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觀展指南| 杭州讀錢瘦鐵與橋本關雪,國博觀抗疫大展

2020-12-25 澎湃新聞
一周值得一看的展覽中,在上海,上海博物館的歷代繪畫展館新增書畫精品30件,包括南宋佚名《蓮社圖卷》、元趙孟頫《蘭竹石圖卷》等,中華藝術宮則在今天新呈現包括任伯年黃賓虹吳湖帆在內的海派大家系列展;在杭州,浙博「古物影——黃賓虹書法收藏展」、浙江美術館的「錢瘦鐵、橋本關雪交流回顧展」均是亮點;

在北京,國家博物館繼展出」妙合神形——中國國家博物館藏明清肖像畫展「後,昨天起開始呈現

眾志成城——抗疫主題美術作品展」。

在海外,英國國家美術館的「提香特展」延長至2021年1月17日,義大利「拉斐爾特展」延展至8月30日。巴黎蓬皮杜中心迎來大地藝術家克裡斯託及其妻子讓娜-克勞德的大型回顧展。義大利威尼斯則邀請五位深受布列松影響的攝影師、電影導演等,挑選出50幅布列松的作品進行呈現。

上海

上海博物館中國歷代繪畫館常設展換新

地點:上海博物館

展期:2020年7月10日起

此次展覽沿襲書畫常設展將首次亮相、久未露面,及用於特展的佳作融入常設展的思路,新增書畫精品30件,包括南宋佚名《蓮社圖卷》、元趙孟頫《蘭竹石圖卷》等精品。這30件作品中有近20件未曾展出過,包括元李昭《雁蕩圖卷》、明姚綬《古木清風圖軸》、清戴本孝《雨賞圖卷》、清高其佩《指畫秋柳圖軸》、清禹之鼎《仕女三兔圖軸》、清汪士慎《貓石桃花圖軸》等。而另10件屬於長期未展,或用於特展。

春風千裡——江南文化藝術展

地點:上海博物館

展期:2020年5月26日—8月23日

展覽在呈現江南藝術、講述江南歷史的基礎上,從文物出發,提煉出江南文化深層的五種特徵,精選代表性藝術品近二百件。

水墨緣——近現代海派藝術大家系列展(一)

地點:中華藝術宮

展期:2020年8月1日-12月31日

作為中華藝術宮重要的學術項目,聚焦「近現代海派藝術大家」系列展也將持續推出,未來每屆展覽都將展出卓有影響的八位名家,中西各半,呈現獨特的美術史敘述模式和文化史的思考語境。首展以「借古開新」「中西兼道」「現代標程」三個部分,聚焦任伯年、吳昌碩、吳湖帆、黃賓虹、林風眠、劉海粟、吳大羽、倪貽德八位近現代名家及其代表作。

海浪——歷屆上海雙年展文獻及作品展

地點: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

展期:2020年7月31日-11月15日

重現51位/組國內外藝術家的60餘件歷屆上雙參展作品,涵蓋繪畫、裝置、影像等多種形式。除了歷屆參展作品外,展覽還呈現了由藝術家提供的各種私人物件,作為「個人文獻」,與雙年展的歷史形成呼應。

我與你:埃裡克·索斯

地點:上海攝影藝術中心

展期:2020年8月1日 - 11月20日

美國攝影師埃裡克·索斯(Alec Soth)於2004年因攝影作品《眠於密西西比河畔》而聞名。本次展覽從埃裡克·索斯超過20年攝影生涯中挑選最具代表性的44幅作品,涵蓋《完美陌生人》《尋找愛》《眠於密西西比河畔》《尼亞加拉》《破碎手冊》《歌本》和最新系列《我知道你的心跳有多劇烈》,不僅是對他攝影生涯的回顧,亦包含了他對自己、對攝影回溯和思考的一次全新藝術實踐。

印說海粟——劉海粟用印研究展&文字證源——劉海粟書法研究展

地點:劉海粟美術館

展期:2020年6月12日起

兩個展覽分別從劉海粟的用印和書法的角度做專題研究,從中可以看出劉海粟先生中西繪畫兼擅,而用印中可見其朋友交往和他近一個世紀親歷、親證的藝術人生。書法則顯示其青年時代即具有的胸懷視野和書藝天賦,進衍至晚年裹鋒如篆、散卓如草,如蒼龍拏攫,如老藤盤曲的線質丕變,而最終形成了獨特的書法性。

亞歷克斯·卡茨

地點:復星藝術中心

展期:2020年5月29日—8月9日

展覽通過涵蓋繪畫、雕塑和剪貼裝置作品在內的30餘件代表性作品,以及影像和書籍文獻,展現今年93歲的藝術家近60年的創作脈絡和其對具象繪畫藝術的探索。

王璜生個展「呼/吸」

地點:龍美術館(西岸館)

展期:2020年8月1日-9月27日

此次展覽籌備於2019年,由復旦大學顧錚教授擔任策展人。作為王璜生的一個階段性大型展覽,展覽的議題「呼/吸」與當下人類面臨的危機境況高度契合,主要展出《呼/吸》、《風之痕》、《談話》、《白夢》及《疫期日記》、《箴象》等裝置、影像、聲音及水墨系列作品。

克裡斯汀·迪奧,夢之設計師

地點:龍美術館(西岸館)

展期:2020年7月28日-10月4日(8月周末開設夜場)

此次展覽將呈現迪奧275件高級訂製禮服,部分設計稿,以及來自8位中國藝術家(徐冰、鄭國谷、梁遠葦、高偉剛、劉建華、林天苗、嚴培明、王光樂)創作的作品和藝術裝置。展覽以全新的場景敘事,呈現品牌創立七十餘年始終秉承的藝術激情。

心不為形役——從孤舟草堂到桃源江南

地點:龍美術館(西岸館)

展期:2020年7月18日 — 11月22日

展覽遴選館藏近30件(套),作品時代跨度從元代到現當代,通過「孤舟草堂」、「桃源仙境」、「江南水鄉」、「當下自我」四部分藉由漁父、草堂、桃源的意象走入古人的隱逸世界。

靜默長假

地址:上海西岸美術館

展期:2020年7月25日-9月6日

展覽收錄了九位中國當代藝術家於疫情「休假中」所創作的十餘件作品,以藝術的視角回應生活方式的變化,與公眾共同探索當下的思考與感悟。

「書與畫  陶與瓷」李遊宇藝術展

地址:上海武康路372號積慶堂

展期:2020年8月1日-8月31日

作為上海視覺藝術學院建校十五周年的系列校慶活動之一,此次展覽由上海視覺藝術學院、上海工藝美術協會、上海(中國)陶瓷藝術家協會、積慶堂藝苑聯合主辦。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中國陶瓷藝術大師李遊宇先生出生於湖湘文化的重鎮——嶽陽,此次「書與畫 陶與瓷」李遊宇藝術展,擇取了李遊宇大師不同時期、不同風貌的代表性力作,其中不乏新制。她們往往題材豐富、雅俗共賞,不僅具有豐富生活的實用價值,還兼具著淨化心靈的審美價值,自然而然地,也就具備了迭代傳承的收藏價值。

隨物生心

地點: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

展期:2020年5月31日—10月11日

展覽呈現了芬蘭藝術家組合湯米·格倫德和佩特裡·尼蘇南的作品。兩位藝術家出身建築專業,並長期在當代藝術領域展開跨界創作,將圖形、雕塑、建築、運動和聲音融入數學、光學、物理學等,通過獨特的藝術方式,將日常而無形的「現象」轉譯為可視、可感之物。

浙江

古物影——黃賓虹書法收藏展

地點:浙江省博物館武林館區

展期:2020年7月24日—8月30日

展覽分為晉唐寫經、明清翰墨、鄉賢手跡、贗本4個單元,展出黃賓虹舊藏的書法作品66件,年代跨度從晉朝直至近代。

錢瘦鐵、橋本關雪交流回顧展

地點:浙江美術館

展期:2020年8月1日 - 8月30日長期以來,中日兩國人民始終以一種尊重、友愛與互通的態度求同而存異,這在兩位藝術家一生的交情中得到生動的體現。本次展覽分「宿情中國」「白沙藝緣」「鬱勃縱橫」三個版塊,通過兩位藝術家的書畫篆刻150餘件作品以及文獻的展示,全面呈現他們共同的審美追求和不同的藝術風貌。兩位中日藝術家的畢生交情,更使今天的人們真切地了解中日文化交流的本質。

魏風堂堂:雲岡石窟的百年記憶和再現

地點: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博物館

展期:2020年6月12日—11月30日

展覽分四個單元展出112件(套)文物,回顧並整理了一個多世紀以來,研究和記錄雲岡石窟的中外學術文獻、珍貴歷史影像。許多展品是首次亮相,其中不少直接來自研究院文物庫房。豐富的雲岡雕刻之美,讓觀眾走入了「雲岡時間」。展品還包括浙江大學文化遺產研究院與雲岡石窟研究院聯合完成的世界上首個可拆卸3D列印數位化石窟——雲岡第12窟1:1複製窟。

江蘇

融·合:從春秋到秦漢特展

地點:南京博物院

展期:2020年5月18日— 8月17日

選取春秋戰國到兩漢時期的文物約350件,展現了從春秋戰國百家爭鳴、多元的文化面貌到秦漢一統的多民族國家發展進程。

江南佳麗:蘇州博物館藏仕女畫精品展

地點:蘇州博物館

展期:2020年5月18日—8月16日

展覽匯集了館藏仕女畫精品時間跨度從清代中期至近現代其作者既有仕女畫名家如費丹旭、改琦之流,亦有一些名不見經傳而難得一見的小名家。

鮮虞風雲——古中山國文物精品展

地點:蘇州博物館

展期:2020年6月12日—9月2日

展覽由蘇州博物館、河北博物院和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共同策劃,甄選164件/套珍貴文物,分為「鮮虞東徙·肇建中山」、「車轔馬嘯·逐鹿中原」、「鐘鳴鼎食·生死同歡」三個單元,全面展示了中山國在經濟、文化和軍事等方面的不凡成就。

石之天成——壽山石雕刻展

地點:常熟博物館

展期:7月24日至10月8日

展覽分「嶄露頭角」、「東成西就」、「東西合璧」三個部分,共展出壽山石雕刻作品95件/套。其中第一部分介紹了壽山石的概況及其雕刻藝術發展脈絡,第二部分呈現了「西門派」和「東門派」的雕刻風格以及代表人物,第三部分則展現了兩派相互借鑑實現了在壽山石雕刻藝術上的「東西合璧」。

北京

「眾志成城——抗疫主題美術作品展」

地點:中國國家博物館

展期:2020年8月1日起

展品的藝術形式涵蓋國畫、油畫、版畫、水彩畫、宣傳畫、連環畫、雕塑、書法、篆刻及工藝美術作品。創作內容以表現病患救治場景和疫情防控工作為主,兼及疫區人民生活保障、復產復工、對外醫療援助等方面,全面生動地刻畫了中國人民抗擊疫情的艱辛歷程以及在這個過程中展現出的抗疫精神。

妙合神形——中國國家博物館藏明清肖像畫展

地點:中國國家博物館

展期:2020年7月15日起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明清肖像畫近千件,類型多元,涵括帝王·皇族、雅集·行樂、名臣·名士·閨秀和學者像傳等。本展覽主要以四個單元來展示明清肖像畫的概貌,藉此既可略窺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肖像畫特色,亦可了解明清時期肖像畫的嬗變與演進歷程。

雕繪乾坤——潮州木雕展

地點:中國國家博物館

展期:2020年7月15日起

此次展覽共展出廣東省博物館、潮州市博物館和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的160餘件(套)展品。這些展品技藝高、題材全、品類豐,集中呈現了潮州木雕集雕刻、漆藝、貼金等技法於一體的藝術特色,代表了潮州木雕的精緻工藝、藝術價值,反映了潮州木雕多神崇拜所形成的獨特文化景觀。

記住鄉愁:山東民藝展

地點:中國國家博物館

展期:2020年7月15日起

展覽展示1500餘件(套)山東民藝藏品,打破工藝類別,還原傳統民藝使用方式與文化語境,全面反映山東地區傳統鄉村社會的生產生活面貌及蘊於其中的價值取向和審美意趣。

吉祥聖域:藏傳佛教繪畫與造像藝術展

地點: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

展期:2020年4月26日 - 10月25日

展出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收藏的17-20世紀唐卡,以及首都博物館收藏的金銅佛造像。展覽分為「唐卡的繪製」、「祖師與上師」、「秘密佛與般若佛」、「菩薩」、「女尊」、「護法」六個單元,幫助參觀者了解唐卡繪製的流程、儀軌,體味唐卡與造像藝術之美。

陝西

古芮新跡—陝西澄城劉家窪東周遺址考古成果展

地點:陝西歷史博物館

展期:2020年7月15日—10月11日

展覽內容分為三個單元,即「列土分邦」「小國之光」「萬流歸宗」展覽共展出文物精品175組300餘件,除了少量為獲得「2005年度全國考古十大新發現」的陝西韓城梁帶村兩周芮國墓地出土的之外,絕大部分來自於獲得「2018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殊榮的陝西澄城劉家窪東周芮國墓地的最新發現。

甘肅

塞外駝鈴——館藏關山月1940年代西北寫生與敦煌臨畫專題展

地點:敦煌研究院

展期:2020年7月10日-8月1日

展覽從「一個展覽和一本書」「向遠西行」「河西走廊」「敦煌燭光」「冰雪生活」「回望」等幾部分,完整地還原了關山月先生整個西北之行的艱難旅程與創作,講述了他在抗戰時期身處民族危難與文化追尋的複雜情境中,堅持」行萬裡路」之志,出山遠行,深入民族民間,一路作畫辦展的細膩而恢宏的藝術故事。

深圳

在群山、丘陵與湖泊之間

地點:設計互聯

展期:2020年8月5日-9月8日

展覽由攝影史學者何伊寧策劃,呈現七位活躍在國際舞臺並引領瑞士當代攝影的創作者,以及兩位曾經參與瑞士駐留項目的中國攝影實踐者的共9組、123件作品。它們共同構建起豐富的視覺與敘事層次,帶領觀者在對瑞士的細緻研究與無盡想像間穿行。這組用鏡頭譜寫的對自然、科學與人類的幻想曲,以不拘一格的藝術語言拓展了當代攝影的邊界。

臺北

國寶聚焦

地點:臺北故宮博物院

展期:2020年7月29日-10月29日

為向觀眾展示臺北故宮推動文物的分級成果,國寶聚焦展廳每次選展兩組件國寶級書畫,展期以三個月為期限,定期更換。近期更新的是宋朱熹 《易繫辭》冊和明唐寅 《採蓮圖》卷。

《攬勝——近現代實景山水畫》、《筆歌墨舞》

地點:臺北故宮博物院

展期:2020年7月10日-9月23日

展覽透過「風格與景致」「廬山真面目」「新時代的遊蹤」「山川在握」「時局下的勝景」與「實景的啟示」等六個單元,討論繪畫風格本身摹寫實景的能力、影響實景描繪的觀點與框架,以及實景山水畫於二十世紀以來受到寫生概念與政局影響下的發展,藉此探討近代實景山水畫裡「實景」與「山水畫」間若即若離的複雜關係。

「筆歌墨舞」特展則呈現了傳為梁楷、馬遠及董其昌等的畫作。

呼畢勒罕:清代活佛文物展

地點:臺北故宮博物院

展期:2020年8月1日 - 11月1日

展出與清代活佛相關的文物和古籍文獻,呈現清朝政府對藏傳佛教的管理,突出清宮藏傳佛教藝術的特色。

海外

日本

和服

地點:東京國立博物館

展期:2020年6月30日—8月23日

和服的顏色和花紋表現了日本的審美意識。作為其原型的小袖,從室町時代後期開始,用印染、刺繡、金銀箔等表現花紋,和服的傳統也延展至今,構築了日本獨特的美學世界。展覽將展示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等歷史著名人物的和服、尾形光琳等的和服繪畫和屏風作品,以及現代設計師設計的和服約300件,這些和服的歷史跨越800年,以凝視日本服飾藝術的過去、現在、未來。

倫敦國家美術館名作展

地點:東京國立西洋美術館

展期:2020年6月18日—10月18日

此次展覽展出61件來自被稱為「歐洲繪畫史的教科書」的倫敦國家美術館藏品,橫跨從文藝復興至後印象派的繪畫歷史。

月岡芳年:血與妖豔

地點:浮世繪·太田紀念美術館

展期:2020年8月1日 - 10月4日

月岡芳年(Yoshitoshi Tsukioka)是活躍於幕末到明治時期前期的日本浮世繪畫家,深受當時人歡迎,其作品的構圖、筆法至今仍有震撼力。本展從「血」、「妖豔」、「闇」這三個妖異的關鍵詞入手,通過約150幅以館藏為主的展品挖掘月岡芳年的魅力。

杉本博司-琉璃的淨土

地點:京都市京瓷美術館

展期:2020年5月26日—10月4日

作為翻修後的首展,以「琉璃」「淨土」「偏振光」為關鍵詞回顧日本當代藝術家杉本博司對宗教、科學、藝術的探討與創作活動,同時展現在悠久的歷史長河中不斷渴望淨土的日本文化心靈。

法國

德國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家——阿爾布雷希特·阿爾特多夫

肉體與靈魂——從多納泰羅到米開朗基羅

地點:羅浮宮(7月6日重新開放)

展期:以上展覽分別延長至2021年1月4日、2021年1月18日

2020年上半年羅浮宮有兩場大展,據羅浮宮官網顯示,這兩場特展將推遲至今年10月舉辦。「阿爾布雷希特·阿爾特多夫」聚焦活躍於文藝復興時期雷根斯堡的畫家、設計師和雕刻師。

「肉體與靈魂」共展出150件作品,展示了從多納泰羅(Donatello)到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期間,人體在其運動的多樣性中的表現是如何在雕塑中被展現的。

克裡斯託與妻子讓娜-克勞德

地點:蓬皮杜藝術中心

展期:2020年7月1日-10月19日

巴黎蓬皮杜中心迎來大地藝術家克裡斯託及其妻子讓娜-克勞德的大型回顧展。今年5月,克裡斯託在其紐約家中去世,沒能親眼見到這個他付諸了不少心血的重要展覽。展覽從他1958年初到巴黎後的早期創作開始,呈現出他從小型物體包裹到大型紀念碑包裹的漫長之路。

英國

提香:愛,欲望和死亡

地點:英國國家美術館

展期:延長至2021年1月17日

此次展覽主要聚焦於1551年,菲利普親王(未來西班牙國王菲利普二世)委託提香創作7件以羅馬詩人奧維德(Ovid)《變形記》故事為藍本的繪畫作品。這7件作品的創作進行了近十年(其中一件未交付),展覽將6件分藏于波士頓、馬德裡和倫敦等地作品聚於一處,這是400多年來它們首次共同展出。

尼古拉斯·梅斯:黃金時代的荷蘭大師

地點:英國國家美術館

展期:延長至9月20日

英國第一個致力於梅斯的展覽,通過梅斯的近50幅畫作,展現他是如何擺脫倫勃朗對他影響最大的歷史場景與聖經場景描繪,轉向日後最被追捧的日常生活場景繪畫和肖像畫作。從僕人居住區的非法活動到上流社會的肖像,梅斯捕捉了荷蘭黃金時代樓上樓下的生活。

西班牙

重聚

地點:普拉多博物館

展期:2020年6月6日—9月13日

展覽共展出249件作品,按照從15世紀到20世紀初的時間順序將普拉多博物館的永久收藏,包括許多西方美術史中經典的作品進行重新布展並置展出,包括凡·德爾·韋登的《耶穌下十字架》和弗拉·安吉利科的《受胎告知》,以及提香、丟勒等自畫像等,呈現出一部從文藝復興至20世紀初的濃縮的歐洲藝術史。

義大利

拉斐爾:1520—1483

地點:羅馬奎裡納萊博物館

展期:延展至8月30日

展覽從拉斐爾的逝世開始,以倒敘的時間線來回顧拉斐爾傑作,最終回到其經典繪畫語言誕生的起點。展覽展現了羅馬如何影響了拉斐爾,而他反過來又如何影響了這座城市。

布列松:偉大的遊戲

地點:威尼斯格拉茲宮美術館

展期:2020年7月11日-2021年1月10日

展覽邀請五位深受其影響的攝影師、電影導演等,挑選出50幅布列松的作品,進行各自的全新演繹,五位以不同的視角,講述他們與布列松的交集,以及他在當代的意義。

德國

古希臘的肖像藝術

地點:柏林舊博物館

展期:延展至9月27日

展覽展出超過50件文物,回顧古希臘肖像藝術的發展歷史,討論肖像的「理想」與「個性」之間的關聯。展覽的核心是來自兩家慕尼黑展館的20件藏品,包括多位古希臘文學家、政治家和哲學家的雕塑,以及一隻繪有兩位詩人的花瓶。

荷蘭

在畫中:描繪藝術家

地點:梵谷博物館

展期:延期至8月30日

以梵谷的自畫像為主線,共展出了從1850年到1920年的77件作品,其中53件來自法國、美國、英國和瑞典等國,從多個方面探索並聚焦梵谷自畫像的作用、意義和影響。這也是梵谷博物館首次把展覽的主題放在這位藝術家的肖像畫類型及影響上。

芬蘭

啟示——當代藝術與經典

地點:阿黛濃美術館

展期:延期至9月20日

呈現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Marina Abramović)、查普曼兄弟(Jake & Dinos Chapman)、南希·福茨(Nancy Fouts)、馬克·卡拉西克(Mark Karasick)等當代傑出藝術家,如何從達·文西、拉斐爾、卡拉瓦喬、倫勃朗、戈雅等前輩創作的經典中獲得靈感,激發創造力。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解衣磅礴———錢瘦鐵、橋本關雪交流回顧展」 在浙江美術館舉辦
    由浙江美術館主辦的「解衣磅礴——錢瘦鐵、橋本關雪交流回顧展」於8月1日—8月30日在浙江美術館展出。從1923年至1949年廿六年間,錢瘦鐵頻繁往返上海與京都,從事書畫篆刻藝術活動,在日本藝壇名噪一時,兩人的友誼成就了中日兩國藝術交流的一段佳話。這一版塊展出橋本關雪繪畫作品,這些作品既有傳統的掛軸、冊頁,還有木版雕刻、陶瓷雕塑,更有日本傳統風格的屏風、短尺、紈扇等。同時展出錢瘦鐵旅居日本時期的作品與文獻。
  • 從錢瘦鐵與橋本關雪的交往看「山川異域,風月同天」
    錢瘦鐵(1897—1967)是我國近代書畫篆刻史上一位富有傳奇色彩的藝術大家,他與日本繪畫大家橋本關雪的交往與相關作品不久前在浙江美術館的「解衣磅礴——錢瘦鐵、橋本關雪交流回顧展」上進行了呈現,展覽雖然已經結束,但所引發的中日文化交流的話題仍在延續。
  • 黃賓虹不拘真假「手工耿」登堂入室:杭州最近好展扎堆
    剛剛進入第二個十年,浙美就有「向史而新:浙江百年水彩畫作品展」、兩位花鳥畫家為主角的「吳茀之、張書旂誕辰120周年特展」等多個重量級展覽同臺PK,但如果時間精力只允許精看一個,筆者建議還是留給「解衣磅礴:錢瘦鐵、橋本關雪交流回顧展」。
  • 錢瘦鐵:海派書畫家的抗日諜報生涯
    筆者曾專程赴京都白沙村莊橋本關雪紀念館考查,據悉,1994年在紀念館舉辦的《錢瘦鐵——橋本關雪回顧展》上,策展人衛藤增美女士第一次完整提供了一份1939年9月13日日本東京法院對錢瘦鐵案三審的判決書。正是這份判決書及日本警方戰後對相關材料的逐步解密,佐證了錢瘦鐵是英勇的抗日諜報人員,不屈的反法西斯戰士。
  • 一周觀展指南|杭州憶豐子愷,上海讀錢瘦鐵,巴黎看立體主義
    十月金秋的藝術展覽,在上海,有上博的「美國現代藝術八十年」大展,中華藝術宮的「錢瘦鐵藝術展」等具有學術性意義的大展;杭州,浙江美術館則是呈現了重磅展覽「豐子愷誕辰120周年回顧展」;臺北故宮自10月起推出一系列特展,包括大展「國寶再現」與「百卉清供」展。
  • 往事丨在日本獄中仍可操刀刻印的錢瘦鐵,寫給妻子的四封信
    隨著中華藝術宮從去年開始對外展出「鐵骨丹青——錢瘦鐵作品展」,近現代書畫印大家錢瘦鐵先生的影響力越來越大。事實上,1920年代開始,由於受到日本篆刻書畫界名家的推崇,錢瘦鐵先生幾度往返日本進行文化交流。
  • 東瀛行腳025京都•關雪庭院
    其中堪稱最高禮遇的便是——「關雪庭院」。橋本關雪(1883-1945):日本著名畫家,大正、昭和年間關西畫壇泰鬥,日本關東畫派領袖;自1914年起,曾30多次來訪中國,精通中國古文化。與吳昌碩,王一亭等結為至交。
  • 一周觀展指南|回眸中日「異域同繪」,疫後重啟再讀V&A
    在上海,上海博物館、上海中國畫院呈現了「荷蘭倪漢克新近捐贈文物展」、「賴少其與唐雲創作文獻展」等新展。在北京,中國美術館、國家博物館新展包括「異域同繪——中國美術館藏日本浮世繪和清代木版年畫精品展」、「抗疫美術展」等,在杭州,則有「錢瘦鐵與橋本關雪」、「向史而新——浙江百年水彩畫作品展」。
  • 7.28-8.4 | 這周,杭州好看好玩的文藝活動都在這裡了
    當在家裡不動也滿身大汗的時候,還不如出去聽歌刷展來得暢快!覽「黑貓警長相關「2020杭州紀念展解衣磅礴———錢瘦鐵、橋本關雪交流回顧展免費錢瘦鐵(1897-1967),名崖,一字叔崖,號瘦鐵,以號行,別號數青峰館主、天池龍泓齋主等,江蘇無錫人。
  • 2020科學抗疫科普展啟幕 那些令人驕傲的「抗疫元素」都在這了
    2020科學抗疫科普展啟幕 那些令人驕傲的「抗疫元素」都在這了 2020-08-14 11:54:42
  • 不忘初心 共抗疫情 四川湖北抗「疫」作品展、詩歌朗誦會舉行
    「不忘初心 共抗疫情——四川湖北文藝界『兩新』青年抗『疫』作品展、抗『疫』詩歌朗誦會」,在成都市龍泉驛區四川省藝術院(四川省沫若藝術院)舉行。此次活動由四川省文聯、湖北省文聯主辦;四川省藝術院(四川省沫若藝術院)策劃實施;湖北省文藝志願者協會、湖北省朗誦藝術家協會、四川省藝術院(四川省沫若藝術院)、四川省電視藝術家協會等承辦。
  • 《歌頌家國情懷 致敬戰「疫」英雄——連環畫作品展》在國家圖書館...
    主辦方供圖為致敬所有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的勇士們,12月3日至17日,《歌頌家國情懷 致敬戰「疫」英雄——連環畫作品展》在中國國家圖書館展覽,展覽中連環畫作品思想性、藝術性和觀賞性並重,旨在用藝術的力量致敬每一位最美「逆行勇士」。
  • 一周觀展指南丨董其昌大展還有一周,草間彌生即將來滬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博物館的「丹青寶筏:董其昌書畫藝術大展」已進入倒計時,還沒來得及看的觀眾不要錯過。另外,草間彌生又一次來到上海,此次展覽中不僅有其最具代表性作品,還有其最新的繪畫系列。此外,上海視覺藝術學院將推出蕭海春山水教學展、上海中國書法院推出了「長三角名家書畫小品展」。
  • 大連市抗疫美術作品展今日開展
    本報訊(記者蘇暢)為鼓舞抗疫鬥志,堅定抗疫信心,鞏固抗疫成果,在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中貢獻文化藝術力量、發揮文化藝術作用,由大連市美術家協會、大連高校藝創聯盟、大連中山美術館、農工黨遼寧省書畫院聯合主辦的「戰『疫』
  • 杭州公交1314中意巴士化身公益婚車 全城徵集抗「疫」夫妻
    3月12日起,杭州公交正式啟動「天使比翼」公益活動,面向全杭州徵集在2020年即將舉辦婚禮或結婚周年紀念日活動的抗「疫」夫妻,只要情侶/夫妻其中一人為抗「疫」人員或抗「疫」人員的子女,並提供相關證明即可報名參加「天使比翼」公益活動。
  • 參觀上海「眾志成城抗疫展」有感
    2020年8月底「我們眾志成城,上海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主題展」在上海展覽中心開幕。筆者第一時間參觀該展,感悟頗深。
  • ...雲觀展·童抗疫」少年兒童美術書法作品展將在江蘇省美術館展出
    丨展覽名稱丨 「雲觀展·童抗疫」少年兒童美術書法作品展 高 木 策展執行:王小曙、李玲麗 項目執行:夏春子、何庭軒、孫豔、馮海燕、蔣嬙、姚健 前 言 「雲觀展·童抗疫」少年兒童美術書法作品展於2020年11月26日起在江蘇省美術館4號廳展出,這源自今年5月份公共教育部推出的
  • 「童心抗疫 從我做起」作品展成功舉辦
    「童心抗疫 從我做起」作品展成功舉辦 2020-10-19 18: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華奇石 以石擊疫 南寧大雄鷹奇石展宣傳抗擊疫魔謳歌勇士
    當新冠肺炎疫災肆虐之際,"眾志成城、抗擊疫魔——中華奇石展"邀您以石抗魔,謳歌勇士,共克時艱,報效祖國。此次奇石抗魔展,是由南寧新聞網、南寧市觀賞石協會、廣西大雄鷹科技有限公司、南寧市桂展文化傳媒中心攜手合作,聯合舉辦。石展共展出137方作品,分為號角、勇士、奉獻、警醒四個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