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專訪中國民航大學航空運輸經濟研究所所長李曉津:天府國際機場...

2020-12-18 每日經濟新聞

每經記者:黃名揚 每經編輯:楊歡

今年年初,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提出,要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在西部形成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5月,成都東部新區正式揭牌成立。作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新平臺」和成都「東進」戰略的重要支點,成都東部新區以大區域觀謀劃新區建設。

在此背景下,位於成都東部新區的天府國際機場,預計明年投用。機場建成投用後,成都將成為繼北京、上海之後,國內第三個擁有兩個大型樞紐機場的城市。8月20日,場景匯·「東部新區遇見未來」—2020新經濟「雙千」發布會成都東部新區專場活動在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出發大廳舉行。

對於天府國際機場的未來,中國民航大學航空運輸經濟研究所所長李曉津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天府國際機場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發展中的地位作用,無論怎麼強調都不過分。」

在他看來,城市群需要機場群支撐,而成渝地區又有著發展民航業的天然優勢。即將建成的天府國際機場,不僅將助力成都東部新區的發展,更將成為西部地區發展的重要引擎。「在可以預見的未來,必將成為國家發展新的動力源之一。」

李曉津 受訪者供圖

成渝地區民航發展的三大優勢

NBD:有觀點指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作為中國經濟「第四極」,有希望成長為世界級城市群。在您看來,中國的世界級城市群以及全球其他世界級城市群,在民航方面一般都有怎樣的特點?

李曉津:城市群是城市發展到成熟階段的最高空間組織形式,是指在特定地域範圍內,以1個以上特大城市為核心,依託發達的交通通信網絡所形成的空間組織緊湊、經濟聯繫緊密、實現高度同城化和高度一體化的城市群體。

2018年11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明確指出,以京津冀城市群、長三角城市群、粵港澳大灣區、成渝城市群等城市群推動國家重大區域戰略融合發展。

在世界級城市群,民航的發展有兩個特點:第一個特點,「機場群」支撐「城市群」;第二個特點,機場群之間聯繫緊密,這種聯繫既體現在地面交通聯繫緊密,也體現在水運方面。

NBD:對照這些城市群,成渝地區乃至整個西部地的民航發展有著怎樣的優勢與不足?

李曉津:成渝地區甚至整個西南地區,民航發展優勢都非常明顯。

在需求側有三個優勢:第一,該區域經濟發展非常活躍,如成都、重慶等地近年集聚了很多電子企業;第二,該區域文旅產業整體發達,西南地區無論是四川、重慶,還是周邊各省份,都是旅遊大省,旅客對民航有強烈需求;第三,該區域多山、道路崎嶇,地面交通費時費力,民航優勢明顯。

在供給側有兩個優勢:第一,相對其他城市群,該區域空域資源相對寬鬆;第二,相對其他城市群,該區域人力、土地等資源寬鬆。

NBD:長遠來看,地理上位於成渝中間的天府國際機場,又將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建設中扮演怎樣的角色?

李曉津:天府國際機場的建成投產,將是未來10年西南地區民航發展最大亮點,其地位和作用將在未來逐漸顯現。由於各種客觀原因,整個成渝地區民航發展存在機場資源不足的問題,而天府國際機場的出現恰好彌補了這個短板。

在可以預見的未來,我認為它也將和大興機場一樣,成為國家發展新的動力源之一。從現在公開的資料看,天府國際機場是以大型國際樞紐機場作為功能定位,其不僅面向我國西部地區,而且面向周邊國家,「一帶一路」等國家相關戰略的實施將為天府國際機場的發展提供廣闊空間,同時天府國際機場將為中國西南地區的國際化、現代化發揮重要作用。因此,天府國際機場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發展中的地位作用,無論怎麼強調都不過分。

新機場對城市的四大貢獻

NBD:成都正加快構建國際門戶樞紐城市,擁有雙機場將帶來怎樣的影響?

李曉津:這個影響將是非常深遠的。這意味著,在中國下一步的發展中,成都將發揮更大作用。按照國際民航組織的研究,機場對城市的貢獻有四種:一是直接貢獻,即機場民航業對當地GDP和就業的直接貢獻;二是間接貢獻,即民航業對其他產業的貢獻;三是催化貢獻,即其他產業對後續產業的拉動作用;四是誘發貢獻,通常從需求側看,機場將吸引更多的旅遊人口、外貿物資等向當地聚集。

天府國際機場建成並投入使用後,不僅為成都現有物流產業、旅遊產業等提供新的動力,而且會帶動製造業,特別是高端製造業向成都聚集。這將對機場及成都東部地區發揮明顯的帶動作用。因此,將支持成都逐步構建成一個國際門戶樞紐城市。

NBD:不少城市除了航空客運,都在加強航空貨運方面的升級和拓展。在這樣的背景下,您對未來成都航空的發展有何建議?

李曉津:這既是城市發展的大趨勢,也需要各城市根據各自特點提出方案。包括成都在內的西南地區相對於東南沿海,最重要的區域經濟稟賦優勢是土地、人力、空域等資源成本相對較低,人工、產品等後發優勢明顯,航空運輸可以將這種優勢放大。像電子信息等新興行業的國際企業,已經選擇在成都等內陸區域布局。通過我們的研究,發現無論是機場本身還是城市區域,成都都作了很多提前布局,目的就是使成都的要素稟賦、產業優勢,與航空運輸需求形成良好互動。而對航空貨運方面的升級和拓展,反過來也能夠帶動成都整個城市的升級和高質量發展。

機場群如何實現錯位發展?

NBD:成都應如何更好地利用機場開放優勢促進東部新區的謀局和發展?

李曉津:應做好三個融合。第一是宏觀層面上把交通樞紐與經濟樞紐相融合,即充分發揮樞紐特點,把「流量」變為「留量」,不要為了中轉而中轉,使東部新區成為成都經濟新的增長點。

第二是中觀層面上把航空旅客與非航旅客相融合,機場代表航空旅客,地方政府代表非航旅客,圍繞東部新區發展共同發力。

第三是微觀層面上把招商和規劃相融合,包括機場本身規劃,一定要把招商與規劃緊密結合起來,甚至可以把招商放在規劃之前。我看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和東部新區已作嘗試,比如提前調研基地航空公司、航空配套企業等,並在規劃中體現出各方的需求。

NBD:天府國際機場應如何與成都、四川、乃至西部其他機場錯位發展?

李曉津:機場群的協同,目前在國內仍是一個比較突出的問題。對於成渝地區,應努力避免過度競爭。

機場的錯位發展主要有三種做法:

第一種是按國內和國際航線區分,例如此前上海虹橋和浦東兩個機場。

第二種是按航企劃分,如國航主要在首都機場,東航南航則在大興機場。

第三種做法就是按城市區域功能劃分機場功能。例如天府國際機場主要滿足成都東部地區的旅客需求,雙流機場主要滿足周邊地區旅客需求。新加坡樟宜機場不同候機樓就有不同分工,旨在將「流量」變成「留量」。該做法需要深入研究區域定位和功能,進而結合周圍的產業提前布局。

每日經濟新聞

相關焦點

  • 專訪中國民航大學航空運輸經濟研究所所長李曉津:對成都而言,天府...
    每經記者:黃名揚 每經編輯:楊歡圖片來源:成都東部新區供圖今年年初,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提出,要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在西部形成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5月,成都東部新區正式揭牌成立。對於天府國際機場的未來,中國民航大學航空運輸經濟研究所所長李曉津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天府國際機場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發展中的地位作用,無論怎麼強調都不過分」。
  • 天府國際機場開建 成都謀篇「國家中心城市」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江然 周宇     每經記者 江然 周宇成都離世界更近了
  • 前三季度,民航貨郵運輸量已恢復至去年同期的近九成 航空貨運 「飛...
    北京交通大學交通運輸學院教授張曉東說。  業內人士認為,隨著我國消費結構和產業結構的升級,加強航空貨運能力不僅是短期應急需求,也是長期的發展需要。  鮮活易腐產品空運需求上升。「比如一些高端手機的貶值速度大概是每天千分之一,一般也採用航空運輸。」中國民航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李曉津介紹,據不完全統計,近年來,我國這類精密電子類產品航空運量每年增長20%以上。  根據民航局數據,2019年民航貨郵運輸量753萬噸,2015—2019年年均增長4.6%。  機遇有哪些?
  • 中美航空技術發展對比大調查 通用航空迎來新機遇
    央廣網北京5月17日消息(記者婁書銘 實習記者陳雪琪)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導,2016中國國際通用航空博覽會暨首屆成都國際航空技術與設備展,將於今年10月13-15日在成都新津機場(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新津分院)舉辦,「發展低空經濟,推動通航發展」成為本屆博覽會主題。
  • 專訪國際民航組織秘書長柳芳:中國在航空領域角色重要 責任日增
    中新社蒙特婁9月24日電 題:專訪國際民航組織秘書長柳芳:中國在航空領域角色重要 責任日增 中新社記者 餘瑞冬 「我很高興地看到,中國一直引領著全球航空旅行的復甦,」國際民航組織秘書長柳芳博士近日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說。
  • 杭州、鄭州、武漢、西安……哪座城市機場野心最大?
    每經記者:朱玫潔 每經編輯:劉豔美圖片來源:攝圖網到2018年年底,中國民航運輸規模已連續14年穩居世界第二,中國民航定期航班、航線達到4945條。隨著民航業迅速發展,臨空經濟、乘數效應等概念也深入人心。
  • 「神鳥」新機遇——專訪成都天府國際機場運營者代表
    ,開啟成都天府國際機場與雙流國際機場『兩場一體』運行新徵程,助力成都打造國際航空門戶樞紐。」其中,根據成都天府國際機場的整體功能定位,東航的國際航線將全部平移至天府國際機場,在雙流國際機場保留部分商務精品航線,同時還將發揮東航的貨運優勢,在成都投入更多貨運運力,開拓更多貨運航線,提升客運運輸能力和水平的同時,進一步做強航空貨運市場板塊。通過優化調整戰略布局,充分實現客貨運輸雙箭齊發、兩場協同高效運營的新格局發展。
  • 天府國際機場預計月底首次民航班機試飛
    作為我國「十三五」規劃建設的最大民用運輸樞紐機場項目,天府國際機場預計在月底迎來首次民航班機試飛。待明年建成投用後,成都的民航運輸將正式邁入「一市兩場」協同運營的格局,成為我國內地繼北京、上海後第三座同時運營雙國際樞紐機場的城市。
  • 天府國際機場預計月底首次民航班機試飛 記者提前「探路」
    作為我國「十三五」規劃建設的最大民用運輸樞紐機場項目,天府國際機場預計在月底迎來首次民航班機試飛。待明年建成投用後,成都的民航運輸將正式邁入「一市兩場」協同運營的格局,成為我國內地繼北京、上海後第三座同時運營雙國際樞紐機場的城市。
  • 2018年度中國航空運輸協會民航科學技術獎獲獎項目公示
    「  2018年度中國航空運輸協會民航科學技術獎獲獎項目公示  中國航空運輸協會民航科學技術獎獎勵工作評審委員會根據獎勵章程和獎勵辦法,評選出了2018年度中國航空運輸協會民航科學技術獎,現予公示。
  • 成都天府國際機場預計月底首次民航班機試飛
    T2航站樓樓外  2017年5月,第一根樁基開鑽;2018年4月,從做地下基礎轉到地上樓層;2019年5月,主體結構全面封頂……  在成都天府國際機場T1航站樓內,一張張俯瞰的形象進度圖向人們述說著
  • ​2018年度中國航空運輸協會民航科學技術獎獲獎項目公示
    中國航空運輸協會民航科學技術獎獎勵工作評審委員會根據獎勵章程和獎勵辦法,評選出了2018年度中國航空運輸協會民航科學技術獎,現予公示。自公布之日起30日內,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對公布項目和項目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單位持有異議的,可以書面方式向中國航協科信委提出,並提供必要的證明材料。
  • 新增370條航線實行市場調節價,民航機場板塊上漲2.02%
    來源:經濟觀察報經濟觀察網 記者 宋笛 12月1日,《進一步深化民航國內航線運輸價格改革有關問題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落地實施,通知提出「3家以上(含3家)航空運輸企業參與運營的國內航線,國內運價實行市場調節價,由航空運輸企業依法自主制定
  • 天府航空學院2020-學校學費
    天府新區航空旅遊職業學院位於四川天府新區青龍管委會航空大道中段,距離***4A級旅遊景區--雙流黃龍溪古鎮2000米, 到雙流國際機場30分鐘車程,交通十分便捷。學院建設總投資近8億元,可容納在校學生1.2萬餘人。 校園整體風貌博採歐美名校--哈佛、牛津、哥倫比亞大學之精華,風景優美、文化氛圍濃鬱,是一所景觀學校、園林學校、影視拍攝基地。
  • 天府國際機場:「神鳥」新機遇
    預約專訪東航四川分公司總經理劉成,前後經歷了三次時間調整,最終確定在午休的空當時間進行。11月30日,成都天府國際機場東航基地工程項目,順利如期完成第一階段。作為一座新機場的基地航司運營者,距離新機場建成投用時間越近越繁忙。「面對新機遇,我們必須牢牢把握住。」
  • 2020年中國民航旅客運輸量將達7億7千萬人次
    1950年7月1日成立的中蘇民用航空股份公司(1951年1月1日起蘇方股份全部移交給中國,公司撤銷),開闢了以北京為中心飛往(前蘇聯)赤塔、伊爾庫茨克和阿拉木圖的3條國際航線,新中國民航國際航線正式開航。1950年,中國民航僅有航線12條,載運旅客1萬人,運輸總周轉量157萬噸公裡。到1957年,有航線27條,完成運輸總周轉量1534萬噸公裡,運輸旅客6.85萬人次。
  • 生於十三五|「神鳥」將展翅,成都天府國際機場預計月底迎來首次...
    作為我國「十三五」規劃建設的最大民用運輸樞紐機場項目,天府國際機場預計在月底迎來首次民航班機試飛。待明年建成投用後,成都的民航運輸將正式邁入「一市兩場」協同運營的格局,成為我國內地繼北京、上海後第三座同時運營雙國際樞紐機場的城市。
  • 籌建多彩貴州航空公司 貴州謀2020年實現「一幹十三支」民航格局
    每經編輯 每經實習記者 丁舟洋 發自成都     每經實習記者  丁舟洋  發自成都日前,貴州最大的國有綜合投資、資本運營類企業——貴州產業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貴州產投
  • 天府國際機場開建 成都邁向雙機場時代
    這個新機場總投資為718.64億元,是國家「十三五」期間規劃建設的最大民用運輸樞紐機場項目,成都將成為繼上海、北京之後國內第三個擁有「雙機場」的城市,進一步鞏固全國第四大國際航空樞紐的戰略地位,充分打通面向世界的「空中絲綢之路」。   9月24日,全球民航界大伽將齊聚蓉城,參加全球民航「奧運會」——第22屆世界航線發展大會。
  • 成都天府國際機場預計月底迎來首次民航班機試飛
    作為我國「十三五」規劃建設的最大民用運輸樞紐機場項目,天府國際機場預計在月底迎來首次民航班機試飛。待明年建成投用後,成都的民航運輸將正式邁入「一市兩場」協同運營的格局,成為我國內地繼北京、上海後第三座同時運營雙國際樞紐機場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