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這四個表現,說明很沒教養,家長不能不當回事!

2020-12-17 騰訊網

  現在很多家庭只有一個孩子,不僅父母寵著,雙方長輩也都寵,著有的時候孩子行為不當或者說錯了話,家長也不忍心責備,偶爾會訓斥兩句,但根本就沒有認真看待孩子的問題,這對孩子來說是無關痛癢的。而更多家長把重心放在了孩子的學習上,覺得只要孩子學習好比什麼都重要,但殊不知孩子的教養對一個人的成長有著很重要的影響。孩子有這四個表現,說明很沒教養,家長不能不當回事!

  孩子沒教養的四個表現,別人不說,家長也應該自己反思一下!

  一、不懂得感恩

  一位奶奶給孩子買了生日禮物,孩子剛開始還很高興,當打開發現不是自己喜歡的東西之後,就隨意把禮物扔到了一旁,還邊走邊說,這個禮物我一點都不喜歡。孩子這樣說話直接傷了奶奶的心,這樣的孩子在長大之後如果不能加以改正,別人會不願意與他交朋友,因為不懂得說謝謝的人永遠得不到真正的朋友和幫助。所以當父母發現孩子有這樣的行為時,一定要讓孩子改正,懂得感恩是孩子成長的必修課。

  二、嘲笑他人缺陷

  有的孩子跟家長在路上走著,看到有殘疾人經過的時候會對家長說,「你看那個人沒有……」」這個人怎麼這麼奇怪「等等,這對於身體有缺陷的人來說無疑是一種心理傷害,所以家長一定要立即糾正孩子的這種行為,並讓孩子進行道歉,讓孩子意識到這樣說是不對的。孩子在1~3歲是好奇心最強的年齡段,所以對於有些事情,不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家長要告訴孩子,不能嘲笑別人的缺陷,要讓他知道,如果別人這麼說他,他也會不高興的,培養孩子的同理心。

  三、愛說髒話

  有了孩子因為受身邊環境的影響或者是看電視、手機,養成了愛說髒話的壞習慣,孩子動不動就說髒話,這種行為很讓人討厭,別人直接就會就會認為是家長沒有教育好,在公眾場合如果孩子說髒話,那麼做父母的會很尷尬,父母一定要告訴孩子,這是一種錯誤的行為,同時也要做好榜樣,不要在孩子面前說髒話,病從口入,禍從口出,一旦從小養成這個壞習慣,長大之後往往很容易得罪人。

  四、去別人家做客亂翻東西

  我們都知道小孩子的好奇心是非常重的,尤其是去別人家做客的時候,當看到新鮮的東西時,總會忍不住摸一摸。有的孩子去別人家做客時就會很隨意,沒有經過別人的允許就跑到別人房間或者其他地方還亂翻東西,家長應該告訴孩子,沒有經過別人的允許,東西不要亂動。這種行為很沒有教養,別人會不喜歡。

相關焦點

  • 李玫瑾教授: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有這3種表現,家長要及時制止
    李玫瑾教授: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有這3種表現,家長要及時制止中國公安大學的教授李玫瑾,在教育孩子這一領域有著獨到的見解,很多家長在看過李玫瑾教授關於育兒教育的講座視頻,都深受啟發,在一次講座中李玫瑾教授直言:情商不高的孩子,吃飯時有這幾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 孩子有沒有教養,帶出去一趟就知道了,家長別再說是調皮不懂事了
    教養一詞很是嚴肅,如果有人說你沒教養,那麼就是在罵你,不僅是罵你,還連帶著罵你的家人,所以教養對一個人來說非常重要。孩子的教養是體現一個家庭教育的最好方式,如果你家孩子在外面的表現不盡如人意,那麼就說明你們這個家庭也不行。
  • 孩子沒有教養的幾個表現,中一個就要趕緊改,超過12歲基本沒救了
    孩子有沒有教養,小時候就能看出來,需要家長及時糾正,否則超過12歲,基本上就沒救了。案例:熊孩子給薯片放氣,寶媽笑著豪氣全買下鵬鵬是家中獨子,是典型的「6+1」模式寵愛下長大的小孩。所以自小性情就比較頑劣,闖下不少禍,家裡大人卻不以為然,認為這是小孩天性使然,長大後自然就能好。
  • 藏在細節裡的教養,是父母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也許家長日常給予孩子的教養能說明一切。1有個周末我陪著同事去鞋店買鞋,同事試鞋的時候,她的兒子就在鞋店裡拿著新鞋跑來跑去玩,可能小傢伙看見店員總是跟著他,於是不跑了,索性就把他身高能夠夠得著的貨架上的新鞋全部扔到地上,店員和我連忙去撿。
  • 孩子的吃飯表現,暴露出家庭的教養,家長要注意餐桌禮儀培養
    而在一系列暴露教養的表現中,用餐禮儀可謂是「重災區」,很多人都對和沒有禮貌的「熊孩子」一起用餐心有餘悸。小李最近帶著女兒參與了閨蜜聚會,她與幾個好友是大學同學,當年在一間宿舍同吃同住,形影不離。女兒的行為讓小李覺得有些丟臉,於是不但沒有滿足孩子的要求,反而大聲訓斥了她,提醒她注意禮貌,在家中習慣了長輩百依百順的女兒,此時哪裡能接受媽媽的嚴厲,不禁大聲哭鬧起來。同桌的朋友紛紛勸說小李:「小事情,不要生氣」、「孩子愛吃就讓她吃嘛」、「咱們之間不用太客氣」。小李卻嚴肅的表示:「這是基本禮儀,不能放縱孩子。」
  • 如何判斷孩子是不是積食?四種表現說明積食找上門了,別不當回事
    詢問過後,我初步判斷,孩子應該是積食了。這些天在家吃得多,而且運動少,甚至有些零食也隨便給孩子了,只要不鬧就行。接著有位媽媽說,確實是積食的表現,還說自己的孩子剛去醫院回來,也是這樣的情況。的確,現在大多數家庭,都對孩子的飲食比較關注,甚至已經過度的寬容孩子。這也是積食的主要原因。那麼,孩子積食後,會有什麼表現呢?
  • 孩子有這5個「壞毛病」,是高智商的表現,家長看到了就偷著樂吧
    孩子身上有沒有壞毛病,是家長非常關注的地方,因為毛病不僅會讓管教難度變得更高,還有可能讓孩子的在成長出現一些差池。然而,有個研究團隊表示,如果孩子有這五個壞毛病,那麼其實是高智商的表現,家長看到了就偷著樂吧。
  • 孩子的餐桌禮儀你重視了嗎?這3個行為,容易被人說沒「教養」
    在等大家到來時,天天坐在媽媽旁邊安靜地玩著玩具,大家都誇孩子很乖巧,但是飯桌上孩子的表現卻讓我瞠目結舌。因為喜歡吃蝦,所以這道菜一上來天天就往自己的盤子裡狂夾。而小可呵呵一笑說,這孩子在家裡也是這樣。面對孩子這樣的情況,媽媽沒有制止,反而一句話輕描淡寫就掩蓋了孩子的餐桌行為。
  • 孚科思家長課堂|識別父母教養類型,促進良好親子關係!
    美國心理學家Baumarind,通過研究100多個家庭,發現不同父母教養方式的主要差別在愛和規矩這兩個維度,可以分為4種類型。其主題是:「識別父母教養類型,促進良好親子關係」,旨在讓家長了解自己是哪一種教養型父母,發揮各個類型的優勢,更好地陪伴孩子。
  • 李玫瑾:長大沒本事的孩子,吃飯時有以下表現,第一種就惹人討厭
    有的人說,從簡單的一頓飯上,你就可以看出一個人是否有教養。飯桌上的禮儀習慣,需要家長們從小就開始培養。父母的教育方式,可以決定孩子的教養,而教養能決定孩子未來是否能有本本事。李玫瑾是我國著名的犯罪心理學家,同時也是出色的育兒教授,她近幾年開展了很多教育講堂,得到了廣大父母的認可,前段時間李玫瑾教授表示:長大沒本事的孩子,吃飯時有以下表現,第一種就惹人討厭!
  • 越淘氣的孩子越聰明?有這3個表現的孩子,家長偷著樂!
    二、聰明的孩子淘氣時有這3個表現從某種意義上說,淘氣的孩子好奇心更強,想像力更豐富。但這並不意味著淘氣和聰明劃等號,當孩子有這3種淘氣表現時,可能更聰明哦~①搞破壞並且能修復,動手能力強當孩子對玩具搞破壞時,家長先別急著斥責,看看這個破壞能力超強的小壞蛋能不能修好,如果孩子不僅能拆還能裝,那他不僅有很強的動手能力,思維上也比較活躍,且有強烈的好奇心
  • 孩子尿床家長別不當回事 當心患上兒童遺尿症
    原標題:孩子尿床家長別不當回事 兒童遺尿症是指5歲及以上的兒童每周至少兩次夜間睡眠中不自主排尿,並持續3個月以上。當然如果孩子因為白天「玩瘋了」或者運動過度導致疲勞或臨睡前飲水過多而偶發遺尿並不屬於疾病範疇。
  • 孩子六歲內有這些淘氣表現,說明他是個小天才,家長別耽誤了
    在照顧孩子中,家長總會被孩子某些淘氣表現氣到,甚至感嘆娃兒怎麼不像別人家孩子那樣懂事乖巧。先別急著嫌棄孩子,孩子六歲前的一些淘氣表現,其實恰恰說明了他可能是個小天才,家長別埋沒了!
  • 高智商孩子會有這幾種表現,家長看過來,你家娃中了幾個?
    如果你家寶寶有這4種表現,提前恭喜寶爸寶媽,你家孩子多半是個聰明娃!行為「莫名其妙」有時候孩子會發出一些莫名其妙,讓人聽不懂的詞彙,或者畫些我們看不懂的東西,而這些寶爸寶媽又從來沒教過。寶爸寶媽看見可別急著斥責孩子,這可不一定是孩子亂塗亂畫或者胡言亂語。
  • 反話管教孩子的7大影響,如何正向教養減少孩子負能量?
    甚至當父母在責備時,有些孩子清楚只要自己不出聲、不講話,讓爸媽繼續念,他就能繼續玩,有鑑於此,有輔導經驗的妮妮提醒孩子父母:2歲兒擺不平,3歲就別想贏;小班、中班搞不定,大班一定沒辦法。建議父母經常自我覺察、改變方法,進而打造親子雙贏的教養模式。
  • 親子教育專家:這四個方面教養好孩子,孩子會感激你一輩子。
    《三字經》裡有「養不教,父之過」。養而不教是父母的過錯,一個人的教養主要受家庭環境的影響。孩子是父母的複製品,當說一個人沒教養的時候,也捎帶上了父母。父母留給孩子最好的禮物不是金錢,不是房子,而是教養。
  • 孩子出現「人來瘋」,不一定是開朗的表現,家長要注意了
    可有些孩子的表現看起來並不是一個不好的情況,家長不會覺得哪裡是奇怪的,所以家長很有可能略過了孩子的這個表現甚至會把這當成孩子成長中必經的一個特質,作為一件很好的事情。比如孩子「人來瘋」的這個現象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 孩子常說這2句話,可能是病了,家長別不當回事兒
    有人說童言無忌,孩子說話往往會說的是真心話。也有人說,孩子的話不能當真,不可全信。但是如果一段時間孩子經常說某些話,你就要注意了,這可能是孩子的身體在示警,別大意耽誤了,讓孩子受罪。
  • 有教養的孩子,和沒教養的孩子,一起吃頓飯就能分得清清楚楚!
    很多人都喜歡在飯桌上酒桌上談事情,一頓飯吃上兩個小時或者更久那是經常的事兒,因此我們中國人也非常在乎各自在飯桌上的表現,因為吃飯,也體現了一個人的教養。孩子是否有教養,吃一頓飯就看出來了在一次婚宴上面,一個女士帶了一個五歲的孩子。
  • 李玫瑾:情商低的孩子,大多有這6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對青少年心理頗有研究的李玫瑾教授曾提到過:情商低的孩子,大多有這6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不會傾聽的孩子,往往缺少耐心、比較以自我為中心,這也是情商低的表現。 6、嘲笑別人 嘲笑別人的孩子,往往缺少包容心和同理心,也容易給人留下沒有教養的印象,這也是情商低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