社會
    6 月 14 日,中國版《紀實 72 小時》在騰訊視頻開播。和所有改編自日本的影視節目一樣,這檔節目的粉絲擔心中國版能否如實傳遞出原版那種樸實而又溫暖的感覺。現在看來,中國版的表現即使還沒有達到完美,但也足以讓人信服。騰訊視頻上的一條熱門評論寫道:「怎麼說,挺好的,確實有 72 小時的感覺。」
  • 一切都由劇本設定的世界裡,真正的的恐怖是直播面具下的人性實驗
    那一刻,我似乎更加理解了楚門的心情,也明白了在一切都由劇本設定的世界裡,正在發生的恐怖,是全世界直播面具下的人性實驗。多年來,杜魯門都是電視臺選中的孩子。他成長、長大、工作、結婚的環境中,周圍的一切都是布景和演員——他的"妻子"也是一名演員。而這點點滴滴的一切,從他早上睜開眼睛到開始睡覺,都被無孔不入的鏡頭完全地向全球觀眾進行了直播。
  • 《香水》:香豔的背後,充滿了真實、醜陋的欲望和人性
    香豔的劇情背後,充滿了人最真實、最醜陋的欲望和人性。種種矛盾,構成了《香水》這個奇特的故事。法國巴黎是18世紀世界上最惡臭的城市,而這裡的上流社會卻對香氣情有獨鍾。一個出身卑賤的嬰兒,卻在調香方面有著驚人的天賦。
  • 看完《釜山行》身邊的人都說看出人性醜惡我卻看出災難前人的脆弱
    我滿懷期待的觀看了《釜山行》,觸及心底深處的,不是人性的扭曲和醜惡,不是人們面對災難的逃避推諉,也不是那些撕咬的恐怖情節,而是每一個人,在面對這樣的災難時不同的表現,都表現出了人的愚蠢和笨拙!一整節車廂的年輕人:看到這麼恐怖的一個場景,甚至喪屍咬人,居然不想著逃跑,而是在那愚蠢地問:「幹什麼,幹什麼呢?」年輕白衣女子:睡覺被拍醒之後,看到喪屍肆虐,在瘋狂地咬人吃人,但是她卻坐在那,等著被吃!
  • 可怕的人性實驗,距離你殺人還有72分鐘?
    一個沒有犯罪前科、沒有情緒問題的正常人,可不可能在72分鐘內,將一個陌生人推下高樓?大家第一反應都會覺得:impossible!但達倫·布朗覺得完全有可能。達倫·布朗是誰?節目一開始,達倫·布朗就做了一個小小的實驗,他打電話給一家咖啡店員工,謊稱自己是警察,查到咖啡店中一個帶嬰兒車的女子是兒童綁架者,要求電源協助引開女子,把嬰兒車推出來。結果那位店員真的照做了。接下來,實驗開始。
  • 恐怖至極的人性實驗,改變一個人只需5天,幾分鐘帶你看《浪潮》
    「個人的地位被壓制於集體—例如某個國家、民族、種族、或社會階級之下的社會組織。」你是個怎樣的人?意志是否堅定,會不會被人三言兩語就給忽悠了?具體就是會不會被人給洗腦了?好好想一想,接著往下看這就是今天要說的電影《浪潮》真實的故事發生在美國,一位老師讓學生切身體會法西斯主義,感受其的魅力,還有恐怖!這部電影由真實事件改編,講述了德國一所大學,在一門名為獨裁政治的課題裡巧合之下引起的法西斯主義再現事件。
  • 普通人與「上流社會」的距離有多遠?這片真實到殘酷,拿下奧斯卡
    對更高階層的憧憬、幻想與窺視欲,似乎是人的一種天性(現代爆款劇《我愛我家》、《家有兒女》、《武林外傳》中看似普通人的主角們都並不普通)。英國電影《金屋淚》便講的是這種普適性的主題,以致於影片儘管有著十足的時代感(背景是二戰後的反思期),卻表現的是一種無關時代、地點的人類社會普遍境遇。儘管影片也無情揭露了西方「上流社會」的醜態,真實到殘酷,但其更深的主題,是「階層躍遷」的徒勞與虛妄:普通人距離「上流社會」究竟有多遠?
  • 西班牙驚悚大片《飢餓站臺》,殘酷的人性實驗,真實的社會影射!
    01電影介紹在未來的反烏託邦國度中,囚犯們被關押在垂直的牢房裡,電影更多的講的是扭曲的社會寓言,直擊了人性深處那最黑暗的一面。低成本小製作,電影的場景簡單,出鏡人物甚少,故事設定卻很引人入勝,看完之餘還能有不少對社會以及人性的思考。不自覺的讓人聯想到奉俊昊的《雪國列車》、《寄生蟲》等作品。333層的監獄,每層都住著2個人,不知是不是湊巧,剛好666人。
  • 震撼心靈的電影,讓人緊張的《孟買酒店》,充滿絕望卻又有人性
    影片完成度極高,雖是多角色多視角敘事,但群戲安排合理,故事緊湊流暢,氣氛營造堪比好萊塢恐怖片,對事件的反思也直指要害,每個人物都有血有肉,有些縱然寥寥數筆,也都站得住、立的穩,讓人可敬可憐可恨可嘆,不同階層不同種族不同語言不同國家的人,在此刻,在死亡面前,生命從未如此的平等,如此的堅強,而又如此的脆弱。
  • 「國光女神」LaLa挑戰禁室獨處72小時,實驗到46小時就精神崩潰
    「蟄居」是日本一種嚴重的社會現象,意為長期「隱居」在某個地方,不拋頭露面。他們處於狹小的空間,不出社會、不上學、不上班,拒絕溝通以及參與社會,獨自居住多年,這類人被稱作「蟄居族」。而「國光女神」LaLa(蘇心甯)就選擇實驗「一個人獨自關在居室72小時」。LaLa進入一間7平方米的居室中,只能擺放一張雙人床、一個床頭櫃、一個小的電視櫃,之後就是洗手間,而房內的電視和電話也不能使用。此外,LaLa不能攜帶任何3C產品(電腦、手機及其他電子產品),只帶了三種所需物品:洗護用品、兩本書、一個筆記本同地圖,便正式開始實驗。
  • 這3本恐怖類小說會讓你發現,原來除了鬼怪,人性也是如此恐怖!
    這3本恐怖類小說會讓你發現,原來除了鬼怪,人性也是如此恐怖!其實關於恐怖類網文的一些分類,小編個人認為,只要帶有恐怖元素的網文,都能稱之為恐怖類網文,比如:本物天下霸唱的小說鬼吹燈系列,小編就覺得是屬於恐怖類網文。當然如果有人覺得小編說的不對,那就不對吧!
  • 韓國現實題材電影:洞察社會黑暗,直擊人性弱點
    如果說韓劇致力於表現世界上最美好的感情,那麼韓影就致力於揭露世界上最醜惡的人性,充滿了「韓國特色」。   這種類型不是純粹的犯罪片、懸疑片或者港式警匪片,而是基於真實歷史事件改編、反映社會現實的真實關切、揭露政治黑暗腐朽的現實題材電影。
  • 現代恐怖遊戲的新典範——《逃生2》在黑暗中探索人性的秘密
    恐懼"是人類與生俱來的一種心理活動狀態,從某種層面講,它是我們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通過恐懼可以更好地認清自己、了解人性。《逃生2》將"恐懼"作為引子,通過跌宕起伏的主線故事為玩家講述一段關於人性、善惡的故事。作為一部優秀的恐怖類遊戲,《逃生2》融入了驚嚇式恐懼與場景式恐懼,從而產生了極佳的恐怖氣氛。
  • 盤點十部真實改編的恐怖電影,總有一部讓你膽戰心驚 刺激感官
    它的經典不僅在於它的徹入肌膚的恐怖要素,也不僅在於它的高超的敘事技巧,更不僅僅在於演員的出色表演以及美術燈光所營造的氛圍,《驅魔》的動人心魄在於它具有大多靈異片都沒能達到的真實情境。 德國版的更注重於表現人性在這種特定情況下的曲扭,而美國版則偏向於回歸理智。 真實事件還原: 影片根據真人真事改編,以1971年美國心理學家金巴多教授的「斯坦福監獄實驗」為基礎。科學家找來一群普通善良百姓,隨機分成兩組,由幾個人扮演"獄卒"來管理別人扮演的"囚犯",來模擬一周的監獄生活。
  • 小丑化身恐怖殺手?電視都不敢播的5個真實恐怖事件!
    裡面的故事都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劇中大多數角色的靈感都來源於真實的事件和人物今天西門吹水為大家介紹一下5個啟發《美國恐怖故事》的真實恐怖事件在第3 季「女巫集會」的連續殺人犯,這一個角色的原型來自於紐奧良一名真實的斧頭男殺人犯,在1918 年到1919 年犯到下瘋狂的殺人事件,他從別人家的後門侵入,直接用斧頭砍死家中所有的人。
  • 《美國恐怖故事》中的這些角色真有其人,真實案件同樣驚悚恐怖
    事實上,這部電視劇當中有許多故事情節,都是由真實社會案件改編而成。以下我們就來盤點其中3個《美國恐怖故事》編劇藉以啟發靈感的真實案件。 ▲《美國恐怖故事》小丑的模樣曾被投訴太可怕《美國恐怖故事:畸形秀》第4季當中出現的小丑殺手,被許多人認為是全劇最恐怖、最變態的角色之一,他在劇中一身落魄的小丑造型,加上裂到耳邊的嘴角,成功給人一種讓人為之戰慄怪異之感
  • 揭露人性的黑暗面《黑暗迷宮》就是讀天堂和地獄
    經過多次實驗,他們還是逃不掉。與這條無盡的隧道一樣可怕的是,人類……逐漸被每個人在黑暗中所暴露一個殺人犯在童年時遭遇家庭不幸,分裂了他的多重人格,他抓住一個心理醫生的妻子,試圖把她關起來淹死,誰會料到中途會出車禍呢。為了找到他的妻子,心理醫生用新技術進入兇手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