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說說中村藤吉這家店。中村藤吉始建於1854年,第一家店開在日本京都宇治城裡,到現在已經傳了6代,每一代的長子都繼承了「中村藤吉」這個名字,不僅如此,它在日本的茶葉培育室更是採用了不遮陽光的露天栽培,生產出的綠茶味道清爽馥鬱,這種綠茶更是成為日本天皇的貢品。中村藤吉店內所有的抹茶甜品,都是使用這種茶葉磨成的粉再加上其他材料製成,據說手磨一個小時僅能生產出15g抹茶。
目前中村藤吉在日本有四家店,而香港店,是其第一家海外店。店內所有原材料都是當日從日本空運而來,哪怕店內的一桌一椅也是在日本訂製。每天中午11點開門,並且很傲嬌地不接受任何預約。 當日,香港小雨霏霏,我和高富帥飯搭子跟著百度地圖在尖沙咀繞了一圈,終於爬上了美麗華商場三樓,旁邊是一家無印良品,但是基本沒人。
我們來早了十分鐘,還沒開門,先排隊.
等了十多分鐘,終於開門了。一進門的櫃檯上擺了很多證書,展示著中村家輝煌的歷史,下面的玻璃展示櫃中展示著甜點的樣品和抹茶禮品,樣樣都很精緻。
連餐桌上鋪設的桌墊也帶有濃濃的日式風情。
好啦好啦,下面才是重點!
甜品第一式:抹茶蕨餅
號稱每日限量供應30份的抹茶蕨餅,首先看顏色,非常好看的抹茶綠,旁邊的兩碟是用來蘸著吃的,一碟是黑糖漿,一碟是抹茶味的糖漿,裡面大概都混了蜂蜜。
蕨餅,是由蕨菜根澱粉製作而成,是一種健康的食品。(據說能減肥?)而這裡的蕨餅外面抹了一層抹茶粉。
tips
我們經常吃的涼菜蕨根粉便是由蕨菜根製成的。蕨菜根澱粉的製作過程維持傳統工藝,且無任何添加劑,所以保留了植物大部分的營養,對人體健康很有益處。另外《本草綱目》曾記載,蕨根有滑腸通便的功效,這便是九帥所說的減肥奇效吧。
夾起第二塊,蘸著黑糖漿,醇厚的黑糖和蜂蜜味中和了抹茶的苦澀味,口感仍然讓人陶醉。
夾起第三塊,我猶豫了一下,沒蘸糖漿,原味吃下。柔韌的口感,同時品味著苦澀的抹茶味。
三塊吃完,苦—甜—苦,猶如一場最後分手的戀愛。
甜品第二式:抹茶啫喱
這道甜品內容豐富,首先是滑溜溜的啫喱。
啫喱,大概就是果凍吧,處理的非常滑嫩。因為滑滑的,勺子都不容易舀起來。淡淡的抹茶味,可以說是抹茶味的布丁,但是回味有淡淡的抹茶味。
白色的是糯米糰子,清淡有嚼勁,可以吃一口抹茶啫喱吃一個這個,中和抹茶的苦澀味。
接下來是紅豆,一大團紅豆打成細膩的泥,細嗅之下有淡淡的清香。吃一口,非常的香甜,並且入口即化。
最後是重頭戲,抹茶冰淇淋。
圓圓的兩個綠色冰淇淋,視覺上看起來讓人愉悅。冰淇淋口感滑溜溜的,可以感到其內的空氣含量並不高。抹茶味並不濃,而是淡淡的抹茶味在口腔蕩漾,吃下一個,消暑怡人;吃下兩個,如沐春風。
這樣的冰淇淋再給我來十個!
tips
好的冰淇淋乾物質含量高,膨化率低,口感更加順滑、味道更加濃厚,自然價錢也更貴。具體是什麼意思呢?乾物質指糖、脂肪和蛋白質等成分。膨化率由冰淇淋中空氣的含量決定。傳統的義大利冰激凌用牛奶而非奶油製作,儘量慢速攪拌,混入更少空氣,以追求更高的品質。所以義大利人自豪的稱冰淇淋為gelato而非ice cream。這道甜品的把自家的logo放在了美好食物的正中。
芭菲的最上面是奶油,混著抹茶粉吃,苦澀的抹茶粉中和了奶油的油膩。
接下來的一層似乎是抹茶味蛋糕(記憶有點遺失),然後下面是玄米,玄米搭配抹茶真是絕配。
然後再向下是香甜的紅豆,有嚼勁的糯米丸子,滑嫩的抹茶啫喱。
最下面是抹茶冰淇淋,口感類似抹茶啫喱裡的冰淇淋,依然是可以吃十個的節奏。
小小一杯,口味層次如此豐富。
九帥點評gastronome
優點:殿堂級甜品店,口感出色。
缺點:最最最最最大的缺點,就是沒在江浙滬地區,要吃這個最近的在香港,遠點的可以跑去日本京都。第二個缺點,太貴了。雖然我很能理解空運原料的成本,但是吃了三個甜品就要我288港幣。
而九帥對甜品的研究不深,哪怕是南京的西尾和無邪,去過的次數加起來不超過一隻手,而對於我這個嘴巴來說,無邪和西尾跟中村藤吉的差距也不大。希望以後能和某位甜品大大一起做期南京甜品專題。
so,問題來了,明兒吃什麼?哈哈哈,我們下期告訴你~
快掃碼關注我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