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開學的日子,除了上網課,家長還可以帶孩子做這些認知小遊戲

2020-12-24 三個好媽媽

當您點開這篇文章的連結進入文章頁面的時候,我想您或許是一位關注孩子身心成長而又注重自我學習的家長;或許是一名兒童教育者;或許二者身份兼有;您在兒童教育的歷程中,一定聽到過「認知」這個詞彙。那麼,大家對認知的具體理解是什麼呢?您覺得我們為什麼要對兒童進行認知的訓練呢?

在工作中有時候和家長說起要加強孩子的認知訓練,尤其一些特殊案例,我們更是強調對兒童的認知訓練,家長就會牴觸的說:「老師,孩子還小,學習知識類的,我們想等到TA上小學,老師就會教給他們了。」還有些家長會說:「我們報名的感覺統合和注意力學習能力的訓練,您要是早說還訓練認知,我們都不報名。」

因為這樣的家長不是少數所以咱們先分享一下認知的理論部分。

認知是個體知識獲得的歷程,其中包括知覺、記憶、想像、辨識、思考、推理、判斷、創造等複雜的心理活動。

認知大致指一個人學習、思考、應付環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是一種適應生活的能力。

在工作中我寫教案又會分為一般兒童和特殊兒童兩種。

一般兒童的認知發展會隨著年齡而增長,並遵循一定的模式發展。

特殊兒童受到個人發育的條件限制,往往會出現發展不均衡的表現。但是發展順序與一般兒童的發展模式大致相同。

有經驗的老師會根據孩子的生理年齡及實際發育狀況及個體特徵決定孩子孩子何時要進行認知能力訓練啦!

一般兒童進行認知學習,除需要有健全的感覺和知覺系統,也需要有觀察及模仿能力、注意力、記憶力,以及理解力等,有了這些前提條件,而這時候兒童進行認知發展會訓練會較理想。這裡我們強調視覺追蹤能力和動作模仿能力。

1、認知---知覺類家庭訓練遊戲適合以下兒童

(1)兒童在分辨及理解外界數據時感到困難;

(2)可能會對疼痛及危險反應過弱,有些對外界的刺激反應麻木,但有些對某些聲音或圖像特別敏感,或偏向於使用某一感官去接觸事物;

(3)部分兒童會有坐不安、動不停的情況;

(4)部分用腳尖走路,有時會莫名其妙地哭笑,也容易出現驚恐或煩躁不安的負面情緒;

(5)他們的遊戲方式大多是一成不變的。例如:喜歡旋轉或喜歡看轉動的物體或重複排列某一種物件等,當發生變化便會感到焦慮不安。

(若兒童過度尋求或逃避知覺刺激,而且以上五點都反覆出現,宜諮詢提供感覺統合訓練的職業治療師或相關專業人士。)

知覺類家庭訓練遊戲遊戲一:黑暗中的偵察兵---視覺追蹤訓練

在較暗的環境下,家長戴上白色手套並掛上搖鈴,開啟手電筒成人不用說話,只在兒童眼前從上至下、從左至右,或從遠至近地移動雙手,吸引兒童注視家長手套的反光和聆聽搖鈴的聲音,直至音樂結束。讓兒童進行視覺追蹤的訓練。

遊戲二:親子大合奏

家長準備兩個鼓或紙盒子(空飯盒、空鞋盒)都可以。家長和孩子一人一個,在兒童面前打鼓(各種盒子),提示他留意鼓聲,接著示範,當兒童聽到鼓聲時,用手拍搖自己的鼓一次。練習數次後,讓兒童背向家長的鼓而坐,每當聽到鼓聲,便要拍搖自己鼓一次。若兒童不明白要求,給予動作或手勢協助。當兒童開始掌握,需減少協助直至兒童能迅速回應聲音。

2、認知---配對類家庭訓練遊戲適合以下兒童

(1)兒童在視覺辨認方面欠缺敏銳辨別能力及視覺記憶能力;

(2)兒童較難理解抽象的概念,而且觸覺、聽覺和味覺等感覺會出現過於敏感或反應過弱的表現,這類兒童家長要運用不同的感覺進行配對,有助於兒童掌握概念,加強學習效能。

配對類家庭訓練遊戲遊戲三:釣魚大比拼

家長在桌上的大盤內放人兩條紅色及一條黃色的玩具小魚,出示另一條紅色小魚,放在小塑料盤中,示範把大盤內的一條紅色小魚用磁鐵魚竿釣起,放入小塑料盤中與紅色小魚配成一對,並保留在桌上作視覺提示,然後向兒童說明兩條魚的顏色是相同的。接著讓兒童以同樣的方式配對黃色小魚。兒童熟練後,可增加顏色及小魚的數量,也可運用顏色卡做視覺提示。

這個遊戲我個人建議家長帶領孩子用彩色A4紙製作小魚更為有訓練意義,因為這樣還能鍛鍊孩子的精細動作。釣魚杆就用彩筆替代,把彩筆的筆蓋上塗抹少量膠水即可。

3、認知---分類的家庭訓練遊戲適合以下兒童

(1)兒童難以同時處理多個信息,也不能綜合不同概念的特徵。比如:家長和孩子說:「請你記住桌子上這五塊積木的顏色還有擺放的不同位置,一會媽媽會全部收掉,然後媽媽手直到桌子哪裡你就給我放剛才看到的積木,而且還要在這個原有位置積木的左邊多放一塊綠色圓形積木。」

(2)多傾向以刻板記憶及單一模式處理事物,對分類欠缺真正的理解。

(3)兒童在分類時,只專注於自己感興趣的東西上。但是沒有理解掌握分類過程中涉及的知識和技巧。做事欠缺條理性。

分類的家庭訓練遊戲遊戲四:小小郵遞員

家長提前在10個信封上寫上數字,並示範將一個數字放進相應的模擬郵箱中(郵箱可用鞋盒子和紙提袋替代),如信封"1」放入寫有"1"字的郵箱。每次給兒童3-4個信封,讓他根據信封上的數字把信件投進相應的郵箱內。若兒童正在學習英文或中文或顏色、圖形,也可使用英文或中文、顏色、圖形進行此活動。

4、認知---空間類家庭訓練遊戲適合以下兒童

(1)兒童的「自我概念」較弱,在分辨「自己」與「別人」上有較大的困難,所以必須加強對兒童已主觀空間概念的訓練,才訓練客觀的空間概念,以免產生混亂。這類兒童經常「你」「我」「他」不分。問兒童:「您吃飯啦嗎?」兒童回答:「你吃飯啦!」或是大部分時間以自己的小名代替為主語。

(2)部分兒童的恆在概念較啊,而且只會專注於感興趣的物件上,導致當其他物件或人物不見時,也沒有意識去尋找消失的物件或人物。

(3)兒童經常會重複地說一些無意義的字或詞語,所以在教導空間詞彙時需特別留意、要加強兒童對詞彙的理解。比如一些兒童經常反覆報車站站名,背誦天氣預報等。

如果以上三點行為現象孩子都有,建議及時諮詢提供感覺統合訓練的職業治療師或相關專業人士。

空間類家庭訓練遊戲遊戲五:我是小小化妝師

家長先準備好氣球及自己製作好的五官貼紙,將氣球吹的大小適中,把五官貼紙貼到氣球適合的位置,告訴孩子這就是小怪獸!製作完成的怪獸(氣球)放在桌上作為提示。將製作怪獸的材料,如氣球及五官貼紙、用盤子盛放,按順序放在桌上,讓兒童按照家長做的那個怪獸臉的五官位置進行貼放,將五官貼紙貼在氣球上。

兒童熟練後,可取走家長最先放置的已經做好的氣球怪獸實物提示,改由成人說出貼紙應貼在哪些特定的位置。

5、認知---序列類家庭訓練遊戲適合以下兒童

(1)雖然視覺辨別能力強,但是傾向機械記憶知識,欠缺靈活運用。

(2)排列規律遊戲時候,偏向重複性而欠缺分析及推理能力,以致較難推展到複雜的抽象思維。

序列類家庭訓練遊戲遊戲六:美食小達人

家長準備3種顏色的麵粉團,分別放在3個容器中,然後示範從每種顏色的麵粉團中取出一小團,搓成球狀,排列在桌上,如紅色小麵粉團、黃色小麵粉團、綠色小麵粉團這樣的序列順序。讓兒童模仿並重複步驟,然後指示兒童將3種顏色的小麵粉團用竹籤串起來,假裝做羊肉串或關東煮。(為避免危險,建議成人先削去竹籤的尖頭部分)此外,成人也可用印模印出形狀來進行形狀規律排列,能力較高的兒童可自行創作規律。這個遊戲大部分小朋友百玩不膩,如果條件準許可以在調製麵粉顏色和面的時候,就讓小朋友參與一起動手製作,這樣對孩子的感知覺部分也是一種訓練。

6、認知---對比類家庭訓練遊戲適合以下兒童

(1)兒童的視覺學習能力強,但注意力差,所以難以將概念轉移,要執行比較工作時,多只是靠瞬間記憶和機械記憶,而不是真正理解。大家也可以理解為就靠死記硬背,隨背隨忘。

(2)兒童在思維上不能將零碎數據整合,也不能分辨有意義和無意義的數據,以致較難發現兩個物件的關聯性。學習上不會舉一反三。

(3)兒童對特定的環境或物件會有既定的概念,如認定筆是用來比較長短的,但「要求兒童用筆寫畫時,兒童便會因情況不同而不懂使用,因此具體的經驗及語言的配合進行對比訓練是很重要的。

對比類家庭訓練遊戲遊戲七:剪掉小尾巴

家長先與兒童一起將橡皮泥搓成兩條不同長度的長條,然後進行比較,引出長短概念,之後將長和短的橡皮泥條貼在桌上的基線作視覺提示。讓兒童將繩子按橡皮泥條的長度剪斷,比較兩條繩子的長短,並說出「長」和「短」的詞彙。另準備紙盒用以製作動物模型,先將繩子放入紙盒,讓兒童從紙盒中拉出繩子作動物尾巴,分辨和說出哪條尾巴長,哪條尾巴短。

家長可拓展遊戲玩法,增加對比關係,比如:體積、面積、長度、高度、重量、厚度、寬度、距離、速度、溫度、時間、數量等多項元素,利用家中現有的玩具給孩子進行對比類家庭訓練。

7、認知---因果類家庭訓練遊戲適合以下兒童

(1)兒童對外界發生的事情不太留意,學習動機及好奇心較低,難將過往經驗所獲得的知識歸納成定律。

(2)兒童表現較為自我,區別或詮釋別人面部表情、姿勢或聲調等能力較弱,導致難以學習規則的因果關係。

因果類家庭訓練遊戲遊戲八:水中打地鼠

家長示範將浮在水面上的彩色桌球用手按下,讓兒童觀看桌球浮上水面的速度狀態,然後讓兒童嘗試將桌球也按下去。家長開始時只放一個桌球在水中,讓兒童清晰看見目標物體,然後逐漸增加桌球的數量,來提高難度。

若想增加活動趣味,可在洗澡時進行,並使用不同的物件混合放入水中。這個遊戲孩子們都是樂此不疲,玩得不亦樂乎。

8、認知---數學類家庭訓練遊戲適合以下兒童

(1)兒童能唱數、背數、點數,對數字的興趣和認讀能力也較高,但往往只屬於片段式,對理解抽象的數與量關係會有困難。

(2)由於容易分心,注意力穩定性差,所以在數數時會不留心、重複數數和有所遺漏,需要反覆練習和提示。

數學類家庭訓練遊戲遊戲九:水果保管員

提前準備一張印有排列著10個蘋果的畫紙,讓兒童用手指沾上顏色後,將手指點在蘋果上,引導兒童按順序點算和說出數目.如"1、2. 3.4.5",數至最後一個時,成人強調有10個,並讓兒童說出蘋果的數量"10"。活動也可使用不同質感的材料,借著不同的感覺刺激,,強化兒童的印象。

上面分享的家庭小遊戲都是一些趣味性強,操作簡單,認知訓練中的初級遊戲內容,更加適合2-5的寶寶玩。

等待開學的日子,除了上網課,孩子們還能找些什麼有樂趣的事情呢?當然就是一起做親子遊戲了,今天你們玩遊戲了嗎?

相關焦點

  • 孩子上網課不認真?3個小妙招,或能讓「調皮鬼」乖乖聽課
    那孩子才十歲,十歲,原本正該是活潑可愛的年紀,卻因為家長錯誤的教育方式變成了如今這般。其實,由於孩子們年紀比較小,不能很好地分辨是非,自身的自我管理能力也還比較弱,就導致了很多孩子在上網課的時候會被其他事情吸引注意力,例如遊戲,視頻,動畫片等等。
  • 什麼和孩子上網課最配?新加坡家長用實際行動回答:是藤條!
    相信十個家長會有九個說「寫作業」,現在形勢變了,父母很可能異口同聲地回答你:上網課!剛開始對疫情視而不見的新加坡,進入到4月後也進入了「焦慮模式」,最終決定讓孩子們在家上網課,此消息一出,當地用來懲戒的藤條居然被賣斷了貨。不少網友表示,新加坡的家長都是「狠人」啊,什麼和孩子上網課最配?新加坡用實際行動回答:是藤條!
  • 蘭州:新學期首周上網課 「小神獸們」樂趣多
    新學期首周上網課 「小神獸們」樂趣多孩子們的宅家網課很豐富。「雖然還宅在家,但這周我的生活變得很充實,每天有很多有意思的事情可做,還能學到新技能。」酒泉路小學四年級一班的裴一菲同學覺得24日開始上網課,一周來不再覺得宅在家中無趣了,「繪畫、書法、閱讀分享、體育鍛鍊、綜合實踐、音樂欣賞,學校安排的網課內容豐富多樣,動腦又動手,非常有趣。」推遲開學的這段時間,像裴一菲一樣,很多同學都開啟了形式多樣、寓教於樂的網課模式。
  • 「開學焦慮症」不僅波及孩子 還波及到年輕家長
    新學期到來,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兒保科門診發現,前來諮詢學習問題和情緒問題的小病人逐漸增加。有家長甚至表示,面對開學,自己也感到十分緊張。「開學焦慮症」不僅波及孩子,還波及到年輕家長,這引起了醫生們的注意。  今年要上小學的彤彤最近有些異常。
  • 孩子上網課彈出傳播色情、賭博等有害信息怎麼辦?家長必看!
    除了「雲課堂」上彈出的網絡不良信息外,當前,未成年人沉迷網路遊戲、網絡不良社交等問題也較為突出,嚴重影響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長。為了營造良好安全的未成年人網絡環境,教育部、國家新聞出版署、中央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市場監管總局將聯合開展專項治理行動。
  • 新加坡上網課一天,藤條賣斷了貨,家長:孩子怎麼越看越欠揍
    而後又宣布,學生停課一個月,全部都在家上網課。在這之後,戲劇性的一幕出現了,新加坡的孩子只在家上網課一天,家長發現,商店裡面藤條賣斷貨了。新加坡是支持體罰的,而藤條就是最好的體罰工具,幾乎每個家裡都會備上一個,孩子不聽話的時候,家長便會用藤條懲罰孩子。
  • 返校複課了,不用上網課了!家長們,要不要把手機收回來?
    原本沒上網課之前,手機,就是父母與孩子之間最大的敵人。因為疫情防控不能如期開學的特殊情況,父母不得已,把手機留給了孩子。應該說,大多數孩子們通過網絡學習,不僅及時獲得了知識,而且各種能力都得到了鍛鍊和提高:時間管理、學習目標管理、計劃制定執行管理,包括自我約束能力等等,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 除了「喪禮」,家長也不要帶孩子去這些場合,都是有科學依據的!
    其實除了「喪禮」,家長最好也不要帶娃去這些場所,並非迷信而是有科學依據的。1、 帶孩子去酒吧、歌舞廳很多家長有去酒吧、歌舞廳的習慣,帶著孩子去這些地方,讓孩子坐在那,自己卻去玩了,這是一種對孩子不負責任的行為。
  • 10歲娃不好好上網課,老媽氣瘋,被逼瘋的家長們怎麼辦……
    來源:寶媽寶爸加油站 原創作品 版權所有最近網絡上看到很多家長被上網課的孩子逼得抓狂的場面:葫蘆島一名10歲的孩子因不好好上網課被媽媽拉進大海......邯鄲一名14歲的少女上網課不認真,被父母批評後離家出走......
  • 這些腦洞大開的「開學第一課」,總有一款適合你
    學生們還從後子門出發,在走街串巷之間讀人、讀事、讀物;從興隆湖科學城到美麗的天府新區公園,感受天府之國的特別之處;跟著曲藝團的青年演員體驗四川清音的獨特唱腔;從彭州佛塔歷經的滄桑、佛塔的神奇傳說,追古溯今,了解龍興古塔的前世今生;在四川評書傳承人帶領下,探尋東郊記憶工業文化發展史…… 22所中小學還各自做了開學第一課,比如《歷史為軸看天府
  • 新加坡上網課一天,藤條賣斷貨,小孩待家裡媽才發現怎麼這麼欠揍
    不過別高興地太早,這種活動多來個幾次,這個爹八成就會發現孩子們用來畫畫的,除了紙,還可以是老爹的臉。話說回來,在家上網這事又有誰能比得上中國家長資深(魔都父母在線哭暈)。根據我的總結,小孩上網課一般要經歷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硬體軟體都搞不定,需要父母隨時隨地作為網管進行支援。這一階段父母主要頭疼的是小孩保持5分鐘一次的頻率叫媽,基本上爹媽除了伺候小主上網課,別的啥也幹不了。
  • 馬上就開學了!」有多少家長用這些話害孩子
    起因是孩子幼兒園放暑假後大部分時間都待家裡,尤其是暑假興趣班結束後,更是天天待家裡。這孩子太調皮,在家上躥下跳的,惹得奶奶很煩。後來,孩子爸爸休假在家帶他幾天,也是被他折騰得煩不勝煩。終於,眼看著孩子還有一周就要上學了,孩子爸爸和奶奶不住地感慨:「哎呀,終於要開學了,你趕緊上學去吧!
  • 開學第一課,廣州交警小姐姐送你這些交通安全小卡片!
    開學第一課,廣州交警小姐姐送你這些交通安全小卡片!金羊網  作者:梁懌韜  2020-09-01 有一門重要的課程——交通安全課的知識,你是否還記得?
  • 開學啦,甜果電視助力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2020年超長假期結束,9月1日孩子們迎來了開學的日子,一年一度的《開學第一課》也在這一天如約而至。受疫情影響今年的《開學第一課》與以往的呈現方式有所不同,節目採用「雲課堂」方式呈現,家長和孩子可以通過珠江數碼的甜果電視回看功能觀看2020年《開學第一課》節目內容。
  • 有家長一語道破
    如今網課停了她終於鬆了一口氣,期盼著開園的日子能快快到來。家長吐槽:每天打卡做遊戲,背古詩,有用嗎?不少幼兒園家長表示,每天老師會在網課中布置作業,包括教孩子背古詩,或者是進行手工製作,學跳舞等等。「平時孩子在幼兒園也會有類似的打卡任務,但不會這麼頻繁」,一位家長說道。在「限網令」發布之前,她曾帶著兒子堅持打卡了20天,朋友圈一片同情之聲。而有的家長則對這些課程不以為然,任由孩子的天性願意看就多看兩眼網課,不願意做就自己玩。
  • 網課學習效率高的孩子,家長都做到了這4點
    一、宅家上課,孩子學習效率降低了 有家長反映「上網課效率低下,不及學校課堂的1/4」。而且孩子的年齡越小,在家學習效率降低的比例越高。 防疫期間,孩子上網課效率低成了家長最頭疼的難題。
  • 微話題:島城「開學模式」啟動!開學第一課講什麼、怎麼講?
    點擊「青島電視臺今日」可快速關注 今日微話題 今天是全市中小學開學的日子, 休整了一個暑假,
  • 再不開學,羅定人就要瘋了!
    ,可以自行處理 但是對於小學、幼兒園等階段的學生 需要家長輔助話,一般他們 每天早上七點多就要催促孩子起床 然後量體溫,為孩子準備好上課的東西
  • 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被家長起訴,稱:學校上網課影響學習,你覺得呢
    >隨著國內疫情的好轉,形勢一片大好,某些地區的學校已經陸續開學。不止孩子這樣,很多家長的擔憂也接踵而至。長時間的放假會不會影響孩子的學習呢?為此,學校和家長及其各部門想到了一個新辦法:網課!在特殊時期,學校的教學從校園的線下轉為了網絡線上!防止了疫情的傳播,也不耽誤孩子的學習,這樣的辦法讓家長和學校都欣喜不已。
  • 暢看《開學第一課》天威視訊讓您不再等待!
    每年的9月1日,都是開學第一天,《開學第一課》都會如期在CCTV1播出,至今已經有十餘期,今年的主題是《五星紅旗,我為你自豪》,作為央視和教育部合作的大型公益節目,每年全國各地的中小學都會組織並倡導家長和學生一起收看,鼓勵中小學生結合電視節目寫觀後感,並開展相應的主題班會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