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打法新產品,這屆國產牙膏品牌有內味兒

2020-12-14 手機鳳凰網

文 | BAI資本(ID:BAI_VC),作者:鍾成,林瀾

牙好,胃口就好,身體倍兒棒,吃嘛嘛香。

從泵型瓶中擠出一段香香甜甜的嫩滑啫喱。

這並不是什麼高級的朝用洗顏料,而是近年來出現的新款牙膏。一不留神,傳統的管裝牙膏已悄悄改頭換面,奔著化妝品的樣子變化了起來。

一些高級的牙膏不僅防治蛀牙,同時兼具著怡人的氣味與尊貴的價格,足以讓消費者口吐芬芳

不光是外觀,從日漸複雜的配料表到令人眼花繚亂的營銷話術,如今的牙膏玩法越發花哨起來。牙膏與化妝品,這兩個看似並不相關的品類,甚至在近年也已逐漸交織了起來。

在2020年6月29日修訂公布的《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中,中國的牙膏就首次開始參照起普通化妝品的規定進行管理 | 央視新聞

對於有著三千億市場零售額的美妝行業而言,「小小」的牙膏有著足以傲人的身價:根據中國口腔清潔護理用品工業協會的數據,2018年的中國牙膏產量已逼近60萬噸,中國的牙膏出口量在2018年也已超過16萬噸,出口額將近3.5億美元,中國已是數一數二的「牙膏大國」

正如其他行業一樣,中國牙膏走到今天,背後也是一部打拼史。在與國際巨頭的拼殺中,中國牙膏市場走過了不同尋常的三十年。

01 從罐到管,牙膏走過的200年

也許出乎許多人的意料,即便是在歐美發達國家,全民普及刷牙的時間,其實也並不長。

儘管人類刷牙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000年的古埃及,由古中國人發明的杆狀牙齒清潔工具也已存在了幾千年。但牙膏、刷牙等現代口腔護理工具的普及流行,也不過是最近一百年才發生的事情。

在敦煌的壁畫中,已有實錘表明中國人在唐代就開始用手指刷(摳)牙 | 中國文化基金會

1780年,英國人威廉·阿迪斯(William Addis,1734-1808)發明了由握柄和鬃毛組成的現代牙刷,在隨後的19世紀,阿迪斯的後人開設了牙刷工廠,將阿迪斯發明的牙刷發揚光大。1857年,美國人H.N.沃茲沃思(H.N. Wadsworth, 1819-1896)為牙刷在美國申請了專利,美國人自此開啟了用牙刷刷牙的新時代。

在阿迪斯的現代牙刷發明前,歐洲人都是用布擦牙的 | Qgracesguide.co.uk

也幾乎是在同一時間,現代牙膏在19世紀伴隨著牙刷的出現走進了千家萬戶。儘管長久以來,各國都有著各自的牙齒清潔秘方,然而現代意義上的牙膏轉捩點則可以追溯到1824年。這一年,皮博迪(Peabody)博士首次將肥皂加入到牙齒清潔劑中,這成為了現代牙膏的起點。

1873年,高露潔公司(Colgate)開始將牙齒清潔劑放入罐中進行銷售。然而由於此時罐裝牙膏實在不便攜帶,故而牙粉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還都是牙齒清潔劑中絕對的王者。

最早,高露潔生產的牙粉都是裝在罐子中售賣的 | firstversions.com

1880年,美國牙醫華盛頓·謝菲爾德(Washington Sheffield,1827-1897)受到管裝顏料的啟發,首次將牙膏擠進金屬軟管中進行銷售,這款「謝菲爾德牙醫的潔齒乳霜」(Dr. Sheffield’s Crème Dentifrice)讓牙膏的使用變得方便與快捷,平日裡銷量平平的牙膏從此大賣。

在隨後的1896年,這一划時代的包裝方式被高露潔公司習得,在高露潔公司的大力推廣下,便捷的管狀牙膏,成為了流行百年的經典包裝。

初代高露潔管裝牙膏,滿滿的高級感 | Colgate Careers

二十世紀的兩次世界大戰,加深了西方世界對於口腔健康的重視。戰時各國政府對於口腔護理知識的宣傳,培養起了一代人的刷牙習慣。牙刷、牙膏等口腔護理消費品,終於在戰後成為了西方國家人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1919年,美國小朋友在校接受刷牙訓練 | Library of Congress, CC BY

中國的口腔護理市場,起步也並不晚。

早在二十世紀初,中國就已經開始生產牙粉。1914年,天津同昌行生產出了名為「地球牌牙粉」的中國第一袋牙粉,7年之後,同昌行生產的「老火車牌」牙粉上市,成為了足以媲美洋貨的國貨之光。

1983年,中國衛生部首次使用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推薦的方法對全國中小學進行口腔健康調查。中國小朋友糟糕的牙齒健康狀況引起了國家和家長的重視,經歷幾十年的沉寂,中國的牙膏市場終於伴隨著80後與90後一代人的成長迎來復甦。

1998年,以藍天六必治為代表的中國民族牙膏品牌走上了膏生巔峰。當年,十大民族品牌牙膏佔據國內市場產量的75%,初來乍到的外資牙膏品牌,在此時還未對民族牙膏品牌形成衝擊。

然而好景不長,中國的牙膏市場在接踵而來的二十一世紀,即將經歷一場巨變。

挑戰,隨著外資到來了。

02 外資牙膏品牌的三板斧

1992年,高露潔在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與中國企業合資建廠,外資品牌首次進入中國牙膏市場。經歷數年耕耘,在2000年的中國牙膏市場十強品牌中,外資品牌已從4年前的僅佔2席,大幅躍升至佔據6席。

憑藉彼時相對先進的經營策略,外資牙膏品牌在中國牙膏市場大舉攻城略地。在二十一世紀的第一個十年,中國民族牙膏品牌在競爭中仿佛一度慌了陣腳。

分層次的產品矩陣

在中國本土牙膏品牌尚且功效單一,並且均價維持在10元左右的2010年代,外資品牌就已憑藉多層級、多功能的產品矩陣全面覆蓋起中國的牙膏市場。

僅以佳潔士(Crest)為例,在2013年,佳潔士不僅生產有單價4元左右的普通牙膏,同時也有單價高達40元的高端牙膏產品,在多種價位同時卡位,把競爭對手逼向了死角。

就功能而言,當時的佳潔士一舉推出了美白、健齒和清新口氣等近十種功效品類的牙膏。強大的研發能力,一度讓並不成熟的本土牙膏品牌疲於應對,難以招架。

2013年,本土牙膏品牌田七僅有3種口味,均價在10元左右 | 田七的經典廣告

在外資牙膏品牌的強烈攻勢下,中國本土的牙膏也被迫進行了升級,研發起頗具中國特色的牙膏功效。

令人眼花繚亂的品牌策略

與「牙好,胃口就好,吃嘛嘛香」的本土牙膏品牌不同,外資牙膏品牌在廣告宣傳以及品牌策略上,有著多種多樣的打法。在親民路線以外,外資牙膏品牌開始積極尋求「權威」組織背書,並在廣告中大力塑造自身的專業形象。

在廣告中出現專業又有親和力的白大褂,效果拔群 | 一款高露潔廣告

1992年進入中國市場的高露潔,就經過多年的市場教育,在消費者心目中樹立了專業的品牌形象。不同於六必治廣告裡接地氣的「板兒爺」,在高露潔的廣告中,我們總是可以看到一位穿著整潔的帥氣牙醫,久而久之,高露潔就在消費者心中成為了牙科專家一般的存在。

經過鋪天蓋地的廣告宣傳,「我們的目標是,沒有蛀牙」也繼「吃嘛嘛香」之後,成為了新一代人耳熟能詳的牙膏廣告詞。

連同外資牙膏廣告一起被人熟知的還有「全國牙防組」。2005年,「牙防組」被媒體質疑缺乏權威,旋即引發了一場牙膏市場地震,連口香糖也受到了波及 | 搜狐新聞

以收購獲取市場份額與渠道

除了與本土企業在產品上短兵相接以外,當時的外資牙膏品牌還有著更大的殺手鐧。

通過雄厚的資金背景購買本土企業,兵不血刃地獲取市場份額,並從本土品牌獲得售貨渠道,則又是外資牙膏品牌能夠在當時制霸中國牙膏市場的另一項秘訣。

1994年,聯合利華(Unilever)從上海牙膏廠取得「中華」「美加淨」兩種品牌的經營權便是一個絕佳的範例。聯合利華通過使用「中華」牙膏的品牌,成功獲得了這一本土老字號原有的市場份額與銷售渠道,與外資的合作,同時也讓「中華」牙膏堅挺至今,避免了本土對手悄然隕落的命運。

雖然中華牙膏已不再「中華」,但比起曾輝煌一時的田七和黑妹,被外資永久租用品牌的中華牙膏無疑還是幸運得多 | 中華牙膏廣告

03 中國牙膏品牌的強勢逆襲

在與外資品牌搏鬥多年之後,以雲南白藥為代表的新一代國產牙膏品牌逐漸興起,在與外資品牌的激烈競爭中開闢了一條新路。它們憑藉著自己對於中國市場與中國消費者的了解,後來者居上,完成了屬於中國牙膏品牌的強勢逆襲。

以中草藥打造差異化壁壘

為了與外資品牌的產品形成差異,中國本土牙膏品牌尋找到了一個獨特的差異化方式:開發中草藥資源,推出中藥牙膏。如今,中草藥牙膏已佔據中國各類型牙膏市場總額的21%,成為僅次於美白的第二個品類。

首創「中草藥牙膏」概念的,是曾經創下連續15年國內銷量第一紀錄,並最終在2004年成功掛牌上市的本土牙膏品牌兩面針。

天有不測風雲,2018年,兩面針已連續12年扣非淨利潤虧損,曾經的民族驕傲已輝煌不再 | 圖蟲創意

繼兩面針提出「中藥護牙」的口號之後,雲南白藥、田七、片仔癀與冷酸靈等本土牙膏品牌也相繼推出了自己的中草藥牙膏產品。2004年問世的雲南白藥更是異軍突起,憑藉獨特的中草藥技術與品牌積澱,一路過關斬將,最終在2019年成功問鼎中國牙膏行業品牌排行榜榜首,在一眾外資牙膏中,成為了傲視群雄的國產品牌。

雲南白藥的興起也同時帶動了一批藥企跨行轉戰牙膏市場,他們針對中國消費者的需求,陸續開發出防治牙齦出血、防上火等獨具特色的新功效,讓中國的牙膏市場形成了迥異於國外市場的鮮明特色。

值得一提的是,在我國《輕工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白皮書中,「加強中草藥牙膏原料研發」成為了一項被明確提及的內容。對於國產牙膏品牌而言,研發中草藥牙膏,也在某種程度上獲得了國家的背書。

玩轉新打法,把握新偏好

受益於中國網際網路的高速發展,中國的本土牙膏品牌有著天然的「網感」,對於新興的銷售渠道和營銷玩法,也有著更為切身的感受。另外相較於外資企業漫長的匯報鏈條,中國本土牙膏品牌在管理上也有著更大的靈活性。

這些因素都使得本土牙膏品牌在網際網路高速發展的當下,更有可能快速把握中國消費者的新偏好,在強敵環伺的競爭中完成逆襲。

直播電商興起後,牙膏品牌在商超渠道以外又發現了新天地 | 抖音直播平臺

在牙膏的美白、護齦、抗敏、消炎等功效已不稀奇的當下,中國消費者開始萌生出新的牙膏消費需求,對於口味、顏值乃至牙膏的包裝文案都產生了新的偏好。香氛牙膏、口香牙膏,成為了當下的網紅爆款。

和雪糕、奶茶一樣,中國的本土牙膏品牌,也由此多了一條「妖嬈」的發展路徑。獵奇的口味、新穎的包裝,乃至奇葩的宣傳文案,或許在不遠的將來,都將出現在中國本土的牙膏身上。

只有想不到,沒有辦不到,你看這麻辣小龍蝦口味的牙膏 | 冷酸靈天貓旗艦店

二十一世紀初,洋氣的外資牙膏品牌,曾憑藉出色的營銷與產品策略俘虜了一代中國年輕用戶。

現在,曾經飽受衝擊的中國本土牙膏品牌已經在競爭中經歷了足夠的磨鍊,正攜帶著新的打法和產品實力回歸。這些中國的本土牙膏品牌無疑擁有著更多的發展可能。

畢竟,沒有人比中國本土品牌更懂中國。(本文首發鈦媒體APP)

本文參考:

1. Margaret Gurowitz: Zonweiss: the First Toothpaste in a Tube, kilmerhouse.com, May 18, 2012, retrieved August 24, 2020.

2. Mary Bellis: A Comprehensive History of Dentistry and Dental Care, thoughtco.com, March 19, 2018, retrieved August 24, 2020.

3. 陳芳、胡梅娟、楊維漢、周婷玉:全國牙防組逃脫層層監管生存近20年,新華網,2007年6月3日,瀏覽日期8月25日。

4. 陳豪芳:2019年中國牙膏行業競爭格局及發展趨勢,雲南白藥市佔率躍居首位,華經情報網,2019年11月5日,瀏覽日期8月25日。

5. 鄧永鵬:中國首款口香牙膏,環亞冰泉的衝突之美,360化妝品網,2019年6月20日,瀏覽日期8月24日。

6. 盧奕貝:新版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來了,牙膏也屬化妝品,界面新聞,2020年7月8日,瀏覽日期8月25日。

7. 寧澤西:連續虧損13年,昔日「國民牙膏」兩面針賣股求生,新芽NewSeed,2020年1月2日,瀏覽日期8月24日。

8. 舒蘭:「吃嘛嘛香」的藍天六必治,中國論文網,2008年12月2日,瀏覽日期8月25日。

9. 彭甜甜:本土品牌蜂擁突圍外資壟斷牙膏大戰進行時,第一財經日報,2013年3月26日,瀏覽日期8月25日。

10. 王春霞:每天刷牙兩次 6成中國成年人做不到,金陵晚報,2019年2月26日,瀏覽日期8月25日。

11. 王薛淄:顏值升了 功效長了 國產牙膏比肩國際先進水平,消費日報,2018年7月24日,瀏覽日期8月25日。

12. 熊川:中國潔牙的前世今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5年7月24日,瀏覽日期8月25日。

13. 《牙膏(HS:33061010)進出口分析月度報告》,進出口信息網,2020年,瀏覽日期8月25日。

14. 趙文君:化妝品監管新規出臺:「美麗」行業將迎來哪些新變化,新華社,2020年6月30日,瀏覽日期8月24日。

15.《中國居民口腔健康指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2009年9月15日,瀏覽日期8月25日。

周松濤:國產牙膏集體失守!我們中國人真的只能靠外國品牌牙膏來刷牙,首席財經觀察,2018年5月8日,瀏覽日期2020年8月25日。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相關焦點

  • 國產牙膏難生存, 沁舒寶牙膏勇拓新賣點立足市場
    今年,國產牙膏田七被司法拍賣的消息,再次把田七牙膏拉回我們的視線,據了解,在外資巨頭的壓力下,國產牙膏的生存環境越來越惡劣,有不少品牌牙膏已經逐漸淡出消費者視線。無獨有偶,另外一個國產牙膏品牌兩面針,在2018年年報中,該公司營業收入12.45億元,相較上年下滑15.45%。為何國產牙膏難生存?
  • 盤點中國國產的牙膏品牌
    記得幾年前,那時的國內牙膏市場和洗髮水市場一樣,很不幸,我們的牙膏市場也是被外國洋品牌佔了很大一部分,不過,這幾年,隨著國產牙膏品牌的後發制人和更鍾愛國產品牌的90後成為消費主力軍,國產品牌的牙膏開始又跟洋品牌平分秋色了,現在,很難說國產品牌和洋品牌哪個更有優勢,有些超市洋品牌居多,而有些超市則國產品牌居多。
  • 國產牙膏品牌的突圍:兩面針向左 雲南白藥向右
    「兩面針牙膏沒落的主要原因有很多,除管理層決策不力,還與其品牌和產品都缺乏創新元素、廣告投入乏力等有關。同時,這也是國產牙膏品牌潰敗的共性。」經濟學家宋清輝告訴財聯社記者。正在失去市場的國產牙膏品牌,並非只有兩面針一家。
  • 國產品牌的黑人牙膏,國外品牌的中華牙膏,你分清楚了嗎?
    在生活中,我們很容易區分國產和外國貨,比如說華為,泰山,紅旗,一聽就知道是中國的,而三星,耐克,阿迪達斯一聽就是外國的。不過,有時我們也會因為品牌名字而產生誤解,憑自己的主觀感受把一些國外商品誤認為是國貨,國貨誤以為是外國商品。
  • 黑人牙膏是地道國產品牌,中華牙膏反是洋品牌,很多人徹底暈了
    文|龍溪來源|商業傳奇很多品牌,打眼一看就能知道到底是什麼產品,比如農夫山泉,一聽就知道是和水有關;奔馳,一聽就是汽車。這是指品牌背後的產品。還有很多品牌,一聽就知道是中國的還是外國的,一聽華為、華潤、泰山,就知道是國產的;而阿迪達斯、克萊斯勒,一聽就是洋品牌。不過,有一些例外,很容易搞混淆。黑人牙膏是國產品牌還是洋品牌?中華牙膏是國產品牌還是洋品牌?
  • 國產牙膏品牌生存難:有的被拍賣 有的已連虧13年
    近日,國產牙膏品牌「田七」被司法拍賣的消息,再次勾起了人們的童年回憶。中新經緯客戶端了解到,在外資巨頭的「碾壓」下,國產牙膏的生存環境愈加惡劣,部分品牌已逐漸淡出消費者視野。而在這些品牌中,有的被拍賣,有的已連虧了13年。
  • 黑人牙膏和中華牙膏,你知道哪個是國產品牌嗎?
    我們日常生活中是怎麼分辨國產品牌和國外品牌的,依靠名字嗎?比如華為、紅旗、李寧等等,而耐克、奔馳、蘋果一聽就是國外品牌。不過也有些品牌名字聽起來是外國品牌而真實身份卻是國產品牌。#黑人牙膏改名#黑人牙膏和中華牙膏就是一個例子,這品牌名字一看,想必很多人都會誤以為黑人牙膏是外國品牌而中華牙膏是國產品牌吧。
  • 黑妹牙膏 新產品層出不窮(圖)
    而「黑妹」歷久長新,不斷引領牙膏潮流。雖是一個老品牌,但二十年後的今天,仍煥發著青春的魅力,在外資品牌強勢營銷攻勢下,黑妹以其獨特的清新形象成為牙膏行業一道獨特的風景。  美晨集團是一個由單一日化產品起家的傳統企業,也是最早的牙膏生產廠家之一。早在上世紀80年代,美晨就認識到,在市場競爭中,沒有名牌的企業是很難生存的,更不要說發展壯大。
  • 國產牙膏集體失守!我們中國人真的只能靠外國品牌牙膏來刷牙?
    這或許就是導致兩面針淪落到目前下場的原因之一。現在兩面針的渠道已經萎縮,各大商超基本見不到產品,營銷已逐漸轉向代工及特渠(賓館),不斷依靠不動產出售錄得盈利。「一口好牙,兩面針」,當初家喻戶曉的產品!現在,只能是一聲嘆息。國產牙膏果真集體失守?
  • 國產牙膏新巨頭出現:在高露潔佳潔士背後,它奪回數十億市場
    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無論是高露潔也好,佳潔士也罷,它們合計拿下了我國牙膏市場50%以上的份額。我們觀察超市或者便利店的貨架上,往往可以很容易找到這兩個品牌的牙膏。截止到目前,我國的人口數量已經超過14億,這也就意味著,我國牙膏市場擁有著龐大的發展空間與明朗的發展前景。
  • 中華牙膏和黑人牙膏哪個是國產,哪個是國外品牌?很多人都搞錯了
    微信裡看到好友小文發了一條朋友圈:牙膏我用中華,支持國產。中華牙膏好奇的貓好奇了起來,中華牙膏是國產嗎,帶著好奇心,貓哥查詢了起來:聯合利華沒錯,中華牙膏的控股方是聯合利華,聯合利華是外國公司,所以說中華牙膏並不是中國品牌,是外資企業生產的。
  • 從品類定位,看我國牙膏市場的新焦點!
    但立足於國內強大的消費市場,近幾年國產品牌紛紛上岸,以雲南白藥、兩面針為代表的國產品牌搶灘登陸,尤其是雲南白藥,在最新的行業統計數據中,位列國內牙膏品牌第一,力壓黑人、高露潔等外資合資品牌。2019年中國牙膏行業前十大品牌分別為雲南白藥、黑人、高露潔、佳潔士、中華、舒適達、獅王、歐樂B、舒客和皓樂齒。
  • 國產牙膏品牌的崛起,比外資品牌的實力強,贏回市場更多份額
    牙膏可以說是我們在生活當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部分,相信對生活有一定了解的人都知道,現在的牙膏品牌在超市中最常賣的應該就是雲南白藥,黑人牙膏,佳潔士,高露潔等等,還有舒克這個國產品牌在現在也是受到了很多人的歡迎。 據說早期的牙膏是由古埃及發明的,而最早生產牙膏的公司則是美國人所創立的。
  • 國產牙膏第一品牌誕生:擊敗了美國兩大巨頭,市場份額超20%!
    提起國內知名的牙膏品牌,很多人都會想到中華、兩面針、田七、六必治等。但因為佳潔士、高露潔等外資品牌壓在了國產品牌頭上,導致國貨品牌不是被外資收購,就是發展走向了沒落。而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國產牙膏一蹶不振,我們擁有全球最大的牙膏消費市場,卻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錢都被外國人掙走。
  • 擊敗高露潔、佳潔士,國產品牌成牙膏行業第一,年入300億
    除了吃和穿外,其實人們生活中還離不開日化用品,比如說洗髮水、沐浴露、牙膏等產品。而跟很多日常用品一樣,國內很多日化用品都被國外品牌佔據了大片江山。 如果你去超市裡面去看一下日化用品,你會發現有很多品牌,比如海飛絲、玉蘭油、飄柔,還有力士、奧妙、中華牙膏等,儘管品牌眾多,但是其大部分均兩字兩個集團公司,前面幾個來自美國的寶潔,後面幾個則來自於歐洲的聯合利華。 發展多品牌道路的他們,不管你選擇哪一個,其實可能都逃不出它們的掌心。
  • 國產牙膏的未來,在高端線上!
    在國外品牌的擠壓之下,類如兩面針、田七、冷酸靈、六必治等等經典國產牙膏品牌都日漸衰落,漸漸被市場所遺忘。 當然,這些國產牙膏之所以日漸衰落,也不能完全去怪國外品牌,正所謂「適者生存」,國產牙膏沒有崛起的勁頭,很大原因還在自己身上,自己沒有去做出調整以適應這個市場環境。
  • 國產牙膏終有出頭之日,擊敗兩大「藏華」外資,重新奪回牙膏市場
    說到牙膏,相信肯定沒有人感到陌生,畢竟這是一個基本要伴隨我們一生的日常用品,不過現實中,很多我們習以為常的牙膏品牌,認為是國貨的代表,其實卻是外資控股的品牌,反之部分我們認為是外資品牌的,反而恰恰是國內的品牌。
  • 國貨牙膏反攻洋品牌,雲南白藥立下首功
    中國消費者曾經十分熟悉的田七、小白兔、聖蜂、牙博士、草珊瑚等一大批牙膏品牌,漸漸已淪為二三線品牌,不僅在一線銷量慘澹,在二線城市的大賣場中也難覓蹤跡。02雲南白藥領軍,國貨反攻洋品在這場殘酷的角逐中,國產牙膏品牌各自走上了命運的岔路,有的就此沉淪,而有的卻在待時而起,雲南白藥屬於後者。
  • 國產牙膏難有一口好牙,兩面針連虧12年,中華牙膏已被外資收購
    從昔日的主角到如今的「龍套」,國產日化品牌的全面敗退令人唏噓。國貨「老了」「一口好牙,兩面針。」直到今天,這句朗朗上口的廣告詞,仍然能喚起不少消費者關於這款當年「網紅」牙膏的回憶。向來被消費者視為國產品牌代表的中華牙膏,自此走上了外資經營之路。冷酸靈牙膏也有過「外賣」的機會,有外資公司向冷酸靈母公司登康公司提出購買股份,或以約5000萬美元價格買斷品牌,遭到斷然拒絕。2008年,醫藥巨擘蘭素史克公司的舒適達牙膏入華,給同樣定位的冷酸靈帶來了重重一擊。
  • 牙膏品牌排行榜:國內十大功能牙膏品牌權威分析
    實際上,牙膏的挑選也有學問,每種牙膏功能不同針對的口腔問題也不同,選擇一款合適的牙膏不僅可以有效改善我們的口腔問題,對全身健康也會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今天就為大家依次羅列了國內口碑不錯的十大功能型牙膏,以下是每個品牌的詳細分析內容。第一名:兔唯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