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徵70餘座雪山攻略:徒步翻越紅六軍團中甸小雪山

2020-08-20 徒步翻長徵雪山的行客



1936年4月29日,紅二、六軍團翻過雅哈雪山,30日到達雲南省中甸(今香格裡拉)補充休整,至5月5日分兵兩路,北上四川省甘孜與紅四方面軍會師。賀龍、任弼時率紅二軍團左路沿金沙江北上去甘孜。而右路紅六軍團在蕭克、王震的率領下,走鄉城-稻城-理塘去甘孜。

4月22日第一天徒步軌跡

2019年4月22日,我在香格裡拉市區租了輛車,沿著紅六軍團北上甘孜的長徵路線,去格咱鄉,去翻越紅六軍團第二座雪山小雪山。

乘車一路走x219(S209),1個多小時,來到新格咱鄉。在此下車,徒步21公裡,下午5點鐘左右,抵達小雪山腳下的翁上村。

翁上村原是格咱鄉的駐地(現地圖還顯示格咱鄉),這裡有很多鄉政府遷移後,留下的空置樓房,很適合露營。


我找了間乾淨的房間,搭帳露營。當夜風很大,破舊的樓房,四處都在響,折騰的我一夜沒有睡好覺。

4月23日第二天徒步軌跡

4月23日早早地就醒了,吃了早飯,收拾好裝備,早8點開始翻越小雪山。

走不遠,天空下起了小雨,打起雨傘繼續前行。約10公裡,脫離公路,轉上山的一條小路。





沿著小路走2公裡,午時來到一處牧場,在此開鍋造飯,煮了泡麵加牛肉乾,還衝一包熱咖啡,充飢補充些能量。



吃完午飯,雨也停了,繼續沿著這條小路,走著走著,轉到了一條河道裡。


這不像是當年的古道,應該是迷路了,還好不是汛期,沒有洪水,否則沿著這條路走,會非常危險的。

我用手機下載的離線地圖,找準方向,沿著這條堆滿了枯木和亂石的河道,一路摸索的前進。用了2個小時,才找到上山的公路。然後沿著公路,走3公裡來到小雪山山頂。

小雪山上有兩處埡口,一處海拔3800多米,另一處埡口海拔高度3936米。


我過了海拔低的埡口後,發現小雪山山頂上沒有積雪了,有一大片的枯樹林,聽山上的護林員說,是前些年人為失火所致,現退牧換草,自然生態正在恢復中。



再行1公裡,下午4點50分勝利抵達小雪山海拔最高的埡口。小雪山又名甲子雪山。1936年5月5日紅二、六軍團在中甸(今香格裡拉)分兵兩路,北上四川省甘孜與紅四方面軍會師。紅六軍團於5月11月前後翻越了小雪山。



翻過小雪山埡口,全程徒步了29公裡,約晚8點來到海拔約3600米的半山腰,地圖位置「道路印」附近,露營在路旁一廢棄的房屋內。

當夜雖然氣溫很冷,但周圍很靜,再加上連續11個小時的登山,身體很是疲憊,鑽進溫暖的睡袋裡,不一會兒就睡著了,這一夜睡的很踏實。

4月24日第三天徒步軌跡

一直睡至4月24日早7點多才醒來,吃了早餐,收拾好裝備,上午9點半,繼續下山。



10公裡崎嶇狹窄的山路,午時來到山底的峽谷內,一條湍急大河從峽谷中間穿過,沿路開滿了野梨花,有多個藏族村落相連,宛如世外桃源一般。


又累又餓的我,在路邊小商店買了些食品吃了午飯。聽當地一位藏族小夥說,這裡一年之中只有3—11月份才能進來,其他月份大雪封山。因距四川鄉城和雲南香格裡拉都不近,夾在大小雪山之間,大雪封山時,這地方就完全與世隔絕了。


下午行至3點半,在一藏族村落旁找了家農家樂住下,順利完成了三天二夜,重裝徒步約67公裡翻越小雪山的行程。計劃休整一天後,4月26日開啟翻越紅六軍團長徵大雪山的行程。

相關焦點

  • 解讀長徵(11):紅軍長徵先後翻越了哪些雪山?
    它位於四川寶興之西北、懋功之南、理縣之西南,海拔4900餘米,高入雲霄,只見山峰高而不見其頂。它終年積雪,冰雪遍地,別說人上不去,就是鳥也不易飛過。紅軍指戰員以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向雪山挑戰。他們強幫弱,大助小,走不動的扶著走,扶不動的抬著走,餓了啃一口乾糧,渴了含一口雪,手拉著手艱難地向前邁進。他們利用鐵鏟在冰雪上挖著踏雪孔,後面的人則沿著他們趟出的蜿蜒曲折的雪路往上爬。
  • 雪山草地上的紅色長徵是香格裡拉最美的風景
    長徵途中紅軍翻越中甸境內的雅哈雪山「香格裡拉」過去稱為中甸,是西藏迪慶藏族自治州的州府所在地。香格裡拉如今已是一條令人神往的旅遊地。至5月13日,全軍離開中甸,紅軍在迪慶境內19天,行程405公裡,翻越3座大雪山,經歷了兩次戰鬥,160多名指戰員長眠在中甸高原。「搶渡金沙江,讓長徵紅軍終於甩開了追敵。然而,能否順利通過中甸藏族地區?紅二、六軍團面臨著一場新的考驗。」
  • 大雪山之路
    八十年前,長徵的隊伍離開中甸進入理塘,如今在那裡的一些人家,依舊能看到紅軍留下的物品。雲南迪慶州中甸北部的連片大山裡,家住翁水下村的護林員斯囊其披每天騎著摩託車在小雪山、大雪山兩片山間防火巡查,61歲的他做了13年森林防火員,從來沒有出過任何差錯。他說,這裡除了林木資源,還有紅軍長徵時走過的道路,該儘可能加以保護。
  • 重溫紅色瞬間,銘記長徵精神:紅軍翻越過的幾十座雪山
    從今天開始,我們的「划船重走長徵路」體能大比武要進入第七個賽段、「夾金山段」的賽程了,之所以叫「夾金山賽段」,這是一段翻越重重雪山的艱難歷程——《紅星照耀中國》的作者、美國記者斯諾曾經統計過:紅軍在長徵途中一共翻越了18座山脈,其中5座是終年冰雪覆蓋的雪山。
  • 紅軍長徵途中翻越雪山為什麼難?
    青藏高原東部的川康邊界地區,橫亙著許多高大山系,雪山連綿,積雪終年不化。三大主力紅軍長徵途中,翻越了夾金山、夢筆山、長板山、打鼓山、拖羅崗、折多山、哈巴雪山等幾十座雪山,很多紅軍戰士犧牲在雪山上。 翻越雪山為什麼難?
  • 紅軍長徵雪山戰績 你了解多少?
    一說起長徵,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爬雪山,過草地」,其中,雪山是紅軍最艱苦的行軍之一。雪皚皚,野茫茫,綿綿雪山中,紅軍不知道吃了多少苦,那雪山到底是指的哪兒啊?幾路紅軍翻越的都是一座雪山嗎? 小編答 紅軍翻越的可不止一座雪山,小編查閱資料粗略數了一下,紅軍三大主力部隊至少翻越了30座不同的雪山。
  • 【記者再走長徵路】夾金山:紅軍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四川寶興7月27日電(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董碧水朱洪園)夾金山位於川西,橫亙在寶興縣和懋功(今小金)縣之間,是中央紅軍長徵中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    1935年6月,強渡大渡河不久,紅軍即向懋功地區挺進。為甩開追在身後的敵人,迅速實現與紅四方面軍的會合,中央紅軍決定,選擇敵人較少的雪山草地一線,達到快速行軍目的。
  • 「重走長徵路」採訪團今天開始徒步翻越大雪山
    今明兩天,本報後方記者編輯將與採訪團保持連線互動,全程記錄翻越雪山過程,也歡迎讀者通過桂林生活網參與互動  本報訊(記者陸汝安)今天上午,桂林日報社「重走長徵路」採訪團將於8:30分開始徒步翻越夾金山,這也是紅軍長徵翻越的第一座雪山。為了在第一時間記錄採訪團翻越雪山的見聞、感受和艱辛,本報後方記者編輯今明兩天將通過電話與採訪團保持全程連線互動。
  • 夾金山:紅軍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四川寶興7月27日電(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董碧水 朱洪園)夾金山位於川西,橫亙在寶興縣和懋功(今小金)縣之間,是中央紅軍長徵中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1935年6月,強渡大渡河不久,紅軍即向懋功地區挺進。
  • 《我的長徵》部隊翻越第三座雪山——亞克夏山
    《我的長徵》部隊翻越第三座雪山——亞克夏山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7月31日 15:25 來源: 專題:我的長徵
  • 走過香格裡拉,見識迷人的中甸
    一路可見白晃晃的玉龍雪山。當年,紅軍過金沙江後,是翻玉龍雪山進入中甸的。我們行走的公路沒有翻越大雪山,但公路一直在高山中盤旋上升,越往前去,海拔越高,沿途所見景象就各各不同。在很長一段時間裡,窗外望見都是一片片茂密的森林,那山上的松樹、灌木樹很多,松樹長得特別粗大,有時碰到拉松木的汽車,偌大的車廂僅只裝著一節粗大的松樹木。
  • 翻越大雪山,重走長徵路!第五屆夾金山越野挑戰賽開賽
    (企業觀察報記者/曾志遠 作者/史雨 賀先強)翻越大雪山,重走長徵路。8月10日,小金縣第五屆夾金山越野挑戰賽在該縣達維鎮夾金村拉開帷幕,活動以「啟程小金、勇奪雪山,重走長徵、砥礪前行」為主題,由阿壩州文化體育和旅遊局、中共小金縣委、小金縣人民政府、四姑娘山管理局共同主辦。
  • 5天折損7000多人,3次翻越大雪山,紅5軍團原來是這樣一支部隊
    然而,這一次轉移卻翻過了十四個水火之中的省份,跨過了十八座巍峨陡峭的山峰,渡過了二十條湍急洶湧的河流,更走過荒草地、翻過雪山,他們用自己的雙腳丈量出了人心志氣的高度,譜寫出了一首慷慨激昂的讚歌。在長徵紅軍的隊伍中,還有著這樣一支軍團,他們不像克敵制勝的隊伍那般名氣響亮,更沒有奪取城池的隊伍那般豪氣迸發。
  • 翻越大雪山 重走長徵路 小金縣第五屆夾金山越野挑戰賽舉行
    30公裡組男子個人第一名30公裡組女子個人第一名四川新聞網成都8月11日訊 翻越大雪山,重走長徵路。8月10日,小金縣第五屆夾金山越野挑戰賽在該縣達維鎮夾金村拉開帷幕,活動以「啟程小金、勇奪雪山,重走長徵、砥礪前行」為主題,由阿壩州文化體育和旅遊局、中共小金縣委、小金縣人民政府、四姑娘山管理局共同主辦。
  • 「老粉紅」自費踏勘草地雪山紅軍路 耗時14年繪製路線詳圖
    比如周軍認為,紅軍翻越的第一座雪山埡口,不是紅一方面軍1935年6月12日翻越的夾金山,而是紅四方面軍1935年5月下旬在茂縣翻越的海拔4097米的紅軍棚子;紅軍翻越最高的雪山不是紅四方面軍翻越的海拔4810米的黨嶺夏羌耶阿埡口,而是紅二軍團在巴塘縣翻越的海拔4901米的臧巴拉山埡口;可以與紅一方面軍紅四團飛奪瀘定橋急行軍媲美,創造大部隊在海拔4000米高原長距離徒步強行軍80公裡最高紀錄的
  • 雪山草地見證大無畏的長徵精神
    據四川省委黨史研究室資料,長徵期間,紅軍翻越72座海拔4000米以上雪山,其中有67座位於四川,包括紅軍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夾金山、紅軍翻越最高的位於巴塘境內的藏巴拉雪山等。四川省黨史專家周銳京說,四川是紅軍長徵中經歷自然條件最為惡劣的省份,長徵期間,給紅軍造成重大損失、非戰鬥減員最嚴重的雪山草地都在四川。
  • 長徵紅軍過草地爬雪山,走過的雪山有幾座,你知道?
    紅軍爬雪山過草地的歷史故事漸漸被人們遺忘,現如今戰士犧牲無人看,戲子離婚天下知。我只想說如果沒有紅軍,根本就沒有我們如今的幸福生活。長徵直到至今時隔80多年,你可曾知道紅軍爬過的5座雪山,現如今在哪裡?到底怎麼樣了?
  • 重走長徵路,翻越大雪山!黑水,等你!
    這裡,就是雅克夏雪山,海拔4743米。1935年7月2日,在共產黨的決議下,紅軍開始翻越雅克夏山,這座被藏民稱為「犛牛都無法通過的地方」。作為紅軍在黑水第一座翻越和翻越次數最多的雪山,如今,雅克夏已由昔日的「險途」變成了「坦途」。
  • 紅軍長徵翻越的最高雪山在丹巴!(圖)
    中國工農紅軍在舉世聞名的二萬五千裡長徵中,從1935年10月進入丹巴,留駐時間長達11過月。
  • 紅軍長徵翻越第一座雪山,地形複雜空氣少,鳥都飛不過去
    雪山早已成為最純淨的區域,它常年被積雪覆蓋。當地居民早已習慣山上厚厚的積雪,而遊客來忍受不了雪山的嚴寒。儘管當地生活條件極其惡劣,但是雪山附近的居民形成了獨特的文化和飲食。居民每天都會在雪山附近放牧,他們會感受到雪山的巨大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