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除了鄭州頂著新一線的帽子,穩坐大當家之外,二把手可以說是斷了層。但是三當家的卻足足有7位:洛陽、商丘、新鄉、南陽、信陽、駐馬店和周口。
《2020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中,河南境內,洛陽,商丘,新鄉,信陽,駐馬店,周口在三線城市名單中。
這個排名是根據商業集聚度、城市樞紐性、城市人活躍度、生活方式多樣性以及未來可塑性這五個大的維度,對全國地級市和以上城市進行排名。
那麼在河南這三線七小福之中,誰會去填河南二線城市的名額呢?通過多方面的觀察,南陽,洛陽有望成為後起之秀。
南陽——南都,帝鄉
作為在河南省18個省轄市中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南陽:早在夏朝初,禹把今南陽境內鄧州作為都城,就註定了南陽未來千年的輝煌之路。在古代南陽就是中部地區重要的交通樞紐,最主要的是人真的多啊,這也是南陽發展的一大助力。另外如今作為世界最大調水工程南水北調的中線源頭,南陽淅川還是重要的核心水源區之一。南陽的知名度,是止不住地往上躥。
資源,人口,經濟,景色數一數二:
南陽市水資源總量70.35億立方米,水儲量、畝均水量及人均水量均居河南省第一位。金礦、石油儲量居全省第二位。
2019年,南陽市生產總值3814.98億元,比上年增長7.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569.46億元,增長3.2%;
第二產業增加值1267.78億元,增長8.0%;
第三產業增加值1977.73億元,增長7.6%。
轄區內的各縣實力也是一個塞一個,旅遊景區數不勝數。
古都王朝數洛陽
作為中西部三線城市中,工業實力排名第一的洛陽,在各方面也是絲毫不輸南陽。
比歷史,洛陽的王朝恨事講是講不完的。比旅遊資源,境內山川丘陵交錯,有伏牛、外方、熊耳和崤山四大山脈,A級景區82處。
2019年,洛陽市地區生產總值5034.9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7.8%。
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45.1億元,增長3.7%;
第二產業增加值2330.6億元,增長8.8%;
第三產業增加值2459.2億元,增長7.3%。可以看出經濟實力是遠高於南陽的。
但是,官大一級壓死人。距離鄭州這個大哥太近了,這也是洛陽一直無法出人頭地的一大隱疾。但是如果迎東而進,跟這位大哥索性再更拉近些關係,實現共同發展,相信實現二線只是時間問題。
看一座城市的潛力無非從人口,工業實力,人民素質,交通地位來測量。而三線想躋身二線還有兩個因素:一是城市規模,二是與區域中心城市的距離。
在不久的將來,是否這兩顆太陽都會成為二線明珠,還是洛陽在鄭州之後一馬當先?目前看來,兩虎相鬥,洛陽要完勝南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