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時建造世界上最堅固的要塞,因忽略一點,被德軍輕易佔領!

2020-12-10 指縫間的歷史

文/滅霸他爸

希特勒上臺後,擴軍備戰,戰爭的烏雲籠罩在歐洲上空。

德國西部的小國比利時,為防備德國入侵,精心修築了被譽為世界上最難被攻克的埃本·埃馬爾要塞。

埃馬爾要塞位置

埃馬爾要塞位於馬斯垂克和維斯之間,與荷蘭相鄰,同時也是法國著名的「馬奇諾」防線北面延伸部的強大築壘和重要支撐點。

比利時傾盡全力,經過3年施工,要塞終於構築完畢。

埃馬爾要塞東北和西北都是幾乎垂直的40米高懸崖峭壁,懸崖下是奔騰而過的艾伯特河,東部的馬斯河構成天然屏障,河上的橋梁均在要塞炮火射程之內,要塞周圍還挖掘了反坦克壕和設置大量障礙物。

要塞炮臺

要塞設置有炮臺、旋轉式裝甲炮塔、高射炮陣地、反坦克炮陣地、重機槍陣地等結合起來的防禦體系,由總長度達4.5公裡的坑道和交通壕連接在一起,外圍構築了多個地堡和掩體。

要塞配備有射程可達16公裡120mm口徑火炮2門,75mm口徑火炮18門,高射炮6門,60mm口徑反坦克炮12門,重機槍37挺,所有武器的射界都經過精心測量,可以發揮出武器的最大威力。

此外,要塞還修建了一批假炮臺,來迷惑敵人。

要塞守軍為比利時陸軍第七師的1185名士兵,要塞內儲備糧食、水和彈藥可以維持守軍長期作戰。

要塞內景

當時,埃馬爾要塞—艾伯特運河防線與荷蘭的哥雷比奇爾防線和法國的馬奇諾防線被稱為世界上最堅固的要塞群。

德國方面在要塞完畢之後,就傾盡全力搜集相關資料,到了1939年,德國間諜甚至得到了要塞內部詳細的設計圖。

德軍為了一舉攻克要塞,自己還仿造了兩個,在格拉芬弗爾基地按照1:1的比例仿建了一個,在希爾德斯海姆空軍基地建造了一個按比例縮放的濃縮版。

德軍進行了仔細研究,得出即使付出巨大損失也無法攻佔要塞的結論。

就在德軍無計可施之時,女飛行員漢娜·萊普突發奇想:用滑翔機搭載士兵從空中進攻。

這個提議正好擊中了要塞的軟肋,因為比利時修建要塞之時,還沒有國家進行過空降和滑翔機降作戰,所以,沒有考慮到敵人從空中進攻的可能,空中進攻,將使要塞的絕大部分武器失去用武之地。

德國軍官沃爾特·科赫上尉被任命為佔領要塞的指揮官。

科赫開始潛心研究作戰計劃,經過反覆對比各種情報和要塞設計圖,最後決定採用偷襲的方式,利用夜色掩護,士兵乘滑翔機在要塞頂部機降,為了保密,行動之前不對要塞進行轟炸和炮火打擊。

這次行動的部隊大約500人,由4個突擊分隊組成,科赫率領一個分隊,負責佔領要塞,其他3個分隊負責奪取艾伯特河上的3座橋梁。

為了一擊必勝,科赫對參戰部隊進行了嚴格訓練,並進行編組,有火焰噴射器組、機槍組、迫擊炮組、爆破組等,擔負不同的作戰任務,突擊隊先後進行了12模擬攻擊演練。

1940年5月10日,真正的行動開始了!

科赫和突擊隊搭乘每架可搭乘8名士兵的DFS230滑翔機出發了,突擊隊先取道荷蘭,再進入比利時,到意外出現了,突擊隊被荷蘭軍隊發現,遭到高射炮攻擊。

炮擊雖然沒有給突擊隊造成損失,但驚動了埃馬爾要塞內守軍,他們做好了戰鬥準備。

但是,過了良久,比利時守軍也未聽到飛機發動機轟鳴聲,以為是虛驚一場時,突然9架德國滑翔機落在要塞頂部,突擊隊迅速行動,幾分鐘就摧毀了要塞頂部的炮位。

另外三支分隊,也成功佔領了三座橋梁,同時,德軍裝甲部隊也發動了進攻,由於要塞火炮被突擊隊摧毀,無法開炮阻止德軍地面部隊推進。

不久,德軍傘兵第二梯隊300餘人趕到,和突擊隊一起攻擊要塞內比利時軍隊。

5月11日凌晨,德軍工兵營趕到要塞,對比利時的地下工事進行逐個爆破。到了下午,比利時守軍宣布投降,埃馬爾要塞落入德軍之手。

埃馬爾要塞之戰,德軍陣亡6人,負傷19人,比利時軍隊陣亡60人,負傷40餘人,被俘1100人。

要塞陷落後,通往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的大門敞開了,6天後布魯塞爾淪陷,17天後比利時投降。

參考資料:《二戰經典戰役紀實》、《二戰圖文史:戰爭歷程完整實錄》、《空中突擊:世界空降兵完全解密》

相關焦點

  • 天價建造的馬奇諾防線,到底有沒有價值?為何沒發揮應有的效果?
    如果說二戰前所建造的諸多防線裡,投資最大,防區最廣的要塞防線,那一定是法國的馬奇諾防線。作為一個橫貫法國東部,主體數百公裡長的防線。馬奇諾防線無論在任何角度上,都是當時世界之最的防線。然而這道防線在戰爭中,卻輕易的被德國繞開,完全沒能發揮作用。後世人常說馬奇諾防線是一個毫無價值的產物,那它是否真的毫無價值呢?
  • 要塞:混合了城堡 宮殿和要塞的建築結構
    他們從1530年開始管理的馬爾他很快就建立了一座環繞的要塞,在城市的前方還建有一座要塞,以及時將敵人牽制住。1565年土耳其人在馬爾他登陸後立刻就開始進攻這座要塞,在衝鋒時五分之一的士兵喪身。當救兵來到時,土耳其不得不撤退。此後馬爾他成為了防禦最堅固的一座島。德國:德國的各個小國家在引入新的要塞建築方式的速度各不相同。
  • 要塞:混合了城堡 宮殿和要塞的建築結構
    這種要塞在法國被稱為胡格諾式的(à la Huguenote)。胡格諾派最重要的城市拉羅謝爾從1569年起就完全被一層新式的牆和堡壘環繞,直到1628年法王的軍隊在圍困了十五個月後才佔領它。法王通過這場戰爭才認識到要塞的價值。他也開始造要塞。不過法國的要塞在許多地方把過去的設計都理解錯了。
  • 德軍最好的步兵師,曾最先攻入巴黎,為何不能快速攻陷蘇軍要塞?
    然而在蘇聯邊境要塞布列斯特,德軍卻反被阻攔一個月之久,部分蘇聯官兵甚至抵抗到了七月底還有槍聲。那麼這些蘇軍士兵,是如何堅守了如此之久的呢?一、布列斯特要塞要了解布列斯特要塞保衛戰,我們首先就要了解布列斯特要塞本身。布列斯特要塞興建於1830年,是在布列斯特老城建造的。
  • 二戰德軍三大名將之——曼施坦因
    1940年5月10日清晨,德軍136個師在3000多輛坦克配合下,繞過馬奇諾防線以A、B兩個集團軍群進攻比利時、荷蘭、法國、盧森堡等國。當時英國、法國、比利時、荷蘭、盧森堡加在一起也擁有147個師,300多萬軍隊,兵力上與德國實力不相上下。德軍並不完全佔上風。
  • 歐羅巴美食巡旅:鐵甲飛兵破堅城、修道院裡出佳釀之比利時的美酒與酒文化
    埃本.埃馬爾要塞實際上是一個仿照 馬奇諾防線錯綜複雜的防禦工事精心設計建造的堡壘群,建築在一個花崗巖的小高地上。頂部有4座暗炮塔,用液壓升降機供給彈藥,各處還設置有迷惑敵人的假炮塔。要塞的防守部隊共1200人,由橋特蘭少校指揮,屬第7步兵師。埃本.埃馬爾要塞在當時被列為歐洲最重要的防禦陣地之一以及世界上最堅固的要塞,被喻為比利時的東大門,艾伯特運河防線上的一把鎖。
  • 歐羅巴美食巡旅:鐵甲飛兵破堅城、修道院裡出佳釀:比利時的美酒與酒文化
    要塞最外圍是位於三座橋梁附近的橋頭堡,每座橋梁由1個班防守,配備有反坦克炮1門和機槍等輕武器,橋墩上安放了炸藥,隨時都可以對橋梁實施爆破,這3座橋都在要塞炮兵火力的控制範圍之內。在要塞的上面沒有暴露的石工痕跡,也沒有暴露陣地的建築物,到處長滿了雜草。頂部有4座暗炮塔,用液壓升降機供給彈藥,各處還設置有迷惑敵人的假炮塔。要塞的防守部隊共1200人,由橋特蘭少校指揮,屬第7步兵師。埃本.埃馬爾要塞在當時被列為歐洲最重要的防禦陣地之一以及世界上最堅固的要塞,被喻為比利時的東大門,艾伯特運河防線上的一把鎖。
  • 一場因石油而爆發的戰役,德軍如何攻陷蘇軍的塞瓦斯託波爾要塞?
    1941年的12月17日蘇德戰爭已經爆發,德軍開始出兵針對克裡木地區德國出動了九個師團包圍了要塞但是被蘇聯海軍陸戰隊給趕了回去,包圍圈被粉碎。第一次進攻要塞德軍以失敗告終。德國不可能放棄這個地區否則這裡就會像一顆釘子一樣將德軍狠狠的釘在羅馬尼亞之前不能動彈,於是乎第二次圍攻塞瓦斯託波爾要塞的戰役很快就再次開始了。
  • 不屈比利時:16萬兵力硬抗德意志百萬雄師,逼得德國祭出大殺器
    在列強爭奪霸權的世界,小國一般都只能任其擺布,當作戰爭爭霸的犧牲品,從古至今皆是如此,很難扭轉命運。 20世紀初便是這樣一個列強爭霸的世界,而位於歐洲西北部的比利時便是這樣一個小國。
  • 德軍突擊阿登森林,法軍為何毫無反應?其實原因很簡單
    德軍突擊阿登森林,法軍為何毫無反應?其實原因很簡單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之前,法蘭西政府和民眾對於德國是害怕又不屑,他們知道德國人遲早會向法國宣戰,他們不想再打仗了,幸好他們還有一個絕招就是馬奇諾防線。法國人自信集法國全國之力修建的「史上最堅固」的馬奇諾防線可以抵擋住納粹德軍的鐵騎。德國人的確被這道馬奇諾防線難住了,想要強行通過馬奇諾防線必定要付出巨大的代價。德國決心繞開馬奇諾防線,從比利時和荷蘭那裡對法國發動突襲,然而橫亙在德國和法國之間的阿登森林成了德軍的攔路虎。阿登森林是山地丘陵地形,這裡樹林密布,這裡易守難攻,德軍想要穿越阿登森林幾乎沒有可能。
  • 實地參觀荷比邊境曾經的世界第一要塞
    即使橋梁失陷,要塞的大炮也能制止對方的前進,使對方不管奪取哪座橋,都得付出巨大的代價。更多有關它的稱號,比如在當時被列為歐洲最重要的防禦陣地之一和世界上最堅固的要塞,並被形象地比喻為比利時東邊的「大門」,艾伯特運河防線上的一把「鎖」。因為要塞背後便是坦蕩的比利時平原,所以整個比利時安危皆繫於此。看著這些稱號讓人感覺很震懾,估計也給當時的國家和人民些許心理安慰。
  • 空降克裡特島:10000名最精銳德國傘兵的巔峰之戰
    一般而言,空降兵在戰場上都是配角,主要負責執行一些特種作戰任務,比如佔領隘口、展開破壞、實施斬首、參與營救等等,通俗點說,他們就是會飛翔的特種部隊。二戰初期,德軍橫掃挪威、丹麥、荷蘭、比利時,在這一過程中,德國空降兵大顯身手,常常以微小的代價斬獲巨大的戰果,比如攻佔埃本·埃馬爾要塞。
  • 血戰斯海爾德河擊敗數萬德軍
    1944年,在西蘭省運載加拿大士兵的兩棲車輛正登陸斯海爾德河地區斯海爾德河戰役,又稱比荷堤防之戰,發生在比利時北部與荷蘭西南部,此戰是一場惡戰,戰役的核心是安特衛普港,歷史學家長期忽略這場戰役,直至近幾年才開始重視。
  • 為什麼在這次戰役中,德軍的戰略計劃會失敗那?
    大戰爆發後,在歐洲戰場上形成了三條戰線:比利時法國北部和德法邊境構成了西線,那裡主要是英、法、比三國軍隊對德軍作戰;從波羅的海南岸直到羅馬尼亞構成了東線,那裡是俄國軍隊對德、奧軍隊作戰;沿多瑙河和薩瓦河構成了巴爾幹戰線,那裡是奧匈軍隊對塞爾維亞軍隊作戰。此外,在亞洲的南高加索,有俄土軍隊交戰;在兩河流域和巴勒斯坦,有英、土軍隊交戰。
  • 全球最沒用4個軍事防線,1個用50億打造卻成笑話,我們也有一個
    導語:全球最沒用4個軍事防線,1個用50億打造卻成笑話,我們也有一個眾所周知,軍事防線是一國最為強大的防禦措施和工程,它們通常都具有堅固耐用之稱,這些花費大量投入修築的防禦體系,在重兵把守之下,能發揮十分強大的防禦作用
  • 為什麼在這次戰役中,德軍的戰略計劃會失敗那?
    大戰爆發後,在歐洲戰場上形成了三條戰線:比利時法國北部和德法邊境構成了西線,那裡主要是英、法、比三國軍隊對德軍作戰;從波羅的海南岸直到羅馬尼亞構成了東線,那裡是俄國軍隊對德、奧軍隊作戰;沿多瑙河和薩瓦河構成了巴爾幹戰線,那裡是奧匈軍隊對塞爾維亞軍隊作戰。此外,在亞洲的南高加索,有俄土軍隊交戰;在兩河流域和巴勒斯坦,有英、土軍隊交戰。
  • 三國志戰略版要塞佔領地嗎 要塞怎麼打
    三國志戰略版要塞有什麼用?三國志戰略版要塞佔領地嗎?三國志戰略版要塞怎麼打?不少玩家對於要塞可能都會比較陌生,不知道具體有什麼用法。話不多說,下面,就隨琵琶網小編來了解一下吧!   三國志戰略版要塞有什麼用?
  • 二戰:英法失策,德軍繞過重要軍事要塞!法國無險可守,敗局已定
    話說德國雖然接連攻克了數個國家,但是希特勒最忌憚的還是法國這個陸地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法國陸軍的戰鬥力絕對不輸給德國。並且在勝利之後還在德法邊境修築了一道堅固的軍防工程馬奇諾防線,進一步加強了法軍的防禦能力。
  • 這個城市的旅遊學校,是比利時最古老、最大的
    列日市位於倫敦-布魯塞爾-柏林TGV道路上的7條公路支線網的正中心,距荷蘭僅30公裡,距德國僅45公裡。她是歐洲第三大河港、會議中心、國際活動的東道主以及瓦隆人(Walloon)居住地區的經濟中心。作為日耳曼帝國一個獨立公國的屬地長達8個世紀的歷史造就出了「列日」精神,即高傲和頑強,與生俱來的喜好嘲弄和反抗,但又熱情好客。
  • 二戰時期荷蘭,海牙街頭的德軍
    【入侵荷蘭的德軍】1848年,荷蘭確立議會、君主制。該國允許宗教自由;法律允許性交易、安樂死等。1795年,法國佔領荷蘭;後荷蘭聯合王國(荷蘭、比利時)成立;1830年,比利時獨立。【德軍士兵與荷蘭女子】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荷蘭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