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德國雖然接連攻克了數個國家,但是希特勒最忌憚的還是法國這個陸地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法國陸軍的戰鬥力絕對不輸給德國。並且在勝利之後還在德法邊境修築了一道堅固的軍防工程馬奇諾防線,進一步加強了法軍的防禦能力。
希特勒對法國早已是恨之入骨,二十多年前的戰爭不僅使德國賠了很多金錢,土地,連正常的軍事科技能力也被死死地束縛著。為了打破困住自己的牢籠,利用前期英法採取的綏靖政策,德國在暗中建造了大量坦克、飛機與大炮。
在西線戰幕拉開後,德軍開始有計劃的進攻看似強大的法國。考慮到馬奇諾防線的強大作戰能力,為了能減少傷亡,德軍開始進攻名不見經傳的彈丸小國盧森堡。歐洲打得熱火熱荼的時候,盧森堡為了自保早早就宣布了中立,既不參加同盟國也不參與軸心國。但是這只是盧森堡的一廂情願,由於它的重要地理位置,德國還是對這個小國家展開了軍事行動。
弱國無外交這句話適用於任何時候,沒有絕對實力的國家,別國欺負你只有挨打的份。盧森堡人口只有30萬,並且沒有軍隊,只有維持秩序的警察機構,面對強大的德軍時連招架之功都沒有。
由於同盟國的誤判,橫跨比利時、法國與盧森堡的阿登山沒有引起法國的注意,德軍的勝利大都是隆美爾指揮坦克軍隊採取的閃電戰取得的。由於阿登山山陡林密,不適合大規模坦克兵團的行進,只有比利時派遣了很小一部分軍隊防守陣線,這就給了德軍可乘之機。
當德國的坦克摩託化軍團闖入阿登山繞過馬奇諾防線的時候,只受到了零星的抵抗。並且為了保護坦克機械化軍團的安全,德國還派遣了數百架戰機搶佔制空權。數千輛德國坦克龜速在阿登山脈的山路上,為了節省時間當坦克拋錨了不維修直接推下深深的山溝。就這樣德軍耗費了三天時間,輕鬆繞過了法國專門為了防守德國所建造的馬奇諾防線也是令人吃驚不已。
德軍坦克軍團下了阿登山之後直接向著最後一道障礙--馬斯河。如果通過馬斯河,法國廣袤的平原地區便無險可守,而德軍的坦克機械化軍團便能暢行無阻,發揮出最大的戰力。更何況坦克軍團的指揮是作戰剽悍、有勇有謀的隆美爾。
1940年5月13日凌晨4時30分,隆美爾下令強渡馬斯河。這時防守的比軍開始向正在渡河的德軍發起了猛烈地進攻,一時間德軍運兵的橡皮艇被擊沉了很多艘。隆美爾眼看自己的士兵損失慘重,直接呼來空軍和炮兵前來支援,一時間比軍的防守陣地被炸彈和炮彈的轟擊下摧毀了大半。德軍趕緊爬上岸,向著比軍的陣地發起了猛烈地衝鋒。眼看馬斯河防線不保,英法的空軍數百架飛機開始支援比軍,可是面對著強悍的德軍,為時已晚矣。
更不好的消息傳到了英法聯軍的耳朵裡,14日色當方面的德軍已經在馬斯河防線撕開了一個長50公裡、寬近30公裡的口子,同中路和右翼共有7個坦克師、3個摩託化師成功越過馬斯河防線,向著法比防線進攻。
短短幾天時間,法國的腹地就暴露在了德軍面前。接下來英法會對他們的誤判承擔嚴重的後果,法國已無險可守,危矣!
參考資料:《第二次世界大戰演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