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寧故事】塔山深處 鹽茶古道 【視頻】

2022-01-10 天下常寧


塔山山嵐茶古有盛名,那麼在環境相對閉塞的塔山,它又是通過什麼渠道廣為熟知的呢?食鹽是國家專營的,當時塔山的老百姓又是通過什麼渠道獲取這樣一個生活必需品呢?

 

這裡是塔山鹽茶古道,不知多少代的常寧人就是挑著茶葉、茶油等土特產從這裡出發,到廣東連州換取食鹽等生活必需品,又用腳板丈量著出發時的路回到常寧的家。六百裡鹽茶古道,在常寧塔山境內大約有50裡,這50裡路在哪個時代形成至今已無史料可考,文史專家推測應該不會晚於唐朝天寶年間。

鹽,是生活必需;路,是生命小道。對於當時的生意人來說,父老鄉親們的生命通道,再難走也得往前走。要想逃避苛捐雜稅取得食鹽,這條路,是一條必經之路。彎彎曲曲的古道,讓普通老百姓能夠吃得上鹽,也讓塔山茶走出常寧的深閨。晝夜更迭,寒來暑往,不知多少身強力壯的漢子在這條道上蒼老了容顏、雪染了青絲、佝僂了腰背。

遠離官家視野,沒有重重關卡,行走在鹽茶古道也並不就是高枕無憂了,險峻的地形、珍貴的食鹽,單薄的行人,總能引起一些劫匪打歪主意,讓大家在忍受肩上重負的同時,還必須打起精神來對付途中隨時都有可能出現劫匪。鹽茶古道配套設施完善,有廟宇供挑夫們祭拜祈求平安歸來;有亭子供過往挑夫歇腳甚至投宿。而這些亭臺廟宇一直發揮作用,有的直到80年代初常寧到塔山的公路修通後才荒廢。

新中國成立以後,人民政府廢除了苛捐雜稅,有計劃性地供應食鹽,古道也漸漸地失去了作為鹽茶運輸通道的意義,然而,在公路修築前的很長一段時間裡,古道依然是瑤漢群眾交換生產生活物質的商貿通道。

鹽茶古道是一條生命小道,也是一條反抗的大道。這裡山深林密,很容易成為據點,《常寧縣誌》記載的十數次瑤民起義都是從這裡出入的。奉虎滿起義聲震朝野,趙金龍的義軍後來在洋泉全軍覆滅,讓古道增添了悲壯的色彩。

鹽茶古道也是一條紅色的通道,大革命時期,中共地下黨組織也曾在這裡活動過,大家常以石屋嶺三亭一庵為「交通站」開會聯絡,並從這條路上將當地進步青年送去中共陽明山遊擊隊陳光寶部,送去井岡山參加革命。

時光荏苒,歲月如歌,在古道漸漸地褪下了他的歷史色彩時,它卻以人文遊道的身份再次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行走在古道,石板光滑,群山巍巍,流水潺潺,鳥啼聲聲,非常清幽,讓人十分愜意。

鹽茶古道地處天堂山風景名勝區,稍作修整便能成為一個極具觀賞價值的景點,同時為整個天堂山地區的秀美山水注入豐富的人文內涵。

鹽茶古道是湖廣兩地早期的商貿流通的見證,充滿了瑤漢群眾為反抗壓迫的血淚心酸,也目送了義無反顧探求真理的進步青年。時光流轉,山路不語,願這條生命小道、反抗大道、紅色通道、人文遊道能夠得到更多的關注,發掘更大的價值!


相關焦點

  • 探秘塔山深處鹽茶古道:穿越湖廣道 千裡挑南鹽
    1公裡,即進入鹽茶古道起點。  我國歷史上有「馬道」、「茶道」、「茶馬古道」、「絲綢之路」之稱,似乎很少聽說「鹽茶古道」,這真正是湘粵先民用鮮血與汗水鑄就的創業之路。千百年來,生民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鹽茶實為人們的「養命之寶」。茶要運出去換成鹽,常寧離南海千餘裡,人們所食用的鹽幾乎全是「海鹽」,而當時常寧地處偏遠,交通極為不便,只有去廣東連州(今連縣)肩挑腳運。
  • 常寧「塔山鹽茶古道」的歷史和傳說
    「塔山鹽茶古道」形成於何時,現已無法稽考。按自然規則探究,「凡有人居住的地方就有路」。按《常寧縣誌》記載,常寧再三國吳太平二年(257年),就已從耒陽縣析出而單獨建縣。從那時至今,也已有2400餘年。按自然規則思考,常寧既已獨立建縣,縣裡官員就要騎馬坐轎去了解塔山、管理塔山;塔山山民生產、生活也需要與山外溝通,這樣一來,就得修路。因此,百十年來,這條「石板官道」就自然形成了。
  • 湖南常寧:春天的塔山茶園美如畫 茶中有詩 詩中有茶
    有竹千餘竿 有茶滿山崖竹林環抱雲霧繞 白雲深處有人家高山雲霧好茶 小橋流水人家塔山阿妹忙採茶(周小青 攝)塔山瑤家小阿妹(彭國良 攝)天堂山黃洞村塔山山嵐茶苗圃再品一杯塔山山嵐茶(尹維龍 攝)作為高山雲霧茶的絕佳產地,常寧塔山得天獨厚,主產區即國家級環境優美鄉鎮塔山瑤族鄉和天堂山國家森林公園、天湖國家溼地公園範圍。
  • 湖南常寧:春天的塔山茶園美如畫 茶中有詩 詩中有茶
    有竹千餘竿 有茶滿山崖竹林環抱雲霧繞 白雲深處有人家高山雲霧好茶 小橋流水人家塔山阿妹忙採茶(周小青 攝)塔山瑤家小阿妹(彭國良 攝)天堂山黃洞村塔山山嵐茶苗圃再品一杯塔山山嵐茶(尹維龍 攝)作為高山雲霧茶的絕佳產地,常寧塔山得天獨厚,主產區即國家級環境優美鄉鎮塔山瑤族鄉和天堂山國家森林公園、天湖國家溼地公園範圍。
  • 看常寧塔山茶是如何「煉」成的
    隨著春茶全面開摘,常寧塔山瑤族鄉的茶企、茶農們又到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時刻。近日,記者走進常寧市塔山瑤族鄉,一探培育嚴苛的常寧塔山茶是如何煉成的。△塔山茶園4月1日,記者沿著山勢迴旋的盤山公路,來到獅園村,只見層層疊疊的茶園青翠養眼。
  • 「「常寧在奮進」系列發布會」塔山瑤族鄉「蝶變」40年 窮山溝已成...
    11月2日,「常寧在奮進」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常寧市塔山瑤族鄉經濟社會發展成就新聞發布會召開。紅網時刻衡陽11月2日訊(記者 蔣楠 通訊員 呂小寶 王榮 趙玲)「風寒遮不住,家當隨身帶」這是常寧市塔山瑤族鄉過去生活的真實寫照。
  • 湖南常寧:塔山深處茶飄香
    塔山茶歷史悠久,早在西漢便開始種茶、制茶,自宋以來均為上等貢品,據舊志記,宋朝宋真宗之女因故棲禪塔山能仁寺,自種自製塔山茶送京貢父。清光緒年間,《湖南省掌故備考》更是記載:「塔山茶,馳名衡湘間」。「十八年前就與茶葉結下了不解之緣……」種茶人劉鋼一邊訴說著他對茶葉的熱愛,一邊笑呵呵地沏著茶。
  • 衡陽市唯一的少數民族鄉|神奇而又美麗的常寧塔山瑤族鄉魅力無限
    常寧市西南邊陲,這裡「一腳踏三市,雞鳴四縣聞」,素稱「衡陽的西藏,常寧的湘西」。這裡除了天堂山外,還有西江漂流、東江峽谷、鹽茶古道、公主廟、猴子灘瀑布、瑤族風情園等景點讓人目不暇接。二、塔山山嵐茶名揚天下
  • 湖南常寧塔山:因一座形如塔狀石山而得名
    塔山瑤族鄉與桂陽縣光明鄉、白水瑤族鄉,祁陽縣曬北灘瑤族鄉山水相連。塔山山脈主峰天堂山海拔1263.7米,平均海拔500米,被稱為「自然條件極為惡劣、生產資料極為欠缺、瑤民生活極為貧困」的三極地區,素稱「衡陽的西藏、常寧的湘西」之稱。
  • 明末清初大思想家王船山在常寧塔山隱居的那些日子
    剛好有朋友居住在湖南省常寧市塔山,塔山山高林密,交通不便,為瑤民居住之地。於是,王夫子變姓名為瑤人,流亡於常寧,並在常寧開設書院為常寧學子講授《周易》、《春秋》。順治十二年,因為被朝廷鷹犬偵查到王夫子可能藏身於常寧塔山,在朋友的協助下他被迫再次流亡至興寧,住在荒山廢棄的寺廟裡,為當地學者講授《春秋》。同年八月,王夫子完成著作《老子衍》,這是王夫子的第一部理論著作。1656年3月,王夫子在常寧完成《黃書》一書。同年冬天,王夫子從常寧返回衡陽,同時寫下了《重登雙髻峰》一詩明志。
  • 天堂山辦事處鹽茶古道、千年飄拂、雲海紅霞……這處仙境,你還不去...
    千年飄拂, 悠悠古道, 萬裡雲天。 路線:許廣高速——常寧收費站——S320——X080縣道——天堂山辦事處江龍村村部——鹽茶古道。 來源:常寧宣傳
  • 常寧塔山瑤族鄉:看綠水青山,體驗茶園生活
    塔山瑤族鄉是衡陽常寧市下轄的唯一的少數民族鄉, 位於常寧市西南山區。經過多年探索,塔山瑤族鄉的特色茶產業成為支柱產業。
  • 常寧塔山:茶香溢滿致富路
    在平均海拔達800米的常寧市塔山瑤族鄉,4.5萬畝茶樹悄然抽芽吐綠,一股股茶香飄溢在瑤鄉人民的致富路上。△春茶吐綠採摘忙4月4日下午,記者在敖頭村谷佳生態茶園裡看到,數十名採茶工背著茶簍分散在茶壟中,手指上下翻飛,熟練地採摘春茶,山間到處都是忙碌的身影。
  • 天堂山深處的絕美冬色——茶園紅楓【圖】
    這詩意的畫面就藏在常寧天堂湖之尾、天堂山深處的白竹村。(攝影/劉東華) 這條石板路是黃勝古道,也是曾經的鹽茶古道的一段。(攝影/徐瑞東)
  • 常寧塔山春茶開摘 一葉知春入清盞
    一葉知春入清盞常寧塔山春茶開摘華聲在線3月23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成俊峰 通訊員 劉楊 尹維龍)「茶葉種在高山上,一年四季綠油油……」3月22日,迎著晨光,常寧市塔山瑤族鄉的採茶能手、貧困戶及「衡陽群眾」志願者,背著背簍,唱著採茶山歌,進入茶園採摘春茶。
  • 「常寧之聲」常寧第二杯好茶
    文 | 羊谷勒俗話說:「高山出好茶,農家有好女」。常寧的「高山」出產的塔山山嵐茶,屬於條形烘炒綠茶,色澤綠翠,滋味濃醇,奉為貢品。據記載起源於宋朝,近年來又曾連續三年被評為湖南名茶。而常寧農家的「好女」便是傳說中的「稼古茶」。年齡大點的農村朋友或多或少經歷過一種「上古神器」的洗禮,這種神器被常寧人稱之為「羊谷勒」,孩子們從小都要與它有場「生死劫」才能長大。
  • 天堂山深處的絕美冬色——茶園紅楓「圖」
    (攝影/劉東華)這詩意的畫面就藏在常寧天堂湖之尾、天堂山深處的白竹村。(攝影/劉東華)這條石板路是黃勝古道,也是曾經的鹽茶古道的一段。(攝影/徐瑞東)再過三年,茶園中的桃花、櫻花將成氣候。(攝影/郭宜庚)紅網時刻 通訊員 徐瑞東 記者 蔣楠 衡陽報導沿著蛇行石板古路一直走,隨路而立數顆百年古楓,這詩意的畫面就藏在常寧天堂湖之尾、天堂山深處的白竹村。深冬的白竹茶園內,村民正施茶肥,經霜後的古楓在寒風中紅豔醉人,成為天堂山最美的一道冬景。
  • G234線建設年內啟動,常寧塔山上高速只要半小時
    記者今天自市交通運輸局獲悉,常寧新河至蒲竹G234線已完成前期工作,年內將啟動建設。常寧市塔山瑤族鄉是我市唯一的少數民族鄉,也是深度貧困地區,為助力瑤族鄉親們早日脫貧,市交通運輸局持續加大對塔山鄉的交通扶貧建設和投資力度,完善該鄉交通基礎設施,進一步鞏固擴大交通扶貧成果。截至目前,市交通運輸局已完成G234常寧新河至蒲竹和S347常寧廟前至塔山2個項目的前期工作,今年將先期實施新河至蒲竹項目。
  • 明天,「市長代言直播」常寧塔山茶、茶油!價格驚爆,趕緊買買買……
    為進一步擴大常寧農特產品網絡銷售渠道,5月11日上午9:30,常寧市副市長袁立明將變身「 網紅主播」,為常寧的兩大明星產品:常寧塔山茶和常寧茶油代言直播,打Call……屆時,直播間商品下面,小編為你腦補一下常寧塔山茶和常寧茶油小乾貨吧↓ ↓ ↓常寧塔山茶相關史料記載,早在西漢時,常寧便開始種茶、制茶,宋朝時還被列為貢品。清光緒年間的《湖南省掌故備考》記載:「塔山茶,馳名衡湘間。」
  • 慢慢消逝的高山草甸:常寧天堂山
    所以這次回家鎖定了常寧的天堂山。常寧是一個不起眼的地方,至今不通鐵路。湘江自北阻斷了她,舂陵江自東鎖住了她,五嶺餘脈橫亙在她的南部和西部。京廣線繞開了她,湘桂線也繞開了她。千古以來,這裡安穩閉塞,沒有什麼大人物。沒有什麼大美人,唯一能讓人記憶的是油茶樹和鉛鋅礦。天堂山,原名天塘山,位於常寧市南部與桂陽縣交界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