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喜歡朋友家App的人
99%都是旅行愛好者
每個人對旅行都有不同的期盼
今天想給大家介紹由『踏實玩樂(TAS)』帶來的
社會創新和人文創意之旅
==================
==================
去旅行
想體驗不一樣的東西
查攻略、找路線、看點評
希望擺脫遊客的身份
看到最純正的目的地
然而
這一切不過自欺欺人
你仍然只是千萬個遊客中的一位
你走過、路過也錯過了本地人的生活
你沒有交到朋友
你僅僅看到別人讓你看的
那些所謂的景點
你不願承認
你碰到的都是表皮
你無法走進這座城市裡面
這是『你的旅程』
===TasTravel===
我去參加全臺灣最大的嘉年華
在來自全球各地的藝術家發起的工作坊中
學縫衣服、做道具、跳舞打鼓
跟來自小島各地的遊行夥伴們交朋友
一起走上街頭打鼓跳舞噴火狂歡
2015年夢想嘉年華
對門住的是來自法國的音樂家
樓下歇的是來自印尼的藝術家
同屋室友是來自美國的設計師
當大家都聚在「起笑中心」用餐、在社區裡開party的時候
各種膚色的人群讓我深刻地認識到
這裡是——地球藝術村
於2000年正式設立的「夢想社區文教發展基金會」,基於對臺灣這塊土地的喜愛及對故鄉深厚的情感,著手打造「參與式社區」,擬定造夢計劃。將慶典藝術、玩樂、創意、勇氣與熱情導入生活,激活社區居民對美好事物的期待,鼓舞他們勇於追夢,做一個「認真玩樂生活」的實踐者。
===TasTravel===
我聽Agua講
都市酵母計劃
「如何用創意和設計讓人愛上自己居住的地方」
我加入他們的工作坊
和臺灣設計師、藝術家、社會學家、環保學家、學生一起
觀察這座都市的政策、文化、經濟現狀
現在都市酵母有6000多個創意都市的建設計劃
每個發想都可以令人驚嘆、開懷、反思
我提出的會不會是下批6000之一呢?
水越設計,是一家成立22年,始終堅持不以商業為出發,回到設計的價值,思考人的需求以及社會的問題,所發展出來的不局限於產品,可能是該概念、系統或是行為模式,擴大設計的面向的設計公司。
===TasTravel===
我在「臺北城市散步」中遇到很多臺灣青年人
我問他們為什麼要跟我的朋友們搶參加名額
他們說想知道帶隊叔叔介紹的地道臺北
一個他們每天生活其中卻了解不到的臺北
臺北城市散步與臺北各領域專業者共同設計開發路線,包括藝術、市場、電影、設計、建築、祭典、民俗等,從不同觀點切入,帶領民眾發現臺北市的不同面貌。
===TasTravel===
我走進臺灣的大學
逛逛拍拍不太適合我
我只想靜靜地聽教授講一堂課
包含臺灣文創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Google上找不到的秘料
百度上不可能有的信息
我明白繁榮是這樣打造的
開始思考未來該走向何方
下課以後同學們帶我去周邊的夜市
現身說法來指點我要吃哪家的哪道小吃
我默默刪掉事先下載的《xx夜市十大小吃.pdf》
Facebook上多了十幾個好友
突然被群裡刷著今天的各種逗比照
頻頻彈出來的頭像框跟周圍的人一一對應
我們擁抱著道別
我盤算著回去要辦下一趟籤證
這是『踏實遊學』
開眼 · 動手 · 行走,體會當下
發現 · 思考 · 交流,探討未來
『踏實遊學』跟別的計劃不一樣
它不是要你去學會某種技能
而是想讓你看見「主流價值體系」之外的各種可能
脫離考個好大學、找份好工作、嫁戶好人家的社會
能夠呈現出怎樣的氛圍和環境
除上文提及的機構外
我們已經與臺灣過百家社會創新&人文創意社群/組織建立聯繫
帶你認識用創意、創新、創造打造理想新世界
有趣有顏有料的青年人
並且體驗他們的特色項目
我們不會提前確定具體行程
因為我們的朋友總是會給我們更好的
(觀光遊客請退散)
WANT TO JOIN US?
【去臺灣過聖誕!】
2016.12.24~2016.12.29
(六天五夜)
【臺北誠品跨年!】
2016.12.30~2017.01.04
(六天五夜)
住宿:5晚,2~3人間
餐飲:集體午餐、晚餐共8頓
材料:藝術工作坊及課程所需材料、道具和教本
講師:嘉賓授課費用及補貼
保險:基本人身安全保險
【擬邀機構】
①夢想社區
於2000年正式設立夢想社區文教發展基金會,基於對臺灣這塊土地的喜愛及對故鄉深厚的情感,著手打造「參與式社區」,擬訂造夢計畫。將慶典藝術、玩樂、創意、勇氣與熱情導入生活,激活社區居民對美好事物的期待,鼓舞他們勇於追夢,做一個「認真玩樂生活」的實踐者。
②都市酵母
尋找運用「創意」建立地方獨特文化360°面向的方法,這個計劃稱為「都市酵母」。
2006年1月11日開始,水越設計的世界概念設計「Plan Global」規劃出建立地方獨特且多面向文化的方法,水越稱之為「都市酵母」計劃,創意發酵的主題為:讓人愛上臺灣都市的方法。
水越設計討論的不只是都市這個大主題,希望透過都市酵母計劃觸發民眾對細膩生活的觀察,創造一種探討都市公共空間生活品質的方法與態度,各行各業的都市再造參與。
③我在旅行-火車大富翁
由「我在旅行」工作室推動的「火車大富翁」旅行,以擲骰子決定下一個目的地,沿途還要鼓起勇氣向陌生人搭便車,4年下來,約1500人嘗試了這種「隨機旅行」,共繞臺灣16.5圈。參加過的人說:「這種旅行充滿冒險與驚奇,很酷!」
「火車大富翁」通過有趣的勇氣旅行,帶領在地青年人深入了解臺灣本土文化,挖掘身邊事物背後的故事。同時,幫助青年與旅伴製造共同的難忘經歷,讓青年人敢於走出家門,和陌生人快速建立深厚的感情,享受小島旅行的樂趣和驚喜。
④竹圍工作室
竹圍工作室從創意文化出發,關心社會永續與生態,並以服務「創藝者」(Creative Talent)為主要任務,提供各種資源,鼓勵藝術創作展演、研究發展、文化交流等,協助創藝者以藝術行動回饋社會。
竹圍工作室創立於1995年,以獨立自營的方式,開放讓國內外藝術工作者及團體短期進駐,從事創作、展演、實驗研究、社區發展、藝術教育等活動。2011年正式申請登記非營利組織(北市演藝團體第1158字號)。竹圍工作室扮演文化藝術的交流平臺,提供時間及空間,讓藝術工作者及團體的各式創藝能量,在這裡得以發酵滋育,體現行動,讓藝術工作者的各種創意型式在這裡有發聲的可能性。
⑤角落微光
臺灣第一個獨立運作,「無社會捐款」,扶持並訓練隱者(包括街友,中高齡失業者與獨居長者)為導覽員的社會企業,隱者們用社會底層的聲音,訴說自己愛與生命的故事。隱者地圖更是一個創造共好的扶貧模式,民眾可付費參加活動,票價中6成作為隱者收入,角落微光收取票值的4成作為訓練經費。
⑥再生藝術工坊
2015年,臺灣好基金會從土地保育出發,以創新教育、環境教育、美學教育為目標,打造「再生藝術工坊」,以創意手作,讓剩餘材料得到充分的回收再利用。
全世界的製造業倉庫內,都會有一些剩餘品,瑕疵品,或樣品;而我們的生活中也常有仍然美觀但用不著的物品,隔一陣子就進了焚化爐,掩埋場。其實這些物品具有各種有趣的形狀,美麗的顏色,特殊的質感,如能組合它、改變它,可化腐朽為神奇,我們稱它為再生材料。
以再生材料出發,結合各地的藝術創作者,以及學校、成人、親子、企業,以工坊的型態,啟發創意的提升,訓練美學的眼睛,達到手做的成就感,更為環保盡一份心力,在許多國家已行之多年。臺灣好基金會成立臺灣第一所再生藝術工坊,以美學教育,創意發展及土地環保為目標,希望我們能創造更美更好的臺灣。
⑦URS-都市再生前進基地
在全球提倡「都市再生」的背景下,2010年臺北市都市更新處提出了「都市再生前進基地」(Urban Regeneration Station,簡稱URS)的行動計劃。計劃將臺北市公有閒置房地或已公告劃定為都市更新地區且重建前的閒置空間做活化利用,如今已經實行4年的時間。計劃是以再生為主軸,有別於狹義的都市更新拆除重建模式,旨在利用舊建築建構各式的創意平臺,以一種創意文化的方式保存地方歷史文化記憶,讓老舊的社區增添新的色彩,讓都市再生成為臺北市民的共識與集體主張。同時又能以都市再生活化城市,進而帶動產業經濟的發展。
都市再生前進基地,簡稱URS,其諧音為「YOURS」,旨在說明由都市再生所創造出來的空間與人們聚集而形成的活動,都是「市民的」、「你們的」,所有計劃的推行以及建築的營造,都與所有人共享。每個URS基地的定位根據其所在社區獨特的歷史脈絡都有一個細緻的準備過程:首先推動單位提出最初的想法,並衡量想法帶動這個地區未來的可能性;然後透過工作室、座談,讓不同的專業者、社區的居民、裡長一起來參加,最後經過不斷的討論和溝通慢慢形成共識。
⑧社企流
社企流的使命是要推廣、連結並支持社會創業,成為打造美好世界的行動引擎。我們透過三種角色來達成使命:線上網站匯整社會創新與社會企業相關資訊、教育活動促進實體交流與資源串連、培育計劃支持社會創業行動者跨出步伐。期望每個人都可以透過知識、交流、與行動的累積,用創新思維和興業精神創造社會正向改變。
⑨甘樂文創
三峽文創聚落平臺「文創。工藝。社區。公益」。
對於理想中的社會,甘樂有著期待與想像,這是一個「社會企業」的實踐過程,一群捨棄高薪工作有才且熱愛土地的青年,將一幢荒廢已久的百年古厝變身成藝文展演空間,各類藝文展演活動每周輪番精彩登場;獨立發行文創刊物《甘樂志》,用影像、文字記錄著臺灣再平凡不過的小人物故事,為紛擾的土地帶來純真的感動;甘樂始終堅持不忘創立時的初衷與信念,帶領夥伴們投入弱勢學童陪伴、社會教育、社區營造、環境保育等社會工作,持續散播這片土地的美好故事,義無反顧地努力向下紮根,默默地滾動影響著,希望讓這片土地多一點正面能量、勇氣與陽光。
WANT TO JOIN US?
【去臺灣過聖誕!】
2016.12.24~2016.12.29
(六天五夜)
【臺北誠品跨年!】
2016.12.30~2017.01.04
(六天五夜)
住宿:5晚,2~3人間
餐飲:集體午餐、晚餐共8頓
材料:藝術工作坊及課程所需材料、道具和教本
講師:嘉賓授課費用及補貼
保險:基本人身安全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