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春 揚州早茶

2021-02-27 暴飲暴食

揚州早茶,與廣州早茶同為最具代表性的早茶文化。廣州早茶以蝦餃、腸粉、蒸鳳爪等幹點和粥類等溼點配以紅茶為主的茶水,揚州早茶以燙乾絲三丁包蟹粉湯包等細點和面類等配以綠茶為主的茶水。

冶春茶社,在揚州與富春茶社齊名,均為揚州最著名的早茶茶社,且如今的品質仍舊穩定,在北京有一家分店,位於國家京劇院一層和二層。早茶供應時間為7:00-10:30。

店鋪門面

用餐區在二層

一層樓梯旁是製作茶點的廚房

隔著玻璃窗可以看到裡面的師傅正在製作茶點

早茶餐單

綠楊春

邊吃細點邊喝茶

燙乾絲,冶春的燙乾絲正宗好吃,乾絲口感軟嫩豆香濃鬱,薑絲切得略細於乾絲,乾絲中帶有淡淡的姜香,湯汁以醬油以及芝麻香油為主,配以蝦米、香菜

可以看到這道燙乾絲中的芝麻香油幾乎覆蓋了一層,個人認為醬油和香油在湯汁中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醬油是個神奇的調劑,以大豆為原料卻產生了鮮的味道,非常適合作為豆香與海鮮香的銜接者,提供了,香油提供了特殊的油香,讓這道菜不致於口感過「素」(素指缺少油水),二者再加上淡淡的姜辣香、香菜的清香和蝦米的海鮮香,共同與乾絲中的大豆香結合產生非常誘人味道。切細絲的做法一般來講在於讓味道過於單一的食材,更好的吸收湯汁中的不同味道,原理與麵條相似。發明這道菜的前輩對不同味道的組合,運用得非常好,產生了味道如此複雜的美食。

吃的時候在一坨乾絲中參入少量薑絲,蘸一下鮮香的湯汁,一口吃掉

這張圖可以看到燙乾絲的主要原料

揚州餃面,說是餃子,其實是淮揚地區對餛飩的叫法。面是有韌性的細面,餛飩皮一定要薄而不破,湯底用蝦籽熬出鮮味(我吃的時候沒有吃到濃重的穀氨酸鈉味,應該是沒有放味精,很好喝),盛好後在餛飩上面撒一點胡椒粉,藉助淡淡的麻辣味道將湯的鮮味提升出來。在吃湯麵的時候一口餛飩一口湯,一口麵條又一口湯,茶就留給吃其他點心的時候再喝吧。(同樣是兩種主食的混合,想起來上周我做的泡麵炒飯和米飯泡麵,也很好吃)

可以看到餛飩皮非常薄,上面有很小的黑點,是撒的胡椒粉

蟹黃湯包,用小吸管在包子上面戳個洞,小心燙口,慢慢把裡面的湯喝掉,最後用兩三口把剩下的包子吃掉。冶春的蟹黃湯包,蟹味濃包子皮薄湯量非常足

鼓鼓的大湯包,透過外面就能感受到裡面的湯量很足很足


喝完湯,撥開包子皮,看到裡面仍舊殘留了很多蟹粉

接下來是五道細點,其實正常人的飯量是吃不下這些的,我比較能吃。。。

翡翠燒賣,皮薄有彈性,青菜清香,有淡淡的味兒,非常適合喜歡吃青菜不喜吃肉的人

這家冶春的翡翠燒賣裡有足量的青菜,味道也很好,不過顏色不夠翠綠,可能是青菜的處理上有些不到位,也有可能是光線的問題,在燒賣內部顯得稍暗,我下次去吃再仔細看看

月牙蒸餃,非常的一枚,真的非常大,大小可以和大包子媲美。豬肉餡兒,餡兒料也是有淡淡的味,味道不錯。淮揚菜系的共同特點,甜、鮮,不喜太幹的食物,汁多

肉餡兒充滿汁水

豆腐皮 包,不是豆腐 皮包。這個是這頓吃到最愛吃的食物,可能與個人口味有關,我非常愛吃帶有蛋白香口感綿軟的食物。因為蒸製的原因,這裡豆腐皮對汁水的吸收相比燙乾絲,更加的充分。讓我想起了小時候學校旁邊賣的豆皮串。我對豆腐皮的口感有一種特殊的偏愛,就像小時候煮牛奶喜歡吃上面的奶皮一樣,有類似口感的食物都能激發起極大的欲望,一種咀嚼欲

揚州早茶最著名的細點,五丁包(也有簡化版的三丁包)。三丁為(老母雞)、(五花肉)、(冬筍),另外兩丁為(海參)、(湖蝦小蝦仁),丁要顆粒分明。這五種食材放一起蒸,你想想這得有多,淮揚菜是有多喜歡使用鮮這一味道。。。吃揚州早茶必點的細點

顆粒分明的丁丁

蟹黃包,和蟹黃湯包味道相近,卻屬於兩類包子做法。蟹黃包是用蟹粉豬肉混合做餡兒,包子以餡兒為主(正常的包子)。蟹黃湯包以湯為主,並沒有肉餡兒。二者的包子皮也不同,使用的麵粉以及厚度均相反。這家的蟹黃包也好吃,但是如果吃不下太多食物的話,建議可以把這道去掉,因為蟹黃豬肉做餡兒比較常見,包郵區好多地方都是這麼吃

我發現這個蟹黃包,蘸燙乾絲的湯汁吃,非常好吃,大家可以這麼吃試一試

總體來說冶春算是不錯的揚州早茶茶館,當然想在北京找到第二家吃揚州早茶的店也是很難。。。

我是周末起大早,跑去西城吃的,吃完感覺今天早起值了。

這頓100元。

暴飲暴食,有許多好吃的店想與大家分享,我會一家一家寫,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尋味老字號茶樓,揚州早茶的代表之一——冶春茶社
    去過揚州的人都知道,當地有句話叫做「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這「皮包水」意思是肚子裡都是水,說的就是吃早茶。一杯清茶,幾份面點,早已成了揚州人早餐的標配。而大家的選擇也多是膾炙人口的老字號茶樓。比如今天我們要為您介紹的這家,正是揚州早茶的代表之一——冶春茶社。冶春茶社 6點,整個城市將醒未醒,麵粉已在點心師傅的手下幻化出各種形態。經歷一夜的飢腸轆轆,人們急需要飽滿的早餐提振一天的士氣。
  • 揚州早茶記——冶春茶社
    周六的晚上,先生突然說,要不明天去揚州吃早茶?心裡一動,突然就來勁了。
  • 冶春的早茶光景
    作者簡介:劉偉紅,筆名青燕,燕燕居女主人。廣陵區作家協會主席,中國散文學會會員,江蘇省作家協會會員,揚州市作家協會理事,揚州庭院藝術研究會監事。發表散文作品數百篇,作品散見於《青春》、揚州日報、揚州晚報等刊物。著有散文集《青燕呢喃》、《墨染的清寂》、《故鄉的原風景》。
  • 揚州冶春的「買櫝還珠」:從文人雅集到早茶首選
    全國的早茶數不勝數,但揚州早茶肯定是其中最為出名的。外地來揚的,只要時間允許,自然會去茶社一飽口福,本地招待來賓,吃早茶是免不了的禮儀。在一定意義上講,吃早茶已成為揚州生活的標配。揚州早茶出名,不僅僅是茶社數量眾多,歷史悠久,也不僅僅是點心品相好看,食之回味無窮,而且在於其背後的文化。富春、冶春、共和春、錦春等哪家茶社的歷史不是一本厚重的書?富春的點心製作是國家級非遺傳承單位,大師雲集自不待說。歷史上的風花雪月,文化上的吟詩唱和,製作上的獨門絕技,品牌上的推崇備至,環境上的舒適愜意,那冶春更是讓外地人魂牽夢繞,本地人讚不絕口。
  • 尋味老字號茶樓,揚州早茶的代表之一——冶春茶社
    去過揚州的人都知道,當地有句話叫做「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這「皮包水」意思是肚子裡都是水,說的就是吃早茶。一杯清茶,幾份面點,早已成了揚州人早餐的標配。而大家的選擇也多是膾炙人口的老字號茶樓。比如今天我們要為您介紹的這家,正是揚州早茶的代表之一——冶春茶社。冶春茶社 6點,整個城市將醒未醒,麵粉已在點心師傅的手下幻化出各種形態。經歷一夜的飢腸轆轆,人們急需要飽滿的早餐提振一天的士氣。
  • 揚州早茶香
    2020年最後一個月,驅車揚州。小雨霏霏的早上,到冶春茶社御碼頭店吃揚州早茶。揚州早茶最有名的就是富春、冶春。蟹黃湯包:揚州名吃,28元一隻,吸管吸食。三丁包:揚州名吃,很好吃的,15元一隻。豆腐皮包:油豆腐皮做餡,新穎。煮乾絲:揚州名菜之一。中份25元千層油糕:米制的發糕,表面青紅絲,一份三塊。
  • 揚州冶春上海首家旗艦店受熱捧
    近日,上觀新聞App和「上海黃浦」微信公眾號同時發布題為《能夠媲美廣東早茶的這家百年老字號,將上海首家旗艦店開在這裡》的報導,介紹了揚州百年老店冶春茶社走進滬上,在老西門區域內的鹽城路8號開設上海首家旗艦店,深受上海市民歡迎。
  • 錦水繞亭榭 冶春譽淮揚 新華社「快看」探店揚州冶春茶社
    揚州,古稱廣陵、江都、維揚,因流經此城的京杭大運河而聞名於世,入選世界遺產名錄;揚州也以其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諸多文化古蹟列入中國海上絲綢之路申報世界遺產城市之一。坐落於揚州問月橋畔,亭榭樓臺間的冶春茶社,則是將揚州的特色文化與自然景物天工巧成之作。 素有「世界美食之都」之稱的揚州,坐落於瘦西湖畔,大運河旁,享江南絲竹之聲。
  • 吃在揚州——家鄉早茶「皮包水」
    其實,在我們年幼時,所謂「皮包水」的生活並不屬於我們,那時,家境窘迫,能吃上一碗稀粥就算不錯了,哪能奢望天天進茶館,吃早茶?如今,生活條件好了,每每返鄉,家鄉的親友們總是以請吃早茶的方式,以示對我們的歡迎。故而,揚州知名的富春、冶春、怡園、花園等茶社,幾乎吃了個遍。此次返鄉,適逢金陵老友來揚相聚,讓她們體驗一下揚州人早上「皮包水」的生活,自然在接待安排之中。
  • 「吃在揚州●早茶篇」2:朱自清筆下的那家茶社——北門冶春茶社
    去揚州——吃茶去! 全國的早茶數不勝數,但揚州早茶肯定是其中最為出名的。外地來揚的,只要時間允許,自然會去茶社一飽口福,本地招待,吃早茶是免不了的禮儀,吃早茶已儼然成為揚州生活的標配。 【吃在揚州●早茶篇】(2):朱自清筆下的那家茶社——北門冶春茶社;
  • 揚州早茶名點大全,這才是揚州早茶最真實的寫照!
    這正是揚州早茶最真實的寫照。揚州早茶和廣式早茶有什麼區別? 說起早茶,其實最著名的還是廣式早茶,但若論起歷史來,還是揚州早茶來得久遠。與其它地方的飲茶習俗不同,廣州、揚州二地的早茶,均是將喝茶與菜點相結合,但相比之下,廣東早茶多為自主選擇,更隨意一點;而揚州早茶則就顯得十分隆重,充滿了儀式感:它有一套完整的禮儀規程,一餐早茶就是一桌完整的筵席,往往要吃上一兩個小時,從涼菜到炒菜,再到各式點心、主食、水果、調味小碟,一應俱全。
  • 簡說揚州人吃早茶與吃早點
    最揚州的早點說到揚州人吃早餐,有早茶和早飯的區別。雖然一字之差,卻是相距萬裡。早茶呢?喝茶,從來就不是單純為了解渴。好茶,需要慢慢品。再往深裡說一點,禪茶一道,便有點虛有點玄,有點只能意會不可言傳的味道了。早茶不說喝,而是吃,與揚州特有的早餐文化有關係。其實吃早茶也有「大吃」和「小吃」兩種。小吃的早茶,現在基本不說早茶,而是早點,一種介於早飯和早茶之間的吃物。本質上我認為還是早飯。
  • 錦水繞亭榭 冶春譽淮揚 新華社「快看」探店揚州冶春茶社
    2020年8月23日9時至10時30分,新華社「快看」抖音直播間邀請中國元老級烹飪大師陳恩德、揚州大學教授潘寶明,一道周末探店揚州冶春茶社,邀請全國觀眾在線坐畫舫遊園林賞紅樓,感受明清三百年文化底蘊,品鑑正宗淮揚菜系。在超過90分鐘的直播中,美景與美食交替頻現,廣大網友踴躍呼應,累計進入直播間觀看共計15.8萬人次。
  • 揚州「三春」的早茶文化
    管世俊 王蓉江蘇揚州人喜飲茶,民間有「早上皮包水(吃早茶)」之說。揚州飲茶之風興於唐代,聚會品茗為揚州茶宴的最初形式。清代,揚州已有葷茶肆、清茶肆、書茶肆之別。清乾嘉年間,李鬥著《揚州畫舫錄》,記載了20多所茶樓茶坊。如轅門橋有二梅軒,教場有文蘭天香,埂子街有豐樂園,花園巷有小方壺,皆城中葷茶肆之最盛者。
  • 2019中國(揚州)早茶文化節開幕
    29日上午,2019中國(揚州)早茶文化節暨國際美食創新發展大會在迎賓館趣園茶社廣場開幕,中國貿促會原會長姜增偉,中國飯店協會會長韓明,省商務廳副巡視員鬱冰瀅,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範天恩,副市長方桂林、劉禹同等出席,並共同揭幕。
  • 揚州非遺丨冶春:品淮揚味道,賞風情文化
    清晨的冶春園古樸而又雅致,茅蓋水榭、小橋流水、曼妙迴廊……隨著美景逐漸深入,便是一片早茶的天地。一位食客說,冶春的蒸餃、湯包都很好吃,早茶早點屬於中國文化,他特意帶了朋友來感受揚州的生活節奏。臨河憑欄,愜意地吃一頓早茶,妙趣盎然。湯包、蒸餃、燒賣、包子……各色冶春面點讓食客們讚不絕口,流連忘返。為大家製作美味的,是一位位廚藝了得、技藝精湛的麵點師。
  • 吃在揚州——家鄉早茶「皮包水」
    其實,在我們年幼時,所謂「皮包水」的生活並不屬於我們,那時,家境窘迫,能吃上一碗稀粥就算不錯了,哪能奢望天天進茶館,吃早茶?如今,生活條件好了,每每返鄉,家鄉的親友們總是以請吃早茶的方式,以示對我們的歡迎。故而,揚州知名的富春、冶春、怡園、花園等茶社,幾乎吃了個遍。此次返鄉,適逢金陵老友來揚相聚,讓她們體驗一下揚州人早上「皮包水」的生活,自然在接待安排之中。
  • 【遊記】揚州冶春茶社,美食加美景
    走出揚州北門外大街,過「問月橋」向南下一個小斜坡,便是揚州有名的冶春茶社了。冶春茶社的前身是揚州著名的「香影廊」和「慶升茶社」,至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可謂是揚州的「老字號」了。  在這裡喝茶,有點象在廣州吃早茶,早上開門就進去,喝茶,吃點心,聊天。累了乏了就到樓下花園轉轉,然後回來接著聊。這樣可以消磨到中午,不想走的話,接著點菜吃午飯,很舒心和愜意。
  • 泰州人的揚州早茶出行攻略
    身為泰州人,我們全家都堅定地認為揚州的早茶更好吃。泰州不大,平時工作生活緊張嚴肅,周末和家人自駕去揚州鎮江吃吃玩玩逛逛,湊個團結活潑,這樣的小日子堪稱完美。不過EC180的續航只有140km,我平時得兩天一充電,揚州吃早茶跑來回我覺得略有點不放心。而且EC180是4座的,全家人加娃出行也擠了點。最近輕享在搞暑期大促,各車型從月租到年租都有不同檔位的折扣。我乾脆換了輛EX260,看中它是SUV,空間大續航高,全家人周末去揚州吃完早茶繞道鎮江燒個香再回泰州都夠了。
  • 揚州早茶名點大全,這才是揚州早茶最真實的寫照!
    這正是揚州早茶最真實的寫照。揚州早茶和廣式早茶有什麼區別? 說起早茶,其實最著名的還是廣式早茶,但若論起歷史來,還是揚州早茶來得久遠。與其它地方的飲茶習俗不同,廣州、揚州二地的早茶,均是將喝茶與菜點相結合,但相比之下,廣東早茶多為自主選擇,更隨意一點;而揚州早茶則就顯得十分隆重,充滿了儀式感:它有一套完整的禮儀規程,一餐早茶就是一桌完整的筵席,往往要吃上一兩個小時,從涼菜到炒菜,再到各式點心、主食、水果、調味小碟,一應俱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