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蘭州11月29日電 (記者連振祥 陳俊) 隨著防沙治沙和生態治理措施逐步落實,中國第三大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和第四大沙漠騰格里沙漠在甘肅的合圍之勢,目前已得到初步遏制。
甘肅省民勤縣地處巴丹吉林和騰格里兩大沙漠之間,隨著氣候條件的變化和上中遊用水的加劇,作為兩大沙漠重要屏障的石羊河尾閭青土湖於1959年乾涸,湖區演變為沙區,兩大沙漠在這裡「握手」連為一體。
為了不讓民勤成為「第二個羅布泊」,2007年,中國政府啟動了石羊河流域重點治理規劃,讓石羊河水再次流入青土湖是規劃的一項重要內容。在石羊河流域治理過程中,民勤縣突出防沙治沙和人工造林。
民勤縣林業局副局長路林平介紹說,該縣動員全縣民眾壓沙造林,通過鋪埋草方格沙障等20餘項新技術,近兩年每年都新增壓沙面積3萬多畝,完成人工造林5萬多畝、封沙育林10萬多畝。
為實現石羊河流域水量下洩,民勤縣所在的武威市在全流域實行水定額管理,使石羊河到達民勤的水量逐年增加,2010年超過了2.5億立方米。今年,通過向青土湖送水,使青土湖形成3平方公裡的湖面,在乾涸51年後重現碧波,地下水位也開始回升。 在民勤縣對兩大沙漠進行治理的同時,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一個總投資4.8億元的大型人工阻沙生態屏障項目日前也啟動實施。這項工程將採取生物固沙與工程固沙相結合的措施,在兩大沙漠之間封沙育林96萬畝、人工造林40萬畝、機械壓沙12萬畝,最終將以封沙育林帶、人工生態綠洲帶阻斷兩大沙漠「握手」,改善當地的生態環境。
面積4.43萬平方公裡的巴丹吉林沙漠是中國第三大沙漠,面積4.27萬平方公裡的騰格里沙漠是中國第四大沙漠。本來,兩大沙漠被生態綠洲所阻隔,但近幾十年來因氣候變暖及人類活動的影響,使得兩大沙漠「牽」起手來。
2002年的衛星監測和地面調查顯示,在內蒙古阿拉善右旗孟根布拉格蘇木境內、甘肅省民勤縣北與阿拉善右旗接壤處以及雅布賴山的中部,3條流動沙丘帶把兩大沙漠連接起來,並且黃沙以每年15米至20米的速度南侵、向騰格里沙漠靠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