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園幹欄式建築,民風民俗,質樸淳樸

2020-12-24 神偷是奶爸

歡迎大家來到百家號神偷是奶爸,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的是西雙版納傣族園。如果有時間一定要參加傣家樂活動,親歷一下傣家生活,做做傣家人。傣家人非常熱情好客, 傣家的竹樓造型美觀,庭院潔淨、舒適,院裡花草繁盛,傣族佳餚更是鮮美可口,還有傳統的傣族舞蹈一飽眼福,住在這裡會讓你不禁有種隔世之感,完全深深陶醉在其中。不過在體驗傣族生活的同時,傣族的一些禁忌也不可忽視哦!在傣家樓的客廳內一般有三根柱子,臥室有兩根,其中靠外的一根是「吉祥柱」 靠裡的一根則是人逝後靠在這根柱子,上沐浴、穿衣和裹屍用的,稱為「升天柱」;最後的一根在火塘旁邊,是傣家的「頂天柱」。去傣家竹樓中做客,「升天柱」 和「頂天柱」是絕對不許觸摸的,而屋內的火塘不能用腳跨過,不能隨意移動火塘裡支鍋用的鐵三角架。另外,未經允許不能看主人的臥室,否則你有可能會被留下來當三年苦工哦,若是男人看了,傣家人還可能會要求他入贅當女婿呢!

在傣族園裡,幾乎家家戶戶都可以住宿,淡季住宿費201人,旺季時最好提前預訂,吃飯另算,可以去景區內的傣味餐廳品嘗正宗的傣家風味特色菜餚,例如香竹飯、蒸腦花、香茅草烤魚、馬鹿肉剁生等都極有傣家特色。景區的入口處有寄存處,拿行李的遊客可以在那裡寄存。遊園時可以隨時和蛇、孔雀合影,潑水廣場還可以和大象合影,不過要收費。除大象需要20元/人外,其他基本10元/人。另外,西雙版納素有」 動植物王國」、「藥材之鄉」等美譽,所以無論在景區、市區都有傣族婦女出售傣族特色的服裝、金銀首飾、黑陶器皿、大象木雕、竹編工藝品等,還有熱帶乾果蜜餞、茶葉(普洱茶)等,價廉物美,可以儘量砍價,相信一定能淘到不少好東西。寨門迎賓:在園內的迎賓廣場,每天都有100人的傣家小卜哨給遊客跳迎賓舞,唱祝辭、灑水祝福,歡迎遊客的到來,使遊客充分感受傣家人的熱情,質樸和淳樸的民風民俗。傣族村寨參觀:欣賞亞熱帶傳家庭院風情,觀賞品種眾多的熱帶水果及傣家幹欄式建築。曼春滿古佛寺參觀:曼春滿古佛寺是西雙版納最古老的佛寺之一, 遊客可以在這參加拴線、念經、燒蠟條香、抽籤等佛教活動,傣族民間音樂演示區:在這個演示區裡,遊客可以盡情地領略觀看葫蘆絲演奏、贊哈表演、巴烏獨奏、竹樓戀歌等生活情景。

傣族手工藝展示:根據傣族園內五個自然村寨的特點,各有側重開展織錦、傣首飾製作、榨糖、制陶、貝葉經的製作等民族工藝品的加工參觀。趕擺:趕擺場上,遊客可以盡情品嘗傣家風味燒烤和四季新鮮水果。歌舞表演:動巴拉納西藝術團以優美的舞蹈向遊客集中展示傣家的傳統歷史文化和傣家少女的靚麗多情,反映傣族多彩的民族歌舞形親》代表節目有傣族舞路《傣王招親》,《趕擺路》 。此外還有贊哈舞等民間舞蹈拳舞、刀舞和紋身舞等。傣家傳統節日和民俗活動:根據季節特點,舉行賽龍舟、放高升、鬥雞、丟包、賽鼓、燃放貢菲、趕擺和賧佛等活動。

本文章由神偷是奶爸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傣族竹樓——幹欄式建築
    傣族分布在中國、印度、越南、柬埔寨、泰國等國家。2000年,傣族在中國境內共有115.9萬人。主要聚居在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以及耿馬和孟連兩個自治縣。其餘的散居在景東、景谷、普洱、瀾滄、新平、元江、金平等30多個縣。邊疆傣族地區與緬甸、寮國、越南接壤。
  • 雲南邊境一個傣族文化園,與小乘佛國緬甸相鄰,特有淳樸民風民俗
    匯聚各種民族文化自成一體,也是古滇文化的發源地,甚至遠古史前侏羅紀時代和遠古人類的發源地,在雲南的歷史中也有白族這樣的少數民族建立了皇權,創立了南詔國,統一了西南地區,白族文化也影響了整個西南地區,雲南還有傳承千年的傳統手工藝,比如:編織、造油紙、扎染等等放到現在都是一件件藝術品,所以也是一個傳統文化大省,在位於雲南的西南邊境就有一個少數民族世代依附在這片土地中,現如今也是一個自治州,深受鄰國的小乘佛教的影響,民風淳樸優良
  • 西雙版納的暖冬,傣族園的風情
    、遠離城市的喧囂,遠離世俗的浮華,漫步在傣族園,穿越在綠蔭迭翠,花團錦簇,佛寺塔林立,幹欄式竹樓別致清新,心就像一隻放飛的蝴蝶精靈,貼近每一片綠葉,每一株草,每一朵花,每一束陽光,每滴雨露。、視水如生命的淳樸民風,每一個淳樸、善良、好客的傣家人。
  • 澤·版納|西雙版納傣族園
    園林學家說:傣族園是庭院園林的典範;歷史學家說:傣族園是一座活著的民族歷史博物館;植物學家說:傣族園是植物王國的基因庫;文學家說:傣族園是遠離鬧市的人間仙境,是一處理想的世外桃源……西雙版納傣族園,坐落在橄欖壩,南傍瀾滄江,北依龍得湖,是版納之魂,也是現實中的「時光機」。
  • 實習心得丨西雙版納與幹欄式建築
    ,今天,大家就跟循著小編的腳步,一起來探秘一下傣家人特有的幹欄式建築。建築風格:「幹欄」式建築主要應為防潮溼而建,長脊短簷式的屋頂以及高出地面的底架,都是為適應多雨地區的需要,各地發現的幹欄式陶屋、陶囷以及柵居式陶屋,均代表了防潮溼的建築形制,特別是倉廩建築採用這種形制的用意更為明顯。直到今天東南亞一帶還較盛行柵居,以適應潮溼多雨的需要。 傣族民居分為幹欄式建築、地面建築、土掌房三種。
  • 在傣族園近距離感受傣家文化
    我是讀景,來雲南很多次了,第一次近距離的接觸傣族民俗文化,傣族人民能歌善舞,熱情好客而聞名,尤其是他們的「潑水節」深受人們喜歡。傣家民居 拍攝/讀景接下來就帶大家來到中國雲南版納的橄欖壩傣族園,去領略傣族同胞的民風民俗,這裡的傣族園據說是我國保存最完好的傣族自然村,這裡有五個傣族自然村組成,有特色的潑水廣場
  • 璀璨的文化,悠久的歷史,豐富的人文風情,走進傣族園
    傣族人民喜歡依水而居,愛潔淨、常沐浴、勤洗髮,因此有「水的民族」之美稱。在西雙版納有一個集中展示傣族歷史、文化、宗教、習俗、建築、服飾、飲食、生產、生活等為一體的民俗生態旅遊精品園區,那就是西雙版納傣族園。西雙版納傣族園座落在橄欖壩,它南傍瀾滄江,北依龍得湖,距西雙版納州府景洪市27公裡。傣族園是西雙版納之魂,是全面展示傣文化的重要場所。
  • 走進西雙版納傣族民俗附西雙版納旅遊景點攻略
    那麼接下來就由西雙版納博悅旅行社帶大家走進西雙版納,體驗原汁原味的傣族民俗風景附西雙版納旅遊景點推薦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雲南省西南端,是雲南省下轄的一個自治州。西雙版納,古代傣語為「勐巴拉那西」,意思是「理想而神奇的樂土」,這裡以神奇的熱帶雨林自然景觀和少數民族風情而聞名於世。每年的潑水節於4月中旬舉行,吸引了眾多國內外的遊客參與。
  • 走進西雙版納傣族民俗附西雙版納旅遊景點攻略
    那麼接下來就由西雙版納博悅旅行社帶大家走進西雙版納,體驗原汁原味的傣族民俗風景附西雙版納旅遊景點推薦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雲南省西南端傣族民居傣家竹樓頗具特色,大多臨江河湖畔而建,是上下兩層的幹欄式建築,周圍綠樹環繞,花香撲鼻,令人賞心悅目。
  • 2020走進西雙版納傣族園,開啟一場傳統傣文化之旅!
    傣族園是橄欖壩的一個縮影:於1998年動工、1999年十月正式營業,2001年十月被評為國家4A級景區,總體規劃佔地336公頃,主景區由:曼將(篾套寨)曼春滿(花園寨)曼乍(廚師寨)曼嘎(趕集寨)曼聽(宮廷花園寨)五個保存最完好的千年古寨連珠渾然天成, 有著千年積澱的民俗風情文化!
  • 澳大利亞「外來文化」改變「視覺藝術」,淳樸民風展現民俗文化
    澳大利亞土著居民的淳樸民風展現了民俗文化的魅力,民俗文化是澳大利亞土著居民的文化核心。「外來文化」改變了澳大利亞傳統文化,「淳樸民風」展現了澳大利亞傳統「民俗文化」澳大利亞土著居民的發展十分坎坷,澳大利亞是一個移民大國,移民者對澳大利亞土著居民的衝擊特別大。
  • 淳樸造句和解釋_淳樸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淳樸(chún pǔ),多用於人物品質。近義詞有:淳厚,憨實,憨厚,渾厚,樸實。反義詞有:狡詐。敦厚,質樸。[魏巍《誰是最可愛的人》:「他們的氣質是那樣的淳樸和謙遜。」]淳樸參考例句:1、四海為家,他們樂觀豪爽、敦厚淳樸。
  • 雲南西雙版納傣族園,民俗風情千年積澱,陽春三月讓我們一同前行
    人們常說,西雙版納是一隻美麗的綠孔雀,而它的尾巴就是橄欖壩,今天我們要給大家介紹西雙版納傣族園就是美麗的綠孔雀尾巴上最漂亮的鳥翼啦。糰子覺得呀,這傣族園就好像是西雙版納的靈魂一樣,在這裡集中展示了傣族的文化、歷史生活、宗教建築、飲食等等,所以如果我們想要更進一步的了解傣族,那麼非這裡不可啦。那還等什麼呢?就讓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這千年積澱的民俗風情吧!
  • 傣族手抓飯,好吃的不得了
    曼灘村,是目前保存最為完好的傣族傳統古建築群,民族風情濃鬱,依然保持著古樸的傣族文化特色。村子依山傍水而建,保留著精緻古雅的傣家幹欄式竹樓建築風格,屋後是蔥鬱的竹林和熱帶雨林,房前是廣闊的良田和蜿蜒的河流,每年都吸引眾多背包客來此領略傳統的邊境傣族風韻。
  • 【水利史】河姆渡幹欄式建築:水鄉建築的傑作
    幹欄式建築遺址河姆渡居民的房屋建築形式與中原地區和長江中遊地區發現的史前房屋有明顯的不同,據考證為「幹欄式」建築遺蹟,是我國目前所發現的最早的幹欄式建築的實物。幹欄式建築是指在木(竹)柱底架上建造的高出地面的房屋,我國史書中將這種建築稱為幹欄、高欄、閣欄和葛欄等,主要分布於長江以南地區。
  • 跟著電影去旅行:雲南普洱糯崗古寨有長壽村之稱,保留傣族風情!
    電影中拍攝咖啡宣傳照的取景地就位於普洱瀾滄縣的糯崗傣族水寨,「糯崗」傣語的意思是「鹿飲水的地方」。據說,曾經有一大群鹿,經常到這裡來飲水而得名。因為這裡的樹林特別多、溪水特別清、寨子特別靜,人與自然十分和諧,寨子四面環山,在群山之中,造化出這樣一處佳境。
  • 一同探訪西雙版納的傣式建築
    傣族常被譽為「水一樣的民族」,其民族性格以溫柔平和而著稱,反映在其建築中,也體現出追求寧靜優美的審美心理和以自然、舒展、簡潔、清新為美的觀念。現如今走在傣族最著名的聚集地,也是遠近聞名的旅遊勝地西雙版納,已經難覓傣族傳統的民俗建築的蹤跡,但其保留下來的特色建築外形卻又讓人浮想聯翩。