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縣土地嶺「大湯池」硬體停滯在浴池階段。圖為廣東江門一飄雪溫泉景區,讓遊客感受冷熱交替的神奇,未來鄂西新建溫泉規劃時須注重溫泉主題定位與產品細分,避免同質化。
溫泉投資高燒不退,資本的熱情始終未放棄武漢這片「熱土」。
僅在周邊鹹寧市,20家溫泉扎堆,武漢周邊的崇陽、黃石、英山、羅田、江夏、京山溫泉施工正酣或即將營業。
而在鄂西地區的十堰、襄陽、宜昌、恩施,溫泉投資卻十分罕見,新建室外溫泉目前僅襄陽鳳凰溫泉營業,十堰房縣溫泉今年9月剛剛動工。
溫泉產業嚴重傾斜,多數溫泉自曝經營虧損,繼續依賴武漢市場或難以維持。近期,洪湖一家溫泉負債總額達到3.3億元,正在轉讓控股權。
業內人士呼籲,湖北溫泉產業亟待投資轉移。
在建項目集中武漢城市圈
經歷了2009年溫泉投資熱,近兩年,湖北溫泉投資熱情並未衰退。省溫泉協會會長曹江城介紹,湖北溫泉產業規模位於廣東、雲南、重慶之後,居國內第四。
2010年10月,三江森林溫泉度假酒店開業。12月底,洪湖悅兮·半島溫泉酒店試營業。
今年計劃開業的還有黃石黃金山國際溫泉、京山國際溫泉等。
在建項目則更多。去年10月,三特集團投資的崇陽雋水河溫泉開工;此外,英山盧家灣、羅田三裡畈、江夏巴登城等溫泉均已啟動建設。
業內人士表示,從地理上分布,上述項目均集中在武漢周邊,同時分期建設的隨州玉龍溫泉、洪湖悅兮·半島溫泉,其市場輻射鄂西的比例十分有限。
今年4月,房縣與鄂西圈投公司籤約溫泉開發項目。9月28日,房縣溫泉(老區)正式動工。
據悉,房縣溫泉為含氡、鍶的碳酸鎂型礦泉,氡含量為6.14%。房縣溫泉旅遊投資公司總經理鄭昊偉透露,房縣溫泉(新區)正在規劃,佔地面積1300畝,計劃3年內竣工。
武漢城市圈內溫泉投資若一味的盲目追求數量,而不認真對目標市場進行調查和分析,產品未能真正差異化,只能形成經營過程中資源的閒置,增大經營成本與管理難度。相反,鄂西市場則具有相當大的潛力。
鄂西地熱開發遲緩
中國溫泉資源豐富,雲南省計有溫泉931處,居全國首位,其次為西藏和四川,溫泉數分別為306處和305處,可並列全國第二位,廣東和福建的溫泉數分別為282處和172處,居第三位和第四位,湖南省和臺灣省溫泉數分別為130處和105處,居第五位和第六位。
從資源分布來看,湖北僅居中遊。1972~1975年湖北省水文地質大隊在全省地熱普查中實測,全省有51處熱水泉。據湖北省國土資源廳的數據顯示,目前湖北地熱資源有69處,多屬低溫地熱田(或泉),但省內地熱資源分布並不均勻,主要集中分布4個地區的33個縣市。
其中,鄂東北區13處:以溫熱水、熱水地熱田為主,主要分布於英山、羅田、蘄春等地;鄂東南10處:主要分布於鹹寧、崇陽、通山、赤壁、嘉魚等地;鄂西北8處:主要分布於房縣、保康、鄖縣、鄖西等地。
其餘38處地熱田零散分布於全省各地,如京山、應城、鍾祥、長陽、洪湖等地。目前,湖北省開業的大小溫泉60餘家,還有七八家即將開業。
省溫泉協會副會長李祖剛分析:「九成溫泉聚集在武漢城市圈,除了自然資源稟賦與地方政府優惠政策因素外,毗鄰武漢這個大城市也是投資決定因素。」
行業公認,溫泉消費半徑在300公裡以內,溫泉資源與核心城市的車程應在一小時到兩小時。鹹寧、應城、黃石、洪湖、黃岡等地溫泉均在此範圍,而鄂西的十堰、襄陽、宜昌、恩施距離上述溫泉的距離多在300公裡以上,車程在4小時以上。因此,鄂西消費者遠赴武漢周邊溫泉消費的概率很低。
中國地質大學教授李江風認為,目前省內溫泉開發集中在武漢城市圈,鹹寧最多,地熱資源,必須保護性開發,避免過度開採。從地熱資源分布來看,鄂西地區並非缺乏地熱資源,房縣、保康、鄖縣等地資源相當不錯,但開發相對遲緩。
鄂西溫泉市場值得深耕
今年5月,襄陽鳳凰溫泉試營業。
董事長陳學強介紹,首期工程投入運營後,將推進後期工程——臥龍古鎮、禪意養生區的建設,填補鄂西北地區沒有大型溫泉的空白。「前不久,鳳凰溫泉高管請我給營銷支支招,我說近兩年,你生意不愁,整個十堰、襄陽就你一家溫泉,幾近壟斷經營。」此前在湖北溫泉旅遊文化高峰論壇上,武漢一家旅行社總經理透露。
我省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襄陽市550萬人,宜昌405萬人,十堰市334萬人,恩施州329萬人,鄂西地區人口基數突破1600萬人,且包括襄陽、宜昌兩個省域副中心城市。
湖北康輝國際旅行社人士表示,房縣溫泉建設周期為3年,鳳凰溫泉成為鄂西地區唯一一家大型室外溫泉度假區。恩施、十堰等地溫泉消費市場出現巨大真空,其潛在市場吸引了臨近的重慶、陝西溫泉消費前來推介營銷。
目前,湖北溫泉消費年遞增50%-80%。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舒伯陽教授建議,如此多溫泉扎堆武漢周邊,武漢市場增量畢竟有限,鄂西北地熱資源優越,市場潛力較大,投資者與機構可將目光轉移至鄂西地區,鄂西溫泉市場值得深耕。(記者周亞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