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為什麼可以「播」?

2020-12-23 大眾日報

吃從朋友圈曬美食漸進到吃播,形成巨大的消費群體,也成為網絡時代受人關注的文化現象。因為美食主播供不應求,眼下已催生出一個新的職業「吃播培訓師」——

吃為什麼可以「播」?

▲B站李子柒美食吃播視頻截圖。

▲重慶吃播培訓師在研究美食直播技巧。 中新社發

俗話說:要想抓住一個人的心,先要抓住一個人的胃。隔著屏幕,在你面前,滿滿一桌子菜,有人吧唧吧唧,一邊吧唧嘴吃得噴香,一邊做出各種超爽的表情,不曉得是勾起了人的食慾還是這般的「洋相」讓人忍俊不禁。總之,打開各大視頻平臺,吃播正悄然佔據一席之地,各路帥哥美女把「吃」的本事發揮到了極致。

民以食為天,治大國如烹小鮮,從中國最古老的飲食文化出發,無論是雅俗共賞的李子柒,還是網紅大胃王;無論是網紅縣長吃播帶貨6萬隻扒雞還是厭食症患者的治癒系,「吃播」作為社會文化現象越來越受人關注。

直播吃飯成為職業

眉清目秀的美少女,一個叉子,面對滿滿一託盤食物大快朵頤。三個黃桃、一根苦瓜、七個小西紅柿、一份炒麵、一溜肉排、再加一排金針菇,配合著食物在嘴裡咀嚼的清脆、哧溜、呼啦等各種聲響,讓你嘖嘖稱讚,吃得真香啊!這是抖音平臺上無數吃播視頻之一,名叫阿琳吃播的博主靠一張嘴已經有55.7萬粉絲,一條吃播視頻就有2萬條評論。

「誰和我一樣餓了專門來搜吃播的?」「您能不能慢點吃,吞下去再繼續吃,看得我好急」「這不能看,我還要減肥呢!」,網友的評論和吃播現場一樣「壯觀」,如此吃相真可謂是另一種「風景」。

吃播,網絡流行詞,「吃飯直播」的簡稱,在中、日、韓最為流行,從事吃播的網紅成為粉絲關注的熱點。吃播是從2014年年底到2015年年初在韓國網絡上興起的一種「美食真人秀」節目,具體來說,就是坐在家中的網絡攝像頭前,向網友直播自己吃飯的過程,依靠「吃相」的受歡迎程度獲得「打賞」。

最有名的吃播博主要屬韓國青年李昌勳,每到午夜就和其他兩個朋友一起上網表演吃飯,生辣魷魚、螃蟹等食物天天不重樣地換著吃。在網絡攝像頭前,李昌勳動作誇張,吃飯嘖嘖有聲,有時還會把食物舉到攝像頭前誘惑觀眾。為了捕捉吃飯時吧唧吧唧、咕咚咕咚的聲響,李昌勳還專門購買了質量上乘的麥克風。

李昌勳表示,每天都有上萬網友來觀看他的「表演」,其間網友還會通過留言窗口跟他互動。如果網友喜歡他當天的表演,就會給他送上「星氣球」。網友需要付費才能買星氣球,也就是說,每個星氣球都是李昌勳和他所在的網際網路電視頻道的實際收入。當直播員把得到的氣球轉化為現金後,便可以輕鬆賺到薪酬。

從類型上看,吃播主要有大胃王型,一頓飯可吃掉常人的超量食物;直播帶貨型,通過試吃產品吸引流量立刻變現,這一類以明星帶貨、官員帶貨為主;美食推薦達人型,以場景化的劇情吸引受眾。

專職「吃飯直播員」每天在攝像頭前面對網友吃兩三個小時,有人總結吃播走紅,主要有「顏值高」「胃口大」「吃不胖」三大原因。號稱「動輒日進鬥金」的吃播賺錢遠沒看上去那麼好賺,不僅要後天苦練,還得天賦異稟。

據了解,因為美食主播已經供不應求,需要進行系統的「吃播」課程培訓,竟然又催生了一個新的職業——「吃播培訓師」。

「吃播」出位靠「拼」

一口濟南話的博主「逍遙老師兒」是濟南本地吃播中很有特色的一位。微胖的身材,搞笑的劇情,總能勾起人們跟著他去探店的欲望。1986年出生的李逍遙曾經的夢想就是當明星,沒想到在吃播的路上把理想變成了現實。

李逍遙認為,吃播並不是在鏡頭前胡吃海喝一通就能打動人的,隱形門檻特別高,在垂直本土化服務領域想一下子拉近陌生顧客很難,首先要適應新媒體傳播,展現個人魅力和特色,有時候為了拍一條短視頻得耗費一個星期去構思,有時候靈感來了要趕緊抓住,最叫好的短視頻一條能有一兩千萬流量。

「吃播需要持續的熱度和不斷的流量,這是一個挑戰。」李逍遙現在每周保持一到兩條的更新,還要與老網紅們搶飯碗,吃播如何持續不斷地輸出優質的內容,他說就一個字「拼」。

隨著吃播受眾的圈層化越來越分化,資深策劃人、MCN機構負責人楊曉康認為未來將有三大趨勢,一種是場景化呈現例如辦公室或者宿舍「偷吃」類場景,滿足了那些睡不著的白領和學生群體。第二是帶貨性直播,這對博主的銷售能力要求更高,包括話術設計等很有技術含量;第三是高級感的自有IP,如李子柒那樣的國風範兒。

楊曉康也注意到吃播培訓師的出現,或者說這也是MCN機構策劃的一部分內容,隨著受眾對優質產品的越來越高的追求,甚至一塊牛排都要拍出高級感,靠單打獨鬥是肯定不行的,從產品定位、場景設計、視覺刺激、商務對接,網紅吃播的水平與背後的團隊運作肯定分不開。

消費潮流還是滿足好奇

網友對吃播的態度呈現出愛憎兩級分化。吃播究竟是消費的潮流還是滿足了好奇?

2019年,澳大利亞科廷大學貝拉·佩雷拉(Beulah Pereira)教授在《澳大利亞市場研究》發表了一篇論文。為了探討消費者為什麼喜愛韓國網絡吃播節目,他們收集了來自114名亞洲人和129名白人的問卷數據,以研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異同。根據最後的研究數據,亞洲人和白人喜歡看吃播的共同原因竟然是主持人的吸引力!社會潮流是影響亞洲人喜歡吃播的一個主要因素;而白人主要是出於新鮮感而看吃播。

如今大V博主們,當積累起了幾萬、十幾萬,乃至更多的粉絲數量後,推廣和賣貨的邀約自然就來了。

去年,一位吃播博主在接受《新京報》採訪時表示,吃播兩年時間累計收入在七八十萬元,推廣找上門最多的時候,她一個月能有超過10萬元的收入,即便在生活成本高昂的上海,對比同齡的普通上班族,這樣的收入也絕對算是高薪。

山東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副教授朱秀清認為,從大眾化到專業化到小眾化,不只是吃播,釣魚、打保齡球等各種興趣愛好,只要定位定準了,傳播的精準度比盲目追求大眾傳播更有效果。從深層次來說,流量的背後是市場,「我身邊就有很多親朋,經常通過吃播節目購買食品。」

朱秀清表示,流量經濟帶來了全新的世界。火爆的李子柒就是在農村的田地裡從播種開始錄製唯美的美食畫面。有些人在吃播中找到了小時候的影子,也有些類似丑角的表演,讓人看了很快樂。

傳播生活常態化的結果

山東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唐錫光認為,這是傳播向生活常態化進軍的必然結果。過去,信息傳播就是信息傳播,現在的信息傳播是伴隨式存在,參與到人們的日常生活過程中。而「吃」是一天中很有意義的標誌性活動,在生活中最有儀式感、最固定,又是體驗傳播、人與人傳播的典型。

「有人說,要想留住他的心,先要留住他的胃,這是直抵心靈的捷徑。」唐錫光認為,日常傳播便於表達情感、文化、尋找愛的味道。吃可以從朋友圈曬美食漸進到吃播,形成巨大的消費群體,更深層次的文化根源,就是中國哲學中的治大國如烹小鮮,這是知識分子、普通市民、老人小孩都雅俗共賞的社會文化背景。

「吃播並不是突然火爆,這些年的發展是有一個過程的。」楊曉康從2017年就開始關注到吃播,據他介紹,隨著吃播的持續發展,從大胃王一類的短視頻到李子柒那種創新性美食,還有野外小哥那種營造以野外生存等陌生化場景來吸引流量等等。

山東大學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教授馬廣海注意到,「吃播」往往以誇張的反常行為達到吸引注意的目的,和網紅帶貨等流量經濟異曲同工,在網絡時代只有受到更多人的關注才有價值。馬廣海認為,「吃播」的行為也註定了他們所吸引的受眾群體必然是有著相同審美的那部分人,無論精神層面、文化修養以及價值判斷,「吃播」的信息選擇偏好已經很明顯,下裡巴人也好,陽春白雪也好,只要號準了受眾的脈,就有市場。馬廣海分析,成功的「吃播」背後一定是有社會學的組織行為,比如,主播團隊、組織運作,對粉絲的價值觀念、行為傾向和教育程度也有著深入的研究。

(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李麗 報導)

相關焦點

  • 說說你為什麼這麼愛看吃播!
    吃播近幾年一直是一個熱門話題,從日本「大胃王」木下佑香,到我國的密子君,以及現在B站上受人追捧的各大美食博主,無不將吃播行業推向了高潮。小編每天也沉浸在炸雞、烤肉的吃播視頻中。下面來探討下為什麼我們沉迷在吃播的世界中不可自拔?為什麼有些吃播博主的粉絲流失率高?
  • 豫論場丨吃播套路,為什麼不香了?
    □丁新科完成一段大胃王視頻要30個小時,邊吃邊偷偷吐掉……央視近日揭露吃播套路,讓人大跌眼鏡。在鏡頭面前大快朵頤的「吃播」,通過「假吃+催吐+後期剪輯」,把吃瓜群眾忽悠得一愣一愣的。吃播,從多年前韓國一吃播博主在網絡上意外走紅開始,這股熱潮迅速蔓延到國內各社交平臺。從最初的精緻美食路線,慢慢發展到土味路線。如果說幾分鐘吃完一大盆拉麵、一口氣30個漢堡還算正常,而生吃章魚、幹喝麻辣鍋底就屬另類,諸多吃播不走尋常路,不斷挑戰吃貨極限,博取觀眾眼球。為什麼吃播視頻能一時吸引眼球呢?
  • 大胃王為什麼就是吃不胖?吃播還有這樣的「潛規則」
    對於一名吃貨來說,最高的境界莫過於怎麼吃都吃不胖了。近幾年掀起的直播行業瞬速佔領了人們的閒暇時間。眾多直播系列中最吸睛的當屬吃播了,但是他們真的是吃不胖嗎?今天小拾就來帶大家看看吃播的那些「潛規則」。在日本,有一個做吃播的萌妹子在日本瞬速走紅,她叫做木下佑嗶。很多人都說她是個短髮小萌妹,但是以小拾個人的眼光來看,其實也就那樣了,我們大天朝的美女多的是。她之前的一個節目中國,一次性吃了六十個漢堡,100塊炸雞,兩百個壽司,一點五公斤的牛肉還有五大碗的飯。吃完之後,心滿意足的打了飽嗝。很多人都震驚了,這還是人嗎?
  • 大胃王吃播為什麼被央視點名?看完這些你就知道了
    在近日,大胃王吃播被央視點名「袁隆平爺爺讓咱吃飽,沒讓咱糟蹋糧食」,吃播為什麼會被點名?看完這些你就知道了。暴飲暴食危害大圖中的這名吃播,張牙鼓爪,硬生生的一口吞下了三個海鮮頭,除了手上吃剩的,盤裡還有一半的海鮮,一個嬌小的女孩子,一下子吃那麼多,真令人驚訝。
  • 大胃王自曝為吃播負債數十萬 吃播最終消耗的是自己
    大胃王自曝為吃播負債數十萬 吃播最終消耗的是自己時間:2020-08-16 09:52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大胃王自曝為吃播負債數十萬 吃播最終消耗的是自己 8月12日,央視新聞批大胃王吃播,稱部分大胃王吃播譁眾取寵,誤導消費、浪費嚴重。
  • 大胃王吃播,為什麼這麼多人愛看?
    據統計,短視頻平臺快手上吃播話題有126.5萬個視頻、332.7億次播放,抖音大胃王話題的相關播放量也超過71.7億次。 但大胃王「暴食」正失控。目前國內已開始全面管制吃播行業,而吃播起源地韓國,政府早於2018年便已開始制定規範吃播主播。
  • 靠吃飯月入數十萬元,為什麼「吃播經濟」越來越火?
    當看到一位吃播博主在吃一桌子的雪糕時,你在想吃的同時也感到一陣牙痛,胃裡飄過一絲寒意…在視頻觀眾的「眾目睽睽」之下,一口氣吃完一大桌子的各種食物的美食博主,各個平臺都有很多。不但主播自己可以「飽餐一頓」,還讓觀眾「一飽眼福」,最終達到「雙贏」,這就是「吃播」的魅力。正因如此,也就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加入到「吃播」大軍中。
  • 大胃王吃播我們為什麼要看
    50斤的龍蝦、比普通分量大100倍的章魚燒、16斤的蘆薈……這些異於常人分量的食物,很有可能是吃播博主拍一次視頻要消化的量。「吃播」顧名思義,就是吃飯直播。美食博主通常會選擇一些不常見的或是數量驚人的食物開吃,以吸引人們的眼球。把食物擺在鏡頭前,作簡單開場介紹後,吃播視頻中的大胃王們開始大吃特吃。
  • 阿里巴巴的「吃播」新生意
    「我吃著,你看著,你下單,我還能賺錢」——這種「吃播」模式已流行起來。近日,電商巨頭阿里巴巴宣布推出「淘寶吃貨」,探索美食內容與電商的融合。那麼,「吃播」的市場有多大?人們為什麼願意花時間,甚至花錢去看別人吃飯?業內人士指出,加入電商元素後,「吃播」的商業價值被進一步挖掘,網際網路技術將推動與吃相關的產業獲得更大的市場關注。
  • 透析國內吃播的幾次演變和發展過程,為什麼會有「大胃王」的出現
    「我吃著,你看著。你還願意付錢,我還能賺錢。」這種吃播大家都不會陌生,有時候因為條件的限制,不可以吃到自己想吃的食物,就可以到短視頻平臺去看吃播,直播這也是一種難得愜意的享受,由於這幾年短視頻平臺的興起,吃播開始走向一個畸形發展的道路,不再是慢慢的享受美食帶來的幸福,而演變成為量大、巨辣等博人眼球的方式。
  • 吃播主「假吃」備受質疑,吃播文化是否已經變質?
    近年來,隨著直播及影片平臺的發展,大胃王吃播Youtuber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一眾吃播主於家中直播或拍攝自己吃下大量美味食物的過程,當中不少人更會打著一口氣吃下大量同款食物挑戰的旗號,以吸引觀眾收睇。Boki在YouTube有接近450萬的訂閱者,是韓國人氣數一數二的吃播主。由於Boki食量十分驚人,並且嘴巴可以一口大吃下很多食物,因此吸引了不少粉絲。然而,因為她十分纖瘦,故一直有傳她有假吃或催吐的行為。Boki雖然曾以自己每天會做四個小時運動作為解釋,但有部分網友卻認為她的身材並沒有運動過的痕跡。
  • 美食吃播的直播開場語大全 美食吃播的開場白大盤點
    剛玩直播的不少的吃播朋友還不知道直播時如何找話題聊天,其實直播時沒話題這種問題大部分新人主播都遇到過,接下來給大家盤點美食吃播的直播開場語大全吧。
  • 說說「吃播」
    說說「吃播」 疫情在家,閒暇時,經常會看些「吃播」類的短視頻,一來可以學習做飯,二來可以刺激食慾,因為家裡的小孩總不愛吃飯,讓人很犯愁,而「吃播」正好能給人這方面的參考。
  • 一頓飯吃掉9天的熱量,吃播播主的胃裡能裝多少食物?
    而代償性滿足與虛擬交往讓越來越多的喜愛吃播,也讓頭部美食博主密子君以」一己之胃「狂攬1700多萬微博粉絲。吃播視頻的火熱也讓不少人想要爭當大胃王,那麼問題來了,真的有那麼多能吃不胖的小哥哥、小姐姐嗎?一邊看吃播,一邊減肥的你,還快樂和幸福嗎?
  • 孤獨的美食家,吃播為何如此下飯?
    對於不少年輕人來說,睡前看吃播是一件讓人感覺很幸福的事情。晚上看吃播已經成了不少人的習慣,某小站上的《孤獨的美食家》總是有幾千人同時在看,而在慢綜藝裡幾個嘉賓說起看吃播也都津津樂道。看別人吃並不會讓我們自己獲取營養,為什麼我們還喜歡看別人吃東西呢?吃是人生存所必須的,出於本能會被周圍環境中的食物,尤其是美味的(高熱量的)食物所吸引。
  • 「吃播」被批評浪費糧食 人們因何愛「看人吃飯」
    「吃播」(Mukbang)是「直播用餐、吃飯」的意思,而「看人吃飯」的網絡直播風潮,最早是從韓國開始,吃播就是從韓文的「吃」(Muk-da) 和「播」 (bang- song)的結合音。自從直播成為新興主流的自媒體文化後,「吃播」也從韓國開始風靡世界。
  • 3斤多的帝王蟹,為什麼上了吃播網紅的桌子,看起來像10多斤?
    不過這麼大的也才3斤左右,這一隻帝王蟹之後,可以做成2盤菜。清蒸之後,很是美味。不過今天聊的不是帝王蟹的口味,也不是它的吃法,而是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情。我最近在看一位吃播做直播時,看到明明只有三斤左右的帝王蟹,但是當她擺放到桌上之後,這隻帝王蟹看起來就像是10多斤的樣子,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我們來看一下吧!
  • 「吃播」火爆背後:獵奇的流量難以維持
    原因很簡單,如果不能吃出點新花樣,粉絲為什麼要圍觀打賞?最近,B站(嗶哩嗶哩)一個吃播UP主(指在視頻網站、論壇、ftp站點上傳視頻音頻文件的人)翻車了,他把未經剪輯的吃播視頻在帳號上傳,不小心暴露了自己的「真面目」:該UP主面對著滿桌的美食,原本吃得津津有味,但吃了沒幾口,便被畫面外的助手打斷了。
  • 觀察丨當觀眾看「吃播」時,他們在看什麼?
    「吃播」是「吃飯直播」的簡稱。從日本的大胃王木下佑香,到韓國的「奔馳小哥」,再到中國的「大胃王密子君」,作為網絡直播的一種分支,以直播吃飯過程為內容的「吃播」悄然興起。為什麼簡單的「吃東西」會吸引這麼多人圍觀?網友看「吃播」時,他們在看什麼?
  • 浪老師為什麼可以吃這麼多 浪胃仙李杭澤催吐是真的嗎
    大胃王浪胃仙是一個美食博主,他的食量驚人,每次都能吃掉很多東西,有些網友都十分好奇,浪老師為什麼可以吃這麼多?浪老師吃完東西會催吐嗎?浪老師為什麼可以吃這麼多  浪胃仙真名叫李杭澤,別名大胃王浪胃仙,據說他從小就食量驚人,很能吃,而且還是不易胖體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