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跨文化的美食評估,米其林哪來的自信?

2020-12-15 騰訊網

說到米其林,腦海中立刻就會浮現這麼一幅畫面:穿著白襯衣黑西服的優雅侍者,託起鋥光瓦亮的盤子,帶著一口就能吃完的精緻食物走來...穩居神壇多年的米其林,一直代表的是高端大氣上檔次。然而到咱這兒,就水土不服了。米其林之前評選了上海廣州兩座城市的餐廳,人民群眾不置可否半信半疑,畢竟它還挺看重餐廳環境什麼的,咱這兒蒼蠅小館肯定入不得米其林的眼。直到米其林來到了北京,推薦了豆汁、滷煮、爆肚,摘星的餐廳是廣州的兩倍還多,三星、二星餐廳更是和人們心中的期待相去甚遠。用一套自有的價值體系來評判東方的美食文化,得,與其信米其林,還不如看大眾點評呢。

1. 米其林推薦在北京翻車

米其林在之前率先推出預熱的必比登榜單,標榜物廉價美。然而榜單中推薦的有被稱為吃了就能進ICU的三巨頭:滷煮,爆肚和豆汁,還有不倫不類的網紅餃子,包著芝士餡、紫甘藍鍋巴餡兒,令人費解。對三星、二星的評定更是讓人滿頭問號。很難想像西方的評審員怎麼去評價中餐,他們接受不了鳳爪、軟骨、皮蛋等食物,又怎麼去評判滋味如何?在巨大的差異下,想做跨文化的美食評估,到底是哪來的自信呢?

2. 不是所有人都願意被米其林評選

誕生於法餐體系下的米其林,被美食家蔡瀾評價為「歐洲之外,都不靠譜」。但其實,就在歐洲本土,米其林都難以服眾,義大利、西班牙、北歐的廚師都頗有怨言。米其林剛來到日本時,東京廚師就曾說,「日本料理生於斯長於斯,只有日本人能懂,用不著一幫外國人告訴我們什麼是好什麼是壞。」本月,韓國首爾的一位大廚,甚至因為餐廳被列入米其林指南而提起訴訟,以公開侮辱罪的名義——「將我的餐廳列入這本爛書是對餐廳成員和粉絲的侮辱」,他說,米其林指南 「被金錢蒙蔽,缺乏思想 」。

3. 米其林成了花錢就能買的「熱搜」?

就在米其林要發布北京榜單的前夕,韓媒爆料,餐廳可花錢買到米其林的星星評級!只要繳納所謂的諮詢費,出讓股份,最快3-4個月就可走完流程。而這樣操作的餐廳,亞洲共有十餘家。這一消息顯然是對米其林公信力的巨大打擊。如果是花錢就能買到的評價,那麼這個評價一定是不能服眾的,這放在任何一個行業都適用——就像微博熱搜到「爆」的明星,你可能都沒聽說過一樣。

大咖這麼說:

新京報,權威媒體:

正如「一千個觀眾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家餐廳是否為消費者所中意,顯然不能一味推崇「米其林」,也得認真問問自己的「胃」。

艾格吃飽了 美食博主:

它(米其林)就是一份榜單,但是歷史更久,影響力更大。所有的榜單,都不是權威。專業廚師想要追求,是他們的事兒。對於我們消費者來說,所有的榜單,都是消費參考,而已。

看客inSight 自媒體:

簡單來說,這就是一份忽悠歪果仁的榜單,可以滿足遊客對北京文化的部分想像。但說實話,路邊隨手抓一個大學生,推薦的館子都比這強。

大董 中國意境菜創始人:

其所發布北京小吃的立意,是討好北京市場、打開局面;但也難逃其「逐臭」的美食思維,路走偏了,米其林就成了糟粕。

梅姍姍 餐飲媒體人:

新橋滷煮,爆肚金生隆,方磚廠炸醬麵……老北京特色嘛!外地人到北京,如果想知道滷煮爆肚炸醬麵是什麼味道,這些都可以。餐廳不功不過,也的確能展現北京道地的味道。

你怎麼選?

你認可米其林推薦的北京餐廳嗎?

認同 大董這類的星級餐廳,口碑一直都不錯

不認同 豆汁什麼的還是算了吧...

今日思考:

米其林評價中餐,你怎麼看?

By ZAKER /潘欣 王欣羽 江南輝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日本人評價中國美食太自信,美國網友表示:你來美國看看
    對於吃我們中國人的確有自信的資本,早在商朝的時候我們就開始使用筷子,而西方國家在15世紀左右才開始使用刀叉,在那之前他們也像現在的印度人一樣手抓飯。還有我們在唐朝時期就發明的冰激凌,現在依然共享於世界。我們中國人對美食的自信當然還遠不止於此,可是還有日本人說:中國人對自己的美食太自信。
  • 米其林星級主廚跨海來臺 花蓮飯店法國美食經典現身
    ,住房旅客或花蓮鄉親,都有機會品嘗到國際級大廚的手藝。此外,還擔任了世界義大利餐廳聯盟主席長達12年,在香港、新加坡、東京、大阪、京都、多倫多、蒙特婁、溫哥華、盧森堡、德國、比利時推廣義大利的餐飲文化。
  • 中國版「米其林指南」來了!值得信賴嗎?
    「黑珍珠餐廳指南與必吃榜是一脈相承的,都是旨在為所有喜愛中國美食的消費者提供一份美食指南。」張川告訴記者,相比而言,黑珍珠餐廳指南更注重在飲食文化上的傳承。在評選過程中,黑珍珠餐廳指南將傳承中華飲食文化作為重要的評審維度之一,旨在推動中國美食標準的建立,樹立中國人自己的權威美食榜單和文化感召力,打造中國飲食在國際上的文化自信。
  • 米其林起初是做輪胎,怎麼做起了美食?米其林餐廳的評價標準?
    如果你喜歡美食,你應該聽說過米其林餐廳!「米其林」是全世界最好的餐廳保障。但米其林最開始和美食沒有關係,它是靠輪胎起家的,到今天米其林輪胎依然是世界上最好的輪胎之一。米其林不光做汽車輪胎,也有飛機輪胎,協和式飛機的輪胎就是米其林公司做的。好的生意人永遠都是高瞻遠矚的。
  • 三歲黑珍珠vs百年米其林 王興想要的不止美食榜單
    在味道江湖裡,米其林一直是一個頭牌。2016年,米其林開始進入中國,但這份以西方味蕾,甚至可以說是法國味蕾作為評判標準的餐廳指南,一直飽受質疑,認為其缺乏對中國味道的理解,更不要說隱藏於餐食背後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了。做一份更符合「中國味蕾」的餐廳榜單,一家網際網路公司率先動了心。
  • 吃懂米其林美食
    米其林是世界的米其林《米其林紅色寶典》是以法國餐飲文化為基礎的世界米其林餐飲指南,並不是以中國口味和記憶為標準的指南,中國味道只是《米其林紅色寶典》全球的一小部分。對!《米其林紅色寶典》對餐廳的審核,只是為了更好地服務消費者。
  • 米其林大廚做中國拉麵,嘗試多次被虐哭,網友:中國菜哪這麼好學
    米其林大廚做中國拉麵,嘗試多次被虐哭,網友:中國菜哪這麼好學。當說起美食的時候,肯定很多人都會想起自己身邊的一些小吃,而對很多的一些吃貨他們也都是能夠滿足自己的一個味蕾,也都是經常的來到很多的地方尋找美食,可以說美食也都是不分國家和地域的,只要是大家都特別喜歡的都會被成為一個美食,尤其是廚師可以說是他都特別幸福的一件事情,就是能夠把自己所做出來的得到大家的一個肯定。
  • 從紐約到首爾:「美食」裡溢出文化自信
    多年以後,當我們以今天的眼光來審讀這部電視劇時,當年異國新鮮感帶給我們的心靈衝擊已所剩不多。將那些濃烈的憂傷濾幹,留給我們思忖的,是改革開放之初的文化不自信。王啟明所要做的一切,就是放棄自己作為中國音樂家的身份去適應紐約適應美國。隨著經濟發展、國力增強,中國電視劇的創作心態也漸漸發生了變化。
  • 實拍米其林大廚現做新加坡咖喱魚頭,這樣的美食請給我多來幾份
    實拍米其林大廚現做新加坡咖喱魚頭,這樣的美食請給我多來幾份,說到米其林級別的美食,相信有很多朋友想到的美食都是那些特別「高大上」的美食。但其實在眾多美食當中還是有很多美食是出自米其林大廚的手中,像今天小優要說的這種美食就是米其林大廚會做的一道美食。
  • 文化自信的底氣哪裡來?
    帶著這樣的問題,12月1日,在由《中國企業家》雜誌主辦,一汽-大眾奧迪作為首席戰略合作夥伴的2018(第十七屆)中國企業領袖年會上,幾位文化產業的領軍人物在「文化自信的底氣哪裡來」的尖峰論壇上展開了熱烈的討論。
  • 【美食】被米其林餐廳推薦的台州菜,怎麼做?快來學習下
    】被米其林餐廳推薦的台州菜,怎麼做?   2020過於驚心動魄   新一年上海米其林指南的發布   有些姍姍來遲   但也讓這份美食界的權威榜單更受關注   幸好,雖遲但到   在此奉上今年新鮮出爐的,也做過   算是一道家常菜   但要想做出新榮記的口味、水準   還得看一下這份攻略   不同重量的帶魚有著不同的使命   3兩左右的帶魚適合蒸的,5兩左右油炸   至於8兩以上的拿去紅燒
  • 香港美食:當「米其林」遇上「黑珍珠」
    新華社香港2月24日電題:香港美食:當「米其林」遇上「黑珍珠」新華社記者李濱彬從市井排檔,到先鋒名店,香港既是平民美食的天堂,也是高端餐飲的萬花筒。中外美食在這裡匯聚,演繹出包羅萬象、靈感不斷的美食大觀。
  • 別樣美食——格林跨文化美食節
    We'd better hava a dream incase it comes true someday古色古香,韻文十足,我們常常帶著中國唯美的文化氣息去品嘗中國的美食
  • 「米其林」大廚好奇:中國廚師為何做飯不看菜譜?中國人回答經典
    確實是這樣,所有中國的廚師他們在剛開始做飯的時候也並不能掌握的這麼清楚,而時間久了,他們根本就不需要再看菜譜了,而且做出來的美食可以說與菜譜上面做出來的美食味道幾乎沒有差別,中國廚師的回答太經典了。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兩國地理環境的差異在飲食文化方面也是有很大的區別,對於外國人來說,他們在做美食這一方面比較的死板,思維也比較的保守,而對於中國人來說比較大膽,敢於創新,運用自己豐富的想像力,創造出各種新穎的美食。
  • 巴黎米其林三星:餐廳停業流淚,盼中國客再來體驗美食文化
    世界中餐業聯合會全球中餐美食推廣大使、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新聞與傳播學院客座教授柳怡擔任線上論壇的主講人,季薩瓦親自上陣,與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宋毅等專家、學者,共同探討美食在兩國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 季·薩瓦(左)、柳怡在「舌尖上的文化傳播與軟實力外交」雲上論壇現場。
  • 美食指南 | 香檳區「米其林餐盤」,哪一盤是你的菜?
    不妨嘗試米其林指南中所推薦的米其林餐盤。© globalfoodelicious.com米其林餐盤:新鮮食材,細心準備,美味佳餚在《米其林指南法國2016》中,首度出現了「米其林餐盤」這個新評分標準。本周,檳客文化團隊為大家整理了香檳區推薦的米其林餐餐盤餐廳,準備好筆記本,下次來香檳區可別錯過嘍~La Vigneraie在蘭斯已有20多年歷史,主廚Badier Hervé過去曾在多家米其林星級餐廳服務
  • 黑珍珠美食榜能否取代米其林?
    春節季來臨,又到了人們談論美食的時候了。現在人們在談論吃什麼、怎麼吃的問題時,尤其是說到佳餚美饌時,往往不是在說如何做、怎麼才能做得好,而是在問「在哪兒能吃到」以及「花多少錢能吃到」。隨著人口流動性的增加,人們體驗不同風味美食的機會也大大增加。不過,現代人雖然在其一生中到過的地方多了,但在其中多數地方停留的時間卻總是有限。
  • 米其林大廚用「梳子」做美食,看到成品,網友:這也能評星?
    米其林大廚用「梳子」做美食,看到成品,網友:這也能評星?那麼對於米其林大廚來說,他們的廚藝確實是非常的高超,而且每一個米其林大廚也都是經過大大小小很多次的考驗,才會獲得米其林評星的標準,所以很多人都表示特別的想要嘗一下米其林大廚做出來的食物,因為他們覺得能夠品嘗米其林大廚做出來的食物也是非常驕傲的一件事情,並且他們會發現這些米其林大廚在製作美食的時候,除了會特別注重食物的口味之外,其實也會做出一些比較獨特的造型,而這些造型看上去也確實是非常的有創意
  • 疫情下的巴黎米其林三星:餐廳停業流淚,盼中國客再來體驗美食文化
    世界中餐業聯合會全球中餐美食推廣大使、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新聞與傳播學院客座教授柳怡擔任線上論壇的主講人,季薩瓦親自上陣,與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宋毅等專家、學者,共同探討美食在兩國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季·薩瓦(左)、柳怡在「舌尖上的文化傳播與軟實力外交」雲上論壇現場。
  • 米其林指南首次登錄北京遭質疑,本地人拷問:米其林指北?
    好了,終於等到專做粵菜的廣州了,本地人還是不高興:「憑什麼粵菜二星三星全沒有!?」 現在輪到北京的第一年,米其林把三星頒給新榮記,本地人不高興大了:「北京第一家三星憑什麼不是粵菜?淮揚菜也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