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為越南提供的「基洛」級636型柴電潛艇已經於去年8月正式下水。該艇是越南訂購的六艘潛艇中的首艇。圖為HQ—182「河內」號基洛級潛艇。(資料圖片)
參考消息網3月7日報導 俄媒稱,3月5日,俄國防部長紹伊古結束了對越南的正式訪問。俄國防部消息人士透露,俄方代表團在越南討論了強化雙方軍事技術合作的相關事宜,以及俄利用金蘭灣軍事基地的可能性。
據俄羅斯《獨立報》3月6日報導,俄越雙方並未籤署任何具體文件,然而俄軍代表團抵達這個東南亞重要國家,此事本身即釋放了如下信號:俄羅斯有意恢復與越南之間的密切軍事往來。紹伊古在會晤越南防長馮光青時表示,俄視越南為「戰略夥伴、忠誠老友」。
紹伊古的越南之行恰是從參觀金蘭灣基地拉開帷幕的。專家認為,不排除俄羅斯私下與越方討論過在金蘭灣重建俄軍基地的問題。或許,其用途將不只局限於向海軍提供物資技術補給,還可為空軍服務,在附近機場部署俄空軍戰略航空兵分隊。不過,紹伊古啟程之前,曾有海軍總司令部的匿名消息人士告訴國際文傳電訊社,「並無必要在金蘭灣設立海軍基地」。
報導說,列昂尼德·伊瓦紹夫上將曾領導國防部國際軍事合作總局多年,在他看來「目前亟須在金蘭灣重建俄軍基地」。他指出,這位匿名人士的聲明很可能是「訛傳」,「從軍事戰略角度而言,金蘭灣是非常重要、極有益處的設施,能推動俄在東南亞地區地緣政治利益的兌現」。
1996—2000年,伊瓦紹夫曾親身參與俄越有關延長俄海軍駐金蘭灣的物資技術保障點使用期限的談判。越南人當時不僅同意共同利用海軍基地,還首肯共享機場。因為對越南而言,這在經濟上非常合算。然而,時任俄軍總參謀長克瓦什寧卻執意下令俄軍撤出金蘭灣。
報導稱,越南人認為,自己曾讓美國淪為手下敗將,目前卻面臨來自中國的壓力,如有爭議島嶼及陸上領土的歸屬問題。中國幾乎已被河內視為主要的軍事威脅。因此,越南希望找到一個遏華因素,而俄羅斯在金蘭灣的軍事存在無疑是不錯的選擇。
而越南國家主席張晉創的聲明也在某種程度上證實了這一意願。他在去年訪俄期間表示,越俄之間擁有長期的合作以及戰略夥伴關係,「因此,在金蘭灣問題上,我們將賦予俄羅斯特權,這也是出於發展軍事合作的考量」。
俄海軍總司令奇爾科夫在2012年夏天重申,海軍將繼續謀求在境外設立海軍基地。他指出:「這也包括解決在全球層面建立物資技術保障點的問題,如在古巴、塞席爾群島以及越南。」2012年12月,俄空軍總司令邦達列夫也訪問了越南,如此看來,不單是俄海軍,俄空軍恢復在東南亞的軍事存在也已具備現實條件。
俄杜馬國防委員會主席、前黑海艦隊司令科莫耶多夫說:「俄羅斯亟須重返印度洋和亞太地區,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海上強國並找回昔日榮光。恢復在金蘭灣的軍事基地是朝此方向邁出的重要一步。然而,為此需要巨大的投入,不過我們理應重建俄羅斯在2002年倉促離開越南時所留下的一切並加以發展。」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參考消息》官方網站首頁。網址:www.cankaoxiaoxi.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