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臺船為陽明海運建造的2800TEU級貨櫃船「川明」輪舉行命名儀式。儀式由陽明海運董事長鄭貞茂、臺船董事長鄭文隆共同主持。
「川明」輪是陽明海運一系列10艘2800TEU級貨櫃船中的第五艘,船長209.75米,船寬32.8米,型深16.8米,滿載吃水11.2米,載重量達37435噸。甲板上貨櫃可裝載8層13排,貨艙內為6層11排,共可裝載2920個20英尺標淮貨櫃,並設置353組冷凍貨櫃插座。甲板上貨櫃擺放採用混裝式設計(Russian stow),可增加艙蓋及甲板上貨櫃的堆迭重量,並符合DNV G L的RSCS+船級符號。針對不同運營航線的海況適用不同的貨櫃綁紮拉系力,提升貨櫃堆迭的層數,使整體貨櫃擺放方式更具彈性。
在節能環保方面,「川明輪」採用低阻線形、高能效螺旋槳、節能反動舵及舵球,能夠提升推進效率,大幅節省油耗並減少碳排放;前瞻式的劍艏設計不僅在靜水中阻力低,更有著優異的耐風浪表現,且在不同吃水及俯仰的情況下都能有良好的節能性能,實際航行時不需要特別調整船舶的俯仰就能達到節能效果。
「川明輪」採用國際最新船舶汙染防治法規標淮,符合IMO Tier II排放標準,較前一代柴油主機減少約20%的氮氧化合物排放量。主機加裝低負載調校及廢氣旁通系統(EGB),使其在常用運營航速(25%~70%最大馬力)下更具節能效果。另外,該船還配備了美國海岸警衛認證的壓載水處理系統,能有效防治海水微生物及沉積物因壓載水交換所造成的海洋生態破壞,較IMO認證標淮更高,可在全球海域暢行無阻。同時還安裝了脫硫裝置來減少硫化物排放,符合IMO 2020新規要求。
該船取得了DNV GL的SmartShip OE智能符號認證,配備了先進技術,包括特定航線貨櫃裝載規劃以提高貨櫃裝載彈性,以及船體俯仰姿勢最佳化以節省油耗,運用上述技術將可提升運營性能,同時達到降低溫室氣體排放的目的。這也是臺灣地區首批取得DNV GL智能符號認證的船舶。除了DNV GL的認證之外,該船還取得了臺灣中國驗船中心核發的智能船舶船級證書。在滿足IMO EEDI最新節能標準前提下兼顧航速、油耗與裝載等性能,是新一代高裝載的經濟性綠色船舶。
據悉,「川明輪」將於10月28日投入JTS亞洲區間航線。
富寶資訊免責聲明:
本文資源來自於網際網路,其版權均歸原作者所有,且僅代表原作者觀點。轉載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明其內容的真實性、完整性與準確性,本文所載信息僅供參考,不作為直接決策建議,轉載僅為學習與交流為目的,如無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權,敬請告之,核實後,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謝謝!
我的聯繫方式是,郵箱:hr@f139.com 電話:021-52658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