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號,人民日報報導:我國高速磁浮技術研發取得重大突破!上海同濟大學磁浮試驗線上成功試跑,時速600公裡高速磁浮填補了高鐵和航空運輸之間的速度空白。
初次聽到這則消息,相信很多人都可能對高速磁浮這項技術有些陌生,不過不用著急,下面我將粗淺地為大家講解一下高速磁浮。
什麼是高速磁浮?
高速磁浮,顧名思義就是速度較高的磁懸浮列車。很顯然,與之相對的還有中低速磁懸浮列車,不過這裡就不展開講了。很多人可能都聽說過磁懸浮技術,甚至還曾經坐過磁懸浮列車,但是,你對磁懸浮又有多少了解呢?
電磁懸浮原理
其實,磁懸浮這個技術並不是很新鮮,早在1922年的時候它就出現了。德國的工程師赫爾曼·肯佩爾提出了電磁懸浮原理,並於1934年申請了磁懸浮列車的專利。所謂電磁懸浮原理,其實就是物體利用磁鐵的吸引力和排斥力,使之達到一種微妙的平衡,從而讓物體懸浮在空中的一種理論。
雖然磁懸浮原理出現的挺早,但是第一輛真正意義上的磁懸浮列車卻是在1984年才出現在世人眼前的。而高速磁浮列車就更是如此了,目前世界第一快的高速磁浮列車是日本的最新型L0系高速列車,在山梨磁浮實驗鐵路試行時,錄到驚人的603公裡的時速。不過,如今中國也在這個領域有所進展,所以,我們完全不必對日本人過於驚嘆。
研發高速磁浮有什麼意義?
在這之前,中國高鐵有著350公裡的驚人時速,因此,很多人都曾質疑,既然有了350公裡的高鐵了,那還花費那麼多精力和財力去研發600公裡的磁懸浮列車做什麼呢?吃飽了撐的嗎?
時速800公裡的飛機
其實不然,中國這麼做肯定有他的道理。高鐵的每小時速度上限我們都知道是400公裡,飛機的則為800公裡,於是我們會發現在兩者之間有一個巨大的空白領域,為了填補這個空白,600公裡的高速磁懸浮列車便誕生了。這個速度對於一帶一路建設和歐亞大陸運輸線有著巨大的戰略意義。除此之外,磁浮列車還擁有安全可靠、噪音低、載客量大和維護量少等優點。
也正因為如此,時速600公裡列車系統的研發由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先進軌道交通」重點專項立項,中車四方股份牽頭組織,匯聚了全國30多家科研單位的科研骨幹力量,顯示了國家在這一領域的領跑意願。也正因為如此,時速600公裡列車系統的研發由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先進軌道交通」重點專項立項,中車四方股份牽頭組織,匯聚了全國30多家科研單位的科研骨幹力量,顯示了國家在這一領域的領跑意願。
其實,從技術儲備這方面考慮我們也大有必要研究更高時速列車,畢竟對於未來人類來說,時間成本將越來越重要,一旦我們在該領域確立了主導權,那麼在未來的應用中像中興、華為被晶片卡脖子的事件就能避免。
了解了高速磁懸浮列車的大概後,你對與國家研發更高時速的列車有什麼看法呢?是否只是一種無謂的速度競賽呢?歡迎在評論區討論!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峰子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