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德軍能在二戰前期迅速擊潰波蘭和法國?雙方兵力對比如何?

2020-12-15 夜讀史書

1939年9月1日,德軍入侵波蘭。兩天後,英國履行了之前答應維護波蘭領土完整的承諾,向德國宣戰。之後法國也向德國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拉開序幕。

在當時許多歐洲人心目中,波蘭算得上是一個擁有較強實力的國家,即使它無法打敗德軍入侵,但至少也能將德軍拖入持久戰的泥潭之中。然而令英法兩國政治家都始料未及的是,不到一個月時間,波蘭就已被徹底擊潰。

1940年5月10日,德軍入侵法國。當時法國號稱擁有「世界最強陸軍」,邱吉爾也曾在1938年稱讚法軍是「歐洲訓練最完善和機動力最可靠的軍隊」。然而就是這樣一個擁有「天下無敵」軍隊的法國,卻在面對德國入侵時潰不成軍。6月14日,德軍進入巴黎,法國政府垮臺。

為什麼德軍能在二戰前期迅速擊潰波蘭和法國?是德軍擁有壓倒性優勢兵力,還是另有其他原因呢?下面我們就來說說當時雙方的兵力對比。

二戰爆發前夕,波蘭陸軍共有30個常備師,10個預備師,以及12個騎兵旅。此外,波蘭方面還宣稱擁有250萬經過訓練的人員,隨時可以動員投入戰鬥。

法國作為當時數一數二的強國,共有65個常備師,45個預備師。扣除了需要駐守在法國南部和北非地區的防禦部隊外,法國能投入到法德邊境線上的軍隊仍可達到85個師。

德國在二戰爆發前夕能動員的軍隊共有52個常備師,46個預備師。值得一提的是,德國52個常備師中包括了6個裝甲師,4個機械化師,4個摩託化步兵師。

從雙方兵力對比上來看,波蘭加上法國能投入到戰場上同德軍作戰的部隊約有125個師,這還不包括戰爭爆發後英國支援的軍隊。而德國總兵力只有98個師,並且它還面臨著兩線作戰的尷尬處境。因此光從兵力方面分析,德國完全處於劣勢,尤其是在西線,法軍似乎擁有壓倒性優勢。然而,結果卻是德國先擊潰了波蘭,後擊潰了法國,並將整個西歐都置於德軍的鐵蹄之下。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許多人認為德軍之所以能在二戰初期勢不可擋,主要歸功與他們在武器上的優勢。可事實上,當時德軍的武器裝備與法軍比起來,並沒有特別明顯的優勢,真正造成雙方實力差距的其實是彼此在軍事思想方面的認識。

在二戰爆發前夕,波蘭的指揮官們仍深信騎兵衝鋒的價值。他們沒有裝甲師,沒有摩託化師,卻一直維持著數量龐大的騎兵部隊。這種軍事思想幾乎落後了整整一個世紀。

另一方面,法國在武器裝備上並不遜於德國,但他們卻無法將其組織成為一個整體。比如法國擁有的坦克數量比德國還要多,但法軍指揮官們卻將坦克當成是步兵的輔助,將坦克分散在密集的步兵之中。這與德軍利用坦克集群作戰形成了鮮明對比。

此外,無論是波蘭還是法國,陸軍部隊都缺乏空軍的支援,所以使得戰場局面變得更加糟糕。波蘭因缺乏工業基礎,因此無法發展空軍是情有可原的。然而法國卻是由於陸軍話語權過強,從而限制了空軍的發展。結果等到戰爭爆發時才發現,德國空軍在法國境內如入無人之境。

因此,波蘭被擊潰除了軍事思想落後外,自身實力不足也是一個客觀存在的原因。而法國被擊潰的主要問題則都是出在他們自己身上。明明手裡有一副「好牌」,卻因「牌手」水平太差,結果打成了「爛牌」。

參考文獻:《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史》

相關焦點

  • 二戰蘇德戰爭,蘇聯為何能迅速恢復戰鬥力?兵力集中單打一
    1939年9月1日,德國閃擊波蘭二戰爆發以後,圍繞德國該不該繼續向東擴大戰爭的問題,一直有兩種不同的意見。一些人認為,如果希特勒見好就收,在佔領波蘭和法國等西歐國家以後,把主要精力用在進攻英倫三島上,戰局可能對德國還有利;另外一些人認為,如果德國不進攻蘇聯,史達林也可能要進攻德國,只要希特勒在史達林格勒戰役前不再主動進攻,穩住既有戰線,德國就能獲得戰爭主動權。
  • 二戰中的波蘭:最早破譯德軍密碼的不是圖靈,而是波蘭數學家
    這本書講述了被佔領期間波蘭人民的生活和抗爭,介紹了在海外成立的一支支波蘭軍隊以及他們在世界各地的戰鬥,還展現了許多鮮為人知的史實,如戰爭勝利之後流亡海外的波蘭人為獲得國家獨立主權所進行的奮鬥,成千上萬波蘭人在蘇聯的壓迫之下被關押、囚禁在古拉格集中營。波蘭的二戰史為什麼特殊?
  • 法國號稱第一陸軍強國,為何毫無戰鬥力,二戰迅速向德國投降?
    在1940年的歐洲戰場,德國在東線戰場發動了閃電戰,滅掉了波蘭百萬大軍。回師西線對陣英國、法國、荷蘭、比利時、盧森堡五國同盟軍隊。可是不管怎麼說,盟軍也有100多萬大軍,裝備精良,戰鬥力根本不比德軍差。
  • 二戰法國對德國最大的貢獻不是裝備,而是用糧食養活了上百萬德軍
    德軍要想繼續戰爭就要擴充兵力和生產規模,而這些多出來的士兵和工人無法投入到農業生產中去,反而要按照高營養標準獲取食物。以戰養戰一直是人類史上常用的方法,在沒有做好與蘇軍開戰的準備時,攻佔法國這個歐洲的產糧大國就十分有必要了。
  • 二戰德國為何入侵波蘭?波蘭又為何潰不成軍?
    西方一般認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以1939年9月的波蘭戰役為開端的,短短一個月波蘭即被納粹德國擊潰,但是波蘭並不是弱鳥,二戰前號稱歐洲第五大強國,國土跟德國差不多大,那麼波蘭是如何被秒殺的呢
  • 二戰德國投降時,德軍還有多少兵力?數一數至少還有200萬精銳
    在這兩次死傷幾千萬人的浩劫中,德國都是戰爭的發動者,一戰中它和奧匈帝國聯盟,想重新瓜分殖民地世界;二戰中它組成德意日三國軸心,想用徵服和掠奪的方式建立霸權帝國。 德國在一戰後沒得到徹底清算,導致20年後再次反撲,所以二戰時歐洲盟軍堅決作戰到底,佔領並瓜分了德國的領土。德國雖然不是廣土眾民的大國,但它的戰爭潛力是非常恐怖的,這從它二戰的擴軍進程就能看出一二。
  • 二戰德軍的戰鬥力為什麼這麼強?前期的勝利只是靠運氣嗎?
    光是蘇德戰爭,從1941年到1945年,在短短的四年時間之內德國就讓蘇聯付出了2660萬蘇聯軍民死亡的巨大代價,相當於全國總人口的1/7,盟軍在西線和北非、義大利的主要傷亡也都是由德軍造成,僅僅一個德國為什麼就可以造成這麼大的破壞?德軍的戰鬥力為什麼會這麼強?
  • 二戰中最優秀的德軍名將,既是空中悍將,又是陸戰奇才
    尤其是二戰時期,哪一個國家沒有幾個出色的將領?像大家比較熟悉的蘇聯大將朱可夫,英國元帥蒙哥馬利,美國名將巴頓,艾森豪。還有中華民國的薛嶽,白崇禧,日本的山本五十六,以及德國,在二戰時期,德國出了許多名將,比如古德裡安,隆美爾,還有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二戰時期最優秀的德軍將領阿爾貝特·凱塞林元帥。
  • 二戰爆發前,德軍步兵師人員編制和裝備的發展(上)
    在二戰爆發前夕德軍各兵種都偏向於實現部隊的快速機動能力,基本上每個兵種都有一部分摩託化部隊;同時各部隊在保證機動性的情況下改良裝備,增強火力上的配置,比如自行火炮。當然最開始的時候德軍並沒有裝備重型武器,他們只有7個步兵師和3個騎兵師,也就是常說的「10萬國防軍」,因為這個時候受到凡爾賽條約的限制叫防衛軍,二戰德軍就是在這個基礎上擴建起來的。
  • 從利沃夫到基什尼奧夫,蘇聯全面反攻,德軍一步步走向全面崩潰
    蘇德之戰分為東線和西線,其區分是以德國來分界的。在柏林以東的戰線就是東線戰場,主要是用以對蘇聯,而柏林以西的西線主要是對抗英美盟軍的軍隊。東線戰場是二戰時期最殘酷的戰場,戰後根據蘇聯的《偉大的衛國戰爭》的記載,德軍先後在東線投入了1300萬的軍隊,陣亡人數大約在400萬左右。
  • 二戰前德軍對進攻波蘭感到信心不足
    二戰之前的波蘭,完全就是個歐洲小霸王。一戰結束之後,波蘭重新復國,而復國後的波蘭便立刻開始了四面出擊,先是從蘇聯身上撕下一大塊血肉,之後又和德國合謀瓜分捷克斯洛伐克,不僅自身實力不俗,且和多個國家結盟,乃是個極不好惹的角色。
  • 波蘭為何敢揚言三天消滅德國?看它的戰前兵力和裝備,你就明白了
    ,於是雙方和解,波蘭讓世界看到了自己的實力,終於把100多年的怒火發洩了出去,所以全國上下民族自信心空前膨脹。 此後,波蘭各方面的發展是越來越好,我們來看看被德國攻打之前,波蘭的軍事水平:常備兵力高達76萬人,是同期美國的12倍、德國的7倍,後來更是達到了100萬人,並且擁有7個集團軍、4個戰役集群、870輛輕型坦克和裝甲車、4300門火炮和迫擊炮、900餘架飛機,共30個步兵師、11個騎兵旅、2個摩託化旅。
  • 骷髏師:一個讓蘇軍最恐懼和頭疼的部隊,二戰後他們的結局如何
    波蘭戰役後,德軍以骷髏總隊的部分軍官和士兵為基礎,組建了骷髏師。隨後,這些人經過了一系列的培訓。培訓結束後,骷髏師正式參加二戰。在法國戰役中,骷髏師原本是預備隊,1940年5月16日才加入戰鬥。三天後,上級命該部隊去清剿康布雷和樂卡圖兩地的殘餘抵抗勢力。按照國際規定,不能屠殺和虐待戰俘,要優待他們。
  • 二戰時面對來勢洶洶的德軍,波蘭搬出了大殺器「鐵道裝甲混合體」
    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波蘭遭到了德軍的全面進攻,進行了不到一個月的抵抗之後,波蘭戰敗。這一期間大家最感興趣的就是波蘭的騎兵是如何的勇猛,是如何用馬刀砍坦克的,以至於造成了波蘭很落後的印象。
  • 希特勒為什麼決定入侵史達林格勒?前期勢如破竹的德軍為何會在此...
    當初,一些德軍的高層如 曼施坦因 等,都深刻的認識到了裝甲兵部隊運用的重要性,因而才有了在二戰中所向披靡的 「閃電戰」 , 德國在1940年以閃電戰攻佔了丹麥,挪威等國,很快法國也被德軍攻陷
  • 二戰中,為什麼德國人會認為蘇聯絕不是自己的對手?
    那麼,這是為什麼呢?自從德國於1939年9月入侵波蘭而導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其與盟軍有一段相當長的時間在歐陸上處於未交戰的狀態,被稱為「假戰」。希特勒曾希望法國和英國默許德國徵服波蘭並立即停戰。因為,德國的原物料儲存量(需從外地進口)非常不足,目前德國的戰爭機器主要依靠自蘇聯的原物料,出於兩國意識形態的不同,這使希特勒對該情況感到非常不安。
  • 柏林戰役,德軍擁有百萬大軍,為何沒守住柏林城?
    二戰後期德軍全部兵力加起來差不多有三百萬(包括200萬德國國防軍,100萬德國黨衛軍)兵力多寡是由其軍工能力所決定的,但是在柏林戰役中卻組織不起來那麼多的人,因為德國深陷戰爭的泥潭,兵力無法集中在首都柏林。
  • 從歷史看波蘭,為什麼是歐洲的擦腳布?波蘭是怎樣一個奇葩國家?
    這一理論在波蘭非常適合,因為波蘭基本上都是平原,沒有可以阻礙坦克集群的高速突擊。德軍將部隊分成了南北兩個集團軍,北方集團軍由博克上將統領。南方集團軍由龍德施泰特上將統領。德軍總共投入了44個師,其中包括7個裝甲師,4個輕裝甲師,4個摩託化師。還有1939架飛機和2800輛坦克,總共兵力達到了88.7萬人。
  • 二戰時,法國250萬大軍被德軍42天打殘,僅因一本書?太天真
    固步自封的法國關於法國失敗的原因,筆者看到不少人說,僅因為一本書,那本書的售價還只需15法郎。這到底是一本多麼神奇的書,能決定戰爭中一個國家的命運?該書的大概內容為:法國急需建立起一支強有力的現代化部隊。英美兩國能以海洋為天然屏障,易於防守。而法國四境多為平原,只有東北部有阿登山脈的保護,雖然有馬奇諾防線,但德國可以從其他地方進軍入侵。只有擁有一支強大的現代化軍隊,海陸空三方均防護,才能真正確保法國的安全。
  • 二戰:發動二戰的德國到底有多少兵力?陸上強國法國僅堅持兩個月
    在二戰打響之際,德國到底有多少兵力呢?,不得生產坦克、潛艇等極具有破壞性的殺傷武器,企圖澆滅德國復仇的火焰,然而巨額的戰爭賠款使得德國經濟深處崩潰的邊緣,德國民眾復仇情緒高漲,希特勒此時上臺,煽動這股復仇之火併不費太多力氣,於是他一步步的試探,利用英法安於現狀的態度一步步的發展軍事工業,擴大軍備,短短幾年時間便迅速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