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黃佑臣,是畢節市赫章縣羅州鎮松林小學的校長,2017年春,我被羅州鎮黨委政府安排到松林村營盤組幫扶貧困戶。 我幫扶的貧困戶李興才一家的故事最讓我感動。 記得2017年春,我們幫扶人員去李興才家走訪,他熱情地把剛從柴火裡燒好的土豆拿給我們吃,還用土碗倒水給我們喝,農民的淳樸讓我深受感動。
經過交談,了解到他家共有13口人,其中7個小孩,有兩個小孩即將進入幼兒園,一家人卻擠在不足80平米的土胚房裡,方塊瓦搖搖欲墜,連戶路沒通,院壩沒打,居住環境相當困難。 見此情景,我心裡非常難過,覺得幫扶責任重大。於是,我把走訪李興才家的具體困難情況向村裡作了匯報,後來李興才獲得了五千元的養牛直補,我就親自帶他買牛,還專門找車拖回家飼養。
我又幫他向政府爭取了四萬四千元的房屋面積補足及「三改」資金。在修建房屋途中,我每天下午放學後都要去看看進度情況,幫助他設計廚房、牛圈等。李興才逢人就說:「黃老師幫了我大忙!」 2018年,我動員李興才把兩個孫女送進了松林幼兒園,還幫他交了一個的保教費,他感激得眼裡閃爍著淚花。當我得知縣人社局在松林村公所組織種養殖項目技術培訓時,我連忙鼓勵李興才的兒媳去參加培訓,學到養殖技能,就踏上了致富之路。 幫扶期間,我知道李興才的兒子李斌是中專畢業,我便尋求朋友幫助陪著李斌到羅州鎮商業銀行貸款5萬元,為肉牛養殖提供了基礎資金。有一次我在走訪檢查衛生時,看到李斌牽著牛從牛棚裡出來,他一見我,就笑容滿面地說:「黃老師,感謝你,要不是你幫忙,我這牛從哪兒來啊!」我也激動地握著他的手「我只是向你宣傳了幫扶政策,你要感謝黨和政府啊,最重要的還是要靠勤勞的雙手才能致富!」 由於李興才家人口多,收入不能達標,於是2020年春,我又去找村委商量對接,把李斌納入公益專崗,做護林員。今年6月又爭取了13個人口的低保。我看著他家孩子多,經濟壓力大,我又想辦法找縣婦聯爭取了一千二百元的婦聯救助金。緊接著又推薦李興才的兒子李富文到山東濰坊市務工,家庭收入越來越多,日子也越來越好了。 今年夏天,有一次連續下了一個星期的雨,我擔心李興才家的土坯房會不會漏雨。一放學,我就到他家了解情況,看到房屋存在安全隱患。於是我去找第一支書研討,爭取了2萬元民族發展資金用於擴建安全住房。 現在,李興才家連戶路早已打通,人均收入已達6800以上,他家房屋內外收拾得整齊乾淨,生活也越來越好,日子蒸蒸日上,我的心裡也是甜蜜蜜的,幸福極了。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王星 整理
編輯 胥芬芳
編審 王璐瑤 韋一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