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獨佔鰲頭的量子通信,到底是什麼?墨子號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2021-01-11 科學探一探

文/濤聲依舊

中國獨佔鰲頭的量子通信,到底是什麼?墨子號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我們都知道量子科學也有可能成為未來引發第4次工業革命的事物,而量子科學分為很多的領域,其中中國獨佔鰲頭的就是量子通訊,雖然我們知道中國已經發射了墨子號通訊衛星,也知道這件事情美國無法做到,有很多人無法了解量子通訊,下面小編就給大家詳細的解釋一下.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一下什麼是量子,量子屬於當前科學界公認的最小的能量單位,它比我們所熟知的光子和電子要更小,在曾經的科學來說是一件非常不可思議的事情,然而量子已經出世,還有著更多違反科學常理的事情,我們都知道在經典力學當中,無論是什麼事物,無論它具有這什麼速度,它都具有著可觀測性質,但是量子卻不一樣。

那樣子就如同一個身影鬼魅的刺客一樣,上一秒他在房裡,下一秒他就可能在你旁邊,你無法知道它的下一秒路線是什麼,無法知道它的速度到底有多快,這就是量子的不確定性,也就是量子的真實面目,那麼量子通信到底是什麼呢?

量子通信主要利用的就是量子密碼進行信息的傳輸,這是一種保密的方式,那麼比起傳統加密方式量子通信到底有什麼特殊之處呢?簡單的來說,傳統的加密方式就是信息的發射者知道信息的傳輸方式,而竊聽者通過破解就可以知道這種傳統的加密方式並且追溯到源頭和結尾,但是量子通訊就是即便是信息的發射者,也不知道它的運輸方式,他是完全隨機的狀態,竊聽者著即便知道了一種傳輸方式,也是沒有任何作用的。

這種信息傳輸方式並不具有著非常快的速度,但是卻具有著目前無法破解的加密方式,墨子號存在的意義,可以用來傳輸很多重要的信息,而不被任何人所知道,只有信息的傳輸者以及接受者知道這個信息它是無法被破解的,這就是中國獨佔鰲頭的量子通訊。

相關焦點

  • 中國發射的量子衛星「墨子號」到底是幹什麼用的?
    「墨子號」是一顆量子衛星,也是世界上第一顆量子衛星。   我們聽說過氣象衛星、天文衛星、通訊衛星、導航衛星,軍事用途衛星甚至搭載武器的「殺手」衛星——恐怕大多數人都沒聽說過「量子衛星」是個什麼玩意兒……   量子衛星是什麼?能做什麼?怎麼做?   墨子號應該可以算作通訊衛星當中的一種。
  • 墨子號團隊獲美國科學大獎,量子通信意義如此重要嗎?
    毫無疑問,美國的量子通信技術一直領先世界,取得傲人的成績。不過近日,在美國的科學大會上,中國墨子號的研發團隊被授予2018年度克利夫蘭獎。這個科學獎項設立了好幾十年,但至今中國的科學衛星實驗團隊才獲得該獎項,終於為祖國揚眉吐氣。
  • 中國墨子號量子衛星天地對接 都用到了哪些技術
    ,「墨子號」量子衛星與地面站通信試驗照片公布,紅光與綠光的對接顯得格外科幻。那麼,在自由空間量子通信中使用的跟瞄技術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其中又有哪些奧秘呢? 什麼是APT 「墨子號」量子衛星與地面站之所以能夠實現比較科幻的通信試驗,其關鍵技術就在於APT技術。
  • 科技日曆| 3年前,全球首顆量子衛星「墨子號」升空,突破與潛力備受...
    量子通信是指利用量子糾纏效應進行信息傳遞的一種新型的通訊方式,是量子論和資訊理論相結合的新的研究領域。3年前的今天,2016年8月16日凌晨1時40分,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
  • 長三角文博會探館:墨子號量子科學衛星在「掌心」
    站在距離顯示屏幕約2米遠的位置,升起左手抓住顯示屏中的移動的「墨子號」,用右手向左劃一下,顯示屏就會有動畫展示,接著開始介紹「墨子號」的內部構造等相關知識,「深度還原「墨子號」量子科學衛星的功能特點,展現中國在世界量子通訊領域的偉大貢獻。
  • 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成功發射
    中國經濟網酒泉8月16日電(記者佘惠敏杜芳)2016年8月16日1時40分,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在我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升空。此次發射任務的圓滿成功,標誌著我國空間科學研究又邁出重要一步。
  • 不怕陽光幹擾,墨子號首次實現白天遠距離量子密鑰分發
    (原標題:「墨子號」首次實現白天遠距離量子密鑰分發)
  • 美國計劃2億美元投資量子信息技術 瞄準「墨子號」
    「這種水平的資金將使我們能夠開始為複雜、實用和高影響力的量子網絡奠定基礎,意義極其重大。」 芝加哥大學的量子工程師大衛·奧沙龍(David Awschalom)教授表示。中國已經實現了在某些城市之間進行量子加密的早期應用,但要建立完全覆蓋整個國家的量子網絡至少還需要幾十年的時間。
  • 央視:我國成功組建天地一體化量子通信網絡
    原標題:我國成功組建天地一體化量子通信網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院士團隊與中科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等單位合作,在量子保密通信京滬幹線與「墨子號」量子衛星成功對接的基礎上,成功組建了世界上首個天地一體化的廣域量子通信網絡。
  • 量子通信,毫無疑問中國就是第一!
    30秒快讀1、中國成為全球第二個實現量子優越性的國家,此前,中國發射了全球首顆量子通信衛星「墨子號」,並開通了世界第一條量子保密通信幹線——「京滬幹線」。由此,中國首次實現「量子計算優越性」,成為全球第二個實現量子優越性的國家。而在2016年至2017年間,中國分別發射了全球首顆量子通信衛星「墨子號」,並開通了世界第一條量子保密通信幹線——「京滬幹線」,預示著中國在量子通信方面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 全球首顆量子衛星命名為「墨子號」
    新華社甘肅酒泉8月15日電記者15日從中科院獲悉,我國即將發射的全球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被命名為「墨子號」。「關於這顆衛星的命名,我們考慮了好久。」潘建偉說,墨子在兩千多年前就發現了光線沿直線傳播,並設計了小孔成像實驗,奠定了光通信、量子通信的基礎。「就像國外有伽利略衛星、克卜勒望遠鏡一樣,以中國古代偉大科學先賢的名字來命名全球首顆量子衛星,將提升我國的文化自信。」他說。
  • 悟空、墨子號、慧眼……一批冉冉升起的「科學新星」
    來源:中科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官網「墨子號」量子密鑰分發示意圖中科院供圖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供圖中國科學院供圖「悟空」利用塑閃陣列探測器、矽陣列探測器和中子探測器,探測高能伽馬射線、電子和宇宙射線,並通過其能譜、空間分布來尋找暗物質粒子存在的證據。
  • 量子通訊原理到底是什麼詳細資料分析
    量子通訊原理到底是什麼詳細資料分析 佚名 發表於 2020-12-06 17:55:00   近日媒體報導表示,此前將舉辦的2020天翼智能生態博覽會上,中國電信在展示臺上放出了兩臺樣本機
  • 歷時3年跨越4600公裡,中國建成全球首個星地量子通信網絡
    「計劃在未來 5-6 年後發射一顆中高軌衛星,實現 24 小時全天的星地量子通信。」作為中國構建全球首個星地量子通信網的參與者之一,中國科技大學陳宇翱教授如是告訴 DeepTech。1 月 7 日,中國科技大學潘建偉及其同事陳宇翱、彭承志等人組成的研究團隊,成功實現了首個星地一體的大範圍、多用戶量子密鑰分發,地面跨度 4600 公裡,驗證了構建天地一體化量子通信網絡的可行性。
  • 量子通信有爭議嗎?在科學上,根本沒有爭議
    量子信息的研究領域包括量子通信和量子計算,正如日常生活的信息技術包括手機這樣的通信技術與計算機這樣的計算技術。在量子通信方面,中國走在全世界的最前列,美國和歐洲都在緊追中國發展。例如中國2016年發射的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首次實現了衛星與地面站之間的量子密鑰分發。這是量子通信的一種技術,用它可以實現「無條件安全」的保密通信,即無法被數學破解。
  • 周末去科大看「墨子號」量子衛星
    去年世界上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成功發射,這顆衛星的成功發射是科大科研人員提供的技術支持。想不想知道,這顆衛星是如何發射?量子衛星有哪些神秘之處?  在5月20日~21日的2017年科技活動周高校開放日上,中科大將端出「科普大餐」,一大批像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等神秘的科技將撩開面紗,邀請市民前去感受科技魅力。  在今年的科技周活動上,可謂亮點紛呈。
  • 谷歌宣稱量子霸權已經實現,中國量子計算走在世界前列,比肩美國
    那麼什麼是量子計算機呢?量子計算是什麼量子計算是一類遵循量子力學規律進行高速數學和邏輯運算、存儲及處理量子信息的物理裝置。當某個裝置處理和計算的是量子信息,運行的是量子算法時,它就是量子計算機。但是在量子的世界裡,當盒子處於關閉狀態,整個系統則一直保持不確定性的波態,即貓生死疊加。貓到底是死是活必須在盒子打開後才能夠知道。量子力學的一個中心原則就是粒子可以存在於疊加態中,能同時擁有兩個相反的特性,也就是我們說的波粒二象性。
  • 國家天文臺興隆基地實現與「墨子號」天地對接
    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是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先導專項首批科學實驗衛星之一,中科院國家天文臺興隆觀測基地1米望遠鏡(圖1)作為量子科學實驗衛星重要通信地面站承擔了多項測試實驗和天地一體化實驗任務。8月16日凌晨「墨子號」發射成功後,衛星進入了在軌測試階段。
  • 量子通信爭霸戰,晶片之後的新戰事
    畢業後,當同學們都紛紛赴美留學,潘建偉卻心心念著奧地利的一位量子物理權威,安東·塞林格。彼時塞林格剛發現了一個關於多個粒子糾纏的重要定理,開始在奧地利建立自己的量子實驗室。他急需一名助手驗證自己的實驗猜想。恰恰此時,他見到了潘建偉。塞林格問潘建偉,你的夢想是什麼?
  • 「墨子號」科研團隊獲美國2018年度克利夫蘭獎
    當地時間2月14號,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領銜的一支物理學家團隊,在華盛頓被美國最大科學家聯盟—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授予2018年度克利夫蘭獎,這是對中國科研團隊在量子通信研究領域的肯定,其研究成果為下一代的網際網路打下了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