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果子不只有風花雪月,與「切腹」有關的「最中」你聽說過嗎?

2021-01-16 日料棧

如果現在再提到和果子,根據我們之前的介紹,你或許可以想起模樣可愛的鏡餅、餡料飽滿的饅頭、藝術感十足的羊羹、種類繁多的糰子、色澤誘人的長崎蛋糕、以及喜氣洋洋的大福。那麼今天小編就再為大家介紹一種同樣很經典的和果子,它就是「最中」。

via:online.wjr-isetan.com

雖然有個看上去十分端正的名字,但其實最中可是個造型百變的和果子,作為日本全國性的伴手禮和特產,在不同地區你都能看到各種各樣的最中:

宮城縣仙臺市的「白松最中」和「壽之三色最中」。via:item.rakuten.co.jp

千葉縣成田市的「花生最中」。via:mi-journey.jp

橫濱市的「喜最中」。via:petitluxurylife.seesaa.net

模仿路面電車的東京都電最中。via:omiyagate.jp

北海道・札幌「美好屋」的名果「熊最中」。via:blog.goo.ne.jp


最中(もなか,monaka),也有人稱它為「最中餅」。不知道當你看見「最中」這兩個字時會不會好奇,這款和果子為什麼起了這樣一個看起來和點心完全不搭邊兒的名字呢?


「最中」在剛出現時,其實叫作「最中之月(最中の月)」。據說早在平安時代,宮廷中舉辦「賞月宴會」,當時有個叫「源順」的歌人吟誦了一句「水月明月影,中秋月正圓(水の面に照る月なみをかぞふれば,今宵ぞ秋の最中なりける)」,就這樣人們便將賞月之時奉上來的白色點心,根據和歌之意取名為了「最中之月」。

如今在文錢堂本鋪和果子店,店內的「文錢最中」根據最中名字的起源製作成圓形。via:bunsendo-hompo.seesaa.net

到了江戶時代中期,吉原一家名叫「竹村伊勢」的煎餅屋製作了將糯米蒸熟後做成圓形烤、烤完後撒上砂糖來吃的乾果子,並稱其為「最中之月」。當時的最中是沒有加入餡料的,並且以圓形為主流,烤成較為罕見的四角形時還會稱其為「窗之月」。

竹村伊勢最先為店內點心起名為「最中之月」。via:tanekame.com

而據記載當時在日本橋附近,販賣著在「最中之月」裡加入了紅豆餡料製作而成的「最中饅頭」,不久以後「最中饅頭」省略為「最中」,至此最中才算是正式發展起來了。


如今最中作為一種經典的和果子,把蒸熟烤過後的糯米皮分成兩塊,內部搭配紅豆餡或除此以外的各種餡料。為了避免外皮口感受溼氣的影響,在銷售時,有將餡和皮分開放置的情況,食用時可以自己將餡夾入麵皮中。

via:online.wjr-isetan.com

最中主要是由「皮和餡」組成,其中酥脆的皮被稱為「最中種」,在這裡我們就暫且稱它為「皮種」。也許最中的皮種很容易讓我們聯想到甜筒下面的脆皮,但其實對於優質的皮種來說,製作方式上也會比較講究,口感上也會更加鬆軟輕薄。


如今關於最中皮種的做法,直到把糯米麵坯攤開弄薄這道工序為止與早期都並無差別,在此基礎上現在還會用磙子將面坯碾壓至幾毫米厚再切成一定的形狀,並且隨著明治時期金屬模具技術的發展,各種各樣的模具出現後,將碾壓好的麵皮放進烤制模具同時烤其兩面,麵皮膨脹到能從模具中露出來時,口感良好的皮種就製作完成了。

最中種的製作過程。via:tanekame.com

除了上述將蒸好的糯米烤制而成的皮種以外,還有一種製作方法,是在糯米粉中加入水之後加熱,把加熱後的半成品通過管子注入到烤制模具中,再直接壓制加熱就做好了,憑藉這種方法也可以製作出形狀各異的皮種。

如今一般情況下,最中的皮種都是由被稱為「種屋」的專門製作日式點心材料的商家生產,皮種生產完成後會被運送到日式點心店,也只有極少的一部分日式點心店會自己製作最中的皮種。


在東京淺草就有一家1850年創業的最中種專門店「種亀,如今是第五代繼承人掌門,店內除了使用經典的糯米,第六代見習的繼承人還在滋賀縣長濱找到了「古代赤米(起源於我國的紅米,外皮呈紫紅色,比普通糯米含澱粉質較少)」並研發出了新的「赤米最中種」。另外對於冰激凌專用的皮種,為了保持其耐水性,會在糯米中加入玉米澱粉水飴混合後進行製作。

店內的「赤米小角」。via:tanekame.com

店內冰激凌專用最中種。via:tanekame.com

除了食材,店內金屬模具自創業以來經不斷發展也增加了新的種類,從最初只有圓形的「手燒型」模具,到昭和34年時S&B食品公司研發出即食食品「最中咖喱」,店內為此製作了廚師帽形狀的種皮,當時大受歡迎。如今店內還會使用專門的「燒印」為種皮增添專有標記。

店內古老的「手燒形模具」。via:tanekame.com

最中咖喱的模型和成品。via:tanekame.com

店內的燒印和燒印出在最中皮上的標記。via:tanekame.com

當然,除了經典的米色種皮,為了使最中外表更加多姿多彩,如今也會看到許多加入了食用色素後五顏六色的種皮,搭配豐富的餡料、甚至可以作為盛裝小菜的容器來被使用,可以說是帶給著人們無限的驚喜。對於製作好的種皮來說,可以保存很長時間不會腐壞,但是為了保持其最佳口感和風味,一般建議最好在三個月內食用。

彩色鮮豔的最中種。via:kagadane.co.jp

可以搭配各種餡料的最中種。via:tpmonaka.com.tw

如果說最中種是最中堅實樸素的外表,那麼餡料則是最中豐富多彩的靈魂,其中最為經典的還要屬「紅豆餡」。

說起經典的紅豆,作為甜美喜慶的代表,它可是和果子中的重要角色,然而如果仔細觀察,看似簡單的紅豆餡其實也有很多種類。


我們都知道日語中紅豆寫作「小豆(あずき,azuki)」,當我們買到用小豆做成的和果子時,也許會常看到它是「漉し餡」、「粒餡」、「つぶし餡」、「小倉餡」,那麼這幾種紅豆餡究竟有啥區別呢?

首先我們說一下「漉し餡(こしあん,koshiann)」,這個就是在製作過程中將紅豆去皮,並且過篩,將紅豆磨成細細的紅豆泥,沒有顆粒,口感非常細膩。

第二種「粒餡(つぶあん,tsubuann)」,這一種就是直接蒸熟,沒有去皮和過篩,保留豆子顆粒的形狀,口感上能讓和果子變得更加豐富有層次。

第三種「つぶし餡(tsubushiann)」,這一種比較容易和「粒餡」搞混,其實從日語名字裡看也能感覺到它是「漉し餡」和「粒餡」的組合體,口感上來說則也結合了上面兩種的特色。

第四種「小倉餡(おぐらあん,oguraann)」,這一種其實與第三種的「つぶし餡」很相似,它也是「漉し餡」和「粒餡」的組合,但它會特指是使用了「大納言」品種的紅豆,這種紅豆顆粒比較大,再與「漉し餡」組合在一起形成的種類


而之所以這種餡料叫作 「小倉」,有說是因為最早從中國引進紅豆種子後,是在京都小倉山附近進行栽培而來。另外還有個有趣的說法,因為紅豆放到紅豆泥這一場景讓人聯想到了鹿身上的斑點,由鹿又聯想到紅色的楓葉,由楓葉又聯想到京都的小倉山,一路聯想下來就給這種餡起了個名字叫作「小倉」…真是感嘆人們的想像力╮( ̄▽ ̄)╭

鹿的斑點→紅葉→小倉山→小倉餡。via:zatugaku.xyz

關於最中的名店,在我們之前的文章中有提到過位於東京吉祥寺的羊羹老店「小笹」,除了有名的「幻之羊羹」,也販賣很受歡迎的白豆和紅豆兩種餡料的羊角形最中、還有長崎蛋糕元祖店福砂屋的手工最中、以及位於東京目黑區蜂之家的まゆ最中。

1956年創業的蜂之家的「まゆ最中」,選用宮城縣產的糯米,搭配小倉、柚子、芝麻、白豆、黑糖等餡料製作而成。via:temiyage.gnavi.co.jp

除此之外,在這裡還要提到三家有名的最中店。看過《東京女子圖鑑》的朋友不知道是否還記得這一劇情,女主綾跳槽到了銀座Gucci,御姐女上司讓她去一家叫做「空也」的點心店採購30個最中,不知道這裡的最中需要提前預約才能買到的綾,在馬上面臨任務失敗之時,被之前結識的和服店老闆出手相救,還漲知識地了解到這裡的最中之所以不用高大上的木盒裝而是用紙盒裝,是講究保留最中原本的味道,避免沾上木盒的味道,最後得到助力的綾完美完成了任務~

而在現實中這家位於銀座的「空也」也是1884年創立具有名氣的高檔和果子老店,創業時在東京上野,二戰後搬到銀座。空也自創業起就受到很多文化藝術界大師的喜愛,像是愛吃甜食的夏目漱石(小編覺得他簡直就是和果子代言人了…)就曾在《我是貓》中詳細描述了這裡的最中:「將糯米蒸熟後烘烤成薄脆的外皮,放入豆沙,咬一口就可以嘗到其外皮酥脆的口感和香氣,豆沙的甜味擴散於整口」。

空也最中餅。10個一盒,1130日元。via:macocafe1.exblog.jp

如今店內雖然也售賣著其他種類的和果子,但是種類很少並且有限定時間,最中則是店內的主打商品,不添加任何添加劑且手工製作,薄脆餅皮加上綿軟甜美紅豆餡的最中只能通過預約才能買到。

空也店鋪地址:東京中央區銀座6-7-19。via:截圖

除了空也,位於東京都港區新橋 4-27-2,1912年創業的和果子老店「新正堂」也很有名,這裡最中的名字聽上去很「血腥」,它叫做「切腹最中」。

真是一個體現著日本文化的最中…200日元一個。via:japaholic.com

小編覺得對「最中」不熟悉的人,聽到「切腹最中」時,很可能會腦補一場血淋淋、切腹要在最中間下手的可怕場景吧?話說這家店的老闆為啥這麼想不開,給好好的點心起了這樣一個殘暴的名字呢?

北海道產的紅豆和高純度的粗粒砂糖,配上酥脆的糯米餅殼。滿得封不上口的紅豆餡,不聯想切腹的話,吃一口感覺會是很滿足~via:japaholic.com

這款「切腹最中」其實是新正堂的第三代店主「渡邊仁久」所設計,他是「忠臣藏」的超級粉絲。忠臣藏是發生在1701年的一個事件,大概講的是當時赤穗的第3代藩主「淺野內匠頭長矩」長期遭到身份顯赫的「吉良義央」的霸凌,在京都參加奉答之儀時,忍耐至極的淺野用刀砍傷吉良,這令德川五代將軍「綱吉」十分憤怒,不分青紅皂白便命淺野自盡,因此淺野於「田村右京太夫邸(也是新正堂原本店地址)」切腹自盡,之後,淺野的47名忠臣為君主報仇,但最終也悲壯地丟掉了性命。

新正堂原本店地址就位於淺野切腹之地附近。via:talk.ltn.com.tw

因店內地形,也因自己喜愛「忠臣藏」的故事,三代店主「渡邊仁久」認為將糯米中間切開、內部裹上大量紅豆餡的「慘烈」模樣與「最中」簡直是「天作之合」,並且這樣也能使人們記住清白的「淺野」,於是便提出「切腹最中」這一商品,但商品創意一出來便立刻遭到所有人的反對。


渡邊雖遭遇阻礙,但依然堅持將商品製作出來並進行銷售,開始時銷售量並不理想,但後來某家證券公司的店長到店,打算買些伴手禮去給客戶賠罪,渡邊便推薦「切腹最中」給他,開玩笑地建議這個可以表明去切腹謝罪了,沒想到這一想法最後流傳開來,「切腹最中」也作為謝罪伴手禮而大受歡迎,使得各大百貨公司甚至航空公司都上門來談合作。

新正堂的第三代店主「渡邊仁久」。via:renewalblog.hangame.co.jp

更有趣的是,因「切腹最中」火起來的渡邊,在嫁女兒時為女兒做了巨大的「切腹最中」模型作為飾品,嗯~也真的是展現了獨特的自家風格啊~

請注意左下角正常的「切腹最中」←_←   via:renewalblog.hangame.co.jp

除了「切腹最中」,店內後來還研發了以江戶金幣為原型的「景氣上升最中」,以及代表著47位忠臣的「義士羊羹」,另外店內也售賣銅鑼燒、豆大福等其他種類的和果子。

新正堂的「景氣上升最中」。via:talk.ltn.com.tw

新正堂的「義士羊羹」。via:talk.ltn.com.tw

除了「空也」和「新正堂」,位於東京千代田區麴町創業至今近有70年的老店「一元屋」的最中也很受歡迎。


店內提供「大納言最中」和「求肥最中」。最中皮使用新潟產的越光米,大納言選用北海道十勝地區生產,顆粒飽滿,粒粒分明;求肥最中則是在餅皮中加入軟糯的求肥,三種層次的口感使最中更加美味。另外店內除了最中,還有外皮是用麵粉加鹽在鐵板上烤制,內部滿是紅豆餡料的「金鍔」,充足的餡料看上去就很誘人。

一元堂的「大納言最中」。via:bonddealerbook.pixnet.net

一元堂的「求肥最中」。via:bonddealerbook.pixnet.net

一元堂的「金鍔」。via:linshibi.com

掰開後的「金鍔」。餓。via:linshibi.com

最後,我們再來說說最中的吃法。像上文中提到的普遍作為點心來吃的最中以外,還可以變成「冷食」和「熱食」來吃。


「冷食」就是在最中皮裡加入各種冰激凌,做成「最中冰激凌」來吃,酥脆的外皮搭配涼爽的冰激凌,吃過甜筒或者某種雪糕的朋友們應該都很熟悉這種感覺了~

冰激凌最中。via:abc-cooking.co.jp

而除了冷著吃以外,熱食的方式就很有意思了,曾經在櫻桃小丸子中就出現過一種「紅豆即食湯包」,它長這樣▼

其實它叫「懷中汁粉」,是在最中的種皮裡加入可以衝泡的粉末塊,將它一整個放進熱水後,就能成為一碗熱氣騰騰的湯~懷中汁粉的形狀也根據餅皮的變化種類繁多,內部多用紅豆粉,加入和三盆糖或者年糕做成「紅豆年糕湯」。

虎屋的和三盆糖風味的「懷中汁粉」。via:toraya-group.co.jp

懷中汁粉的吃法:放進杯子裡,加開水,開吃~via:bellemaison.jp

按照這個模式,最中皮除了加入甜味的汁粉,還可以加入各種蔬菜調味料,做成「吸物最中」來食用…




相關焦點

  • 日本最中餅:一個能和夏目漱石最愛的羊羹相媲美的日式和果子
    去日本旅行總要帶些伴手禮送給朋友,和果子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之前料醬給米娜桑介紹過,看一看日本人氣和果子——「最中」(もなか)。
  • 千利休的切腹是不是跟秀吉的對立原因有關
    天正十九年(1591年)2月28日,以茶人聞名千利休切腹,晚年豊臣秀吉這也算是表示老年人行為的事件之一。沒想到連續兩天成為了秀吉的素材。但是,連切腹都命令的直接理由還不清楚。閒話。大德寺的利休像?還是批評朝鮮出兵?最有名的是「修復大德寺這座寺門時,將利休自己的像設置在二樓外側,間接地踩到秀吉的頭」。哎呀,離子獸也有限度喲。
  • 聽說過「麵包樹」嗎?每年結出「神奇」的果子,足夠養活一家人
    現在這個年代大家可能都是欠錢花,不管是怎樣的人都想掙錢,因為有了錢之後我們的日子就會好過了,可以過上高質量的生活,但是掙錢是非常不容易的。很多人起早貪黑,一天都在外面忙忙碌碌,就是為了掙一些錢養活自己的家人。但是很多人在非常勞累之後發現自己掙的錢並不是那麼多,誰還不想有一個暴富的機會呢?
  • 看了《我們有點不對勁》想吃和果子?!你需要先了解這些
    和果子(也就是日式點心)有很多形狀和製作方法,如餅物(大福等)、蒸製的點心(饅頭等)、烤制的點心(銅鑼燒等)、膠凍體點心(羊羹等)、白豆沙和砂糖等材料做成有色彩形狀的點心等等。
  • 你看過這麼可愛的和果子嗎?
    和菓子的選料十分講究,多以不含油脂的食材為主。餡料中最不可或缺的食材就是小豆,白色餡料一般以菜豆和扁豆製成。菓子皮所用的粉選擇的是品質較高的米粉和小麥粉,有時也會使用蕎麥、黍、慄子等。砂糖的使用不僅增加了甜味,它的保水性也使得菓子更加柔軟、保存性也更強。
  • 日本人切腹自殺?都是假的!日本歷史上死於切腹的不超過五個
    對於日本我們都沒有什麼好印象,這是必然的,當年給我們完成如此大的災難,現在還不承認,確實令人氣憤。在電視劇中,日本軍官如果任務沒有完成,就會展現武士道精神,選擇切腹自殺,於是雖然對日本沒有好感,到也有人稱讚其精神。那麼日本武士沒完成任務,真的都會選擇自殺嗎?這個問題很有意思,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樣。其實在日本歷史上,最早的自殺方式是自縊和自焚,切腹是後來的事情。
  • 日本病態的切腹文化和被曲解的「切腹專用刀」-肋差
    切腹自殺者日語稱為「切腹人」,而切腹人如為了追隨師父死亡而自殺,過程稱為「追腹」。介錯是和日本武士切腹自殺有關的詞語。由於切腹的過程太過痛苦,故很多時切腹者也會找來介錯,就是把切腹者的頭斬下來以減輕切腹所帶來的長久痛苦,而到了後來很多時只是象徵性把刀碰到腹部而不需要造成致命傷口就被斬首了。
  • 天氣澄和,風物閒美,日本的和果子總是期待和你一期一會
    和果子,最具日本特色的甜點,被稱為「日本飲食文化之花」。清新可愛的外表下,卻呈現出春夏秋冬四季更迭的精彩。飽含著日本人對自然的熱愛和生活的感悟。和果子在日本古代指樹上結的果實和水果。和果子的歷史大概和日本的歷史一樣長。
  • 【名古屋美食】和果子?和果子~和果子!
    那麼今天就來給大家推薦名古屋市內的五家和果子店!嗯嗯一定是來到霓虹才能吃到的童叟無欺和果子喲!自1927年創店至今延續這傳統日式和點心的工藝。鎮店之寶名為「最中」,從原材料開始的精良製作,僅此一家的口感。 推薦的和果子:菊最中該店最最歷史悠久傳統的和點心,據說這樣的口感是僅此一家,獨門秘笈的。
  • 春嘗櫻餅,夏品水羊羹,和果子的禪意與美
    因此,要吃和果子,最應到專門的茶寮或者和果子鋪,靜靜坐下,感受茶與果的魅力。你可以選擇飲綠茶、煎茶、抹茶、麥茶或者烏龍茶,天熱時,還可以撒一些碎冰渣在和果子上。其中生果子最為「高端」,通常是指早上用新鮮食材現做的糕點,保存期限只有兩天左右,常見的有大福、蕨餅、草餅、羊羹等。
  • 日本甜品美食「和果子」——皮囊好看,靈魂可口
    隨著季節的變化,和果子也變換著不同的色彩和主題,品嘗和果子無疑是邂逅日本文化最好的方式之一。和菓子按含水量分為生果子、半生果子和乾果子三大類,具體見下圖:那麼和果子到底有哪些種類呢?用糯米粉或者豆粉和糖、蜂蜜混合後,再用模具製成各種形狀的點心,是日本非常常見的一種點心,屬於乾果子。最中最中在日本的平安時期為宮廷中秋賞月時的點心,因詩句「水面明月影,中秋月正圓」得名,屬於生果子。
  • 最愛的百年和果子老鋪,超有治癒力,值得一來
    在中之島這個地方也許你會幾步一個看似百年老店的店鋪吸引,走進去後你跟店員並沒有辦法深入溝通,因為他們英文並不好,也就是說他們不是主要做遊客生意的,哈哈,但是即使無法深入溝通,你還會被他們的笑容吸引,例如這家「菊屋」,當我示意要給他拍照的時候,他們真是高興的手舞足蹈。
  • 東京百年和菓子:這才是真正的土特產!
    到日本旅行,在吃遍當地美食之後,回國也需將伴手禮帶到,但每次回國時,買來買去總是那幾樣。如果你想買得跟別人不一樣,帶點真正的東京土特產,那麼不妨深入當地的老字號。在東京及其周邊地區有近千家製作和果子的店鋪,若要一一列出,那三天三夜也說不完。為了方便大家光顧,本篇篩選了遊客交通方便的區域。下面的和果子老店,多數有一百多年的歷史,每一家都是久經時間考驗的公認名店,每一家都有獨自的「看家點心」。
  • 日本推出依據天氣3D列印的和果子
    【新華社微特稿】和果子是一種日式甜點,內含餡料。日本首都一家企業別出心裁,依據天氣狀況、利用3D列印技術製作和果子,把天氣數據轉化為吃得到的美食。日本「天空新聞24小時」網站9日報導,「網絡和果子」由食品創新企業「開放飲食」製作,在東京六本木之丘的「月亮」餐吧銷售。製作靈感源於日本依據氣候和時令製作食物的傳統。「廚師」主要依據某一天氣溫、風速和氣壓等氣象數據編程計算法則,利用3D列印技術製作專屬於當天的和果子。
  • 京都鶴屋吉信×星之卡比聯名和果子第二彈!春季限定系列熱售中
    京都鶴屋吉信是日本知名的和果子老店,創立至今已有200多年歷史。為維持其行業競爭力,在保留傳統技藝的同時,鶴屋吉信也在不斷追求創新,打造融入時尚元素的和果子新作。繼去年「星之卡比」首次聯名作大獲好評之後,2020春季限定版新作襲來!
  • 網上有各種漂亮的果子茶,這一種百分之九十的人都沒聽說過
    小時候去鄰居家串門,除了各色山裡人自製小零食外,主人會端上一杯熱氣騰騰的果子茶。茶與果子相得益彰,飄出一陣陣鹹鹹的香味。今天我要講果子茶,各位請注意哦 果子茶,其實既沒有果子也沒有茶(也有人偶爾會加一點茶葉)。
  • 四季飄逸,風味各異的日本點心,和果子
    和果子在江戶時代興起,流傳的和果子歷經300多年延續到現代。日式點心和果子總以精緻小巧的外形討人喜歡。和果子,其實泛指所有日式糕點,除了我們所知的那些工藝精細的和果子以外,還包括年糕、小饅頭、米粉糰子、大福、羊羹、鯛魚燒、金平糖、小煎餅等等。不同的和果子有不用的寓意。日本人擅長吸收外國的食文化,在視覺,味覺,嗅覺上按照日本人的喜好來改進創新。和果子大體上分為三類,以成品的狀態時含有的水分來分類。
  • 白雲的小夥伴,我能去你家果園摘果子嗎?聽說快成熟了!
    白雲的小夥伴,我能去你家果園摘果子嗎?聽說快成熟了!在原產地和臺灣,嘉寶果每年可多次開花結果,最多可達6次,平均每兩個月就有果嘗鮮。(圖片由熱心讀者提供)在白雲四大鎮各村,不少街坊選擇種上一兩棵,因價格較其它水果高,曾被稱為「土豪果」。(圖片由熱心讀者提供)果實成熟時,表皮結實光滑,果肉呈多汁半透明,甘甜無比,口味特殊,因果形和風味又似葡萄,因此享有美味「熱帶葡萄」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