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蘭灣,一個充滿詩意的名字,重新走入人們的視線。近百年來,這個位於越南東南海岸的天然良港,曾是世界列強的逐鹿場。如今,走出歷史硝煙的金蘭灣再度成為大國爭奪的對象。
據俄羅斯媒體報導,俄羅斯海軍方面最近已完成了有關重新恢復金蘭灣軍事基地工作的資料論證。如果做出政治上的決定,俄海軍可在3年內重新啟動金蘭灣軍事基地。這將是自2002年俄羅斯撤離金蘭灣後,俄重新佔據越南的戰略要衝。
除俄羅斯之外,美國也有意重返金蘭灣,大國對越南的介入給東南亞及南海局勢平添變數。但從目前來看,重返金蘭灣的政治味道更濃一些,越南也未必會將基地拱手相讓。
俄軍欲「收復」金蘭灣
據俄羅斯《新聞時報》報導,俄海軍司令部對記者表示,有關恢復金蘭灣海軍基地的計劃已制定完成。在金蘭灣設立保障基地,目的是支持經常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上打擊海盜的俄羅斯軍艦。
俄羅斯《獨立報》援引海軍消息來源的話說,俄羅斯這次會以租賃的形式返回金蘭灣。租賃期將至少達25年,而且租賃期滿後可延長。在本月末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訪問越南時,雙方可能籤署相關協議。一名俄羅斯國家杜馬議員說,從經濟上考慮,俄羅斯支付金蘭灣的租賃費用將比海軍派遣補給船隨同軍艦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上活動更加便宜。
事實上,俄羅斯對金蘭灣有種揮之不去的情結。冷戰時期,這裡曾是蘇聯海軍抗衡美國海軍的戰略支點。兵力高峰時,蘇聯在金蘭灣駐有數十艘軍艦、上百架戰機,駐軍與軍屬多達萬人,號稱蘇聯最大的海外基地。設在當地的情報站能夠追蹤航行於南海深處的艦艇,並監控美軍在菲律賓的蘇比克灣海軍基地和克拉克空軍基地。
蘇聯解體後,經濟崩潰的俄羅斯無力負擔每年3億美元的租金,只好黯然告別金蘭灣,於2002年與越南政府籤署了提前結束25年租賃期的協定。此後,金蘭灣基地由越軍接管至今。
時隔8年後,俄羅斯為何又重提返回金蘭灣?分析人士認為,這其中包含了俄羅斯欲重振大洋雄風的決心。
隨著近年來經濟的迅速恢復,俄羅斯開始伸出收回了多年的海空戰略巡弋觸角,積極「收復失地」。除重提返回金蘭灣外,俄羅斯此前與非洲國家葉門方面進行了接觸,探討在葉門索科特拉島部署海軍基地的可行性。另外,俄羅斯還計劃在利比亞班加西港設立永久性基地。
《世界軍事》總編輯陳虎認為,如果金蘭灣基地得以恢復,俄羅斯在印度洋的軍事影響力也將得以復甦。「如果要在金蘭灣取得一個點,和海參崴相呼應,俄海軍在整個太平洋乃至南下印度洋的道路當中一下子就變活了。」
軍事問題專家宋曉軍則認為,俄羅斯打金蘭灣這張牌,是對美國高調重返東南亞的一個戰略回應。「美國現在積極介入南中國海,俄羅斯自然也要顯示出大國的範兒。」
扼守著馬六甲和南海
金蘭灣位於越南東南海岸線弧形突出位置,不僅是東南亞著名的天然深水良港,而且扼據太平洋的交通要衝,戰略價值無與倫比。金蘭灣水深灣闊,港內可停泊包括航空母艦在內的上百艘萬噸級大型軍艦。
整個港灣被高約400米的山嶺環繞,制高點極易布防,可部署防空飛彈和各種口徑的高射炮群。由此可以控制馬六甲海峽和新加坡海峽,還可對印度洋北部地區、波斯灣、東海和南海進行電子監控。
正是由於金蘭灣的重要戰略地位,百年來這裡成為大國輪流坐莊的軍港。1905年日俄大海戰,沙俄波羅的海艦隊的上百艘戰艦曾雲集於此。1935年,法國開始在此修建海軍基地。1940年,金蘭灣落入日本手中,成為其入侵馬來亞和荷屬印度群島(今印度尼西亞)的基地。1965年至1967年越戰期間,美國斥資3億多美元對金蘭灣進行擴建,使其成為美軍在東南亞的巨大陸海空聯合軍事基地和後勤補給基地。
當時,美國在金蘭灣的空軍基地極為氣派,包括兩個噴氣式飛機機場和一個直升機機場,每個機場都可容納上百架飛機。美國還鑿開了金蘭山脈,在山內修建了飛機庫,修築有供B52飛機使用的大型跑道。越戰結束後,美國人被迫撤離了金蘭灣。
越南政府於1979年將金蘭灣免費租借給蘇聯,租期25年,直至2004年。蘇聯解體後,由於資金不足,俄已無力維持金蘭灣的正常運轉,於是被迫把該基地的大部分地區移交給越南管理。1998年,越方向俄羅斯下了最後通牒:要麼每年支付3億美元的租金繼續租賃,要麼在2004年租借期滿後將軍事基地歸還越南。最終,俄羅斯選擇了提前離開。
越南的「平衡戰略」
宋曉軍認為,出租金蘭灣有可能是利益攸關方相互利用而打出的一張政治牌。俄羅斯想在金蘭灣重建大型海空軍基地的可能性較小,光是日常開支就負擔不起。
「上世紀70年代,美國在金蘭灣駐軍一年的開支就要20多億美元。現在估計要200億美元才能駐下來。而俄羅斯一年的軍費才500億美元。美國也有同樣的問題。美國還沒有從金融危機的陰影中走出來,全球戰略在收縮,短時間內不太可能在海外再建一個軍事基地。」
出租金蘭灣,受益最大的其實是越南。近年來,越南對所謂的中國「潛在威脅」時刻保持警惕,不斷擴充海軍,在南海問題上屢屢挑釁中國,並有意引入美俄等大國以制衡中國。「有關出租金蘭灣的傳聞,有可能是越南人主動放的風。甚至,俄羅斯想重返金蘭灣的報導,也不能排除是越南跟俄羅斯聯手演的一齣戲,畢竟兩者都有利益所需。」
事實上,自2001年金蘭灣回歸後,越南一直未表現出再次向外國軍隊開放該基地的意願。據越南《勞動報》報導,越南外交部發言人當天表示,不會對外出租金蘭灣用做軍港。越南外交部發言人阮芳娥說:「越南多次強調不會與外國合作使用金蘭灣用於軍事目的,而將開發金蘭灣地區的潛力服務於建設和保衛國家的事業。」
分析人士認為,隨著越南實行改革開放,其軍事戰略也調整為「陸守海進」,提出「依靠海上防禦,來緩和陸地縱深較淺」的國防思想。在這種背景下,確保對金蘭灣的掌控,對越南國家安全的意義日益凸顯。越南在過去一個世紀裡不斷遭受侵略,對「外國駐軍」議題也十分敏感。還有分析認為,美俄重建金蘭灣基地的可能性不大,唯一可能的就是越南通過另一種形式讓美俄艦艇臨時停靠和維修,以此來賺取經濟好處。
美要在南海打入「楔子」
如今的金蘭灣早已失去了往日的軍事「霸氣」。原來的美軍軍用機場已改為民用。由於缺乏必要的維護,機場跑道老化破舊,目前只供越南國內航班起降。
然而,這個近乎被外界遺忘的海港,近些年的戰略地位又重新被美俄相中。歐巴馬政府上臺後,美國多次高調宣示「重返東南亞」,關於美軍有意進駐金蘭灣的傳言不時出現。今年3月底,美軍一艘彈藥船在靠近金蘭灣的越南雲峰灣進行了16天的維修,再度引起了外界的諸多猜測。
美國若租下金蘭灣,就等於扼住了南海的咽喉;金蘭灣對南海任何島礁的控制力,都高於中國現有的海軍基地。美國重打金蘭灣的主意,是為了在南海打入一個楔子,加強對中國的「島鏈」遏制力。(世界新聞報)
責任編輯:胡光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