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刺激,勿忘「安全繩」——部分極限運動體驗館亂象調查

2020-12-10 新華社體育

新華社南昌12月8日電 追求刺激,勿忘「安全繩」——部分極限運動體驗館亂象調查

新華社記者黃浩然

換上「蜘蛛服」,轉體後粘上「魔術牆」,結果衣服卡襠造成下體撕裂;穿上防滑襪,從4米高的跳臺躍入「泡泡池」,結果摔成完全性截癱……近兩年,極限運動體驗館不斷「吸粉」的同時,安全事故也不時出現。

記者調查發現,大眾對室內極限運動項目安全意識不足,一些場館缺少運動指導、規避安全責任,行業內缺乏規範標準,從業人員水平參差不齊,存在安全低、維權難、監管亂等亂象。

(小標題)危險四伏的「蹦」與「滑」

在江西南昌一家極限運動體驗館,記者看到場館內蹦床、跳臺、攀巖、滑道等項目一應俱全。工作人員聲稱自開業以來沒發生過重大安全事故,場館可同時接待80至100名顧客。

從場館張貼在牆上的員工介紹中,記者看到安全員不足10人。場館安全須知顯示,「運動前應在指導員帶領下進行至少10分鐘的熱身活動,安全員須檢查運動設施」,實際上這些措施形同虛設。當記者詢問蹦床、滑道等項目具體注意事項時,安全員表示「蹦就行了、滑就行了」。

可真就如此安全?

一蹦四五米高,下跳後蹦床彈繩卻沒起到緩衝作用,直接從縫隙中掉落蹦床底下……去年8月,19歲的江西景德鎮女孩何紫穎在當地體驗蹦床項目時摔傷,經醫院診斷,其胸椎壓縮性骨折且下背部軟組織損傷。據她回憶,運動前並未看到安全須知且工作人員也未提醒注意事項。今年5月,當地法院依法判決涉事場館向何紫穎賠償12萬餘元。

無獨有偶。今年5月,江蘇徐州「90後」女孩琪琪(化名)體驗名為「人體炸彈」的蹦床項目時,被彈起後重重摔入「泡泡池」,造成完全性截癱;今年9月,北京「90後」女孩何欣(化名)體驗「魔鬼滑梯」時發生側翻,右手骨折;在福建福州,一名年輕女子體驗「蜘蛛牆」時粘在牆上,因衣服卡襠導致下體撕裂……

在中國裁判文書網搜索關鍵詞「蹦床」,記者發現涉及侵權損害類的民事案件文書有1482份,其中人身損害賠償案件有472件,今年1月至11月就有146件。

(小標題)「傷身」後又「傷心」

家住南昌高新區的唐玲,今年10月去了一次極限運動體驗館。在跳入「泡泡池」時,唐玲因姿勢不當「倒栽」池中,之後2個多月裡她深受脖子扭傷之痛。

受傷後,唐玲嘗試維權。涉事場館表示,唐玲在運動前籤署了一份安全協議,其中一條是「顧客由於自身行為導致受傷,場館一律不負責任」,因此唐玲受傷應該自己負責。

維權未果,唐玲開始投訴。她先聯繫了市場監管部門,得到的答覆是:「該運動場館屬娛樂項目,設備不在特種設備名錄內,因此不在監管範圍內。」隨後,唐玲又聯繫了文旅部門,卻得到回覆:「此項目屬於體育類,不在職責範圍內。」而體育局表示:「只能對運動項目提供指導。」

監管混亂下,部分極限運動體驗館「野蠻生長」。記者在天眼查上搜索發現,近5年內我國極限運動相關企業註冊總量增長近3萬家。但由於缺少行業規範,一些極限運動場館設施良莠不齊、從業人員水平不一。

記者在南昌3家大型極限運動體驗館看到,僅「泡泡池」就有3種不同深度——約為1.3米、1.2米和0.5米。此外,一名場館管理人員透露,20餘名工作人員可能僅有3人同時有社會體育指導員證和保護員資質,安全培訓都是公司內部「走走形式」。國家體育總局提出的《體育場所開放條件與技術要求》指出,蹦床、攀巖、滑道等運動項目技術指導人員應持有相關國家職業資格證書,保護員應經過培訓考核合格方能上崗。

(小標題)運動不能只憑感覺不講科學

「蹦床10分鐘消耗的卡路裡相當於慢跑40分鐘,有助於促進新陳代謝、預防肥胖。」部分消費者看到社交平臺營銷內容後躍躍欲試,他們表示既想體驗事半功倍的健身效果,又因為看到場館設施都有軟包「感覺很安全」。

對此,南昌大學體育學院副院長趙廣高表示,大眾在健身意識不斷增強的同時,還應根據自身情況合理選擇運動項目和強度。「室內極限運動的負荷強度,不是人人都能承受。運動不能只憑感覺不講科學。」趙廣高說。他呼籲相關部門從經營資質、專業團隊、應急處理等方面對極限運動體驗館進行嚴格規範,保障公眾運動安全。

針對行業監管問題,江西師範大學政法學院副院長顏三忠表示,監管主體不明確造成對極限運動體驗館的監管「盲區」,他認為應從立法角度明確行業定位和監管主導部門。此外,他還建議明確市場監管、文旅、體育、應急等部門的具體監管職責,共同完善安全保障制度。

對於消費者維權問題,上海市匯業律師事務所合伙人李治表示,極限運動體驗館的經營者應盡到安全保障義務。經營者要求消費者籤訂的「安全協議」屬格式條款,根據即將生效的《民法典》,格式條款中關於對方人身損害免責的條款無效。因此,經營者不能憑「安全協議」完全免責。但消費者因操作不規範造成傷害,法院很可能認定消費者對自身過錯承擔相應責任。「所以,消費者不要為了追求刺激,忽視安全風險。」李治說。(完)

相關焦點

  • 追求刺激,勿忘「安全繩」——部分極限運動體驗館亂象調查_中國...
    新華社南昌12月8日電 追求刺激,勿忘「安全繩」——部分極限運動體驗館亂象調查  新華社記者黃浩然  換上「蜘蛛服」,轉體後粘上「魔術牆」,結果衣服卡襠造成下體撕裂;穿上防滑襪,從4米高的跳臺躍入「泡泡池」,結果摔成完全性截癱……近兩年,極限運動體驗館不斷「吸粉」的同時,安全事故也不時出現。
  • 極限運動體驗館亂象調查
    新華社南昌12月8日電 追求刺激,勿忘「安全繩」——部分極限運動體驗館亂象調查新華社記者 黃浩然換上「蜘蛛服」,轉體後粘上「魔術牆」,結果衣服卡襠造成下體撕裂;穿上防滑襪,從4米高的跳臺躍入「泡泡池」,結果摔成完全性截癱……近兩年,極限運動體驗館不斷「吸粉」
  • 部分極限運動體驗館亂象:安全培訓僅走形式,工作人員無資質
    記者調查發現,大眾對室內極限運動項目安全意識不足,一些場館缺少運動指導、規避安全責任,行業內缺乏規範標準,從業人員水平參差不齊,存在安全低、維權難、監管亂等亂象。危險四伏的「蹦」與「滑」在江西南昌一家極限運動體驗館,記者看到場館內蹦床、跳臺、攀巖、滑道等項目一應俱全。
  • 部分極限運動體驗館亂象調查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記者調查發現,大眾對室內極限運動項目安全意識不足,一些場館缺少運動指導、規避安全責任,行業內缺乏規範標準,從業人員水平參差不齊,存在安全低、維權難、監管亂等亂象。 危險四伏的「蹦」與「滑」 在江西南昌一家極限運動體驗館,記者看到場館內蹦床、跳臺、攀巖、滑道等項目一應俱全。工作人員聲稱自開業以來沒發生過重大安全事故,場館可同時接待80至100名顧客。
  • 話題:極限運動體驗館亂象調查:安全低、維權難、監管亂
    話題:極限運動體驗館亂象調查:安全低、維權難、監管亂   換上「蜘蛛服」,轉體後粘上「魔術牆」,結果衣服卡襠造成下體撕裂;穿上防滑襪,從4米高的跳臺躍入「泡泡池」,結果摔成完全性截癱……近兩年,極限運動體驗館不斷「吸粉」的同時,安全事故也不時出現。
  • 極限運動要拉起「安全繩」
    近5年內我國極限運動相關企業註冊總量增長近3萬家,極限運動體驗館快速增加,其背後是泥沙俱下,甚至是野蠻生長。    對於這些不斷冒出來的極限運動體驗館,管理上卻陷入了「九龍治水」的困境。
  • 戶外極限運動緣何守不住安全底線
    悲劇的發生,讓原本「小眾」的戶外極限運動,再次成為公眾熱議話題。公開資料顯示,戶外極限運動自20世紀90年代傳入我國後,經過近30 年的發展,已經成為有一定影響力的運動類別。與傳統體育項目相比,它不僅追求「更高、更快、更強」,更強調人們在跨越身心障礙後獲得的愉悅感和成就感。但時有發生的傷亡事故,讓這類危險係數頗高的極限運動充滿爭議。
  • 如何看待追求極限運動?
    國內關於極限運動的爭議一直存在,早在2017年12月,被稱為「中國高空挑戰第一人的」吳永寧因體力不支,在熱身的時候失手墜樓身亡,引起了不小的爭議。而這個事件再次把極限運動推到了風口浪尖。據了解,翼裝飛行作為一項極限運動,在空中飛行時速超200公裡/小時,這種高速飛行的刺激也吸引了很多挑戰者。但這項運動風險極高,容錯率極低,究竟值不值得來追求呢?
  • 追求刺激還是擁抱自由?請忘記安安吧,極限運動不會停止
    極限運動翼裝飛行運動員安安(姑且這麼稱呼她)在5月12日完成了自己人生的最後一跳,沒有反轉,5月18日,在失聯的第七天,張家界市藍天救援隊的一條微博讓所有關注這件事的人都感到遺憾或者難過,安安的遺體被找到了。
  • 「挑戰」成「奪命」 戶外極限運動緣何守不住安全底線
    公開資料顯示,戶外極限運動自20世紀90年代傳入我國後,經過近30年的發展,已經成為有一定影響力的運動類別。與傳統體育項目相比,它不僅追求「更高、更快、更強」,更強調人們在跨越身心障礙後獲得的愉悅感和成就感。但時有發生的傷亡事故,讓這類危險係數頗高的極限運動充滿爭議。專業人士認為,近年來戶外極限運動之所以事故頻發,是由于越來越多不具備相關技能的人參與其中。
  • 危險的極限運動追求的是控制而不是瘋狂
    原標題:危險的極限運動追求的是控制而不是瘋狂自稱國內無保護高空挑戰「第一人」的詠寧因熱愛攀爬高空建築物,將自己在高空挑戰的視頻拍攝後放在社交平臺上,獲得了眾多粉絲的關注。然而,11月8日,詠寧的更新戛然而止。12月8日,其女友證實了詠寧去世的消息。
  • 給極限運動系牢「安全繩」
    悲劇的發生讓原本小眾的戶外極限運動,再次成為公眾熱議話題。(見8月31日《新華每日電訊》)  戶外極限運動包括速降、蹦極、攀巖、馬拉松、滑雪等,上世紀90年代傳入我國。目前,戶外極限運動已成為有一定影響力的運動類別,越來越多的愛好者對此趨之若鶩,並催生了具有一定市場規模的戶外極限運動培訓機構。
  • 挑戰刺激極限運動:臺灣
    挑戰刺激極限運動:臺灣非常想和朋友去臺灣好好的遊玩一遍,自己長那麼大了,世界很多地方都沒去過,覺得出去玩就是要趁年輕,出去看看這個世界的美、奇妙、夢幻,想出去感受不一樣的東西,看不一樣的人種,和他們進行不同文化的交流,去體驗一些各國的差異到底有多大
  • 冒險刺激100%!中國人最愛的「10大極限運動」大盤點
    如今極限運動風行世界,小編今天為你盤點下,中國人最愛的「10大極限運動」:衝浪是許多人喜愛的海邊運動。刺激又挑戰自我的極限運動,受到許多玩家喜愛,近年來中國也吹起一股極限運動風,像是潛水、衝浪、攀巖等遊戲,究竟最受中國玩家喜愛的有哪些呢?
  • 《極盜者》極限運動愛好者的福利,盡情體驗極限挑戰的緊張刺激
    極限運動一直都受到一部分人的追捧,對待極限運動猶如朝聖,在極限中感受生命的升華,《極盜者》向我們展示極限挑戰的巔峰,大自然的無窮美景。極限運動在我的腦海中首先出現的也就是蹦極這類運動了,在《極盜者》中的沒一個極限挑戰都充滿危險,失敗的結果不是重新來一次,失敗了就要付出生命的代價。
  • 玩極限運動的人,是天生喜歡刺激、不怕死嗎?
    從字面不難理解,「極限運動」在「運動」一詞前多了「極限」的修飾,與一般運動相比,極限運動並不是找死,而只是安全性相對來說更低,危險性更高。玩極限運動=不怕死?我曾經無數次問過周圍一些攀爬、跑酷的愛好者:你們不害怕?不怕死嗎?
  • 極限運動有多玩命,極限愛好者追求什麼,這些紀錄片告訴你
    昨天,在天門山翼裝飛行失聯的女大學生安安已經被找到,但遺憾難過的是這位熱愛極限運動的年輕女孩,沒能在這個世界上繼續她的愛好。除了翼裝飛行,安安也是單板滑雪、自由潛水、衝浪等極限運動的愛好者。極限運動結合了一些難度較高,且挑戰性較大之組合運動項目的統稱,例如:速降、滑板、極限單車、攀巖、雪板、空中衝浪、街道疾降、跑酷、 極限越野、極限滑水、極限輪滑,漂移板等等都是極限運動項目。很多人不了解極限運動到底有多玩命?也不理解,既然極限運動都是在玩命,那麼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趨之若鶩?
  • 極限運動挑戰的到底是什麼?或者追求是什麼?
    就是看到這個事情我才想寫這麼一篇文,不是說批判誰,批判什麼運動,只是想說一說而已。由這個翼裝飛行事件我想到了這類運動的統稱——極限運動。我們來說一說什麼是極限運動,它是結合了一些難度較高,且挑戰性較大的組合運動項目的統稱。舉些例子,比如速降、極限滑冰等等。
  • 燃爆熱血之《極盜者》極限運動
    不知道大家對於極限運動知道多少呢?極限運動,是結合了一些難度較高,且挑戰性較大的組合運動項目的統稱,例如:速降、滑板、極限單車、攀巖、雪板、空中衝浪、街道疾降、跑酷、 極限越野、極限滑水、極限輪滑,漂移板等等都是極限運動項目。現在極限運動漸漸開始流行。但是它的危險性也不容忽視。也有許多人為此受傷甚至丟了性命,所以喜歡極限運動的夥伴們要小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